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宝宝内心需求的诀窍

发布时间:2017-06-13 17:37

宝宝不管大小,从刚刚出生的婴儿到刚入学的宝宝都有属于自己的内心需求,只有当父母的及时关心才能与宝宝进行良好的沟通。那么怎样了解宝宝内心需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准备的了解宝宝内心需求的诀窍,希望对你有帮助!

了解宝宝内心需求的诀窍

吃饱了心情才会好

和身体一样,婴儿的情绪也是逐步发展的。随着身体的发育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婴儿的情绪也经历着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识别这些情绪,弄清这些情绪产生的诱因,尽量使婴儿处于正性情绪(如:愉快、兴趣)之中,避免负性情绪(如:惧怕、愤怒)的产生。

新生儿情绪比较简单,主要是痛苦、厌恶、微笑反应,这些反应取决于他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健康状况是否良好。吃饱了,睡足了,他们就愉快,表现为安安静静睡觉,有时候还会在睡梦中出现微笑反应;相反,饥饿、瞌睡或身体不舒服时,他们就痛苦,表现为哭闹、烦躁,遇到令人不快的不良气味或味道时,他们会以皱眉等反应来表示厌恶。在这个时期,父母所要做的主要是提供婴儿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他的生理需要,也就是吃、喝、拉、撒、睡。

内心渴求抚摩交流

2-3个月的婴儿情绪不再完全取决于生理的需要了,他们开始有社会性的要求,如:需要父母的抚摩,需要与人交流,而且也有了玩的要求。

他们的情绪更丰富,当看到妈妈熟悉的面孔,或者有人面对面地逗他时,他会出现愉快的微笑。这个阶段,父母需要多与婴儿肌肤接触,和他说话,逗他玩,满足他的情感需要。

4-5个月的婴儿手的动作开始发育,喜欢抓握、摆弄东西。这时候,摆弄一件他感兴趣的东西往往能让他产生愉快情绪,而且如果他的活动要求受到限制,小宝宝也开始会生气。例如:把他正在摆弄的东西拿走,他会表现出愤怒。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满足宝宝对手部活动的兴趣,让他一次摆弄个够。

小小年纪分享爱心

6个月以后的婴儿开始能够区分陌生人和亲人,表现出对亲人的依恋。这时候,离开母亲或其他抚养者时,婴儿会表现出焦虑、悲伤;与陌生人相处时,还会产生惧怕情绪。这个阶段,父母对婴儿应该给予更多关怀。当婴儿表现出对父母的强烈依恋时,父母要满足他这种依恋感,这样孩子才会有安全感,遇到陌生环境,也不至于过分惧怕和焦虑,愿意和别人交往并适应新环境。

1岁以后的孩子会表现出简单的同情心,他会看到别人笑而笑,看到别人哭而哭。这种简单的共鸣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基础。同时,看到新异的东西,他会感到惊奇,看到陌生人还会感到害羞。从此时开始,父母要开始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他对新事物的兴趣了。

出生不久的宝宝,哭泣是表达自己想法的最佳方式当宝宝哭泣的时候,有的妈妈很烦,觉得孩子很磨人。宝宝哭时有的妈妈则默不作声,该干什么干什么,他们觉得宝宝哭哭就好了,如果哭就过去哄,容易把宝宝惯出毛病。

止住宝宝哭泣的方法

通过哭声了解宝宝需求

妈妈这么做是不正确的。宝宝出生后,只要没有学会说话,有什么需要,就会用哭声表达,妈妈学着识别宝宝的哭声,才能了解宝宝的意图。

比如,宝宝一个人在房间里害怕的时候,他就会竭尽全力地哭泣,声音高亢而尖利。这个时候,如果妈妈不管宝宝,一定会在宝宝心中留下恐惧的印痕。妈妈要赶紧过去抱住宝宝,如果房间较黑,就打开房间的灯。然后把宝宝抱在怀里,和宝宝脸贴脸,安慰宝宝:“不怕,妈妈在家里,宝宝不怕!”

