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发布时间:2017-02-27 13:26

道路建筑材料 是道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课程建设中应根据其与公路交通发展紧密联系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培养,注重教学手段形式的与时俱进,体现新时代精品特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路建筑材料论文,供大家参考。

道路建筑材料论文范文一:试论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论文关键词】示范中心 道路建筑材料 实验教学

【论文摘 要】高等学校学生即将面临走入社会,因此其学习不可缺少的要加入提高动手能力的实验课程。实践证明,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我们尝试创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系统的介绍了其再实验教学体系、方式、教师队伍及管理体制等建设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目前在高等学校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工科专业而言,实验更是科学研究与探索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

以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创新型的人才为目标,增加提高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比例。实验教学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模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课内外结合,并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自主立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在实验教学体系上,分成四个层次,基础理论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以道路建筑材料为例。

1.1 基础理论实验。

基础理论实验使学生对道路建筑材料的基础性质和理论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并使学生逐步了解道路建筑材料的实验技能。道路建筑材料的基础理论实验教学主要包括集料、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沥青混合料等材料应知应会原理性实验。

1.2 综合性实验。

综合型实验以提升综合能力为目标,以课程设计和创新实验为主,根据不同的专业,通过课程设计或创新实践课程,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培养和训练。采用老师命题,学生自由组合的小组选课模式,相互配合完成设计题目。

1.3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给定设计要求,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设计课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4 开放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是教师及时将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经过浓缩提炼转化到实验教学中而开设的项目。这样不但使科研与教学密切结合,将前沿科学、新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还使学生将他们学到的基础知识用于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这是对学生科研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类实验项目一般与毕业设计、学生科技活动、创新实践及科研相关。

2 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2.1 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广度、深度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叉,突出改革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运用,完善整个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整合原来分散的、与理论课对应的实验课,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依次划分为基础实验层次、系统实验层次和综合实验层次。通过不同层次上锻炼其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挖掘其创新潜能,达到知识积累和实践技能综合运用的升华,为学生独立开展科研立项和课外科技活动打好基础,体现实验教学内容的外延和社会价值。

2.2 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重点。

从课程实验教学的具体操作中,推进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为重点的实验教学改革。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A级指标的标准,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应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80%以上,我们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集思广益,明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涵,开阔思路,启发思维,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所具备的实验设备及技术条件,通过对实验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整合,开发新的实验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使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课程比例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标准。

2.3 实验内容设计体现多学科优势。

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要充分利用长安大学多学科优势,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辐射作用,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学科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内容改革纳入学科体系的建设中,打破原有专业界限,寻找不同学科实验室的融合点和生长点,促进教学、科研人员的强强联合或横向联合,重新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并注重教师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内容的转化。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实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信息化、综合化,在教学上取得最佳的规模和效益。 3 大力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培养

实验教学队伍是高等学校的一支重要力量,实验中心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效率等都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科学研究的进程、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益以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建设一支结构、层次、数量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队伍是发挥实验室功能、提高实验室效益的关键。针对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时间短,道路建筑材料系人员少的特点,近年来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研究生、博士后出站人员若干名,组成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建立实验教学队伍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的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制度。

4 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4.1 健全实验中心管理制度。

为保证实验中心正常运行,保障仪器设备高效运行,实验中心建立了完备的管理制度。包括:以会议、计划、登记统计、考核评定、档案整理和奖惩等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以聘用上岗、学习培训、工作量定量考评实验队伍建设制度;以岗位责任、请示报告、考勤管理、资源信息网络化、实验室开发运行和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为主要内容的中心管理制度;以设备管理、安全卫生和革新开发为主要内容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4.2 建立分室责任管理制度。

实验中心每个实验分室都配有一名专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并制定有分室管理条例和实验人员岗位责任制,学生实验守则和实验教师守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制定不同规章制度,保证教学规范进行。

4.3 仪器维护管理制度。

制定仪器维护管理量化指标,确保仪器设备完好率在九成以上。各实验室设备均执行编组定位管理,由分室负责仪器使用情况登记,做到每日检查、每周维护、每月校验、每学期大检修,发现问题及时予以修理,使之随时保持完好可用的技术状态。展望经过几年的建设,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中心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实验教学的改革仍需不断完善,急需解决的问题很多。这就需要中心所有成员的长期努力,借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先进经验,结合学校与学院实际,继续加强、落实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和层次;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与高效运行管理机制建设,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行切实有效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和实验室管理,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保证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田耀刚,王太山,郭万江,高莉宁,李炜光. 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J]. 民营科技,2010,(3).

