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小城之美的经典散文

发布时间:2017-06-13 16:27

沿着小城那条青色的石阶望去,油纸伞的边缘,梦里的烟雨幻化为雾色里的青竹翠柳,潮湿的心思轮回了流走的时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小城之美的经典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写小城之美的经典散文

描写小城之美的经典散文:小城之美

小城之美,美在历史悠久辉煌。县博物馆珍藏的文物,证明史前文化时期,小城人的远祖就留下了在此活动的足迹。西汉高乡侯刘休封邑于此,史称高乡居。《新元史•卷八•本纪第八》记载:“世祖至元二年六月戊寅,移山东统军司于沂州。万户重喜城十字路及正阳,命秃剌戍之。”作为地方治所已近八百年。抗日战争中滨海根据地即以此为中心,有“山东小延安”之盛誉。

小城之美,美在地理环境优越。小城南面和东面丘岭围绕,北面有虎山为天然屏障,西接沭河冲积平原。城东磐龙河观光水系绕城半匝,在赤眉山下融入龙王河,飘然东去。鸡龙河蜿蜒城北数十里,渐行渐远,西向汇入县境内第一大河——沭河。小城四四方方,地处交通要道。东至岚山,西去临沂,南到青口,北上莒县均为一百华里,故谓之“十字路”。城不大却像鸡龙河畔“五洲广场”的名字一样,有容纳四海之雅量。但凡来过小城,或者曾与小城人打过交道的外地朋友,总会由衷地翘起大母指:莒南,好地方!莒南人,值得交往!

小城之美,美在民风古朴、风土人情厚重。街坊邻居有啥事,不用招呼,呼啦啦来了一大帮人,比自己的事还上心,出工出力,热情帮忙。双休日还会有一些志愿者走向街头维持交通、清理杂物,深入社区帮老助残。志愿者中有天真活泼的儿童少年,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小城人的淳朴民风得以代代传承。特别喜欢听小城人说话,嗓门清亮亮的。“大兄弟你家‘识字班’‘多自’‘出门子’,‘定实脚’了吗?咱好‘送催妆’,‘亮嫁’时帮帮人场”。“咱‘大日头地里’‘捣鼓’来‘泥里狗子’,喂‘扁扁嘴’,比吃‘果仁子饼’还‘管蛋’”。这些让美国中情局听了脑袋都发麻的方言土语,虽说没有吴侬软语的绵绵韵味,但小城上了年纪的人,说者“顺溜”,听者“怪自”,心里暖暖的。小城人惯有沂蒙人的口直,不吞吞吐吐,不遮遮掩掩,想到就说,却不会失了礼仪。常年漂泊在外的小城人,一听到着浓浓的乡音,忧啊愁啊都丢到脑后去了,单单只剩下美了醉了。纵然走遍千山万水,小城始终是最美的牵挂。生于斯长于斯,已经习惯了小城的一切,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瓦一石都充满了感情。

小城之美,美在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大街小巷处处是花的世界,养眼养心养神,宜居宜行宜徜徉。绿化带里的草本花像虞美人、石竹花、一串红、金鸡菊、天人菊、黑心菊、菜菊、波斯菊从早春次第开到晚秋。行道树高低错落搭配有致。早春榆叶梅紫荆花相继盛开,紧接着玉兰海棠盛大登场。荼蘼花开春将尽,楝花开将入夏来。五月榴花耀眼明。六月合欢落彩虹。七月女贞洁白芬芳的幽香让小城人忘记了酷暑,在不知不觉中栾树的金黄小花变成红红的穗子。直至初冬,满大街的银杏树,让小城“满城尽带黄金甲”。花与花,树与树,季季花期重重叠叠环环相扣,“你方唱罢我登场”。花色缤纷绚烂,让你感受到小城的勃勃生机。

小城之美,美在有许多好玩的处所。每逢双休日,小城人喜欢去城区近郊游玩览胜。来一次半天、一天的短途游,驱散一周的劳累,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以旺盛的精力,迎接下一个紧张工作日的到来。愿意爬山的去卧佛寺公园登九顶莲花山,听鸟儿清脆的啁啾;喜欢垂钓的约上三五钓友,鸡龙河、白马河湿地就是好去处;爱好舞文弄墨的朋友,邀二三知己,流连在磐龙湖“勾栏晓月”的诗墙前,品古今时贤的诗文,吟诗填词,优哉悠哉……这些地方一年四季,都能赋予人们不同的美感,开眼界,长知识,人在城中却有身处山野之乐趣,令人乐而忘返。

