关于学习的核心:掌握自学能力

发布时间:2016-12-01 22:08

对于读书,由于对个人的帮助不一样,所以每个人也都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和评价。接下来请看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学习的核心:掌握自学能力,欢迎大家参考:

一、自学能力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生活中让孩子独立解决各种问题,读书方面让孩子自己把以前不懂的地方弄懂,养成预习功课的习惯,这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三个关键。

二、家长或者老师必须有能力判断孩子是否具备超前学习的能力或潜力。判断的标准有三点:一看以前的基础是否扎实。如果以前的基础尚不扎实,何来能力去自学后面的课程?二看对新事物是否有兴趣。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的孩子,一般是不大可能自觉超前学习的,只有那些对新事物有强烈兴趣的人才具备强大的自学潜力。三看对目标是否有强烈追求的欲望。对目标有强烈追求欲望的孩子就具备了超前学习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动力会转变为一种实际的物质力量。

三、发现孩子自学潜力不错的时候,要尽快制定一个阶段性总体目标,让孩子有一个追求的方向,这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动力。并把总体目标分成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制定详细的时间表,让孩子在一步步完成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从自己的胜利成果中获取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四、首先选择自己认为最优秀的课程开始自学,因为优秀的课程学起来有兴趣,而兴趣又会使自学的劲头儿更大,效果更好。学好这一科之后,就能把这一科的经验推广到其他科目上去。千万别在基础差的课程上开头。

不仅自学、超前学习如此,正常学习也是如此,这叫做“优势发挥法”。但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大都喜欢“劣势补救法”,总是想办法对最差的课程进行补救,专门请老师辅导,这样补来补去还是补不好;而且由于时间分配不当,把原来较好的课程也拖下去了,甚至把学习兴趣也消磨殆尽,弄得不可救药。

五、自学一门课程时,第一遍要尽量抓紧时间一口气从头至尾学完,这叫初读。此时不必多做习题,只需做一些课后练习。初读的目的是获得该课程的整体印象。掌握整体印象之后,学第二遍时就能用整体来理解局部,并能分出重点和非重点,理解也就比较深透。学第二遍时要多做习题,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第三遍时再从局部回到整体,使知识系统化,对该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看任何书都要先认真地看目录、序言和内容介绍,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出学习计划。

关于学习的核心:掌握自学能力

六、在自学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难关或比较枯燥的基础部分都不要怕,能啃多少就啃多少,不能啃的就先搁下,把那些内容当成公理接受下来,大胆地向下冲刺。等学完了下面的东西之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它,可能就很容易了。华罗庚说过,数学上有些问题如果停留在原有基础上是很难弄清楚的,但是等学习了下一步之后,再解决前面的问题就很简单了。其实,其他学科也是这样。重要的是不要被困难吓倒,不要半途而废,不要碰到什么问题就问,要尽量自己钻研、自己解决。

七、在一个阶段性目标范围内,不必追求百分之百完全弄懂,能够真懂百分之八十五就很不错了;否则会大大影响自学的速度,而且对总体来说也不会有好处。这里最重要的技巧是分清主次,把主要的彻底弄懂,把次要的暂时放开。千万要注意,懂百分之八十五和一知半解是绝对不同的两码事,一知半解是学习上的大忌。

八、就技巧而言,自学必须记笔记。先把书上的重要内容画上红线,然后把画好红线的部分记在笔记本上。因为光看书是很难记住的,动手对加强记忆有很大的好处。另外,做笔记会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因此有助于加深理解。复习的时候,再把笔记本上的重要内容画上红线,把那些尚未熟练的内容精要记在小笔记本上。最后,再把小笔记本上记不住的内容要点抄在小纸片上,把这张小纸片放在口袋里经常拿出来看看,这样很快就把所有内容记住了。

另外,把一些不懂的东西记在专门的本子上,等学习了后面的内容后,随时翻开来,看看哪些不懂的东西可以解决掉,并做上记号。

做笔记是绝对重要的读书技巧。很厚的一本书,做好笔记之后,就一下子变成了薄薄的一本,复习起来很方便,查阅起来也很方便,应付考试更方便。所以读书有没有读好,就看你笔记有没有做好。

九、自学过程中做习题不在于多,在于精。解题必须从一开始就学会规范化,一步一步要清清楚楚,切忌草草涂写。另外要尽量练一题多解,把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自学在本质上是培养思考能力,除非是应付某种需要(例如跳级或考少年班),否则开始时并不在乎速度,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自学。等到自学能力提高了之后,速度自然会上来的。

十、找一个气概恢宏的人为导师。导师的作用并不在于他来给你上课,也不在于他来指导你解难题,而是指导你如何学习,帮你区分什么是该深入钻研的,什么是可以暂时放过的;什么是重点的,什么是次要的。