[2]汪莹. 《道路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科技信息,2010,(24).

[3]李锐铎,王宇斌. 新形势下道路建筑材料试验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 内江科技,2010,(1).

道路建筑材料论文范文二:工学交替的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高职教育 “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应积极研究工学交替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化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建筑材料检验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道路建筑材料;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

随着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应用的发展,建筑材料课程是道路与桥梁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建设具有相应专业职业能力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宜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将传统的主要以学科为体系、理论讲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以能力训练培养为核心,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如何实践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改革是道路与桥梁技术专业教学现阶段的广大教师的研究内容。

一、传统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脱离岗位工作过程

现阶段高职教学中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是沿用道路与桥梁专业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模式强调的主要是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从而与道桥相关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毕业生就业时缺乏对工作过程的理解与和相关岗位技能。

(二)传统教材不够合理

传统的建筑材料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例如:普通粘土砖内容工程中已不再使用,传统的沥青油脂等也已逐渐淘汰。而对于道路与桥梁技术专业特点还需要增加一部分建筑材料内容,例如:建筑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提高,建筑用水泥的品种的组件正在增多。可见,需要调整建筑材料教材以适应道桥专业的工作需求,从而适应道桥专业的发展。

(三)传统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建筑材料传统教学模式是将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内容,且以理论教学为中心采取讲授形式,实验内容的教学则在实验室中进行,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符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人才。仅仅依靠教师课堂讲解和验证性实验并不能满足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考核模式不够合理

如何考核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关键。传统的考核模式虽然已经将考试方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在技能操作考核方面大部分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考核,很可能出现在一个小组中,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强,部分学生较差,而整个小组所有成员的得分却都很高的现象。还有可能部分学生考试成绩很高,实践成绩却很差的现象。

二、基于工学交替的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基于工学交替的项目化教学课程目标设计

1、课程总体目标。本课程立足于实际工作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道桥现场的试验室为切入点,以道桥用建筑材料为主线,以交通部试验检测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构建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课程内容和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旨在为道桥工程技术专业提供一部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可操作性强、特色鲜明的课程教材,使学生熟练不同道路与桥梁用原材料的使用要求、各种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原材料的试验操作方法和试验数据的处理、试验室管理与试验数据的归档。

2、课程能力目标。以毕业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以检测员的职业资格要就为标准。通过道路建筑材料课程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工试验和水泥式样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学习水泥混凝土试验掌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掌握无机结合稳定料试验的方法与操作步骤;掌握钢材、石材试验等的操作方法与步骤。通过课程项目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掌握就业初期检测员的职业能力。

3、课程知识目标。通过改革后的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目标:熟练查阅道桥试验相关的规程、国家标准和法规等;掌握道路施工用土、道桥用集料的各项试验操作和试验结果的处理;掌握水泥的各项试验操作和试验结果的处理;掌握道桥水泥混凝土、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试验操作和试验结果的处理;掌握道桥用钢材、石材各项试验操作和试验结果的处理;掌握土工合成材料的各项试验操作和试验结果的处理;掌握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熟悉试验数据的最终整理与归档。

4、课程素质目标。通过道路建筑材料的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敬业爱岗、严谨细致、诚实守信”职业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创新工作的素能;具备较强的与施工人员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素质与能力;具有良好的施工现场检测能力;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二)基于工学交替的项目化教学课程内容设计

将传统的建筑材料课程的内容结合建筑材料检测内容,改为道路建筑材料与检测。以工程施工现场主要建筑材料检测为主线,并以主要建筑材料检测项目为具体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内容改革,设计出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建筑检测项目。1、项目一、公路用土的物理性能检测。2、项目二、公路工程用集料物理性能试验常规检检测。3、项目三、公路工程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检测。3、项目四、公路工程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项目五、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常规试验检测。5、项目六、公路工程用钢材和石料力学性质检测。通过完成项目培养学生建筑材料检测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三)基于工学交替的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在教学中考核方案是促进学生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体现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基于工学交替的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方案改变传统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考核方案,改革后的考核方案注重教学中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占30%主要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占70%。

参考文献

[1] 吕文晓.高职《建筑材料》课程项目化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7:95-96.

关于道路建筑材料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施工材料管理论文

2.道桥毕业论文范文

3.道路与桥梁工程论文

4.传统建筑论文

5.道路工程论文

关于道路建筑材料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