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饮食文化 关于江苏省饮食文化特色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7-06-02 13:26

饮食文化是江苏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注点。为此,下面小编整理了江苏省饮食文化以供大家阅读。

江苏省饮食文化知识

苏北地区的饮食习俗可以扬州为代表。扬州历史悠久,早在秦汉以前, 这里已是长江下游的中心城市之一。

隋唐时代,扬州又是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扬州紧靠运河,为旧时的水陆 要冲。这里聚居着许多富商大贾。扬州又是著名的文化城,有“海内文士, 半在维扬(扬州)”之说。

无论是富商还是文士,都特别讲究饮食。扬州菜制作精细,炖、焖、煮、 烧突出,讲究原汤原味,口味清淡,甜咸适中,苏北地区在饮食上很有特点, 后文将有详述。由于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交往频繁,饮食上也互相影响,因 而在饮食习俗上,也存在着不少共同点。

以苏州力中心的苏南饮食风俗圈,其影响远较行政区域的“苏南”为大。 民俗的形成与传播往往受地理、交通、通信、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因而同自 然地域关系更密切些。苏南的饮食风俗更是如此。

苏南地区的饮食风俗,历史悠久,有着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多姿多彩 又具有独特的风格,在中外饮食文化史上享有盛誉。研究这个地区的饮食风 俗,不仅对我国汉民族饮食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西方饮食文 化的研究有着积极作用。

苏南古为吴地,苏与吴、虞在甲骨文里是相通的。究其源,此三字均像 鱼、从鱼,而“鱼”的古读音至今仍保留在吴语之中。苏、吴、虞三字最初 也读“鱼”音。究其原因,都与吴地先民的饮食有关。吴地包括太湖流域在 内的广大地区,鱼是这地区最大宗的上产,渔猎时代,自然成为吴地先民的 主要食物,进而成为吴地族群最突出的崇拜物,成为族称、人名,乃至地名、 国名。苏州便是最早以“鱼”(吴)来代表自己的族名(古吴族)、国名(吴 国)、市名(苏州市)及人称(吴地第一人称代词仍用“吴”音)。由此可 知,鱼在吴先民饮食中的地位。而且,先民中的这一饮食传统,一直沿袭传 承至今。《博物志》载:“东南之人食水产……食水产者,龟、蛤、螺蚌, 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南宋《梦粱录》一书记载:“越为吴分野,风 俗大略相同。”可见南宋时,江浙两地的风俗仍是一脉相承。直至今天,太 湖流域吴语地区各种风俗习惯仍基本相同。特别是食俗,如岁时、礼仪、信 仰等方面的饮食风俗,更为接近。

苏南地区饮食习俗形成较早,特色鲜明突出。太湖流域种植水稻已有七 八千年的历史。公元前 4000~4500 年,吴地先民不仅会栽培粳稻和籼稻,并 已能加工成糙米,这就证实大湖流域的先民当时的日常饮食已以稻米为主食 了。其次从出土的动物残骨可证明当时渔猎生产也相当发达。先民们在原始 森林里猎取梅花鹿、四不像、野猪、牙樟,从河湖捕捞鱼、龟、鳖、蛤蜊、 螺蛳等作为日常的食物或主要菜肴。再次,杏、梅、桃等水果和菱等,已作 为人们日常饮食的补充食物。这样的饮食习俗格局一直传承至今天。

太湖流域,鱼多且佳,苏南以鱼类力日常菜肴。春秋末年,太湖地区有 位著名的老厨师太和公,是烹制鱼馔的高手。吴王僚喜食炙鱼,吴公子光欲 篡位,请猛士专诸赴太湖向大和公学“炙鱼”,三月得味。在宴饮之时,专 诸作为厨师,置匕首于炙好的整鱼肚中,献于吴王僚,当场刺死了吴王僚。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王僚”。这也说明,当时的烹制技艺已相当复 杂、高超了。吴地民间还有个传说,吴王阖闾之女滕玉极爱食鱼。一天吴王 食鱼时觉得味鲜美无比,便将鱼送给女儿品尝,而谁知腾玉见是吃剩之鱼, 误以为父亲以剩鱼污辱自己,竞自尽。此虽属传说,也可见当时人们喜食鱼 撰之一斑。稍后,晋代张翰见秋风起而忆及家乡吴地的“菰菜莼鲈”,成为 赞美吴地美食的千秋名句。至隋,吴地著名水产名菜“蜜蟹”已成为有名的 贡品,口味略甜,有奇香(见《大业拾遗记》)。唐代吴越有一种鱼肴玲珑 壮丹鲊,制作精美。可以看出,吴地日常饮食中的水产菜肴,在烹饪技艺上, 越来越精细讲究。除此之外,由于水产丰富,鱼类品种繁多,每月都有时令 鱼鲜上市。如:一月塘鳢鱼,二月桂鱼,三月甲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 六月鳊鱼,七月鳗鱼,八月鲃鱼,九月鲫鱼,十月草鱼,十一月鲢鱼,十二 月鲭鱼(以上月份皆指农历,下同)。不仅如此,吃起来还有一番讲究:塘 鳢鱼要吃面颊上的两块肉,桂鱼要清蒸,鲫鱼烩汤,鲢鱼吃头,鲭鱼吃尾, 鲃鱼吃肝(俗称肺)。名扬中外的松鼠桂鱼、白汁圆菜、莼菜入塘(鳢)片、 鲃肺汤、黄焖鳗鱼是这些时令鱼肴中的佼饺者。更需一提的是,苏南地区的 喜庆筵席,无论是在高级餐馆,还是在家中,也不管筵席菜肴的多少,整个 筵席的最后一道菜,必是一条整鱼。只要整鱼一上,大家便知菜已上齐,筵 席已到尾声。“鱼”意味着筵宴结束,又寓意吃而有余(鱼)。由此我们也 可知水产鱼肴在苏南食俗中的地位。

