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电影观后感3篇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1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拉开了序幕,中华儿女浴血奋战,挥洒着鲜血,用坚强的意志筑起堡垒,宁死不屈,坚强勇敢,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今天的新中国!
回首历史,看完了《集结号》这部电影,它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为了幸福生活而斗争的战争年代,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全连47名兄弟奉团长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然而团长为战争的全局考虑没有吹响集结号,九连战士奋勇抵抗,除了谷子地全部壮烈牺牲了,可是他们却都按照失踪人员处理。为了给九连的战士寻回应有的荣誉,谷子地开始执着寻找,终于在掩埋着烈士的战场吹响了至死也没听见的集结号。
故事情节虽简单却又蕴含着复杂的感情,简单的故事里屹立着的那是人民英雄,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淡忘了了他们。可是没有他们,哪来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可是他们为了整个中华民族,为了新的光明的中华人民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
集结号,集结号的吹响便意味着任务的结束,也意味着生还的希望,但它却始终没有吹响。没有集结号的吹响不能撤退,战士们便一直坚持到最后。为了战斗的胜利,他们不怕一切,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生命固然可贵,但是他们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他们不惜一切去抗争。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我们自己,贪图安逸,不求上进,懒惰娇弱。不必说什么大事,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乐意完成甚至不完成,我们是否该静下来好好反思一下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没有战火的幸福年代里面,却不好好珍惜,不好好读书。我们是否都应该把心思用在学习上面呢,是否应该好好完成学习任务,将来为国家做一份贡献呢?
影片中的连长谷子地,总把集体放在第一位,却没有为自己着想。我们是否也该反思一下自己了?独立的个体总是离不开集体的,帮助集体不也是帮助自己吗?我们总是要和他人交往的,总是要互相扶持的。所以,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我们更要增强集体观念,将来为集体,社会,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最后,谷子地吹响了那嘹亮的集结号,那是一首悲壮的战歌。你听,它还在响着,在耳边环绕。它是在提醒我们这新一代的年轻人,历史不能忘记,不能忘记那屈辱而布满血腥味道的日子,不能忘记那些浴血奋战的勇士,不能忘记那些为了革命事业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而捐躯的革命烈士,他们是真正的勇士!他们永生在我们的心间!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2
记得在一年级,老师组织我们全校小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集结号》。看到战争的惨烈、看到英雄们为遵守军纪,坚守阵地,最后除连长谷子地一人外,全部壮烈牺牲……当时,我年纪小,看到英雄们血流成河、体无完肤的场景,我非常的害怕。
今天,我再一次看完这部影片,深深地感动了、流泪了,但更多的是思索:鲜血承载着一份责任和勇气,泪水蕴藏着一份情义与感动,号声凝聚着生存和希望……
1948年冬天,淮海战役。中原野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全连四十七名战士奉团长刘泽水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然而团长为战争考虑全局,没有吹响集结号,致使九连全体战士在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壮烈牺牲,并按失踪处理。为了给九连按正名,谷子地张开了执着的探寻,最终在烈士墓前吹响了47个生命一直想听,甚至死也没有听到的集结号。
集结号的响起意味着任务的结束,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可它并没有响起。因为它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革命战士不能撤退;因为他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英雄很执拗地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命令,对一个战士来说,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贪图享乐,懒惰娇逸,自私自利。不说关于生死的革命任务,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当中某些人也不乐意认真完成。我们要加倍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因为他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有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时间而不好好学习呢?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达什么任务的话,那么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每一个幸福的背后总有一份艰辛的付出。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只要祖国有需要,我也要像影片中的英雄叔叔一样,不退缩、不哭泣,自力更生,勇敢面对,担起我的一份责任和义务。我更要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持续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3
在小时候,就很喜欢那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影片,那些影片,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战争年代的场景,更多的是对比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知足和珍惜。我喜欢用他们在困难时期的精神激励自己,在生活中学会满足,学会热爱,学会珍惜,学会吃苦。
《集结号》这部影片是胡建次老师推荐的,胡老师推荐的原因是《集结号》电影和原著相比,加了一个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尾巴。于是,开始了这部电影的欣赏。
整部电影,是一部战士的血泪史,也是一部战士的坚持史。谷子地带领三营九连死守坟山厂,直到全连阵亡,那些流淌在坟场里的鲜红的血液,那些矗立在坟场上的四十七个烈士的断肢残手,甚至尸体,无一不是战士坚守命令的铁的现实。
影片里,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个战士倒下了,另一个战士站起来了,一个战士向前了,无数的战士涌上来了,就是这样的场景,让人震撼。似乎生命不是自己的,也不属于自己了,在战场上,每一个人,都在用血揉之躯阻挡着敌人的炮弹。每个人其实都是热爱生命的,渴望活着,渴望求生是每一个人的本能,王金存面对着鲜血,面对着死亡,尿了裤子,这就是最好的说明,每个人都害怕死去,可是,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是什么让他们含着血泪飞奔在战场?是什么让他们在战场上与敌人同归于尽?影片中,一名战士为了敌人的坦克,身上绑着炸药包,与坦克同归于尽:又有一名战士,冲锋向前,被坦克喷出的火击中,在火中牺牲,那景象,就像你在血泊中,左边是尸首,右边还是尸首,全是淋淋的鲜血,浸透了整个坟场,穿透了整场战争,历史滚滚向前,英雄的鲜血流淌着,流进了历史的尘埃里,被战争的胜利淹没,被和平的生活淹没,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最后化成灰烬,风一吹,就不见了,消散了。我想这也就是谷子地为什么穷尽一生都要寻找部队,为牺牲了的四十七名战士“伸冤”,寻找死了的生命的意义,不要做无名氏,默默无闻地埋在土地里一辈子,人有时候是要被证明的,谷子地的行为不是为了荣誉,只是为了寻回死去战友的生命的意义,是一种正义的,甚至于可爱的行为。
另一方面,人性也是影片表现的很彻底的一方面。王金存给自己的妻子写信是爱;一名战士要王金存写信给家里告诉妻子照顾孩子要小心不是爱吗?战士为了给连长寻块表献出了生命是爱;连长拥抱着战友的尸体哭泣,将尸体抬进窑洞难道不是爱吗?妻子等待着丈夫的归来,为丈夫的英雄事迹辩解是爱,几十年来谷子地为死去的战友寻找生命的意义又何尝不是爱呢?贯穿始终的爱,人性的温情,包括战友情,亲情,爱情,在影片中融合,形成一股热烈的浪花,拍打着我们的双眼,禁不住的涕泗横流。而在战争中,战友情确实核心,在战场上,谷子地为了保存战友的尸体,命令将所有战士的尸体抬进窑洞,在战场上,吕宽沟为了让谷子地拥有一块手表献出了生命,在战场上,为了替宽沟报仇,姜茂才抱着炸药包,拼死炸毁敌人的坦克为兄弟报仇;在战争结束后,谷子地为了三营九连的兄弟们,穷尽一生,奔走呼号,只是为了证明死去的战友的生命意义,在他面对刘半水团长墓碑愤怒的时候,在回首他在矿上孜孜不倦地挖兄弟的尸首的背影时,在接到上级承认的追列为烈士通知时盈眶的热泪时,你会感受到这是兄弟情,是重于泰山的兄弟情,是人骨子里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你不禁会感动,为之恻隐,为之折服。
这就是集结号,生命与人性,在回顾历史的今天,我们也许遗忘了许多,关于这个民族,关于为这个民族付出过生命的人们,关于这块被鲜血染红的土地,该怀着怎样一种感情,去铭记,去珍惜。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