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名人故事手抄报素材

发布时间:2017-02-25 15:55

我们在做励志的名人故事手抄报的时候,肯定会需要用到一些相关素材,那么励志的名人故事手抄报素材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的名人故事手抄报素材

励志的名人故事手抄报素材:论读书

作者:萨特

我在书丛里出生成长,大概也将在书丛里寿终正寝。我的外祖父的办公室里到处是书,一年只在十月开学的时候打扫一次,平时不许掸灰尘。我早在不识字的时候就已经崇敬书籍,这些竖着的宝石,有的直立,有的斜放,有的像砖一样紧码在书架上,有的像廊柱一样堂而皇之地间隔矗立着,我感到我们家是靠了书才兴旺的。我在一间小小的圣殿里嬉戏,周围是一些方方厚厚的古代艺术珍品,它们亲眼目睹我出世,也将给我送终。书不离身使我有一个清静的过去,也使我有一个清静的未来。

从书里跳出来的句子使我惊恐不已,这可是真正的蜈蚣啊:音节和字母麇集在一起乱躜乱动,二合元音拉得长长的,双辅音抖抖嗦嗦的。琅琅的读书声中鼻音很重,虽然休止和换气时稍断一断,但仍旧浑然一体,抑扬顿挫地带着许多我不懂的词语向前流动,根本不搭理我。有时候没有等我明白,就滑过去了;有时候我早已明白,却大模大样地摇来摆去一直拖到终点,连一个逗号也不给我落下。毫无疑问,这篇宏论不是为我而发的。

至于故事,则经过一番节日的打扮。樵夫、樵夫的老婆以及他们的两个女儿,所有这些平民百姓,我们的同类,都变得庄严郑重起来了。人们用华丽的笔调描述他们褴褛的衣衫,言词装饰着事物,使行动礼仪化,使事情仪式化。故事讲到这里,就有人向听众发问,外祖父的出版商专门出版学校读物,他自然不肯失去任何机会去训练年轻读者的智慧——

我好像感到有人在向一个孩子发问:要是处在樵夫的地位,你会干些什么呢?你喜欢两姐妹中的哪一位呢?为什么?你赞成惩罚巴贝特吗?这个孩子不完全是我吧,我可害怕回答呀。不过我还是作了回答,但我微弱的声音消失了,感到自己变成了另一个孩子;安娜·玛丽也是,也变成了另一个女人,带着“天眼通”瞎子的神情。我感到我是所有母亲的孩子,她则是所有孩子的母亲。母亲停下不念了,我生气地从她手里夺回书,夹在腋下走了,连谢也不说一声。

久而久之,我喜欢上使我神往的“啪嗒”翻书声。莫里斯·布肖眼观世界,关怀着儿童,宛如大商店的各部门主任关照着女顾客。我十分得意,无意中喜欢上预先编好的故事,而不怎么喜欢即兴的故事了。我对言词前后严密的排列开始具有感受力,每念一遍,书上都是同样的词,都是同样的秩序排列,可以事先盼着。在安娜·玛丽的故事里人物则是瞎碰运气的,就像她自己瞎撞瞎碰一样,但最后人人各得其所。而我好似在做弥撒,人名和事情周而复始地在我耳边缭绕。

我于是妒忌起母亲来,决心取而代之,强夺了一本书,书名是《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苦难》。我拿着书躲到堆杂物的房间里,爬到一张有栏杆的铁床上,摆出一副读书的样子:我顺着一行一行黑字往下看,一行也不跳过。我大声地给自己编讲故事,并且注意发清楚每个音节。

家人无意间撞见了我——也许我故意让人撞见——喜出望外,决定教我识字,我很勤奋,活像初学教理的人,甚至于自己开小灶上课:我带着埃克多·马洛的《苦儿流浪记》爬到围栏式铁床上学起来。这个故事我记得很熟,一半靠死记硬背,一半靠连蒙带猜,反正我一页接着一页地往下念,等念完最后一页,我已经学会念书了。

应该区别两种阅读:一种是局限于某一时间范围的阅读,是阅读一些直接有助于我的文学或哲学写作的书和文献;另一种是自由独立的阅读——读的这本书是刚刚出版的,或者是由某个人推荐的,或者是一本我没有读过的18世纪的书。就它关系到我的整个人的存在、我的整个生活来说,这也是介入的阅读,但它跟我那时要写的一本书没有什么确定的关系。

在这种对一切有文化者的无特定目的的阅读中,我开始接触到传奇故事,那是在十岁时。尼克·卡特尔和布法罗·比尔以及跟他们同样的作家,在某种程度上让我看到了世界。布法罗·比尔和尼克·卡特尔的东西在美国很流行,从杂志每一期的插图上看,尼克·卡特尔成了美国人自己的创造物。他看来确实像一个标准的美国人,就像人们在电影里看到的那种。他高大、强健,脸刮得很干净,他被仆人和伙伴们陪同着,他们都是一样的高大强健。

这些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描述了纽约的生活。事实上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纽约。

