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奋斗青春的励志故事
我们的青春是应该用来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的,那么有关奋斗青春的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奋斗青春的励志故事:即便输了起点 至少我们还有拐点
作者:猪小浅
读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两个女生闻名全校:一个是杨丽丽,一个是苏小薇。前者因为傲视群雄的学习成绩,永远霸占着学校的第一名。后者因为性格张扬,着装奇特,让老师无比头痛而为大家所熟知。
就是这样看起来完全不着边的两个人,据说两家还是亲戚关系,住得也挺近,所以杨丽丽从小就是苏小薇父母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是好的,何况性格温和、乖巧懂事的杨丽丽的确是优秀得让苏小薇不得不打心眼儿里膜拜。
其实人生的前十几年,苏小薇过得一直特别顺畅。她除了性格有些夸张,骨子里有些叛逆以外,学习成绩在班上也算是中上等。那时,她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开心。直到中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杨丽丽不出任何意外地上了本市最好的高中,苏小薇勉强达到一所普通中学的分数线。两个人的人生在大人看来,似乎从这一步就开始泾渭分明。
高中三年,杨丽丽一如既往地优秀得让人望尘莫及。那个时候,苏小薇最怕的是春节,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难免会拿两个人作比较。以前她也不在意,可似乎是一夜之间,她渐渐地开始思考起人生这样重大的话题。杨丽丽永远是她人生路上的一盏指明灯,若真要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与杨丽丽比拼,她觉得她的人生真是有些失败。
杨丽丽接到北大通知书的时候,苏小薇的分数刚好达到二本线。如果说人生摈弃掉出生这样的客观因素,从这一步开始作为起点的话,那苏小薇不得不承认,她在起点上输了一大截。
大学四年,苏小薇像一头从睡梦中醒来的狮子。她活跃在学校的各大社团,是各项大型活动的组织者,甚至带领一帮文学爱好者把一本校园刊物办得有模有样。空闲的时候,她就躲进图书馆给各大杂志写稿子,四年坚持下来已是小有名气。毕业那年,她去了北京,凭借各种获奖作品和面试时的出色表现,挤进了当地有名的报社。
苏小薇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同一栋大楼里遇见杨丽丽。更戏剧化的是,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她与学商务英语的杨丽丽供职的是同一家单位的不同部门。人生似乎在那一刻殊途同归。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则是杨丽丽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妥而有力,而苏小薇的人生开窍得有点晚。不过好在,一切都还来得及。她在人生的拐点上,赢得很漂亮。
读书的时候,特别喜欢数学老师说的一道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方法千千万万种,最终不过是殊途同归。
其实人生也是一样吧,即便我们输了起点,至少我们还有拐点。所以不如就从此刻开始,埋下头来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说不定哪天拐个弯,看到的就是那个你期待了很久的地方。
有关奋斗青春的励志故事:我们都在马拉松赛道上
作者:张颖异
回老家时,我参加了高中同学的聚会。高中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游,高考的时候,连个大专都没考上,读的是中专。我们班长那个时候学习非常好,考上了重点本科,毕业后,在市内一家单位做办事员,不久前单位精减人员,他刚刚下岗。
我是开着私家车去参加聚会的。在饭桌上,班长与我说话的口气酸溜溜的,还调侃我是不是中彩票了,好像我现在拥有的一切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凭着运气得到的一般。我能理解他,当初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游的我,居然现在在外企里做财务主管,有了车子,还在北京买了房子,他怎么会服气?就凭高考的时候,他比我多考了近200分,他也有理由愤怒。
但是,我这一切并不是靠运气得到的……
高中毕业后,我灰溜溜地去济南读了中专会计专业。为了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入学不久,我就开始考会计专业的大专文凭。我中专毕业的那年到一家小厂里做了出纳,拿着微薄的薪水,业余学习,继续自考。毕业后的第二年,我的大专文凭拿到了手,我辞职去了北京,在北京密云的一家家具厂做会计。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明白职称非常重要,我就报考了助理会计师,然后是会计师。在我通过了会计师以后,我就考注册会计师。
取得了会计师资格证书后,我辞职去了中关村,在一家电脑公司里做会计。那时我白天工作,晚上学习,每天凌晨两点前根本没有睡过觉。我每月里有两三次迟到,全部是因为发困而坐过了站。那个时候,吃饭、租房子、周末上辅导班的学费,加上购买书籍、报考费,等等,钱根本不够用,我不舍得吃好菜,穿得也很寒酸。在最困难的时候,我把我1000多元买的手机在二手手机市场,以100元卖掉……
在我拼死拼活的努力下,我终于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拿着注册会计师的证书,我进入了一家外企财务部上班,3年后,被提拔为财务部主管,年薪拿到了20万。
从助理会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每考一个证,我都感觉自己像死过一回一样!当我看电视剧《士兵突击》的时候,许三多说:“我每换一个环境,就像死了一回似的!”我的眼泪一下子喷涌而出,因为这句话一下子使我产生共鸣,让我想起这些年的一路艰辛……
吃饭的时候,班长一直发牢骚,说没想到工作几年后,居然下岗了!一个同学说道:“你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下岗了怕什么?出去找个外企施展自己的能力,不是更好?”班长苦笑说:“自从大学毕业,就是学会了喝酒,学会了打牌,学会了整个半天整个半天地侃大山……整整9年了,专业书一次都没翻过,大学里学的那些东西,也忘得差不多了!”
