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泽东的一种有效阅读方法探讨论文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学习毛泽东的一种有效阅读方法相关探讨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学习毛泽东的一种有效阅读方法全文如下:
一般认为: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从而领会和把握文章内容实质及表达形式的过程。它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提高鉴赏能力、使人精神得到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整个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对此,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实践、探索与研究,可谓不遗余力。
我们知道,只有能够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三者的对话”,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只有把理解课文语言、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那么,怎样实现有效阅读呢?毛泽东的一种阅读方法,应该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毛泽东的挤时间读书、作摘录、勤动笔,都广为人知;而他的标划、批注、反复读的方法,更是为世人称道。他对好书喜欢一遍一遍地读,并喜欢在书页间标记、圈画、批注……并有红、蓝、黑等各色笔迹,从字词句到段篇都多有标注。20岁在省立师范读《韩昌黎诗文全集》20本,除个别篇章外,标注密密麻麻;读德国伦理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书页间竟写了12000字的批注,而横线、竖线、斜线、波浪线、三角、方框、圈、点、问号等比比皆是。有的直线下有浪线,圈外有圈……而批注——在书页上下、两端、边白以及行间皆是。他一生仅读过并圈画过的诗词曲赋,总计1590首(篇)以上;一般性翻阅至少也有2000首(篇)。而如《红楼梦》至少读过10种版本,300多万字的《资治通鉴》,他读过17遍,都有点评批注之类。这其实略近似于做书中笔记了。江泽民1997年去美国哈佛大学演讲,还曾提到向该校赠送了《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讲过毛泽东一生对“二十四史”做过许多评点和批注,认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而他的品评臧否,如鉴取兴亡之道、为人得失等,尤有独到见解,反映了他高屋建瓴的审视与深刻的思考。由此可见伟人读书之专,做到了熟读而精思、学思结合,这也是他高瞻远瞩、见识超凡的原因之一吧。
我(冯兆海)读书也喜欢用这种方法,尤其是学习古诗文,确实受益匪浅。我现在能够发表一些文章,也是得益于这种文化的滋养,得益于长期以来的运用和保持这种阅读习惯。我的教科书中不仅也有圈画批注之类,还把教学预设——教案呈现在教科书中,可谓“一本在手,拿起就走;翻看便捷,忘了瞅瞅”。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尝试着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此类记书中笔记的方法,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我们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
一、初读感知,顺便标划
初读课文时,一般在整体感知大意的同时,我们要求学生顺便在生字词下点点,在难理解的句下划虚线或在文旁画问号等,使用铅笔以便于重描或涂改。交流时,倘说出文章主要内容等,有必要记的,则换笔,记在相应的边白处。
二、再读疏通,重点圈画
再读自学生字词或教师引领随文识字时,要求掌握的(含要重点把握的)生字,在其下画圈;词与词组,则一笔画出状如小船的近似的线段。已用铅笔标画的,加重描画即可。这样,有助于在语境中领会字词,也便于复读时留意温习。
三、导读理解,扼要标记
理解课文时,梳理文序,段意要写在空白与行间;对于要重点找出的字词句等,如画出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情、语言、心理的字词或句,画出某种修辞或含义深刻的句子等,则或用着重号,或用小三角号、方块、直线、波浪线、直线加波浪线等;而需要加注释解读的、或随文说体会之类,则也扼要记在空白乃至行间处。如:长春版四年级下册(下同)《看不见的爱》,体会描写母亲神情、动作词语的含义。标画后,只要在空处写上“母亲:神情、动作之体会?耐心、宽容、信任、慈爱”即可。而这——恰恰是人们不以为然却又是非常必要的,自然是为重温之用。每每复读,参看回味,理解会意,阅读能力便潜滋暗长,真正可以找回情感、价值等实质性的东西。否则,学过而无形影,翻看笔记本又不便或懒于动弹,怎么能很好地把握知识点呢?
四、总结回味,注解补记
提炼出文章的主题思想,要回头与主要内容整合,补写在文题之上;谈收获、启迪、感悟之类,以及要课后完成的习题等,皆可用省略的个性化了的语言或短语记在相应的空处。到此,所谓的语文笔记,就较完备了——几乎都记在书里了。
五、日后温习,过滤标注
然而,不是圈画标注完就万事大吉。每天的晨读有时要看看;复习时,没有把握的,如字词,要过滤再次圈画,可以圈套圈或整个圈起来乃至变色标记。而如自己记的解读体会之类,重点处或不能把握的个别处,也可再圈划。如:《一千根弦》之含义,参考书上的答案较多,但只要画出“是热切希望、美好向往”就抓住了要点。如此,反复之,直至完全掌握。
这样,一般经过一年左右,学生在完成阅读问题时,无论口答还是笔试,就明显好于从前——也言之有物、有理、有情了。这也是经历、体会、积累直至养成习惯的结果。
这种阅读方法,一方面是对文本的特殊解读,一方面也是师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是心与心的交流碰撞,是笔记,是心得,而且是一一对号“入座”的切实到位的笔迹——翻看极为便捷的记录。所以,它不论是对于平时的学习和研读,还是对于阅读教学,都是一种扎扎实实的——而且是颇具时效性的方法。
学习毛泽东的一种有效阅读方法探讨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