励志的名人故事手抄报素材:靠母亲捡破烂养大的红星孙红雷

作者:张俊以

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因为母亲下班后,要去捡破烂贴补家用。一天,母亲轻言细语地对他说:“三郎,你放了学也和妈一起去捡好吗?”“不,我要做作业。”他飞快地答道,不敢看母亲的眼睛。这以后,孙红雷开始变得孤僻、沉默。

有一天,孙红雷放学回来,走到二楼楼梯口时,看到母亲正背对着他站在走廊里。“请问,家里有人吗?”孙红雷听到母亲讷讷的声音,几秒钟后那家的门“嘎吱”一声开了,却很快又“哐当”一声关上了,伴随没好气的一声:“又来借钱?我们没有钱!”孙红雷鼻子一阵发酸……

“走,妈,今天我陪您一起去捡破烂。”一个周末,13岁的孙红雷主动牵起了母亲的手,那天,母子俩直到天色发黑才回家。第一次随着母亲外出做事,孙红雷深深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为了捡一个漂在臭水沟里的塑料瓶子,母亲不惜脱了鞋走进发黑的脏水里;在一家书店前见到几张破牛皮纸,他刚捡起来就被老板呵斥:“滚!叫花子。”

然而,母亲对此习以为常,脸上始终保持着淡然的微笑。中午,当母子俩坐在河堤边的石头上休息时,母亲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橙子,剥开,反复挤压几下,然后掏出一面小镜子,对着它把那些橙汁一点点细致地涂在脸上,看着儿子诧异的眼神,她一边涂一边笑道:“橙汁可以美容。人家看不起我们不要紧,自己要看得起自己,要爱自己,要让自己快乐。”“妈……”那一刻孙红雷震惊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母亲,无比敬佩。

1995年5月底,孙红雷揣着8000元钱和一部手机,来到北京报考中央戏剧学院。700多人参加考试,孙红雷成了唯一的幸运儿。

母亲杨淑英特地来到北京看望儿子。同学们吵着要老人家请客,她高兴地答应了,将孩子们带到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由于这些孩子家境比较好,满不在乎地点了不少菜,结果七个人一顿竟吃掉了八百多元。母亲临走时,孙红雷发现母亲居然没有买卧铺票。“这么远的路,您省这点钱干吗?”孙红雷急了。母亲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低下头说:“三郎,实话跟你说,妈没钱了。”“我给……”话一出口,孙红雷突然意识到,自己手上也只有几十元了,那8000元,去掉吃住费用和学杂费,所剩无几。“对不起,妈。”孙红雷哽咽了。母亲抬起头,苍老的脸却笑成了一朵花:“别这样,你这么有出息,妈不知道多高兴,妈就是一步步走回去也愿意。”孙红雷紧紧攥着母亲的手,眼泪蓄满了眼眶。

孙红雷跻身一线演员后,2004年8月,特地把父母接到北京,然后将一把钥匙放到了母亲手心:“妈,以后您二老就在这里养老吧,这套房子就算我送给妈的礼物。”杨淑英像孩子般笑了。这是一个母亲最幸福的时刻。

2008年春节,大年初七那天,因为高血压、冠心病等并发症越来越严重,母亲在孙红雷怀里永远地睡着了。

生活还要继续,只是很多人发现,经历了丧母之痛的孙红雷,在演技上有了微妙的改变。以前他扮演的角色都是一味的剑拔弩张、冷硬入骨,而现在,他开始在角色里注入一些崭新的东西。比如《梅兰芳》中邱如白“阅尽天下爱恨”的孤单与收敛,比如《潜伏》中余则成“泰山压顶而不改色”的执著与沉静……孙红雷更成熟了,也更有担当了。

2010年9月21日,在第八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上,孙红雷连夺“最佳表演艺术奖”“最佳人气奖”“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三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在万众瞩目下举起奖杯时,孙红雷含泪说了一句发自肺腑的话:“感谢我那天堂里的母亲。”

那一刻,喧哗的现场一片寂静,只有轻轻的唏嘘和哽咽声。在晶莹的泪光中,孙红雷仿佛又看到了母亲,她在不远处对他温暖地微笑,就像握着从未熄灭的爱和希望……

励志的名人故事手抄报素材:陶渊明弹无弦琴

作者:刘隆有

人们都知道陶渊明生平有两大雅好,喝酒、读书,而且都有其个性鲜明的特点,喝酒则每喝必醉,读书则不求甚解。这在其自传体名文《五柳先生传》中,有着诗意盎然的描摹。其实,陶渊明还有一好,而且好得特痴迷、特怪异,那就是弹琴。这在其诗文中也多有记述,只不过人们没大注意罢了。

一生最爱琴,弹的却是无弦琴

早在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已有一种说法,说他的诗“篇篇有酒”。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极言陶渊明人诗如一,人既好酒,诗也多写酒而已。套用这说法,说陶渊明的诗文篇篇有琴,当也不为太过。陶渊明在诗文中自述,他是“少学琴书”,学琴学得很早,学得忘情,“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从此与琴不弃不离,读书、弹琴、饮酒,三位一体,构成陶渊明生命独特的存在方式。为能一心一意“卧起弄琴书”,竟不惜绝交息游,不惜辞官归隐,困穷终生。陋室之中,只要“有琴有书”,有“清琴横床,浊酒半壶”,能够边读边弹边饮,在陶渊明的感觉里,“斯晨斯夕”便是“黄唐莫逮”,这个清晨,这个黄昏,就是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光,即便世俗无比艳羡的古帝黄帝、唐尧之时,也无法比拟。

