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势步型的内涵与技术要求
弓步、侧弓步、马步、半马步、虚步、川字步、丁步、开立步、独立步等是太极拳的步型,“立身中正”、“脚下有根”、底面积、支撑点和面、两脚承重比例是拳势步型中较为重要的技术要求, 尤其“脚下有根”与“立身中正”是关键性的技术要求。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拳势步型的内涵与技术要求。供您阅读!
拳势步型的内涵与技术要求一、拳势步型的内涵
如“搬拦捶”的弓步,因势如弯弓而得名。如“云手”的马步,因势如骑马而得名。如“白鹤亮翅”的虚步,取虚步之意而得名。如“揽雀尾”按势的坐步,似坐在凳上那样而得名。如“提手上势”的川字步,取左脚、人的中线、右脚分别在“川”字笔划而得名。如“下势”的仆步,取下仆之意而得名。如杨氏太极拳115式大架“海底针”的丁步,取两脚似丁形而得名。如“金鸡独立”的独立步,取单腿独立之意。拳势步型的核心内涵是“步桩合一”和“步势合一”。
拳势步型的内涵与技术要求
拳势步型的内涵与技术要求二、拳势步型的“立身中正”
拳势步型的首要是“立身中正”,这是外在的技术要求,也是内在的技术要求。“立身”不是人的某个姿式、动作、造型,而是一种行为,是指练太极拳时,如何处理协调好意形诸方面的矛盾冲突。比如“虚领顶劲”与“松腰沉胯”这对矛盾的协调、处理。再比如“气宜鼓荡”与“神宜内敛” 这对矛盾的协调、处理。太极拳中所讲的“中正”内涵是指身体内部的对称、平衡、沉稳,非简单的形态之谓。实际上,“立身中正”是为“八面支撑”服务的。 “中正”可分静态和动态,“中正”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随技法的需要而变化,它也可随功夫的变化而变动。 “立身须中正安舒”的内容,体现了练拳求“中”。
拳势步型的内涵与技术要求三、拳势步型的“脚下有根”
“脚下有根”是步型内在的技术要求,要有松沉到脚底和气沉丹田的桩步功夫。武术界的谚语“练功无桩步,房楼无立柱”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桩功的重要性,练拳不练桩功就象宏伟的建筑没有立柱一样。通过虚领顶劲、松腰塌胯、尾闾下垂、松膝舒踝的沉到脚底与地面粘在一起,这就是“脚下有根”的体现。还要“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整合,“下丹田”这个圆形腔体的中心点是位于腹部能调整和稳定人体重心的部位。“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能有效的降低身体重心。力学原理告诉我们相对重心位置越低越稳定。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各个环节重量下沉,特别是利用气沉丹田、膈肌下降使腹部充实,降低人体重心达到人体稳定。
拳势步型的内涵与技术要求四、拳势步型的底面积
底面积是步型外在的技术要求,指两脚之间要形成合适的底面积。太极拳不是神仙拳,技术要求是要讲究科学的,步型也有现代力学的东西,“下盘底面积”就是其中之一。步型的步距包括步长和步宽。比如弓步前后脚横向距离的宽度是20至30厘米,不能站成一条直线,因为底面积过小会影响下盘的稳定性。步长和步宽度是多少?这两个数字都不能量化。 首先是各人的身高脚长不一样,步子的大小也不一样;再有各人松腰松胯的功夫不一样,步子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不能量化。两脚横向距离的宽度数字要恰到好处的选取。过于窄了,底面积就小,这样不利于使人身重心投影线落在重心支撑面内。过于宽了,底面积就大,下盘是很稳了,但使虚实转换不够好,行步也不够灵便,还会容易形成“双重”、劲力传递不顺遂等不足之处。
拳架“起势”、“十字手”、“收势”的步型是开立步的,“云手”中也有开立步的拳势动作。有些太极拳爱好者不大注意开立步的技术规范,站成了八字脚(两脚外撇形像“八”字)的“起势”、“十字手”、“云手”、“收势”。八字脚的底面积明显小于开立步,所以说八字脚的下盘稳定性是比不上开立步的。有兴趣者不妨验证一下,分别站一个八字脚和开立步的“起势”,叫人用手出一点力推按自己就身知体悟到步型底面积的技术问题了。
拳势步型的内涵与技术要求五、拳势步型的支撑点和面
拳势步型的支撑点和面,有的可以从步形架构看出来,比如站步的高低或宽窄,又如腿的弯屈或伸直,再如吃劲点在脚掌还是在脚跟。有的则要看步型的内涵技术。比如马步的“开胯圆裆”,下肢腹股沟松开,两腿有内外对向撑力,无形中扩大了两腿所围成的支撑底面。避免夹裆、敞裆的毛病,以提高稳定性。又如开立步的“足稍内扣,膝稍外展”,也是一样。常见的弓步后腿“掀脚”、“丢跟”毛病,使撑点和面产生异常变化,因此影响了下盘的稳定性,也影响了劲力的传递。常见虚步、半马步膝尖超过脚尖的毛病,亦称 “跪膝”,跪膝时下出的力就从膝尖向前下穿出,而不能下传于脚跟,从而失去支撑点和面的稳定性,减弱脚底劲力顺着地心力的反弹作用。
拳势步型的内涵与技术要求六、拳势步型两脚的承重比例
拳势步型两脚的承重比例,是根据下盘虚实来设定的。如弓步前腿后腿的承重比例大约是7:3,又如虚步后腿前腿的承重比例大约是9:1,再如半马步后腿前腿的承重比例大约是6:4。
拳势步型的内涵与技术要求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