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群找工作须谨防招聘陷阱
求职,是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向企事业单位寻求为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的一种过程。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网络世界,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为了某种目的扎堆在一起,于是出现了一个个“QQ群”。记者发现,原本娱乐性质的“QQ群”正越来越成为求职招聘的一条小渠道,有些人在“QQ群”中发布招聘信息,而另一些人则利用“QQ群”完成跳槽过程。有人把这种招聘方式称为“圈子招聘”。由于网上大量虚假信息的存在,有关人士指出,“QQ群”等“圈子招聘”陷阱多多,求职者应该通过正式渠道求职招聘。
行业群:Q群跳槽凤毛麟角
在媒体工作的郑先生为了工作的便利,建立了一个“教育培训行业”的QQ群。一年下来,这个QQ群吸引了大量的人士加入,会聚了教育培训机构各个层次近200人并在教育培训行业小有名气。
最近,郑先生发现,群里开始有人发布招聘信息,并在“群共享”里粘贴招聘启事,由于大家对群里的人和机构都相识,对招聘信息也都信以为真。
在QQ群里,还真有两位女士完成了跳槽,她们分别被群里的另一家机构的老板看中,并被高薪挖走。
提醒:通过QQ群完成跳槽,是非常罕见的现象,一是因为有可信基础的行业群凤毛麟角,二是许多公司上班期间不可以使用QQ,更何况众多老板根本不用这个,所以,跳槽最好通过正式渠道。
找工群:多见于大学毕业生
现今种类最多的莫过于大学生找工群。每年校园招聘会的高峰期,都会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找工群,有学生社团建的,也有班级建的,甚至是大学生个人为了交流找工经验而建。
小吉在研究生毕业时,曾加入一个名叫“金1金2”的找工群,这个找工群是以学校宿舍的名字命名的,当时群里很热闹,每天都有一些招聘信息发布,图标每时每刻都在闪个不停,虽然不知道信息真假,但还是看到许多希望。据了解,QQ群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所接受,用来为大学生就业“出谋划策”,提供专业指导。
提醒:大学生利用QQ群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交流求职经验,分享求职信息。对于群里公布的信息,一定要辨别真假,要以学校就业办公布的为准,如果去应聘面试,也要多长几个心眼。
公司群:近水楼台先得月
QQ群里总有一些事让你惊讶得合不拢嘴。有些求职者剑走偏锋,打起了应聘公司的主意。他们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弄到公司的QQ群,然后在群里“潜伏”一段时间,等和大家熟悉了,再去公司应聘。
据报道,南京某大学的王同学一心想去某外资通信企业。每年都关注这家公司的招聘信息,还长期在公司论坛里“潜水”,甚至打听到了公司的内部QQ群,3年下来王同学居然和这家公司的不少人交上了朋友,并最终进入该公司。
提醒:求职者“潜伏”在公司内部QQ群,不仅不受欢迎,还容易引起公司同事的反感。对这种“剑走偏锋”的做法,最好不要尝试,以免“赔了夫人又折兵”。
白领群:名字诱人需防骗
记者发现,随着QQ群的日益增多,时下还出现了一些以“金领”、“白领”、“蓝领”为标签的群。以“白领”为例,可以搜到的群,就有“广州白领交友群英会”、“广州白领开心园”、“广州白领蓝领灰领”,“广州白领乐园”等数十个。
由于“白领群”鱼龙混杂,难免会有一些别有用心者借此名义欺骗或敲诈群友。记者曾加入一个“白领”群,群主举办了一些派对活动。
后来,有群友在“群空间”发帖揭发群主的敲诈行为,原来群主每次活动都不带钱,临结账时便向群员借两百元,群员碍于面子不好不借,多次之后,大家忍无可忍,群起揭发群主。最后,该群以解散告终。
提醒:白领群最不靠谱,往往“白领群”里无白领。在这类群里看到招聘信息,求职者千万别当真。参加这类群聚会,也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谨防受骗。
HR群:
缺人时向同行先打个招呼
不光求职者喜欢扎堆交换求职信息,HR也喜欢加入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群”,尤其是一些主流机构开设的QQ群。本报求职广场便开设了若干个行业HR群,在其中的“地产行业HR群”,各大地产公司的HR在临时出现一两个人空缺时,都喜欢在群里向同行打个招呼,看看有没有储备人才可以推荐。群友还在上面交流HR工作中面临的各种疑难问题。
提醒:每位HR都属于不同的公司,每个公司都希望招用最好的人才。所以,在HR群,好人才是不会互相推荐的,一般人才也宁愿放在储备人才库,不会示人。
记者手记:
警惕虚拟空间的招聘陷阱
QQ群拓宽了人们的交际范围,在这个虚拟空间里,许多事情不受约束,也没有监管。QQ群里的招聘信息是真是假,那真是云里雾里八百里。
在求职中使用QQ群,以大学生居多。一是因为大学生思维活跃,初次求职有众多的感想与体会想与人分享;二是他们有现实基础,可以在班级、专业、学校、社团等各个层次上设立群,转载来自各所高校就业办的信息。
但QQ群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要实现高质量就业,还需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同时警惕各种招聘陷阱。
QQ群找工作须谨防招聘陷阱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