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优秀村官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17-01-12 18:48

大学生村官主要履行宣传落实政策、促进经济发展、联系服务群众、推广科技文化、参与村务管理、加强基层组织等职责。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年优秀村官事迹,希望对大家有用~

2016年优秀村官事迹1

马麒璧,女,党员。2007年5月,怀着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激情满怀的她报名参加了山西省委组织部组织的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考试。经过初试筛选与面试选拔,被分配到昭馀镇南关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在近二年的村官生活里,她勾画着自己的梦想,无论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上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大学生村官。

一、选择农村,青春无悔。

2007年7月,23岁的马麒璧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晋中学院并被授予“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作为一名正处在花季年华的姑娘,作为一名出生于城市的独生子,作为一名入党仅二年的年轻共产党员,在人行的十字路口,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毅然地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昭馀镇南关村,担任了党支部副书记。她要用自己的言行追求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如愿踏上了脚下的村官之路。

二、艰苦奋斗,扎根农村。

经过近二年的农村工作实践,马麒璧始终坚信自己的诺言:“少说话,多做事”,并于2008年7月被祁县县委评为“全县优秀党员”。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中,她都能积极调整心态去充实自己的村官生活,使自己认识到这既是当初无悔的选择,又是在从事着一项光荣的事业,既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更是人生难得的一笔财富。她能把在农村受的所谓物质上的一点苦当成是对自己的磨砺和人生的财富,愉快地去接受、去适应这种生活。这样,在磨合中她渐渐适应了工作,在接触中慢慢地融入了南关村这个大集体。在熟悉工作、接触工作、干工作的过程中,她尽快熟悉了南关村的基本情况,对农村的日常工作进行了接触和开展,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做许多工作,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进一步推动南关村新农村工作进程。

(一)思想政治方面:马麒璧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十七大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材料和精神,自觉学习党章,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汶川地震后,作为年轻党员的她,积极响应中组部的号召,缴纳“特殊党费”400元,用自己的言行实践党的宗旨,受到镇党委、政府的表扬。她还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为切入点,适时为老百姓播放养殖致富的节目或新农村建设的节目。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她坚定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信念,坚定自己服务农村、建设农村、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二)实践工作方面:二年来,在昭馀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村干部和同事的指导下,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农村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做好镇、村交待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不辜负领导信任,不愧对镇、村干部给予的支持和尊重。

1、掌握村内基本情况:2007年8月份她来到南关村委工作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很快掌握了南关村的基本概况。南关村位于祁县西南部,地处东夏线,具有优越的交通优势。现有人口1108人,耕地545亩,人均耕地0.5亩。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对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村呈现出经济社会发展、生产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态势,全村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正在朝全面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

2、深入基层,努力工作:二年来,她主动慰问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老干部及无经济来源的村民,并给予物质上的资助,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调解农村纠纷是一门很难的学问,她主动融入农村当纠纷的调解员,排群众之难,认真向基层干部学习,耐心、细心的地体察民心;作为村内最年轻的一名共产党员,她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组织和参加村内的义务劳动,如环境整治、植树造林等;二年来,她协助村主干及会计参与售楼工作,2006年村内投资2000万元建设新住宅小区,任务主要是向村民提供小区建设和构造情况,解百姓之忧,赢得了村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新型合作医疗是一项实实在在惠及农民的事情,她配合县、镇、村搞好新农合的宣传工作并深入农户家中介绍新农合,配合村两委干部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缴费工作,并协同村干部完成了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的登记工作。她充分调动村民参合的积极性,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国家对“三农”的优惠政策;她积极配合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撰写南关村未来五年产业、社会事业、民主政治、土地规划;08年上半年,她参与了全村植树造林和环境整治工作,积极配合县、乡领导视察南关村园林村建设和“创三优”工作,配合村两委进行义务植树,对村田间道路进行了整修美化并种植杨树1600株;08年9月,她参与了全村经济普查,和村干部深入到各个企业、各户农民家中调查研究,确保经济普查的真实、有效;08年年底,她积极参与到昭馀镇“两委”换届选举中去。从11月初开始核对户口、学习村委换届法律法规,到11月中旬推选了南关村新一届支部班子。从12月初登记选民证、12月底发放选民证,到09年1月11日召开南关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大会。这期间,她始终走到前面、不掉队,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和南关村村干部一起工作在最前线。在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南关村也做到了快、好、稳;二年来,在农村的日常工作中,她成为乡镇、村的“邮递员”,并且是双向的“邮递员”,及时将镇里要发放给村的文件、材料等带给村干部;同时还将村里要上交的材料,及时的交给镇相关科室。