这样投入,这样执著,若按常理,陶渊明所用之琴,定然名贵无比了。却又不然。据南朝和唐初几部史书,以及时人有关记述,陶渊明用的只是一架没有任何装饰,很简陋的“素琴”,而且“弦徽不具”,没有弦,没有指示音阶的标识,说白了就是一个略具琴型的木板或木箱。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对这样一个木板木箱,陶渊明却珍爱有加,视为宝琴,琴不离身,身不离琴,凡饮酒,必“抚弄以寄其意”,弹着弹着,就完全沉醉在酒香琴韵中了。

一人在家中如此这般自弹自饮也还罢了,偏偏陶渊明又重友情,己有所好,定要与朋友共享。每当朋友相聚,他就携琴赴会,别人弹琴,他也抚弄着那张怪异的无弦琴相和。问他无弦无声,弹的是啥?他就真诚地回答:“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只要在琴中表达出自己的意趣就行了,一定要弹着弦弄出些响声干什么。

陶渊明饮酒好醉。与友人相酌,如果他先醉了,就直率地告诉友人:我醉了,想睡了,您走罢。话没说完,就抱着他所谓的琴,枕着书,挨着酒杯,呼呼入梦了。真诚率意,潇洒旷达。陶渊明饮酒,弹琴,待友,都展现出极高的境界,令后世叹羡不已。李白写《山中与幽人对酌》,就活用了这个典故,为该诗增色多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人称诗仙,诗中颇多“仙意”。这首诗里的“仙意”全在后两句,特别是最后一句。陶渊明醉眼朦胧又无比留恋地叮嘱友人,如果您觉得今天这酒喝得还算尽兴,我这琴弹得也还有点意思,那么明天就请您也把琴带上,咱俩一起边弹边饮吧。真个是率意自得,风流倜傥,意蕴无尽啊。此情此景,怕是仙人也难模拟。

陶渊明好以琴寄意,友人们理解他,欣赏他,也常常用琴曲与他交流对理想和操守的感悟。听说东方有一位高士,爱好、追求各方面都和自己相似,是否可以引为知音呢?陶渊明一天起个大早,渡河过关,赶到山中去拜见这位同道。高士一见陶渊明,就知道了他的来意,话没顾得说,就取琴为他演奏,先弹一曲《别鹤操》,再弹一曲《孤鸾操》。还需要说什么呢?琴声已传达了一切:久别的鹤期盼再聚首和鸣九皋,离散的鸾渴望重相逢共栖仙山。我们是知音,对您仰慕久。陶渊明感动不已,当即直吐心曲:“愿留就君住,从今至岁寒。”诚愿和您并肩携手,相勉以道,孤高芳洁,共历岁寒而不凋。琴声,让两位初次谋面的志士,一下子就结为知音。

非是不解音,真音常在无音中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常人看来,琴终归是琴,无论怎样的“宝琴”,一般琴该有的也得有,和琴体一样,弦是琴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缺之不可。陶渊明整天抱着一个无弦无徽的木板木箱,抚弄来抚弄去,开始人们只是觉得新鲜怪异好玩儿,久而久之就难免形成一种近乎共识的猜疑:这老先生怕是压根儿不懂音乐,不过拿块木头扎扎架子过把弹琴之瘾而已。众口相传成信史。到后来史家著史,居然就采纳了这种看法,说陶渊明之所以专弹无弦琴,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性不解音”。《晋书》《宋书》《南史》和萧统《陶渊明传》都这样说,遂成定论。

本来对琴艺一窍不通,偏偏又要扎出一副古琴高手的架式,这陶渊明岂非故作高雅,刻意搞笑吗?

当然不是。陶渊明自幼至老,所好在琴书,对琴理琴艺感悟独到,对儒、道、释的审美标准和体验途径钻研尤深。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真义无言。陶渊明所向往的,在他的诗文创作和音乐表现中,乃至为人处世中所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无形之大象,无声之大音,无言之真义。明乎此,当他在书卷简册和菊芳酒香之中,那样忘情地抚弄着他那架无弦宝琴,你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感到有一种雅洁的意味和意境,向你弥漫过来,将你淹没,将你浸润,将你融化,让你通体空明莹澈,只觉得美妙无比,舒泰无比,却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不想言传。

待他一曲弹罢,你才猛然回过味来:这就是东方美学的最高境界啊!

就是孔子感慨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就是庄子赞叹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成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就是灵山会上,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三昧真传。

就是采菊东篱,悠然南山,此中真意,欲辩忘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真音弥漫无音中。莲花开后真无色,合在诸天最上层。

看来,说陶渊明弹无弦琴是因为“性不解音”,完全是一种浅薄的推理,纯系俗人之见,是真正“性不解音”之谈。

励志的名人故事手抄报素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