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铜版画图片_当代铜版画作品
铜版画起源于欧洲,从印制方式上分类属于凹版的一种,其发展历史悠久。小编精心准备了当代铜版画图片,希望我们的图片你能喜欢。
当代铜版画图片欣赏
当代铜版画图片1
当代铜版画图片2
当代铜版画图片3
当代铜版画图片4
当代铜版画图片5
看了当代铜版画图片后,下面就来读一读关于版画的文章吧!
创作版画发展过程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时性的话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张扬着不同的时代主题。中国版画,特别是创作性版画,总是充溢着人文精神。
20世纪30年代创作性版画由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逐步开始,版画作为一种印痕艺术,已突破印刷和书籍装帧的壁垒而演变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在作为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有着质的变化,最明显的是人文精神的显现。虽然当时的木刻创作还处于幼稚阶段,但在内容上它却开创了中国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篇章——关注社会,关注劳动群众的生活,并通过表现他们的生活苦难对旧社会提出控诉,以号召和鼓舞群众唤醒人民的民主觉醒,对自由的渴望,对侵略的反抗。如胡一川的《到前线去》(1932),江丰的《要求抗战着》(1931),许天开的《囚徒》(1933)等。这些作品都是作者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刻画出来的,所以在画面上洋溢着不可抑制的激情,充满着人性的关怀和人文的精神,这是艺术创作的生命,也是使版画能在广大群众中产生强大的感染力的原因。
50、60年代的版画创作更显示出对人性的关怀和人文的重视,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生活基础的重视以及对群众欣赏点的适应,因而这个时期的版画创作大多具有明确的思想主题、浓郁的生活气息、通俗易解的表现形式,使版画能拥有更多的观众。70、80年代改革开放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发生巨大的变化,文艺事业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民主政治的实施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促进了艺术民主和创作自由的实现。这一时期版画创作在题材内蕴的层面,摆脱了历史重负而走向轻松愉悦的现实风情,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它标志着版画再次由附属状态转向自主。一些作品或表现平常人的沉重以至欢愉,或在历史题材中寻求切入点,更有的则较早的走出风情,进入观念理性的表现。新观念和更多版种以及技术的出现,是艺术家得以从更多地层面,更多的方法来表达自身的人文观念和对生活的关注。
90年代至今随着思想的解放,版画品种以及语汇的拓宽、创作观念的更新,呼唤着对艺术本质的探求,出现了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与新语汇交融的空前活跃的创作状态。版画创作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本主义的表现有了新的突破,艺术家着力于精神层面的突破。如自我表现意识的增强,开发本土的民间语言资源,着力于形的变换和色彩的出新,打破完形而追求一种残缺与扭曲感,形象处理在随意性与偶发性中趋于符号化,色彩也打破常规追求单纯强烈或稚拙的意象效果。如王连敏的《梦之恋》,作者用现代工业符号组成两个躺在一起的人,表述异化的生存状态。
当代铜版画图片_当代铜版画作品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