作为一名工作不久的村干部,她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她所拥有的只是平凡岗位上的点点滴滴。马麒璧将把基层工作作为新的动力、新的起点,以实际行动践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继续在南关这片广阔天地里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焕发青春绚丽的光彩。她将用自己的言行践行对党的承诺,展示一名年轻共产党员的执着追求,为新农村建设这个大工程添上最亮丽的一片瓦!

2016年优秀村官事迹2

近日,我们学习了有关徐其军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同样在基层工作的同志,我们从徐其军身上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这些东西也将会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给予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通过徐其军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我们知晓徐其军获得了“江苏省十佳师德模范”称号,同时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这在江苏教育系统还是首次。徐其军同志现为六合区竹镇镇中日友好希望小学高级教师。1997年他师范毕业后,主动放弃留城工作的机会,申请到家乡最偏远的枣林小学执教。2002年9月,徐其军同志在婚检时被查出患有严重的肾衰竭及尿毒症,但他并没有被绝症所吓倒,经过慎重思考,他做出了两大抉择:对他人负责,主动与未婚妻解除婚约;对事业负责,把最宝贵的时光留在课堂、留给学生。

徐其军的主要精神表现在:

一是淡泊名利、扎根山区的崇高品质。师范毕业后的他,主动放弃留城继续升造的机会和中心小学较为舒适的工作,毅然要求分配到当年全县最偏远、最贫穷、最艰苦、也是规模最小的枣林小学当教师。徐其军主动要求说:“我是从枣林小学出来的,那里是全乡最穷、最缺教师的地方,我想回到那里,去尽我的一份力量。”徐其军的到来,使枣林小学有了历史上第一个科班出身的教师。

二是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拼搏精神。徐其军同志在生病期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工作。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为的是把更多的孩子托出大山。为了防止病情恶化,他每天需服用七种药物,听力、视力、记忆力开始下降,头发不断脱落。尽管如此,他备课、上课、辅导孩子、批改作业、质量检测总是一招不让,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前茅。班主任工作更是细致入微,班级管理井井有条,一直都是学生喜欢、家长信赖、领导放心的好老师。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徐老师学会了自我透析。现在每天要透析两次,每次需要灌入体内2公斤药水,完了以后还要去医院治疗感染,但他从未因此落下一节课,从未因此离开过学生一天,从未因此谋求过学校的照顾,也从未因此耍脾气。他把这些艰难当作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挥笔写下“扼住命运的喉咙——贝多芬”这一横幅,贴在自己床前,用以勉励自己,奋勇前行。