苏南人口味清淡,忌食辛辣之物,特别讲究保持食物、菜肴的原色原味。 还特别注意色彩的协调、清淡,尤忌大红大绿,否则会被称为“乡气”、“俗 气”。还讲究食物菜肴的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三者统一。这一点在苏式 船点船菜中体现得最鲜明。船菜不加味精,不拼花盘,味道又绝无雷同。菜 肴精细异常,数量却不多。有的菜仅够一人一箸一匙。正因为其只能浅尝, 方使食者细嚼慢咽。得以品出每种菜的真味,俗称“多吃少滋味,少吃多滋 味”。此外,苏南食俗还注重食物造型并保持原形的特色,形象逼真。松鼠 桂鱼一菜肴,运刀百下,但刀刀相连,从整体上看仍是一条完整的桂鱼。苏 式蜜饯中的“雕梅”,用特制的小刀在腌制好的青梅上划六刀,但看不出任 何刀痕。划好后浸渍在蜜中,仍是一只完好如初的大青梅。然而,用手指顺 着划过的刀纹轻揪慢拉,六条刀纹可组合成一只青碧透翠、玲珑剔透的铁空 花篮,去掉中间的核,食用前在“花篮”正中放进一颗红樱桃,色、香、味、 形俱佳。

吴地尚白,这点对吴地菜点的风格有一定影响。水乡泽国,很多活动是 在船上进行的。受船上场地的限制,菜点制作以少、精为主,很少大炒大爆。 烹制方法以炝、焖、煨、焐等为主。烹饪大多不用很多的辅料、调料,讲究 菜肴的原汤、原汁、原味、原色。

不仅如此,苏南食俗很讲究饮食外部的文化,即讲究优美的饮食环境、 精美绝伦的饮食器皿,讲究时令、饮食时尚等。明代中叶以前,苏州的饮宴 以船筵为代表,士大夫、官宦、市民喜乘船宴游虎丘,船菜、船点成为苏式 食品的主要美食之一。明中叶后,苏南经济繁荣,商贾云集,苏州又成为“吴 门画派”的发源地。饮食场所与工艺、雕刻、园林、盆景、音乐、建筑、书 法、绘画、装璜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楼、堂、馆、肆。《桐 桥倚棹录》:“……以斟酌桥三山馆为最久……烹饪之技为时所称。遂改置 凉亭、暖阁,游者多聚饮于其家。”又于“接驾桥楼遗址筑山景园酒楼,疏 泉叠石,略具林亭之胜……冰盘牙箸,美酒精肴。客至则飨以佳荈,此风实 开吴市酒楼之先。”这种集文化艺术、水乡特色于一体的东方饮食文化,使 人们在进餐时得到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而且是精神上的一种美的陶冶。

江苏省饮食文化特色

1、 小笼包:吃小笼包讲究汤汁,做的时候要把高汤凝成透明的固体胶质,切碎了拌在里面,热气一蒸,就全化成了汤水。好的小笼包皮薄如纸,提来提去还不带破的。小心翼翼地提出来,放在醋碗里,对准上面一吸,鲜美的汤汁就进了肚了。不过不能着急,不然会烫着,然后再慢慢享用里面的内容。所以南京人吃小笼包又有歌谣,“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

2、 煮干丝:南京干丝是一套不同于其他城市独特的制做方法。那些嫩而不老,干而不碎的干丝,均为豆腐店的特制而成。将豆腐切切细丝,配合各种汤料煮好,拌上香麻油和上乘酱油,入口清爽而回味悠长。

3、 牛肉锅贴:外脆里嫩、馅足汁多。咸中带甜是南京牛肉锅贴的最大特色。因为汁多,老主顾都把吃汤包的用到了这 锅贴上。第一口咬大了汁会漏;咬猛了汁会喷;咬太小又不过隐!