小城之美,美在勤劳善良的小城人。不管是步履轻捷的美女靓男,还是行走蹒跚的老头老太太,绝没有江南人的纤细娇柔,举手投足都写满沂蒙老区人的强健,有一股虎虎生气。北风呼啸的寒冬,天还没亮,环卫工人早已把街道清扫得干干净净。过去每到春末夏初,轻舞漫扬的杨花柳絮虽说惹人诗思,可落入眼睛,钻入鼻孔总让人很不舒服;特别是飘飘洒洒的法桐花毛须,弄到脖子里是那样的难受;从今年初春开始,洒水车从早到晚喷洒树木、街道,小城空气质量、出行环境得以大大提高。

正是小城人的不辞辛劳,才有了小城的今天。小城人早已没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星期天假节日也很少“睡觉睡到自然醒”。夏天早上四五点钟,农贸市场已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辛勤的菜农早早摆好时令鲜菜,晨练的大爷大妈们和卖菜人言来语去声高声底地讲着价钱,早起的家庭主妇,顺便准备好家人一天的饭菜。一年四季各种小吃点,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小城还被授予“中华诗词之乡”,各种诗社雨后春笋般遍城开花。定期不定期的广场舞大赛,更加丰富了小城人的精神生活。从这些你就会感受到如今小城人精神物质生活的丰裕。

小城的美,还在她古老又年轻,还在她生机勃勃,更在她未来那美好的憧憬与希望……

描写小城之美的经典散文:小城之美

小城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确切地说是坐落在陕北,因一条国道穿境而过,少了许多兄弟县城的土气,因为这条路,本地人跑车搞运输的特别多,城里也住下了不少山南海北说话“操”的外乡人。

小城坐东面西,依山傍水,没有特别出名的风景名胜,却因了这依傍的山水也颇具些“风水”。小城很小,两个相邻数十米的烽火台,一道不知建于何时的夯土城墙沿山坡而下,在山坡和坡下的川台上,勾画出一个近似“桃”形的古城,烽火、古城,夕阳中的景象很是壮观。仅有的体面的街道穿“桃”而行,与绕城的国道拼成了一张大大的弓,弦就是那条笔直的街。那国道是连接省城的大动脉,日夜不息的车流与那条境内最大的河流,刚好绘出了一个大大的月牙形外城,而古城,则像似放在弯月中的一颗美丽的仙桃。国道西近旁,一条刚劲的铁路却又与那河拼就了一张更大的弓,和先前的那张一同指向对面的郁郁葱葱的“翠屏山”。当列车敲击着清脆的节拍来去时,流动的汽车流,舞动的长长的列车和颇具气势的河流,让古老的小城从沉寂的梦中苏醒,在动感中焕发出勃勃朝气。也许是沾了弯月里这颗大“桃子”的仙气,小城的豆腐出奇地好,远近闻名,豆腐干、美水酒更是驰名省内外;也许是两张弯弓同指一方的缘故,小小的古城活力日盛,新鲜气息日浓。

小城因水而得名,也因水而小有名气。横向四道沟,都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除溪水长流的一道沟,其余三道都有水质较好泉眼,就说说这三道沟和她们的三眼泉吧。

小城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在从南往北的第一道沟,小城的名字就缘于此处的一眼清泉——闻名遐迩的美水泉。水是少见的天然优质矿泉水,清冽甘甜,因了一个不经意的机缘,与隋代的风流皇帝扯上了关系,极大地影响了正常民生,并给本地的老百姓造成灾难。上个世纪,重修美水泉,在泉眼近旁,发现一石砌小圆坑,坑内还存有篆书“孟其瑞”的玉质印章。皇帝赐名美水泉,百姓贡水惨遭殃,新任县令封堵泉眼救民于水火,这美誉、苦难、欣慰、辛酸织就的传奇传说,谁能说,仅仅是传说、是传奇呢?这天然的美水,这苦难的美水,这传奇的美水,在历尽福兮祸兮的残酷闹剧后,无奈隐去,在漫长的沉寂中,坚守着心中的那份纯净与美,终于,在文明的曙光中,这光鲜的生命,以自由者的姿态,再次回到了阳光下,回到了神林山麓。如今,这甜美的美水泉之水已被开发成为桶装水,甜美着小城的人们。名泉之水,终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美水,造福小城了。

来头和名声,后两道沟和她们的两眼泉就没有这么大了。沟一可以说本无泉,只有小小的溪流一条,前几年,山上一住户为解决自家用水,自掘一水井,因出水太旺,无法控制,只得将井水引到沟底,任其流淌,但良好的水质,先是惊喜了四邻,后是吸引了半座城的男女老幼都来品尝。沟二是在其掌处,茂密的草木林间,晶莹的清流从石畔的缝隙飞涌而出,石缝里也水声鼓动,甚是爱人。有好事者,专请巧匠,雕石成管,将一龙头状器物装进石缝,那晶莹剔透的泉水自龙口中喷流,自然就美成“神水”了。

