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人相关的论文
教育要发展,要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教育与人相关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与人相关的论文篇一
《教育与人的养成》
摘要:教育的使命是人的养成,让人成为人,变得完整,这本是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当前中国大学教育却是以“成才教育”为名的“技能教育”,究其实乃是“功利教育”。柏拉图的圆球人寓言可以为我们提供教益,它与中西古典教育的论说相一致,活生生地展现了教育的成人理念,表明经典阅读乃是教育的主要门径。
关键词:圆球人;人的养成;经典阅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05-03
一、圆球人寓言
柏拉图在他那篇语言优美、意蕴深远的对话《会饮》中,借古希腊著名喜剧家阿里斯托芬之口讲述了一个“圆球人”的故事。据说,人原来有3种性别,除了我们现在的男、女两性之外,还有一种男女两性的合体自成一性。那时候人的样子是圆球形,除只有一个脑袋之外,其余的都是我们现在的人的双份,比如两张脸、两副耳朵,四只手、四只脚,等等。不过,这唯一的脑袋跟我们现在的也不一样,它要圆得多,尤其是上面有方向相反的两张脸。他们之所以是圆球形,乃是因为他们的来源是圆形。这种人本领极大,跑得飞快,精力很旺盛,因此难免有非分之想,以至于想到天上去造反,要跟诸神干架。诸神看到这种情形之后,既愤怒又不安,开始想着把这些人全灭了,可是又想,要是没了人,也就没有谁来供奉和崇拜他们。最后,还是宙斯想了个点子,让人继续活着,但是削弱他们的本领。这个点子就是把圆球人劈成两半。劈成两半之后,先把人的半个脑袋扭过来,让那张脸对着劈开的伤口,为的是让人记住自己的狂妄带来的伤痕,再把圆的背踩直,变成我们现在的样子,接着用力扯身上的皮把切开的伤口包住,并打一个结,这个结就是我们现在的肚脐眼。如此一来,劈开后的人就不再是圆球人了,而且只剩下男女两种性别。最糟糕的是,我们现在这个样子的人,不再是完整的(圆满的)人,或者说失去了原初的本性。因此,作为被切开的一半的人,为了找回自己的完整,恢复自己的本性,就总是迫不及待地寻求另一半,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爱情。一旦找到,就紧紧抓住不放,还想要合二为一。很显然,以前是既男又女的那一性劈开来后是男人的一半,就会寻求作为女人的一半,而劈开来后是女人的一半,就会寻求作为男人的一半;原来这种圆球形男人被劈开后,就只会对男人感兴趣,而原来这种圆球形女人被劈开后,就只会对女人感兴趣,异性恋和同性恋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无论所追求的另一半是否与自己同性,都是为了渴求完整,恢复自己的本性。因此可以说,追求完整,健全人格,让人生变得完满,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状态,这也正是教育的基本理念。换句话说,教育的使命乃是人的养成,让人成为人,意识到人的尊严,成为孔夫子所说的“不器”之“君子”(《论语·为政》)。
二、当前教育的“非人”本性
当前中国大学教育的弊病之所在,就在于把人培养成“才”(材)的“器皿教育”,当然还有更好听的名称,叫做“成才教育”,而究其实质而言,无非是“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功利教育”。这种病症已经深入骨髓,以至于学生们还没跨进大学校门,就在打听冷门热门、就业形势之类,其心态无非是想学一门吃香的“技能”、找一个来钱的“职业”。同时,我们的大学校长、院长们念兹在兹的也是“就业”二字,就是说到科研,所关注的也是“论文数量”、“项目级别”等等,单单忘了“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这个最朴素、最基本的使命。当然,政府导向是其主要原因,像着了魔似地把人变成生产链条的一个环节,变成“会说话的工具”。我们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但这些“花朵”不是让其绽放,而是让其长成“大树”,长成“大树”也不是任其吸收“阳光雨露”,而是把“大树们”放倒,成为有用的“木材”。如此种种,从上到下,无不弥漫着功利心态。难道我们来到学校不应该学“专业知识(技能)”,将来毕业了不应该找到“工作(职业)”,不应该通过这份“职业”来养活自己甚至家人?当然需要,可问题不在于人要不要“职业”,而在于人是否整个儿地被“职业化”了。人要谋生才能生活,然而,人若只为谋生而活则不复为人。换句话说,人肯定是要谋生的,但人之为人的关键不在于谋生,而在于其他,这个其他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比如让人变得自由、变得有教养,使人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总之,就是对人的提升,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精神丰富,而这才是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即让人变得更像个人样。马克思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当然也是人得以生存下去的基础,但是,“基础”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本质”的东西。马克思自己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他指出,自由是在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的,而只有到了自由王国,真正的人才开始出现。我们可曾听说,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吃饭、人住房?如果这样的话,那就非常可笑。我们听到的是,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理性,人是自由的,等等。当然,人是离不开“物”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像其他动物种类一样地依赖于“自然”、“物”。为此,孟子才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意思是说,人跟动物在绝大部分上是一样的,但人之为人不在于这些多数相同的地方,而在于那一点点不同的地方。在孟子那里,这个一点点的不同指的是“性善”,或者“善端”。而教育,就是为了发扬这一点点“善端”。
三、教育的“成人”本性
实际上,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教育就是“培育”“人”,是人的教育。我们古中国称之为“成人之教”,而西方称之为“liberal arts”(人文教育,也被翻译成博雅教育,字面意思更清楚明白,即自由的艺术),其要旨都是培养“有教养、有责任、有思想”的人。而除此外的技能习得,根本就不被列在教育的范围之类。不同的是,我们中国的这种“成人之教”是面向所有人的,是所谓“有教无类”、“人皆可以为圣贤”;而在古希腊,只有具有公民资格的人才有权获得这种教育,也就是说,教育直接与作为人的资格相关。只是到了罗马时代,因战争和建设需要,教育才在公民之外展开。但是,公民之外的奴隶所接受的这种“教育”,并非“人文教育”,而是“技能教育”。爱因斯坦把这种毫无人文背景的技能教育训练称之为“训狗术”。由此可见,单纯的“技能”或者说“技能教育”是与奴隶相关的,是没有自由而充满压迫性的,它更多地要求受教育者“接受”、“熟练”,而不是让受教育者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如果说人是自由的和富有理性的,那么,“技能教育”则恰好背道而驰,是让人丧失自由和理性的。“钱学森之问”之所以在中国成立,无非是缺乏“人文教育”引领的“技能教育”大行其道的必然结果。一群毫无想象力的“熟练技师”,怎么有资格、有能力成为“大师”?