三是勇挑重担、诲人不倦的优良作风。多年来,徐其军同志从没向单位和组织提任何特殊要求,不仅坚持站在讲台前,而且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不仅选教主科,而且还跨学科教学。在泉水中心小学任教时,学校距离徐老师家有二十多里,其中多为山路。山路弯弯,高低不平。一到下雨,道路泥泞,常常淤塞车轮,他只能半推半骑,艰难行路,雨天上班单程就要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尽管这样,他从未迟到过,反而是到校较早的老师之一。值班教师早晨巡视校园,总能看到徐老师最先进班带学生晨读。又有谁知道,徐老师每天四五点钟就要起床摸黑赶路,常常根本顾不上吃早饭。因教学任务重,班主任事务繁杂,他就把作文本带回去批阅,把教材带回家钻研。山村里,徐老师家窗前的灯常常亮到深夜。徐老师中文功底扎实,又爱钻研业务。学校领导常把县里竞赛活动交给他辅导,徐老师总是乐滋滋地答应,全力以赴指导学生竞赛前训练。他辅导的学生有多人在县作文、演讲等竞赛中获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徐老师还抱病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千名农村教师进城培训,从未迟缺习迟到过。他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维、新方法、新见解,多次受到专家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四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情操。徐其军同志在婚检中被查出患有严重的肾病后,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的幸福。他认为,爱是一种责任,有时也意味着放弃。他迅速与未婚妻解除婚约,把幸福还给她。徐其军在自我规划、自我奋斗的同时,他想得更多、关心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同事、学生和那些素不相识需要帮助的人。2000年底,他借上南京的机会,买来了英语、作文等学科的教学资料,无偿地送给学校。学校操场不平,徐其军从家里带了簸箕、扁担和铁锹,利用放晚学和礼拜天时间,和同事们一起平整操场。他总是干得最欢,校长提醒他:“悠着点。”他说:“山里人,不算啥!”

五是情系学生、大爱无言的红烛人格。北部山区留守儿童多,徐其军同志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对孩子们的关爱之中,并坚持从自己医药费中挤出钱来接济困难的学生。2008年大雪封山,徐老师不顾病情沉重,一次又一次护送山里的孩子回家;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他就主动捐出了当月工资寄往灾区;为了帮助几名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他拖着病躯往返奔波数百里求助;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地从微薄的薪金中抽出钱来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即使在他病情危重时刻也从未间断过。校长劝他回家静心休养,他恳切拒绝:“我现在除了学生,还能有什么呢?学生就是我全部精神寄托。我要好好教他们,不能荒废了孩子们的学业。”他始终把全副精力投入到了教育教学中。徐其军在日记中写道:“我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我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我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2016年优秀村官事迹3

每日早晚,住在浏阳市枨冲镇张家店村的村民总会看到一个年轻的身影急匆匆地从山间地头走过,他就是2008年8月到该村村委会任职的大学生村官王耿。用王耿自己的话说:基层工作,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但一定要全心全意、扎扎实实,从身边的琐事、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

枨冲镇张家店村位于浏阳市城西部,东接浏阳城区,南与醴陵毗邻,西通株洲,北望长沙,该村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较发达,有金生花炮集团、田心烟花制造有限公司和梁嘉食品等18家龙头企业,农业方面养殖大户比较多、花卉苗木经济活跃,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但精神生活依然很贫乏。王耿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决定从加强远教学用着手,用信息化来武装全村人,带领他们走出一条乡风文明、乡村和谐、经济富裕的农村康庄大道。

作为村书记助理和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初到农村的王耿雄心勃勃,他一方面到各家各户调查摸底,与农民朋友们促膝谈心,并充分听取村支两委对远教工作的思考;另一方面,他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充分利用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电脑知识,同时还主动参加了由浏阳市委组织部远教中心组织的站点管理员业务培训,在培训期间他不仅当好一名“学生”,还保持着一颗“诚心”,主动学习其他站点的成功经验,结合村上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该村发展远程教育工作的详尽计划。

王耿说,“认识是行动的第一步,只有让村民充分认识到远教的前途就是农村改革发展的第一步,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利用远教平台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这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小伙子,每天就像一名广告业务员一样,走村串户地宣传远教,他通过张贴告示、下发通知、积极邀请村民到远教站点观摩学习,让村民对远程教育工作有了初步了解。

“当看到村民们主动来到远教站点,即使他们什么也不说,就是摸摸电脑,我的心头都会激起一片热浪。”王耿深有感触地说。为了进一步推进远教工作的发展,在村支两委例会上,王耿率先提议,村干部应带头学习远教技能,在职村干部必须每月定期集中四次以上,个人学习和电脑技能操作培训每月两次以上,学习培训期间不得缺席,年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个人工作绩效考核全面挂钩。令王耿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提议竟然得到了全村村支两委的热烈支持,并且当即形成了决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张家店村的远教工作呈现出了一片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王耿趁热打铁,制订了一个“以一带十”制度:将全村792户29个村民小组分成片区,每位村干部分片联系5至6个村民小组,村干部要定期负责督促所联系片区的村民到站点参加学习培训。充分发挥党员和五协成员表率作用,通过村党支部成员带领党员干部到站点参与学习培训,再由党员干部带领帮扶家庭参与学习和培训,通过五协成员尤其是老协成员号召家庭成员到站点参加学习和培训。

