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逍遥游》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发布时间:2017-06-12 08:34

《逍遥游》是庄子文章中的重要篇章 ,自古至今对该篇旨意的理解歧义纷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逍遥游》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逍遥游》问题探究

庄子的《逍遥游》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你只要打开不同的选本,就可以看到各家注释差异很大。我们的这本书与教材的解释就有许多不同之处,与一般的选本也有许多的不同。为了正确理解文意,我们现在提出四个问题,请大家潜心探讨。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探究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第一个问题:“息”字作何解释?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对第一个“息”字,有的版本解为“休息”。郭象《庄子注》:“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教材屏弃了这一说法,释为“风”。依据是此句与前文“海运”照应,古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有大风鹏鸟始可借风力而南徙。对第二个“息”字教材没有正面注释,但对这个句子的翻译是“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可见教材是把这个“息”字释成“生命的气息”。《教师用书》的“参考译文”和教材的解释一样。沈增善先生在《还我庄子》一书中的解释与此不同,他认为这两句话的连结点就是那个“息”,因此两个“息”字必定意思相同,第一个“息”字应当照第二个“息”字来解释,都释为“生命的气息”。

你认为这个“息”字应当怎样解释?正确解释这个词对于理解文意有何好处?

第二个问题:谁向天上看?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查阅所有注释《庄子》的著作,都把“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看成是人站在地面仰视天空而发出的疑问,而把“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看成是大鹏从高空向下俯瞰地面发生的感叹。但是,本书不是这样解释的。本书认为这里都是描写大鹏,先描写大鹏向天上看,再描写大鹏向地下看。你认为前人的解释正确吗?本书的解释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第三个问题:课文为什么反复?

读庄子《逍遥游》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难题,大鹏南徙在文中反复三次,蜩与学鸠(斥鴳)笑大鹏反复两次,庄子的文章以简练著称,《内七篇》遍说天地万物仅寥寥万余字,但是为何在本文中如此地不避重复?这是不是没必要的简单重复?传统的说法是,庄子这样做是为了证明故事的真实性,先引用《齐谐》,证之以书,后引汤之问棘,验之以史,不外乎叫人信其真有。王夫之在《庄子解》中说:“鲲鹏之说既言之,重引《齐谐》,三引‘汤之问棘’以征之,外篇所谓‘重言’也。所以必重言者,人之所知尽于闻见,而信所见者尤甚于闻。见之量有涯,而穷于所不见,则至大不能及,至小不能察者多矣。诎于所见则弗获,已而广之以闻。有言此者,又有言此者,更有言此者。有是言则人有是心,有是心则世有是理,有是理则可有是物。人之生心而为言者,不一而止,则勿惘于见所不及,而疑其非有矣。” 历来认为王夫之的这段话,从直接经验(见)与间接经验(闻)的角度,来阐明庄子“重言”的用意,十分中肯。你认为前人这些论述有说服力吗?你对此有什么新的见解?

第四个问题:《逍遥游》的主题。

《逍遥游》的篇旨,历来理解不一。晋时向秀与郭象的注释是:“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认为大鹏鸟与雀鴳尽管大小不同,但都是逍遥的。东晋支道林认为,只有“至人乘天地之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才能算是真正的逍遥。清人王夫之、刘武、宣颖等均取支说。二说之外,还有主张以鲲鹏之大而化为篇旨的。清人林西仲谓“大字是一篇之纲”(《庄子因·逍遥游》),浦江清亦云:“以大为道,以小为陋,此类思想即逍遥游之正解。”(《浦江清文录·逍遥游之话》)

前人的分析有没有道理?你认为对作品的主题怎样理解较为妥当?

高中语文《逍遥游》探究思路

第一个问题:本书认为沈先生关于这两句话的连结点就是那个“息”字,两个“息”字必定意思相同的说法是很有见地的,但是不应当用第二个“息”字的意义来解释第一个“息”字,恰恰相反,应当用第一个“息”字来解释第二个“息”字,这两个“息”字都应当释“风”:大鹏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雾气、尘埃这些微小的东西也是凭借风的吹拂而活动。这是庄子从“以息”,即“有所待”这一思路出发,由鹏“去以六月息”推而广之,联想到天空中的其他小生物也是“以息相吹”。先说大,次说微,由大的事物推及到小的事物,说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庄子把这个观点说明白了,就为下文反驳蜩与学鸠作了铺垫。只有这样分析,才能见出庄子说理的逻辑。

把“息”字的意思弄明白之后,对“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个句子就知道应当怎样理解。教材的解释是: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这样的解释莫名其妙。生物气息吹拂的结果怎么会是雾气、尘埃呢?所以出现错误,原因是弄错了句子的结构。这不是一个表判断的句子,而是一个省略的并列复句,如果补全的话当是:野马之以息相吹也,尘埃之以息相吹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三个分句,前两个分句说具体的事物,最后的分句说一般的事物,最后的分句是对前面两个分句的总括。所以这个句子正确的解释应当是:山野间飘浮的雾气,天空中飘动的尘埃,空中所有的这些活动之物都是凭借风的吹拂而活动。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中语文《逍遥游》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高中语文《逍遥游》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