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手抄报背景

发布时间:2017-02-13 14:01

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善于在读书中思考,善于在实践中创新,培养读书的成就感。你会做读书手抄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书节手抄报背景,希望大家喜欢。

读书节手抄报的图片

读书节手抄报背景

读书节手抄报图(1)

读书节手抄报背景

读书节手抄报图(2)

读书节手抄报背景

读书节手抄报图(3)

读书节手抄报背景

读书节手抄报图(4)

读书节手抄报的资料

一、读书名言

1) 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明)吴梦祥

2) 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对联集锦》

3) 晓月闲移三尺剑;孤灯苦读五更书。——《对联集锦》

4)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5) 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萨迪

6) 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7)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家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学者,皆成性格。——培根

8)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9) 事在人为:一年可以等于二年、三年,例如每天用十七、八小时读书;反之,二、三年也可以等于一年,甚至比一年还少,例如每天只用五六小时以下读书,我决心每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时翻阅中国历代文集。——蔡尚思

10)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二、勤勉读书的典故

一日曝之,十日寒之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以用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接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盼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曝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三、如何做个读书人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做个读书人,以书为友,开卷有益,这些哲理不会被岁月的屐痕所泯灭,反而随着人们读书实践的深化和读书经验的积累,迸发出更为耀眼的火花。即使到了今天电子读物琳琅满目的时代,“开卷有益”依然如故,做个“读书人”不失为新时代的基本的角色认同。李公朴有感而发:求知识虽然不只有读书,但读书,在求知识的过程中总不失为一个重要的部分。

古往今来无论哪一位大思想家或大科学家,没有不读许许多多书的。郑振铎告诫读者:多读书,常读书,总有好处。不必“手不释卷”,但不可“目不窥书”。蒋子龙在论及读书的益处时说:书可以移植生命,保持记忆,激发思想,传播知识,交流信息,表达灵感。郁达夫把书比作“启发人类思想的母胎”,产生了人生存在的意义,供给了知识饥渴的乳料。刘白羽把书海喻为“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他们懂得,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才能让这么广阔的土地长存文明的火种(余秋雨语)。书籍,连接古今,贯通中外,是历史的长老,文明的使者;它传播了知识,积淀了文化,激发了思维,沟通了情感,容纳了峥嵘岁月、社会变迁、人间沧桑和无限情愫。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读书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2.读书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3.读书手抄报图片大全

4.我爱读书手抄报背景图片

5.关于读书节手抄报图片

6.读书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的

7.关于读书节的手抄报图片

8.读书节的手抄报图片

9.读书手抄报简单图片大全

10.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大全

读书节手抄报背景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