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宗教改革的影响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7-04-08 19:16

宗教改革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宗教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小编分享16世纪宗教改革的影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6世纪宗教改革的影响有哪些

16世纪宗教改革的影响

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如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的共和国性质的神权国家。

经济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上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改革的主要对象是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

其作用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宗教改革的社会根源

14至16世纪,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当时西欧所发生的社会变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

第二,政治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与分裂割据。英、法两国的封建君主在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政治集权的“新君主制”。他们加强政治集权,推行重商主义,奖励文化创造,有力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但在意大利、德意志还存在着分裂割据,迫切需要政治统一;

第三,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权制度,鼓吹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构成了对天主教神权的巨大冲击。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都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16世纪宗教改革的相关历史文献

宗教迫害

1555年,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终于签订《奥格斯堡和约》,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1598年法国皇帝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Edict of Nantes)准予人民自由信仰新教。新教却各派互不兼容,他们本着个人可以直接与“上帝”交通,产生《圣经》不同的见解。这种“自以为是”的结果演变成宗教迫害。原先罗马天主教就是“异端裁判所”,连新教都迫害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

宗教战争

欧洲各改教运动历经许多流血战事,如1610年亨利四世被刺杀,法国再度内战,新教信徒大量逃亡。1618年德国路德派因不满奥格斯堡和约被毁,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Gustavus Adolphus)领导,与国内罗马天主教徒交战了三十年,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双方重获和平相处。又如1568年荷兰北部的加尔文派信徒因反旧教与其统治者西班牙国王对战,到1609年终获独立建国与信仰自由。

英国在宗教改革后的国教还带着不少旧教色彩,许多受加尔文派影响而被称为清教徒(Puritans)的人,想再加以改革,使成更合乎《圣经》的信仰,却受到欲恢复旧教的国王查理一世逼迫残害,于是许多人逃至新大陆,即后来独立的美国,并爆发1640 -1649年的内战,史称“清教徒改革”。清教徒获胜后,新教团体获相当自由的发展,直到1685年新国王詹姆斯二世又想恢复旧教及专制政治,人心大愤,再经1688年没有流血的“光荣革命”,终于使英国新教徒在此年获得欧洲第一个获大量信仰自由的结局。至此我们也看出各国的宗教战争中,常夹杂经济和政治利益等的争执。从十六世纪中期到十七世纪 中期的百年纷扰,欧洲人口大量减少,经济衰退,各国终于地逐渐体认久战俱伤的教训,才开始采取宗教宽容的政策。

印刷术

在宗教改革的运动中,由于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此一运动的推动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宗教改革的起因当中有一个原因,即是《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然而在1456年古腾堡(Johann Gutenberg)在美茵兹(Mainz)的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印刷术的发明帮助改善了,抄写文本因而产生错误的情形;另外,只要将所印刷的作品排好,即可大量印刷。只要付得出买书的钱,就可以有机会阅读。因此,当马丁路德要传递他的宗教改革理念时,只要透过印刷和贸易路线的发达,他不需要跑到遥远的英格兰就可以传播他的思想了。

16世纪宗教改革的影响有哪些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