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不群的梅花
梅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奇异花卉。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天气愈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美。梅花先冬开放,花瓣五片,有红、白、绿三种颜色,红梅如朝霞,白梅如晚雪,绿梅似翠玉,内外晶莹剔透,十分的好看。梅树是有名的观赏植物,不仅性情高洁,而且长寿,在我国不少地区尚有千年古梅。
梅花具有坚强和高雅的气质,居二十四种花信之首,色、香、姿、韵俱佳。特别是梅花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为人们所敬仰和珍视。梅花与雪花,如影随形,相互激励着,在冬天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梅树苍劲,曲枝横斜,在寒冷的冬天,梅花点点怒放,愈寒愈艳。若单株孤植,可尽呈英姿秀气;成林成片,则现白云挽霞奇观。
人们喜欢梅花,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称为花中“四君子”。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梅花的相关习俗,有梅具“四德”“五福”之说。“四德”,即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平等。但人们更喜爱梅的风骨,她独步早春,不惧严寒,在百花凋谢之时,依然迎风斗雪、生机勃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她被誉为报春的使者:“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因此,人们又称其为“报春花”。
由于梅花傲雪绽放的个性和纤尘不染的高洁,因此梅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可供观赏的花卉,而是人们心中的高洁象征和志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梅花开在冬春之际,或生长于高山幽谷,或独立在村落庭院,无论身在何处,她都清香依旧、不随俗浮沉,始终保持着“真我”的个性。
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她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她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她的,不是灿烂明媚的阳光,而是冬天严寒里的一缕残阳。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含笑绽放;面对凛冽刺骨的寒风,她坚贞不屈。她喜欢挑战困难、挑战自我,她认为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才是美好而有意义的。它不与百花争春斗艳,也不故弄玄虚;不嫉妒别人的美丽,也不贪图荣华富贵,始终保持着自己特有的一副傲骨。梅花也知道春天的种种美好,但她不愿随俗,觉得寒冷的冬季也需要鲜花和美丽,所以就在风雪中绽放,给大地和人间一个惊喜。
自秦汉以来梅树诞生至今的四千年间,上自显达,下至布衣,很多人对梅花深爱有加。她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坚贞不屈的品质和气节,激励着一代代有骨气的中国人奋力开拓。在我国艺术史上,有众多才子佳人、骚人墨客,以梅花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梅诗、梅画、梅文,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相传隋代有个叫赵师雄的人,游罗浮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典雅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并有绿衣童子在一旁欢歌笑舞。天将亮时,赵师雄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棵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在嬉戏欢唱。原来,那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横斜,赵师雄独自怅惘不已。他回忆梦境,写下了“梦游梅树下,幸得仙女痴”这样的诗句,也算是一段佳话。
古代爱梅的文人多为独具风骨之人,其爱梅咏梅的理由,也正是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维护道义,高标立世。在这梅花中处处渗透出他们理想中的气质和追求。他们的精神化作优美的文字,散发出传世的芬芳,花中有人,人中有花。梅花圣洁、高雅的品质已与他们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了。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堪称古人咏梅诗的代表作:“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寥寥四句诗,略略几枝梅,恰好把梅花的几个特征都写出来了。他从物与环境的结合中,提炼出具有特别意象的梅花,令人叹为观止。而北宋林逋《山园小梅》中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传神佳句。疏影参差,横伸斜曲,梅姿的这一风骨神韵,尽在“疏影横斜”四字中道尽矣。它不仅传神地刻画出梅花的姿态,还营造了一种超凡入圣的审美意境。在古诗人的笔下,梅花被赋予了德的品性。诗人寄予了梅花高洁的人格美和各种各样的文化内涵,或咏其意志坚强,或吟其君子之风,或颂其贞节情操,或赞其冰清玉洁。如苏东坡的“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王冕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秋瑾的“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等等诗句,都是赞扬梅花的这种精神品质。
梅花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和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深深地植入人们的脑海中,激励着人们坚忍不拔地去迎接未来。她始终保持着自己超凡脱俗的个性,永不随波逐流,也许这就是她的魅力。但她并不排斥春天,她之所以在暮冬时分绽放美丽的花朵,就是先向万物打个招呼:腊梅开花的时候,春天就快要到了。
卓尔不群的梅花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