如果说,美水泉是历史的、是商业的,是水中名流,那么,后两汪清泉则可以说是自然的、是清纯的,是水中善品。小城不缺水,但如今,不分男女,不论长幼,人们一有闲时,就去后两汪清泉取水,专熬小米粥或饮用。每在清晨黄昏,只见年长的挑着担子,中年人骑摩托、开轿车,小孩拎着小小的塑料壶,在泉眼旁彬彬礼让,在来回的路上互致问候。更有青年夫妇两人拎一淡蓝色的透明的密封水桶,将生活的情趣和泉水的甘甜,溶到了相互的耳语间、紧紧相随的提水的路上。

让自然的回到自然,让生活在自然中自自然然,这就是小城,这就是小城之美。

描写小城之美的经典散文:小城之美

发现小城的美是在这个严冬的时刻。

奔流不息的松花江托举着小城佳木斯,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东极的大地上;过去年代里,我党地下工作者称小城为下江省,称松花江上游的吉林为上江等名称。这一简单、概括的命名完全是革命战争年代为了迷惑敌人的需要。可在解放战争时期,曾经把小城佳木斯定为三江省的省会。小城佳木斯在当时无疑是东北乃至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解放战争时期是新中国解放事业的大后方,被誉为东北小延安。她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三江腹地的茫茫原野更是小城佳木斯最耀眼、最炫丽的美妙画卷……

小城四季分明,冬季的小城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已进入11月份,就会迎来几场铺天盖地的大雪,为小城的山川原野漂染成洁白的颜色,绵长10里的松花江畔公园的树枝经常是挂满白色的树挂,这是一道十分奇特的自然景观,树挂的出现是来自江边的温水,这些温度小于江水的温度就会促使江边出现暗流或明水的流淌,在冷空气的作用下,这些流淌的江水气流会吸附在树枝上,形成了白色的树挂,远远看去就像老者的白发,给人以沉稳、庄重、俏丽之感。

行走在松花江的北岸,遥望伫立在南岸小城的背影,给人的感觉是小城变得如此之快,一幢幢高耸的住宅楼和商业楼犹如森林中的大树,将昔日的小城模样掩盖得无影无踪,要不是那尊建国10周年纪念塔的身影耸立在江边的话,我们很难相信这就是小城佳木斯。小城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是时代的潮流把小城旧时的容貌冲刷得干干净净,我原以为小城那条颇具标志性的街道西林街会保存下来,不想仅仅几年后就变得陌生起来,千奇百怪且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楼宇取代了民国时期和日寇入侵我东三省时期或更加早期的老式建筑,这些历史遗迹是日寇侵华时活生生的铁证,真的不该毁坏。

西林街是为了纪念解放初期为小城建设事业而牺牲的第一任市长孙西林命名的。孙西林,原名孙锡麟。1910年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镇的一个叫户山屯的一个小山村。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法国、比利时留学。1945年11月从红色根据地延安来到佳木斯,任中共合江省工委委员兼佳木斯市副市长。当时正是兵荒马乱且动荡不安的日子,城外有李忠祥、王福等“中央胡子”(国民党)在横行,到处抢劫无恶不作,城里有日伪残余和国民党特务对新兴的共产党政权大肆造谣、蛊惑民心,蒙骗群众。在此期间,城内的大资本家、大汉奸曲子明等囤积物资,控制市场,导致城市日常生活用品短缺,物价飞涨,造成许多市民断粮。孙西林会同市长董仙桥连日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力求寻找解决办法。首先召集市内的工商业者尽快恢复营业会议,反复宣传党的政策,讲解国内形势,鼓励、动员他们早日售粮、售货。冬季来临,群众无煤御寒的问题亟待解决,为了筹集取暖用煤孙西林与高大均不顾严寒和危险奔赴双鸭山煤矿运煤,一路上冲破土匪堵截,把煤运到佳木斯。组织电厂工人恢复生产,经过苦战半个多月,小城佳木斯终于在年关见到了光明。

1946年1月,佳木斯市政府刚刚建立,而且立足未稳,周围的许多县城和农村常有土匪騷扰,交通线路还没有打通,盘踞在小城周围的几股土匪大有联合起来攻占佳木斯的趋势,孙西林面对这样的严峻势头做了充分地估计和应对的准备,他告诫身边的同志,一方面抓紧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

旧历年就要到了。孙西林惦记着市民的粮食供应问题,贫困户救济安置问题让他操碎了心。1月31日上午,他在市长办公室(原红星日杂商店(已拆毁)一侧的一栋日本列强侵华时建造的二层小楼内的市政府市长办公室)和市长董仙桥等一些市委领导人开会,会议议题是旧历年粮食供应和贫困户救济问题时,隐藏在内部的国民党特务突然闯入会议室,开槍射击,孙西林同志不幸遇难,壮烈牺牲,时年36岁。他的牺牲是为小城佳木斯人民彻底解放、为佳木斯的新生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佳木斯人民永远怀念他。佳木斯最繁华的街道改名为西林街,市中心的一个公园更名为西林公园。