4、 鸭血粉丝:在南京,卖鸭血汤的摊子星罗棋布。精明的摊主预先将鸭血煮熟,切成小块放在锅中,见有游客来,便捞出鸭血装在白瓷碗里,然后浇上一勺滚烫的鲜汤,滴上数滴香油,撒上一撮虾米或鸭肠衣等,再加上一撮香菜。爱吃辣的客人,还可以再加上些辣椒油或胡椒,又香、又辣、可口的味。

5、 如意回卤干:南京历史悠久,南京人也愿意把各种小吃和历史沾上边。就拿这普普通通的回卤干来说,还和明太祖朱元璋扯上了联系。传说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后,吃腻了宫中的山珍海味,一日微服出宫,在街头看到一家小吃店炸油豆腐果,香味四溢,色泽金黄,不禁食欲大增。他取出一锭银子要店主将豆腐果加工一碗给他享用。店主见他是个有钱的绅士,立即将豆腐果放入鸡汤汤锅,配以少量的黄豆芽与调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软绵入味送上,朱元璋吃后连连称赞。从此油豆腐风靡一时,流传至今。因南京人在烧制中时常加入豆芽,而其形很象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故被称为如意回卤干。

6、什锦豆腐涝:豆腐涝也叫豆腐脑、豆腐花,南京话又称“都不老”。这道小吃全国各地都有,可南京的豆腐涝和其他地方的不大一样,除了一样的色白如玉。清香爽口外,南京的豆腐涝讲究一个佐料,辅以虾米、榨菜、木耳、葱花、辣油、香油等十余种佐料,不光是颜色漂亮,口味更是醇、浓、香、鲜、咸淡适宜,辛辣适中,有滋有味。南京人吃小吃还好个“说法”,这一点在豆腐涝这个朴实的小吃上也得到了验证:据说,豆腐涝这玩艺,年轻人吃了健脑补脑,老年人吃了延年益寿,为了讨口彩,店家还在里面加入什锦菜,什么意思呐?前程似锦,呵呵。

7、状元豆/五香蛋:状元豆是南京夫子庙的特色小吃之一。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居住在城南金沙井旁小巷内的寒士秦大士,因家境贫寒,每天读书到深夜,其母就用黄豆加上红曲米、红枣煮好,用小碗把豆子装好,上面加一颗红枣给他吃,并勉励他好好读书,将来好中状元。后来,秦大士中了状元,此事传开,状元豆便出了名。。一些小贩就利用学子的这种心理,在父子庙贡院附近卖起了状元豆,衬口彩说“吃了状元豆,好中状元郎”。状元豆实际上就是五香豆,和五香蛋一样,五香豆入口喷香,咸甜软嫩,细细品尝,趣味横生,由于烹制入味,一般色泽呈紫檀色,入口富有弹性,香气浓郁,让人吃起来就停不住嘴喽。

8、盐水鸭/鸭头:到南京是不能不吃盐水鸭的。南京嗜鸭之深,乃至有人说南京人前辈子都跟鸭子有仇。不管这个传言有没有根据,但是南京被称为“鸭都”却是实打实的名头。盐水鸭是南京有名的特产,久负盛名,据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京盐水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鲜香美味,具有香、酥、嫩的特点。每年中秋前后的盐水鸭色味最佳,是因为鸭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故美名日:桂花鸭。《白门食谱》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逢年过节或平日家中来客,上街去斩一碗盐水鸭,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礼节。也正是吃鸭吃得太多,南京人还变废为宝的将鸭头做成一道美味小吃。鸭头无论是红烧还是酱泡,或是盐水,都是吊人口水的人间美味。买上三五鸭头,再来一瓶啤酒,细细品尝慢慢啃,那个舒服啊……

9、蒸饺:蒸饺实际上全国各地都有,但是南京的蒸饺却别具一格,不但形状精美、口味更是以清新著称,油一点腻一点就达不到爽口的效果了。香菇蒸饺的馅心是有新鲜猪肉和香菇调制而成,加上鲜美的香菇汁水,上蒸笼蒸熟后肉嫩汁饱,轻轻一吸,一股浓浓的清新气息在口腔中弥漫。

10、糕团小点:江南人嗜甜,所以,传统的糕团小店在南京还是很有市场的。南京人吃甜食讲究甜而不恶,糯而不粘,方称为甜品之上乘。此外,光口味好还不行,造型色泽还要出众,所以,南京的糕团大多玲珑小巧,色彩缤纷,入口香甜松软,清香满腔,再来上一壶上好的绿茶,就是顶好的口福了!

江苏省饮食文化 关于江苏省饮食文化特色有哪些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