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发布时间:2017-02-28 12:19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加强学校校本课程的管理,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本,希望你喜欢。

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一

一、评价原则

学校遵循重过程、重全面、重参与、重激励的原则,进行对校本课程的评价,

1、评价重点突出过程性。校本课程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重点评价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2、评价内容强调全面性。根据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实践体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进行全面评价。侧重态度与能力,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个性化的评价。

3、评价手段注意多样性。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课程评审委员会考核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4、评价目的注重激励性。结合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组织与学习环境。学校设立校本课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优秀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引导教师努力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执教能力,自觉优化校本课程内容。

二、评价内容和方式

(一)教师评价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工作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每学期末,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考核。从有利于学生成长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以下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1)学生评价(课程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学生座谈会等)(40%);

(2)课程开设的影响力和学生接受的实际效果(20%);

(3)课程资源的积累和归档(纲要、教材、教案或课件;教学总结等)(10%);

(4)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的调研(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10%);

(5)课程成果展示(含各级比赛获奖情况)(10%);

(6)课程内容的特色化(10%)。

学校每学期根据评价结果发放课程补贴和课程奖励。受奖励的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在评先评优和职称评定推选中优先考虑。对过程性评价情况应及时反馈给课程开发、开设老师,督促教师及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学生评价

1、考核评价

学生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发挥对学生的激励功能,同时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整。主要从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的依据之一。

(3)学生互评。

(4)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相关教师也将在课程奖励中有所体现。

(5)学校组织考试或考查。

学生达到以上考核条例,可以获得学分。学分由开课教师评定,课程管理委员认定并公示。

2、学分认定

(1)学生修习完一门课程并通过学校(或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考核)、获得某项资格或等级证书以及比赛获奖,由学生或任课教师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学分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2)对学生提出的学分认定申请,任课教师或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依据《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提出对学生学分认定的初步意见。

(3)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对任课教师提出初步意见和学生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提出认定学分的意见,确定是否认定学分,并由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意见。

(4)“同意认定”学生学分的,应在学校范围内公示。“不予认定”的,学分审定委员会应及时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并说明理由。

(5)学生对学校作出的学分认定意见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或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学分认定委员会自接到学生复议要求之日起15日内进行复议,作出决定并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并做好思想工作。

(6)对学分“不予认定”的学生,应根据原因指导学生补足学时、重考、重修或改修其他课程。对于因学段考试(或考查)成绩不佳未能通过学分认定的学生可以申请补考或重考,补考或重考均在下学期初的两周内进行。

(7)学分认定工作一般在每个学段结束时进行,学校应及时将学分认定情况分别记入学生学分认定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

(8)符合《浙江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在省内学校之间转学的,或由外省(市、自治区)转入本省的,只要提供必要的学分证明材料,转入学校应当同意认定学生在原学校所获得的学分。由本省转学到外省(市、自治区)学生的学分认定,依据转入省(市、自治区)的规定执行。

(9)学校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对学分认定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10)普通高中之间、普通高中与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实行学分互认。由开课方教师初步认定学分,开课方学校审核,本校学分审定委员会确认。

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二

一、资源配备:

1、教师配备。为确保新课程实验顺利开展,组建一支学历层次较高、业务素质精良,年龄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师队伍。

2、教室配备。配备全省一流的校园网络及教室终端设备。

3、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最新资料,配备配套教学软件。

4、课改经费。筹措资金,优先落实课改实验经费。

5、后勤服务。后勤为课改服务,主动、及时提供物质保障。

二、课程开设:

国家课程: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课程:安徽地理、安徽历史、写字、合肥地理、合肥历史

校本课程:四十五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三小发明创造技巧、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信息技术校本教材、法制教育、艺术节、体育节、实验室开放活动、社会实践、中学生团校、棋类培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

三、管理组织:

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拟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为充分体现上述课程的特定价值及互补性,特成立“合肥45中课程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沈家春黄先银

成员:刘玉珊陈华李春梅殷硕景陈晓霞

周宗华濮钢华刘征杰姚剑许佩玲

杨从品丁松海蔡海斌张晓福

四、管理办法:

