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山水画大师作品欣赏
写意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流传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下面网要分享给你的是国画山水画大师作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国画山水画大师作品图片欣赏
国画山水画大师作品图片1
国画山水画大师作品图片2
国画山水画大师作品图片3
国画山水画大师作品图片4
国画山水画大师作品图片5
看了“国画山水画大师作品图片”后,小编分享“中国山水画程式化之我见”文章!
中国山水画程式化之我见
程式化表现技法实际上是一种高度概括的、高度成熟的、具有相对稳定程式而又符合形式美规律的,用以丰富作品内涵和加强艺术表现力的一种特定的艺术语言。山水画中程式化表现技法的产生是随着山水画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的。
中国山水画的程式化非常明显。中国山水画历来都讲究章法、重视传统,前人从笔墨运用上提炼出规律,几乎每一落笔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比如用笔要一波三折,无垂不缩,平、圆、留、重;用墨要以墨为彩,墨分五色以及各种用墨技法等;造型上也讲究各种描法和皴法,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其中的操作规范都是很严谨的。
社会的政治背景因素也是中国画程式化的原因所在。在五代宋初,山水画就已成熟并达到一个高峰。到了北宋后期山水画创作渐渐出现了“后学者争相临摹”的“返祖”现象。在当时社会的影响下,山水画被赋予了一种保持传统势力的思想。这些都使中国山水画有一种趋于完美的程式。这些影响因素都是造成中国山水画程式化的原因,而我觉得其中更重要的一个程式化原因是风水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风水一语出自晋人郭璞,在其名著《葬书》中有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便不散,行之便有止,故谓之风水。”{1} 先秦时代由于农牧社会“择地而居”、逐水而牧的需要,先民们对居住地的水土条件的要求产生了一定的风水选择的需要;在《易经》玄学及董仲舒“天人感应”等学说的影响下,秦汉之际,风水地理景观图以及风水学著作便大量出现了。这些学说影响了后人的世界观,也通过客观世界的反射以及主观思想的灌输影响到了画家的绘画思路,以至于有很多画家在山水画中套用风水的概念作画,故而在画画的过程中对风水也产生了很多讲究,这是导致中国山水画程式化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科的出现最早可以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山水画便与风水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由自然山水中的风水到画中的风水,是客观世界对画家绘画内容及形式的影响必然产生的结果。
对于中国山水画而言,左下或右下角对于画中的气运是尤其重要的。这个部位被称为“亥”位。是全幅画气机的结穴,气之流走运势会结于此,人们重视右下角,其中蕴含着极深的中国哲理,或易理,另一个缘故是因为这里是人的视线习惯性游走的一个落点所在。山水画尤其要看水,水活则满幅生辉。中国画对山水的描绘,发展到北宋时的三座大山――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李唐的《万壑松风》、推为极致,其中水的表现尤为丰富生动,变化姿灵,或高山细泉,或一线飞瀑,或三叠悬挂,或奔泻汇涌,水势回流掩现于群峰之间,“敲的众山巨响”。中国山水画中,“风”是空白,“水”是笔墨(用笔、用墨、渲染)。看画看风水,宋画密致,元画疏淡。山水画中无处不透出风水的祥瑞佳妙。自觉地注重画中风水的是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的群峰开合,水分阴阳,山水鸣奏成一片乐章。“最妙于描写设计环境风水的是董源《溪岸图》,满幅是风声,雨声,树声,浪声,一片溪声,而山庄屋舍篱落水榭却安逸、悠然。”{2}中国山水画中是有明暗的,黄公望倡导画中风水,对后来的“四王” 邮深刻的启迪。王石谷总结出的名言说:“画中有明暗,如鸟双翼,不可偏废。明暗兼到,神气乃生。”“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山水画的有明有暗,在一幅画中,也是“不可偏废的”。无论水墨、青绿,有明则有暗,有阴亦有阳,丘壑本身有方位朝向,环中有一定的韵调,否则不称其为画。王石谷还从“画中有明有暗”体会到“繁不可重,密不可窒,要伸手放脚,宽闲自在。”又说:“皴不可多,厚在神气。”此论都从“画中有明暗”中深误而得知。山水画的明暗,也就是山水画中内在的统一性,涉及到画中风水,气局、气的流走诸方面。
国画山水画大师作品欣赏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