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的盘拳

发布时间:2016-12-02 08:01

盘拳的称谓最形象、最贴切。太极拳套路遵循“八方线”行功走弧形线,在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环形圆的“拳架”中,轻轻扶“八方线”,似一圈一圈地盘。下面是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太极拳中的盘拳。

太极拳中的盘拳(一)人体结构

修炼太极拳到盘拳阶段,人体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异,身躯四肢从里及表都有不少的变化。

遵循太极阴阳学说修炼太极拳,按拳理拳法规范自己的动作,人体结构的变化是必然的结果。如果不是遵道而修,训练心态和方法有悖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你想着如何去改变身体结构也是不可能的。人体结构变化有什么好处呢?

其一,对保健、养生、祛病、延寿极为有益。太极拳运行中,以松、柔、圆、缓、匀行功,似行云流水,是极佳的有氧运动。常练太极拳,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益脑、健脑、开发大脑潜能都有良好的作用,对人体经络有极佳的通畅顺通之效应。

太极拳中的盘拳

太极拳中的盘拳

其二,改变人体结构后,有了“身上明白”功夫,在技击方面可达到出神人化、全身透空、立于不败之境地。人体结构变化之后,不再以常人的思维去想太极拳,也不以常人之目光看太极拳,眼前盲障已经搬除,能看到“太极门内”常人难以看到、难以理解的东西。

二人较技,身上空无手上不着力,对方无论来势凶猛还是试探来虚招,只是“一想”即解危难。仅仅是一想而已。人体结构发生变化之后坐在沙发里,呈半躺半卧式,一方以双臂将另一方压按在沙发里。以常人眼光看,按在沙发里绝对起不来,但这种想法是绝对的,一个人150斤,加上往下压按l50斤,加起来300斤,沙发里的人,要有300斤一倍以上之力,也就是600斤,才有可能站起来。你用常人眼光看太极拳、看太扳功夫,便有了误差。具有太极拳体能的练家,政变人体结构之后内心没有重量的概念.也不具重量概算的习惯,有的只是空无。只见他向按压者哈哈一笑,对方似按上弹簧,惊跳而起。

这便是改变人体结构后,具有太极拳规范体能后的妙、玄、奥、神的太极技击功夫。

太极拳中的盘拳(二)体能

经过练拳、打拳一段修炼后,进入盘拳状态的修炼。虽然这三个阶段没有明确的划分,但盘拳修炼已进入到另一个层次。在打拳中的不断磨炼,使体能已具备了太极拳修炼所需要的状态。

所谓盘拳层次和状态,其根在脚,劲起于脚。到盘拳的层次,脚下功夫十分扎实、稳固,脚平松落地与大地融为一体,脚下自然轻灵,即练家已具备一双太极脚,脚下双轻,有腾虚之感,脚下阴阳变化之功已成。

运动队有体能训练。传媒报道,足球队集训从体能测试开始,“外援”队员同样。体能测试通不过,不能上场踢球。早在清代对太极拳练家就有体能要求,但没有“体能”一词。在《四句要言》中,要求练太极拳者的身体状态为“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这是见诸于文字的对太极拳练家的体能要求。其实,练拳前肢体准备的“无极状态”就是对练家的体能规范,如果太极拳学对修炼者没有体能规范,太极拳就无从起始。

对体能有了概念和认识,修炼太极拳必须具有太极拳学要求的体能去打拳,接受和习惯太极拳的阴阳学说和必要的规范动作,否则难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太极拳中的盘拳(三)身上明白

“身上明白”这句术语,是杨禹廷公在授业课中对弟子、学生常说的。

这种应敌的方法在太极拳门派中是共性。拳论云:“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陈、杨、武、吴、孙五派太极拳,都尊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以及诸多拳经,拳诀等太极拳理论。“身上明白”“身知”“体悟”,称谓不同,意思一样。是太极拳家功夫到高境界层次,遇外界突然袭击,身体的某一局部受到外来压力或受到刺激,在接触部位(亦称“接触点”)能自然地顺来势将对方击发出去。在技击动态中,周身所有部位接对方来力为“接触点”,点点俱打。这个“点”,具有阴阳相济的本能,遇外来压力化中有打,几乎没有时间差.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

“身上明白”功夫难求,不是一般追求者可以得到的。练家拿出再多时间练单操手,或是什么功法,都无助太极功夫上身。到目前,在练拳实践中还没有找到达到太极功夫最高境界的捷径。京城太极拳松柔艺术大师杨禹廷公的一句最富哲理的名言:“太极拳就是一阴一阳两个动作,一通百通。”只有循规蹈矩,遵太极拳学苦修酷炼付出艰辛,才有可能躯体结构起变化。京城太极拳大师吴图南先贤对我们后来学子明示,习练太极拳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脱胎换骨之精神。如果太极功夫可以轻松取得,何必去“百折不挠”呢?何必去“脱胎换骨”呢?想不花气力轻松得到是不可能的。

太极拳大道很宽阔,奔波前进者络绎不绝,但不是每一位路行者都能达到大道的尽头,进人“太极门”。有人大道不走取小路找捷路,更有人不昕先贤劝道.注意“斯技旁门甚多”,而误人左道旁门。走小路入歧途者代代皆有、比比皆是,无需惊叹。

太极拳中的盘拳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