1、师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课改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是最重要的,为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

师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

(1)部级培训。沈校长参加国家级培训。

(2)省级培训。各年级部分教师参加省级培训。

(3)市级培训。各新课程学科全体参加合肥市培训。

(4)区级培训。校级领导参加“庐阳区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

(5)校级培训。制定校级培训方案。培训内容:

①新课程标准解读;

②新课程编写的新理念等;

③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

④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

⑤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

⑥信息技术培训。培训形式:专题讲座、参与式活动、大组学习、讨论、座谈等。培训课时:师均接受校级培训150课时以上。

2、课题研究。

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必须以心理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导向,深入课题研究,打一场攻坚战。

(1)省级课题研究:

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研究》,研究目标:突出学习方式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②《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目标:英语教学任务的相关性、拓展性和延续性探究,加强英语教学的评价。

(2)市级课题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与实践》,研究目标:开展综合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3)区级课题研究:

①《典型教学案例分析》,研究目标:培养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②《“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目标:探索新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等15项课题。

(4)校级课题研究:

①《新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研究目标: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新课程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②《校本课程研究》,研究目标:建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在学校已开发的艺术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实施研究;

③《新课程整合研究》,研究目标:新课程走向融合、开放和发展,使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④个案研究,研究目标: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共30多个课题,基本上体现学校方方面面的教育科研活动。

3、教学研讨。教师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2)公开教学。上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

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4)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4、制度与管理。加强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学校在管理和指导课程改革实验中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

(1)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研究、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每两周召开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2)研讨制度。本学期在教学活动月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新课程研讨课,承担区内专题研讨活动1次以上。确保课题实验健康发展。

(3)家校联系制度。开办课程改革实验家长培训班,学校在期初、期中各组织一次社区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在社区大环境支持下的课改更具生命力。

(4)培训制度。与区级课改培训工作同步,每月组织1——2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注意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之间的“反哺”式培训,非实验教师同样应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穿老鞋;走新路”。每阶段都要为后续培训作好准备。

(5)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参与式评比活动,如评比优秀课、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对新课程实验中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

5、评价与考核。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它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建立教师、学生成长记录袋:教育、教研活动规范运作,建立材料档案库;建立现代课堂教学框架结构,并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班主任建立创特色班级活动档案库。

(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平时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改进。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开卷、口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情境体验等)相结合的方法,并探索允许学生有两次或两次以上考试机会,以好的一次作为学生的成绩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

(2)教师评价。摒弃传统的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

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三

1、倡导主动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技术。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指南》、《课程纲要》等文件撰稿人,作为学校科研成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对优秀的《课程纲要》,学校将向县以上教育研究部门推荐发表,学校视级别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2、鼓励求索与创新。对教师选用、改编、新编又能形成序列的校本课程教材,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给予适当奖励。对获得好评,并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杂志上发表的,视级别给予物质奖励,并作为教师科研成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晋级、评优的重要条件。

3、要求教师努力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掌握开发技术,对积极参加集体研讨、集体学习以及校本培训的教师,学校将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4、为执教校本课程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参与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校本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给予教师特许时间,专用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学习和钻研。

5、鼓励教师开放校本课程课堂教学,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对学生、家长反响好,确实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发展特长,形成能力的优秀课执教者给予奖励。

6、菅造团结合作的氛围。鼓励非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实验,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对主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为校本课程开发出谋划策,为校本课程教师排忧解难的非校本课程执教教师给予“智慧奖”、“协作奖”。

7、学校鼓励个人或自行组织的小型团体开发教材。凡编写成型后,经小组审核,通过并同意对学生开放的。在教科研及校本课程开发中,表现突出的,学校根据情况,记载业务考核档案。编写的校本教材给予一定的奖励。

看过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的人还会看:

1.中学教师管理制度3篇

2.优秀班级管理制度范本

3.音乐培训学校管理制度范本

4.培训学校教师管理制度范文

5.大专班级管理制度范本

中学课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