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3个月育儿知识大全早教

发布时间:2017-04-06 17:17

小宝宝的出生为家里平添了许多温馨。然而许多育儿知识宝爸宝妈都不太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1到3个月育儿知识大全早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到3个月育儿知识早教:父母角色对宝宝的影响

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是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他的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天才常由父亲一手造就”这句话虽然说的绝对了点,但从父母的心理差异和育儿特点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家教中我们发现:父亲比母亲更理解孩子,对孩子培养目标更明确,更实际,要求更严格,方法更适宜,更有利孩子的发展。

有研究显示:父亲对宝宝的数理逻辑能力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与父亲密切相处的宝宝,数学成绩佳。相比之下,与母亲常在一起的宝宝,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新事物的兴趣上,更擅长和人交往。

事实上,父爱对宝宝的影响远不止于智力,还涉及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父亲对孩子的爱、关心、照顾,情绪的感染,以至父亲的一举一动,一怒一笑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独特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资料表面,与父亲接触少的宝宝,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会落后些,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被专家称为“缺少父亲综合症”。

因此,在家庭里应提倡加大父亲与孩子交往的力度,父亲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多与孩子接触,从婴儿早期父亲就要多抱抱、逗逗、喂喂孩子,满足孩子情感的需求,为孩子的体能、智力、社会性的发展创造条件。

由于母亲的角色主要是养育宝宝,因此日常生活中宝宝和妈妈更容易亲近些。父亲和宝宝的融洽交流除了日常生活的照料之外,父亲还是宝宝在了解、探索周围世界过程中的“意外惊喜”。

1到3个月育儿知识早教:快速提高孩子记忆力的捷径

配音乐⇒“音乐浴”有助智力开发

当宝宝还不会说话时就可以放一些儿童歌谣,让宝宝多听,通过一段时间量的积累,宝宝的语言和记忆能力就会有质的飞跃。一遍又一遍反复地听或诵读,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强化练习,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训练范例:

今天教洋洋背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开始感觉好像洋洋很不喜欢这些词汇,于是我又配合音乐唱给他听。如此反复几次,没想到他很快就记住了,而且没事就哼哼呀呀地唱给别的小朋友听。

专家点评:

音乐不但可以能增强识记内容的趣味性,还可以减轻宝宝大脑的负担,让宝宝记得更牢,使短期记忆演变为长期记忆,能保存很长时间。像二十四节气,如果只是单纯地诵读,宝宝可能就不情愿。而变成音乐就不一样了。其实很多难以识记的枯燥内容都可以编成歌谣,除二十四节气歌外,乘法口诀、珠算口诀等都可以配合音乐让宝宝加深记忆。

小编总结:在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时,每天应让孩子重复唱一些歌曲或跳一些舞蹈。一般重复3~4回,大部分孩子都能记住了。但由于孩子开始遗忘很快,尤其在短时间内遗忘很多,以后逐渐减少,所以重复练习要采取“先密后疏”的原则,这样就可避免遗忘。

1到3个月育儿知识早教:不要忽视BB的"第一次"

第一次微笑:情感交往的起点

时间:出生两个月左右

这时的宝宝经常会睁开双眼四处看,一切都觉得那么新奇。当妈妈出现在宝宝面前时,他会注视着妈妈的脸,手脚乱动,甚至会无意识地咧嘴微笑。这是宝宝最初的交际形式,也是宝宝与人进行情感交流的起点。

年轻妈妈回应方式:

当捕捉到宝宝的第一次微笑时,年轻妈妈千万不可因兴奋而忘了和宝宝交流,这时的微笑正是表示他对妈妈提出了新要求:在宝宝醒着时,妈妈应经常出现在他面前,微笑着对他讲话;还可以利用各种色彩鲜艳的玩具,如红、黄色的气球,充气的彩色塑料玩具,花手帕,小铃铛等引逗宝宝,使他心情愉快。

宝宝手舞足蹈的反应会使身体各部分的骨骼、肌肉得到锻炼,同时也加深了与妈妈的感情。经常与宝宝进行这种“情感交往”,对宝宝身体、智力、心理的发育都非常有益。

第一次发声:理解沟通的开始

时间:出生4~7个月

这时宝宝给人的感觉更有趣,咿咿呀呀地整天叫个不停,表情也更丰富了。无论听到什么声音,他都会试着去模仿,学着利用舌头不断地实验和练习,享受其中的乐趣。

年轻妈妈回应方式:

听到宝宝的第一次发声或说出第一个“词”时,妈妈可乘机与宝宝做发声游戏:当他咿呀乱叫或咯咯直笑时,跟随着重复或模仿,会激起宝宝更大的兴趣,令他继续尝试发声。当他发出“啊啊”、“嗷嗷”之类的韵母时,妈妈可在前面加上声母示范,如当他说“啊—”时,可以教他念“妈—”、“爸—”。

妈妈还可以把宝宝日常接触的物品拿给他示范发音,节奏放慢些,重点词予以重复,并作适当间隔,给他学习和回应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对宝宝说话不必总是用儿语,正常语音能使他更早学会正确的发音。

1到3个月育儿知识大全早教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