为了消除村民对“电脑难学”的恐惧,王耿都是手把手地将电脑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给他们,使其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对电脑操作产生浓厚兴趣,对一些从未接触过电脑的村民,他总是耐心细致地从电脑最基础的知识说起,甚至有些问题一天要说上十次百次。“小王,那个网页上写着无法连接到网页时怎么回事?”、 “小王,‘女’字的拼音怎么打呀?”在他们眼中,王耿俨然成了村里的“电脑专家”,但即使这样,有些村民还是经常上午学会了下午又忘记了,如何让村民在使用电脑时如同在家做农活一样轻车熟路?王耿绞尽脑汁,最终他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电脑操作技术的时候,他总是避免使用专用名词和专业术语,每一步操作程序都用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知识和农业生产知识为他们讲解,如电脑关机前必须要将所有程序终止再关机,他就会告诉村民这个就如同我们准备出门一段时间,在出门前我们必须要先将家里所有电器关闭后再拉总闸,这样才能做到安全无患等等。通过这种简单、通俗的讲解,村民们很容易接受,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通过一段时间对村民电脑兴趣的培养,村民们的学习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从过去的强行要求他们学习到现在主动找王耿学习,王耿说他看到了村民们对信息知识的渴求,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不是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和畸形的物质享受,而是要追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要彻底解构城乡“二元结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搭建起一条平坦的信息化平台。王耿从村民对电脑的使用产生了兴趣,到开始普及电脑知识和网络信息的使用价值,他看到了远程教育在农村的广阔舞台。

远教工作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要以农村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稳定为目标。在王耿的心目中,农村远教工作的逐渐铺开,在他的眼中展现了一副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宏伟蓝图。村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干部大会、总结表彰大会、“和谐家庭示范户”评选以及纪念“三八”妇女节、“七一”建党节、“九九”重阳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活动,王耿都把这些节日活动搬到了远教站点,他还针对到村部与会人员比较集中的情况,提前一个小时开放并利用投影仪播放学习十七大精神、十七大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相关农业政策和热点问题的教学资源,真正使党和国家的政策贯彻到农村基层和农民心中。

王耿还针对张家店村民营企业较多、行业需求不同的特点,聘请安监局、花炮局、农业局、畜牧局、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为企业和村民进行相关业务技能培训,解答在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王耿还通过典型带动,激发村民通过远教致富的热情。他根据全村农业发展特点,选择了一个养殖大户和一个种植大户,通过远教站点为他们查找养殖技术,并通过长沙市远教中心设置的“专家在线”为他们解疑答惑,从而使他们的养殖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经济效益也大大增加,他们也便越来越支持站点的工作,从而带动了周边群众到站点学习。张家店村的花卉苗木销售以往总是等着买家找上门来,市场很窄,基于此,王耿多次主动与种植大户胡立端探讨这个问题,以自己在淘宝网上的创业经历鼓励他通过网络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推广和销售,并为他在专业的花卉苗木网站、淘宝网、拍拍网等网站发布销售信息,当第一笔网上订单销售出去的时候,胡立端欣喜的握住王耿的手说,“你真是我们致富的大恩人,我以后的生意就靠远程教育了!”正是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形式,激发了村民们通过远教平台致富的信心,使远教工作真正做到了为民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为该村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耿在张家店村工作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村里的人只要一谈起他,都会骄傲地竖起大拇指。对此,王耿没有骄傲。他说,在工作中要做的还有很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认真履行职责,利用好远教平台,充分发挥远教“使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人民群众经常得实惠”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村发展、党员受教育、人民增收致富的目标,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他应有的贡献。

2016年优秀村官事迹材料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