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切口疝34例病因分析
腹壁切口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院从2001年5月至2008年5月7年来诊治的34例切口疝,进行分析探讨。
1一般资料
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28-62岁,其中35-52岁病例诸多,10例以胆囊切除术和(或)胆总管切开取石术,8例小肠梗阻行部分肠切除,10例为阑尾切除术,6例为剖宫产术。切口右上腹肌10例,脐旁腹直肌切口8例,麦氏切口10例,下腹正中切口6例。有5例合并哮喘性支气管炎,糖尿病3例,慢性胰腺炎1例,3例痛经症,1例高血压,切口一期愈合21例,感染二期愈合13例。切口发生术后6-9个月22例,1-2年8例,3-4年4例。
2讨论
切口疝一旦发生,只有继续增大的趋势,而很少有自愈的可能,且由于疝内容物常与疝囊内壁发生粘连,疝变得不可还复或发生梗阻现象是常见的。因此,有必要对具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以找出其预防措施。
本组病例切口疝多发生于前腹纵形切口,这是因为它除腹直肌外,切断了所有横向走形的腹壁各层肌肉、筋膜、腱膜、鞘膜组织纤维,缝合后,又容易受到肌肉的横向牵引力,而发生哆裂。
基层年轻医生基本技能不娴熟造成缝合机切口感染,术中缝合层没错,对合部当,缝合过于稀疏,嵌入其它组织或缝腹膜时留有缺口,麻醉效果不佳,强行拉拢创缘缝合,引起组织撕裂,手术后切口留置引流物时间过长或切口感染,或手术时操作粗暴,致较多肌肉损伤,或者因止血不彻底创内发生血肿,均可增加切口疝发生的机会。手术后曾有创口崩裂者,发生切口疝的几率高。低年资医师手术切口疝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年资医师。与其手术技能及经验有关。要做严格无菌的操作,小心保护一切组织,严密止血,仔细操作,术前正确使用抗生素,术中冲洗被污染的切口,可以防止切口裂开或感染,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了切口疝的发生。
本组患有支气管哮喘病例,术后第二、三天哮喘发作,腹内压增加,又伴发肺部感染所致的咳嗽,均可使缝线撕脱或组织撕裂。从而诱发切口疝。因此术前戒烟,对哮喘性支气管炎病应积极予以抗炎、止咳平喘治疗。术后特别注意肺部感染。防止腹内压升高,避免切口疝发生。
本组病例均以丝线缝合腹膜及切口诸层,近几年将可吸收线应用临床,它比肠线和丝线更有张力且无明显的炎症反应,腹膜切口疝发生几率少。
本组病例切口疝发生时间多在6-9个月,术后短时间内发生切口疝是因为在切口愈合前,成纤维细胞的DNA及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断以切口处筋膜组织薄弱,因此术后半年左右是腹壁切口疝发生的高峰期,应特别注意保护,应尽量避免一切诱发因素。
腹部切口疝34例病因分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