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显示器的原理
显示器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对其认识却大都相同,顾名思义它应该是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一种显示工具。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3D显示器的原理的内容,欢迎阅读!
3D显示器的原理:
要深入了解3D显示器,我们首先应该从原理入手了解立体图像在人眼中是如何形成的。人眼能够感受三维立体世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人眼有双眼视差。用两只眼睛去观察世界,因为几何光学投影到人两只眼睛的距离不同、角度不同,会造成不同的视差。视差图像在脑部区域融合,就产生了生理立体视觉,能够感知客观事物的深度。传统显示设备上显示的二维图像无论是在左眼还是在右眼所形成的图像是一样的,虽然我们也能判断图像中物体、人物的距离关系,但是这是由心理立体视觉形成的,主要通过遮挡、阴影、几何透视和结构极差等因素来判断。真正能够形成生理立体视觉的主要因素,还是双眼的视差信息。
左眼看到的图像信息
右眼看到的图像信息
在了解了立体图像在人眼中形成的主要原因后,我们就能够明白3D显示器为什么能神奇地在二维平面上模拟出三维的图像了。3D显示器想办法在平面上同时显示有视差的两幅画面,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对两个画面的内容进行过滤,让左眼应该看到的画面进入左眼,右眼应该看到的画面进入右眼,就能在人的大脑中组合出一幅有视差的立体图像了。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左右眼的画面分别进行过滤,就是3D显示器的核心技术。
人眼看物体有明显视差,然后通过视差产生立体感。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3D显示器根据原理分为快门式和偏光式(偏振式)两种。
相关阅读推荐:
快门式3D技术
快门式3D技术是如今显示器中最常使用的一种。主要是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来实现3D效果,属于主动式3D技术。当3D信号输入到显示设备(诸如显示器、投影机等)后,120Hz的图像便以帧序列的格式实现左右帧交替产生,通过红外发射器将这些帧信号传输出去,负责接收的3D眼镜在刷新同步实现左右眼观看对应的图像,并且保持与2D视像相同的帧数,观众的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且在大脑中产生错觉(摄像机拍摄不出来效果),便观看到立体影像。
快门式缺点
一:眼镜的问题,首先眼镜是需要配备电池的,但是眼镜必须要戴着才能欣赏电视节目。
二:画面闪烁的问题,3D眼镜闪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主动快门式3D眼镜,3D眼镜左右两侧开闭的频率均为50/60Hz,也就是说两个镜片每秒各要开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户眼睛仍然是可以感觉得到,如果长时间观看,眼球的负担将会增加。
三:亮度大打折扣,带上这种加入黑膜的3D眼镜以后,每只眼睛实际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动式快门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镜看电视一样,并且眼睛很容易发生疲劳。
快门式3D技术,靠眼镜来实现3D画面效果;不闪式3D技术,靠面板来实现3D画面效果。
3D显示器的原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