导师之所以要找气概恢宏的人,是因为这样的人可以激发孩子的斗志,使孩子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这种人才懂得奇迹会在人们没有想到或不敢想的地方发生,而不会总是用常规来限制孩子思维的发展。所谓名师出高徒,道理就在这里。高徒从名师那里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其实不是知识和学问,而是出奇制胜的思维方式和所向无敌的气魄。千万不能请一个“两脚书橱”来辅导,这种人虽然有很多知识和学问,却缺乏足够的气概胆略,经常会用常规来扼杀孩子智慧的火花,最终会影响孩子的上进。家长本人如果具备条件,无疑是最理想的人选。

十一、自学时最好有个伴,这样可以相互比较,相互促进。在比较中,一方面可以发现自己的成绩,产生更大的劲头;另一方面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便于及时纠正。但是,这个伴必须是个认真学习而且有志气的人,这样两个人在一起就可以产生叠加效应,激发出更大的积极性。

以上几点关于自学的经验,同样适用于一般的正常学习。有能力的家长应及早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使孩子在以后的各种层次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紧张的阅读和轻松的阅读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要从事的是政治经济、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研究,他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因而阅读任务也相当繁重和紧张。由于马克思早年爱好文学,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并曾做过当诗人的梦。因而,每当他工作疲倦,在理性的书籍里徜徉过久而需要休息时,他便捧起一本诗集,或者是一部小说,走进另一世界,并以此来调剂和舒缓自己疲劳而又绷紧的大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坚持有规律性的读书生活。

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在法国等许多国家流浪或暂寓,但他的读书生活一直没有间断。自从 1849 年夏迁居伦敦后,马克思的经济陷入困境,家庭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坚持读书和科研工作,并在其中找到了“无穷的安慰”。他当时每天早上 9 时准时来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图书,直到晚上 7 时回家。不管风吹雨打,春夏秋冬,每天都是如此。连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知道他的专座。由于多年从不间断的阅读,以致他的座位底下出现了他双脚踩出的印痕。

第三,读书喜做摘要和笔记。

马克思读书,很有系统性,经常是带着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

第四,明确和妥善认识书籍阅读和自身创造之间的关系。

对于书籍,由于对个人的帮助不一样,所以每个人也都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如有些人把书视为自己的朋友,有的视为老师,有的视为精神食粮,有的视为智慧或快乐的来源,有的视为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有的人把他作为自己的装饰品,附庸风雅。但马克思却不一样。虽然他早年也得到过书的启示,读过难以计数的书,可他却指着案桌上的书,对他的朋友说:“他们是我的奴隶,必须按我的意志为我服务。”这些话在有些人看来,或者会以为马克思有点狂傲,但在这里,至少可以说明三点:

第一,马克思读书,既钻得进,又拔得出;第二,马克思把欧洲当时的所有经典著作大致上都读通了,他没有拜服其下,而是站在这些经典之上,又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审视的眼光加以俯瞰,所以站得高,看得远;第三,马克思读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否则是说不出这种话,难有这样的体会的。

当然,除了方法以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高峰,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与他终身刻苦勤奋的攻读以及勇于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密不可分的。他曾说:“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在崎岖攀登的小路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读书的目的与方法

阅读可以分成四种情况。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大多数这类资料,读者应该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眼睛象电子扫描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时了解当前形势或者研究某一段历史,速读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考,视所读的材料而定。

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因此阅读时应该非常缓慢,自己能听到其中每一个词的声音,如果嘴唇没动,只是因为偷懒。例如读“压力”这个词时,喉部肌肉应同时运动。阅读诗词更要注意听到声音,即使是一行诗中漏掉了一个音节,照样也能听得出来。阅读散文要注意它的韵律,聆听词句前后的声音,还需要从隐喻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中获取自己的感知。文学家的作品,唯有充分运用这种接受语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们的聪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这种依赖耳听—一通过眼睛接受文字信号,将它们转译成声音,到达喉咙,然后加以理解的阅读方法,最终同我们的臆想能力相关。

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象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经典著作阅读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学作品的特色,以 使读者自己钻进所谓文学观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第四种阅读方法是麻醉性的阅读法。这种阅读只是为了消遣。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样使读者忘却了自己的存在,飘飘然于无限的幻想之中。这类读者一般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感兴趣,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书本之外。如果使用麻醉性的阅读方法阅读名著,读者只能得到一些已经添加了自己的幻想的肤浅的情节,使不朽的名著下降到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庸俗作品的水平。如果漫不经心地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犹如读一本拙劣的三角恋爱小说。麻醉性的阅读在将进入成年的时候达到顶峰。年轻人的麻醉阅读是造成大量的文学作品质量低劣的原因。

关于学习的核心:掌握自学能力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