那天吃完饭,班主任拿出个笔记本,让大家每人写下一句话,作为这13年来的感悟。我写的是:“人生是场马拉松,我们都是马拉松选手,稍一懈怠,就会被很多人超越!”我相信聪明的班长一定会明白我这些年跑得多么辛苦,我也希望他能够振作精神跑起来。
人生是场马拉松,没有人会一直领先,漫漫长路上,总有很多机会追赶。
有关奋斗青春的励志故事:混饭是混饭,创业是创业
作者:付军
职高毕业后,我没能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又不想回到家乡继续“养羊生孩子盖房”的故事,于是我下定决心,自己创业。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一个城里的同学时,他就像听到一个幽默故事那样开心地笑了:“创业?你的意思是混口饭吃是吗?”
我说是要创业,不只是为了吃饭。他问我准备创什么业。我告诉他,我姨在城里开了一家小商店,我准备在她商店门口借一个角落批发雪糕。冷饮厂可以免费提供冰柜,雪糕可以赊卖,我要付的,就是2000元的冰柜押金,然后就可以开业了。以每根雪糕平均一毛五分钱的利润计算,我一个夏季做得好的话,可以赚到1.5万元。同学听完了我的创业计划,露出了一副不屑的表情:这还不就是混饭吃吗?
他的话让我脸红了,可是我并不服气,因为我明白:我是在创业,绝不是那种随遇而安地讨饭。那个夏天,太阳出奇的毒,我在烈日下被蒸得汗流浃背,可我在心里还不住地默默祈祷:老天爷你热些吧,再热些吧!让我的雪糕多卖一些吧!整整一个夏天,我在最热最渴时都舍不得动冰箱里的一根雪糕。卖雪糕的季节过去后,我点了一下钱,赚了1.6万元,除去电费、货款、生活费,我净赚了7000元钱。我很高兴,这是我有生以来赚到的第一笔钱,我请几个要好的同学吃了顿饭,把我成功的喜悦和他们一起分享。
几杯酒下肚,朋友都说我还挺能混的,会养活自己了。一个混字,让我听得十分刺耳。我告诉他们,我这不是混,是创业,他们报之以哂笑:偶尔卖卖冰棍也算创业呀?!我无语了,我知道“毕业三日、人分九等”的道理,这几个同学有的成了公务员,拿着旱涝保收的高薪;有的靠家里的关系正儿八经地做起了生意,买车买房。在他们眼里,我把这种摆季摊的工作称作创业,简直是个笑话——这充其量也就只算是个小买卖!可是苍天作证,在那大汗淋漓的110天里,我每天都在认真地计算成本、控制支出、想方设法多卖雪糕,我是真心真意地把它当成一个事业来做的呀!
后来我又干了许多别的事情,每做一件事,我都把全部的精力和希望投入其中,希望从此打开成功之门。虽然我做得很辛苦,内心也一直充满着对幸福生活的神圣憧憬,可我收获的,似乎总是别人的轻视和讽刺。也许是我的起点太低吧,那些小打小闹的投资和收益,在习惯于以百万、千万论事的都市人眼里,简直就是乡下人在城里挣工分。这也不能怪他们势利,那些小钱确实太微薄,微薄得和民工的血汗钱看起来没什么两样,只够维持吃饭睡觉。但我知道,那里的意义是不同的,而且我坚信,我是在创业,不仅仅是在城里找吃喝。
有一次,我上了一个创业者联盟网,其中有一个栏目,是介绍致富经验的。那天我正好从乡里收槐花卖到城市的酒店,一天赚了500元。这是我单日收益最高的一天,所以我一时高兴,在那里也发了个帖子,介绍了自己的这条创业方法。可没想到,在其后的12条跟帖留言中,有11条是骂我的。一个网友的留言很难听:创业网什么时候让菜贩子混进来了?卖槐花也叫创业连猪都笑了,强烈建议版主将此帖删除!还有个网友留言:500元也值得在这儿显摆?
说实话,看到那些留言后,我难过了很久,难道我的行为亵渎了“创业”二字吗?难道非要开公司、开宝马才是创业,才配享受人们的喝彩和掌声吗?在别人一次次的取笑声中,我开始迷失自己,开始分不清创业和混饭吃,到底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好在短暂的迷茫之后,我继续着我的事业,很努力很投入地干着别人不以为然的事业。终于有一天,我得到了一个机会:买下一个工厂所有的煤渣。这是个既脏又累的活儿,一年做下来,只能赚个辛苦钱,前任的承包者就是觉得它不足以混饭吃,才放弃了它。可我把它接下了,很认真地去做,因为那时我突然想到,要是这个厂我做得下来,那么这个厂所属的集团里,就有20个厂的煤渣可以接过来。如果在一个地方年赚一万元只是混饭的辛苦钱,那么在20个地方都年赚一万元,就是一种很盈利的事业了。
几经周折,我的计划得以实现。我从一个厂的煤渣开始做起,渐渐地越做越大,现在我控制着上百家的煤渣处理权,年收入足以让起初看不起我的同学承认:这是一种事业了。
创业是创业,混饭吃是混饭吃,两种不同心态下的工作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很庆幸,把煤渣当成事业来做,并且真做成了事业。
有关奋斗青春的励志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