城市的发展变化虽然是一种扬弃,但有些具有历史意义的街道应该修旧如旧的保护,而不是一脉的舍弃,况且这条古老的街道在抗击日寇侵略的艰苦岁月里,是我地下党重要的活动地点之一。

小城佳木斯的1932年,是血雨腥风的一年。抗日队伍风起云涌,一时间,什么大刀会、红槍会、黄槍会,带有迷信色彩的队伍也拉起来了;九江、八河、占山好、草上飞、五龙、窜地龙、等,还有带有绿林性质的反日绺子也拉起来了,一些有钢槍武器的地主,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也组织了自卫队伍。这些五花八门 的队伍虽然都称自己是抗日的,但都是各立山头,占山为王,以利己为重,不讲究团结一心,几乎没有什么文化,更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打仗时没有谋略,光凭争强好胜树立山头的威望,没有明确的爱国主义主张,更没有与日寇做长期斗争的准备,组织涣散,没有严明的纪律,也谈不上战斗力强。由于他们号称抗日,与百姓心愿不谋而合,还是表示欢迎他们的,这些所谓的抗日队伍每到一处,群众总是热情款待。

其实,百姓对他们还是怀有畏惧的成分,对骑马挎槍的人哪敢得罪,对他们强抢奸婬等犯罪行为更是敢怒而不敢言,忍气吞声后还是希望能够真正抗日。凭着他们有限的军事实力与日军进行简短的较量,后果是均已败退、瓦解、溃散告终。虽说是体现了抗击日寇的英勇气概,但也留下了血的教训;要抗日,仅凭这些乌合之众怎能与日寇展开持久作战,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才是。身为桦川中学(当时桦川县城在佳木斯)的地下党员唐瑶圃积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我省已故老省长陈雷当时上中学时,就是在唐瑶圃老师的鼓励、启发、努力、引导下和众多爱国青年学生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1936年2月下江特委高禹民带着通知来到佳木斯,正式批准陈雷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佳木斯市委书记董仙桥、市委领导张耕野的培养指导下,1937年秋,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决定陈雷任佳木斯市委书记,在董仙桥、张耕野的帮助下,在小城西林街的西门附近以开小商店为掩护市委机关,但由于资金和租房子没有资金而搁浅。主持市委工作的重要会议都是在董仙桥家或张耕野家进行。期间在佳木斯市委领导下,先后收编许多抗日队伍,符合当时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抗日统一战线,抗联队伍共发展为10个军。

1938年3月15日,日伪统治者在下江地区实行大搜捕,疯狂破坏我城乡地下党组织。这就是“3•15”事件。在这次事件中,日伪军逮捕了许多无辜的人,大多数不是地下党组织成员。当初由于游击队活动、群众组织活动频繁,搅扰得日伪统治者彻夜不得安宁,大有草木皆兵之势。因此在“3•15”大搜捕中被捉的大多数是“可疑分子”,此次搜捕除佳木斯市原领导人董仙桥被捕外,市委其他领导人均已离开了佳木斯,而且大部分都到了抗联队伍。后来,日寇事后大肆宣传说佳木斯地下党被一网打尽了。

佳木斯地下党组织自1932年至1938年的6年间,发动和领导佳木斯市及附近的人民群众同日寇英勇抗击,为游击队的建立,为抗联部队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重要的是,佳木斯这块深情地土地上播撒了革命、抗日救国的种子。

我忽然觉得小城此刻的美就在这冰天雪地的寒冬里;封冻的松花江面竖起无数个千奇百怪的冰块,从江心到江边隆起一道道坚实的冰墙,这些冰墙的产生是不同阶段激流的缩影,是凝固了的波澜,小城的背影在这些凝固了的波澜上更加美丽,它将伴随小城度过近半年的岁月,待到达子香花开满山崖的时刻,这些冰墙、冰排才渐渐离去,奔向大海。

徜徉在这广阔无垠江面上,小城的美又觉得不仅仅是在这寒冷的冬季,小城所蕴含的悠久历史、文化、同仇敌忾抗击日寇侵略的辉煌业绩,是东北抗联的发起地,还有和平年代涌现出的舍身救儿童的刘英俊,拥军模范黄景秋,为国捐躯的邵云环,最美女教师张莉丽等,这一切远远比她的表象更美丽。

猜你感兴趣:

1.描写心灵之美的优秀散文

2.关于美的散文

3.描写古城的优美散文推荐

4.描写家乡美的优美散文精选

5.描写家乡的经典优美散文

描写小城之美的经典散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