受到惊吓后,妈妈可以持续几天和宝宝保持亲密的关系,因受到较严重惊吓的宝宝,可能好几天都处于恐惧中,而且到那个环境到那个时间就哭闹。所以到了那个时间,妈妈就要陪伴宝宝,或者不在那个环境待着,就能避免宝宝以后哭闹。

有的妈妈宝宝一大哭,她就慌神了,表现为语言错乱、神情惊慌,把宝宝抱在怀里不停地摇摆,这样做有可能强化宝宝的恐惧心理,所以,妈妈还是尽量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弱化宝宝的恐惧情绪。

终止无谓的哭闹

1、尽早回应宝宝

不管宝宝因为什么哭泣,即使妈妈在和别人讨论很重要的事情,妈妈都要一听到哭声就赶过来,因为在刚开始想哭时,得到妈妈的回应是最容易避免或终止无谓的哭闹的。

如果妈妈没有及时回应,反倒让宝宝有了感到委屈的理由,本来想撒娇讨好妈妈,妈妈没有理会,就哭得厉害了。

宝宝养成了一定的吃奶习惯后,妈妈要到点就给宝宝喂奶。等到宝宝饿得直哭,将奶头往他嘴里塞,不但不利于孩子呼吸,也容易发生窒息,对消化系统也不好。当宝宝哭起来的时候,妈妈最好马上抱起宝宝,第一时间用语言安慰宝宝:“宝宝饿了,在喊妈妈呢,妈妈马上就喂奶。”从这样的话语里,宝宝读出了重视,就不会有被怠慢的感觉了。

宝宝从睡眠中醒来的时候,是需要看到妈妈的。做妈妈的,心细一点,关注孩子每个时间段的睡眠持续时间,估计宝宝该醒来的时候,就陪伴在宝宝身边。等宝宝睁开眼的时候,看到了妈妈的笑脸、喜欢的玩具,宝宝就会觉得很满足。

2、尿了,不斥责

当宝宝哭声不是很大,节奏表现得比较缓慢,还有扭动身体的动作,可能是宝宝尿尿了。这个时候,妈妈要及时走上去给宝宝换尿布。

有的妈妈一边换尿布一边叨咕:“又尿了!一天尿了多少次!”换尿布的时候,还顺手拍了孩子一巴掌。这无端的指责会让宝宝不知所措,感觉自己是不是做错事了。为了取悦妈妈,以后尿湿了可能都不敢哭了。

有的妈妈觉得晚一会儿换没什么,于是干完手上的活才去管宝宝,这样宝宝会因为妈妈是不是爱自己而焦虑,长期得不到及时关注,会导致宝宝心理冷漠,缺乏对世界的信任感,长大后容易发生心理问题。

所以,当妈妈为宝宝换尿布的时候,最好夸奖宝宝几句“宝宝真聪明,会告诉妈妈尿尿了”、“以后,尿尿了就哭啊!一哭,妈妈就过来给宝宝换”!一边换一边抚摸宝宝的身体,亲吻宝宝,会让宝宝受到鼓舞,以后尿湿了,就会及时哭喊提醒妈妈。

3、不要被宝宝要挟住

稍大一些的宝宝,就会使诈了。不高兴了,有什么不满意了,他就会哭泣,以获得妈妈的同情。

比如,宝宝想吃糖了,妈妈觉得宝宝吃得太多了,就不想给宝宝。这个时候,宝宝可能会哭泣、叫喊什么的。妈妈当然不能看着孩子哭,先跟宝宝表明立场:“妈妈很爱你!但是今天你已经吃了一块糖了,如果再吃会嗓子痛的。哭也没用!”然后就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带孩子出去玩、给孩子吃些水果、和孩子做做游戏什么的。

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一定要注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就不要轻易妥协,否则哭泣会成为孩子日后要挟父母的武器!养成这样的坏习惯,会给你带来很多尴尬的瞬间!

怎样了解稍大一些宝宝的内心需求

1、学会做个认真的倾听者

一个明智的家长要做到少说话、多倾听,不要急于对孩子的话下一些终结性的判断。应多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你才能听到孩子最纯真的心语。

所以,只有学会亲切而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谈话,孩子才乐开向你倾诉。

2、学会对孩子的话感兴趣

当孩子讲话时,要表现出认真和感兴趣的姿态。要知道,当你对孩子的话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比如,你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都要表现出乐于倾听的暗示,孩子才会乐于倾诉。

3、凡事都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凡事都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不要急着训斥,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改过自新。如果不愿意听孩子解释,会让孩子变得有话不敢说,渐渐变得不再喜欢跟你说话,孩子的表达愿望也会被阻止。

4、不要遏制孩子的言行

好家长切不要过度管束孩子的言行,而要给孩子的每一“言”一“行”都给予鼓励和尊重。因为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意味着他在独立思考。只有鼓励孩子,才能促进他想表达的意愿和想法。

5、注意与孩子说话的语气

好父母,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批评孩子的语气和方式。以防止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不接受你的建议。即使孩子不肯向你透露任何想法,也不要冲他发火,因为你越是这样,孩子越是什么都不肯说。所以,孩子犯错后不要过于指责,因为物极必反。

了解宝宝内心需求的诀窍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