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田真的速读经验

发布时间:2017-03-15 00:20

现代速读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为加强其航空及地面观察员的辨认能力,特别是在能见度差的气侯下,能对快速行进的飞机,做正确的辨识,将各种飞机的模型以极快的速度掠过屏幕,而接受过此种闪示训练者,意外发现,在其阅读速度上及记忆力上均有显著的进步,战后美国芝加哥的西北大学视听教育中心承此基础,继续研究,得出速读之雏形。

我开始接触是1996年。那时搞速读的好像只有js一家,而且还是刚刚开始,属于传统的全脑速读法。算来已经有11个年头了。但是真正取得突破还是三四年前的事。之所以进展如此只慢,是因为我走的弯路太多了。今天把这些写出来,希望能对朋友们有点参考:

1.误区之一:疯狂的扩大视野。当时想,视野内的字都看不清,谈何理解。于是便疯狂的练习,还自己发明了卡片练习法,上课也练,下课也练,连学习都耽误了。可是,视野扩大到将近32k书的三行左右就再也不行了。而且,视野内的字也是一片清楚,一片模糊。待到真正阅读的时候,能理解的文字还是中心视野的那点点区域。

现在的看法:其实人眼不进行任何训练,都有32k书的三分之一行那么大。这个基础足够可以用来掌握无声阅读。而且阅读速度应该可以在每分钟1500字以上。纯熟以后,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不断的有意识扩大视觉注意力,渐渐的过渡到一目半行,一行,双行,直至多行。视野是在海量的阅读中练出来的。

2.误区之二:没有真正的掌握无声阅读法。当时的无声阅读完全是用速度冲出的。阅读的速度快了,脑子就不发音。而一慢下来,或者遇到不能理解的文字就发音了。当时竟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无声阅读,但是冲击面式阅读始终未果。

现在的看法:无声阅读法是通过视觉摄取文字符号信息,右脑处理后直接交到左脑理解,从而绕过了语言中枢。无声阅读不彻底,那么左脑所理解的一部分是右脑交过来的文字符号,还有一部分是语言中枢通过语言传过来的。这两者所占的比例大小一直是在斗争中的。而一遇到难懂的文字,后者就会占优势,就又恢复到了左脑阅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练习了全脑速读,只练成了一目十行读小说的本领。

3.误区之三:认为全脑速读可以“过目不忘”而忽视了一般记忆术的应用。当时练习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默写。教材上也说是通过默写可以一字不漏的默写出所有看过的文字。当时就是写啊写。觉得差不多了,应用的学习上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理解了的,可以很完整的写出来。没有理解的,只是回忆出没有逻辑的语言碎片(就象花瓶打碎,虽然东西还在,但却看不出是一个花瓶。我不知道照相记忆卡查下来的是不是这样),虽然加到一起也够了所谓的“记忆70%以上”,但是实用价值大打折扣。

现在的看法:全脑速读不可能把看过的书从头至尾全都背下来。况且很多书的水分非常大,根本没有必要全都记住。但是全脑速读可以飞快的找到自己要的精华,或者飞快的掌握作者的思路。根据这些,灵活的应用一些记忆术,才可以真正的达到“过目不忘”。

所以,全脑速读根本就不复杂。完全没有必要象一些商业软件上那么兴师动众。前些时间几个朋友问我全脑速读的事,我就利用业余时间,让他们一个星期掌握了无声阅读,然后告诉他们以后的训练思路。现在每天见面总是告诉我“啊,现在居然一眼看一行全懂!”,或者“视野自动的在扩大”,“随便看看一页书就看懂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是这样,但是也说明现在的速读训练很多都是花架子。

顺便我还想说一下影像阅读以及七田真的波动速读和。影像阅读我练不了,因为我无论用软眼硬眼,只要看到文字就会理解(理解错的也算)。所以我无法做到让文字进入潜意识。活化出来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从潜意识来的,还是自己速读记下来的。而且要经过什么预习,影像阅读,活化,超速阅读等等什么的一大堆步骤。我受不了,一本书我看两遍也就达到我的阅读目的了。不过有的时候看到书上那么多的诱人的成功案例,心里又痒痒的。不知哪位高人可以帮我。

对于七田真,我一直这是一个超级大坏蛋。无论是波动速读,还是照相记忆,前景描绘的那么好,但是训练却是如此之难。就像告诉你西天有真经,但是你要经历八十一难,途中是不是喂了妖怪不关我事。我见到那么多朋友都是练了几个月就看了个“黄卡”,好一点的说“开发了右脑想象”。当然,要是为了练出特异功能似的卡查一下记住一页书的“照相记忆”也无可厚非,但是有的朋友就是为了看书快点,记忆的多点,学习负担小点就受如此折磨,真的觉得不可思议。同时也对七田这个家伙越来越痛恨。

今天没事胡扯了这么多,高手不要见怪。

七田真的速读经验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