如此说法,并非要我们完全放弃“技能教育”,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消灭了奴隶制,但是奴隶从前所承担的那种“不属于人”的活动是没法消灭的,我们每个人只有自己承担起来,即承担其这份“奴隶性”。笔者只是想要强调,在“技能教育”之上,始终要有“人文教育”的引导,在成为“才”之前,先成为“人”,如此才不至于陷入韦伯所说的“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的境地。我们奋力所求的,不过是要做一个“人”,因为“技能教育”所服务的那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
四、阅读作为教育的门径
怎样才能使一个人变得有品格、有学识呢?抛却一切先天条件不论,最基本的路径就是读书,而且是每个人自己亲自去读,读两千多年来积累下来、传递下来的经典著作。就课堂而言,就是跟老师一起去阅读。对于我们要学习的“知识”、要阅读的“著作”而言,老师跟同学一样,都是“学生”,这就是老师为什么称大家为“同学”的根据所在,即我们都是“共同学习”的人。这不是谦虚,而是对于知识的真诚和谦卑,老师至多是一个比学生更有经验的学习者而已。在教育领域有个常见的说法,就是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这个说法在表面上是有道理的,或许在某些层次或阶段的教育中也是适用的。但是在真正的大学教育中,这个比喻性的说法是不恰当的,老师并非是一个“装满一桶水”的水桶,不是去“灌输”,而是去“促发”,让“生长”,不仅让学生生长,也是让自己生长。如果这个比喻是适当的话,那么现在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们就不再是“水桶”了,而是“饭桶”,因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给学生找一个“饭碗”、给他们“一碗饭”。实际上,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相互磨砺、切磋的过程,最终我们学习到的,是他们自己发现的东西,甚至只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学到的东西。所以在知识的习得这个问题上,作为“同学”的老师根本就没有什么“滴水之恩”,因而也不用“涌泉相报”。如果一定有什么值得感激的,就是这种一起学习的机缘,是在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彼此的“你来我往”。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感情,比一起成长的感情更加稳定、更加珍贵呢?实际上,不仅学习如此,生活中的诸多情形也是如此。毕竟,从最本质的意义上来讲,感情跟功利是无关的,尽管在现实世界中充满了功利的感情。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名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意思是说,大学的标志不是气派恢弘的高楼大厦,而是思想深刻、创见迭出的大师。只是,梅贻琦先生的这句话只论及了大学的一半,甚至只是一小半。即使一所大学真有大师,或者退一步地讲,有大学问家,大学者,就是大学了吗?我看未必。因为,大学的一大半是由大学生决定的。大学的性质如何,在真正的意义上取决于大学生的素质。我们不能说某所大学有某几个大师、大学问家、大学者,就是一所好大学,至多也就是一个好的研究机构;而只有培养出了好的学生,大学才能叫做好的大学。说到培养,老师至为关键。但是,老师至为关键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有主动、自觉学习的意愿。否则,老师哪怕是大师,也毫无意义。换言之,老师不好,学生还是有可能成为好学生的,只不过更需自奋其力;若是学生不好,没有学习的意愿,那就门也没有了。所以古人说,“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这里头的意思很明白,学习需要一个人的主动,启发需要一个共同的关注所在,不能对牛弹琴,也不能牛头不对马嘴。20世纪最有名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在他的《逻辑哲学论》开头有一句话也有类似的意思:“或许惟有那些曾经思考过这本书中所表达的思想或类似思想的人,才能理解我的思想。”大致的意思是说,你要理解一个人的观点和思想,就必须思考他所思考的问题。放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上,就是说,你要理解老师所讲的问题和观点,就得也去思考这些问题和观点,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地学习。这实际上就是要求老师和同学一起学习,面对问题来学习。
教育与人相关的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