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励志经典故事

发布时间:2017-03-05 19:53

那些名人轶事都是值得一看的,我们总能从这些励志经典故事中有所收获,那么名人轶事励志经典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轶事励志经典故事

名人轶事励志经典故事:做人应当有所坚守

有一年,冯小刚受邀担任一次选秀活动的评委。活动期间,主办方暗示冯小刚,一名有来头的选手,已被内定获奖。冯小刚一听此事,怒不可遏:“获奖人已经定好,还要我来当评委干嘛?”随后坚决要求退出该次活动。主办方一下子慌了,如果冯小刚退出,这次活动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但如果不让那位选手获奖,又要得罪“大人物”。于是主办方就许重金挽留冯小刚,冯小刚冷笑道:“既然是比赛,就应当遵守基本的比赛规则,公平、公正、公开。如果让我暗箱操作,我觉得是对其他选手的戏弄和欺侮。你们无论给我多少钱,也消除不了我对其他选手的愧疚感……你们现在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我走人,要么你们取消内定获奖者!”主办方权衡再三,最后决定取消内定获奖名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遵守游戏规则。违反游戏规则,就是让一小部分人获利大多数人受损。冯小刚的坚持,体现了他的规则意识,也彰显了他正直坦荡的人格魅力。也许正是这种对规则的坚守,促成了冯小刚在事业上屡出精品的成功,更让他赢得了同行和观众的敬重。

一个大学领导写了一本书,请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写序,其意思很明显,无疑就是希望朱维铮能多美言几句。朱维铮仔细看完这本书,发现该书纯属百度式的东抄西摘,完全没有自己的见解,便拒绝写序,并当面责其“学者不学”,那位领导很尴尬也很愤怒,从此与朱维铮老列不相往来。朱维铮的一位朋友听说了此事,便责怪他道:“你何必那么认真,现在的学术风气都这样……人家是领导,请你写序,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看得起你,你就不能给别人一点面子?”朱维铮冷冷说道:“拿一本抄袭来的书,让我给他吹捧,简直是侮辱我的学识和人格!给他面子,叫我以后在学生和读者面前如何有面子?”朱维铮的一段话让朋友无言以对,只好悻悻而去。

作为一名学者,就应当老老实实的做学问,而不应靠学术作假来沽名钓誉,这是最基本的原则问题,特别是学术机构的领导更应该率先垂范。朱维铮坚持不给文抄公面子,就是对原则的坚守,是对学术的高度负责。

巴西巴伊亚州的一个投资商打算在多拉格镇建一家化工厂,此举遭到多拉格镇人的强烈反对,因为化工厂无疑会污染当地水源和田地。当地政府为了平息民众的情绪,就请来环境学家安培斯对环境污染风险状态进行评估。在安培期工作期间,投资商悄悄塞给他一大笔钱,希望他的工作小组能写一份有利于投资商的评估报告,安培斯断然拒绝。投资商不甘心,又请安培斯的顶头上司来说服,他同样没给上司面子。安培斯对上司说:“罗马教廷曾对伽利略软硬兼施,年迈的伽利略最终妥协,改写了自己的论文,但这仍旧不能改变地球只是一颗行星的事实。所以,无论我们的报告把现实描述得多么美好,科学规律还是要让我们原形毕露。尊重规律,不仅是我们最起码的职业要求,也是最起码的道德良心……”安培斯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最终让多拉格镇免遭污染。

作为一位科学工作者,就应当无条件地尊重科学事实。如果为了私利,或迫于压力,而放弃对真理的坚持,这不仅丢失了科学工作者的基本操守,也是对科学的极大玷污。安培斯为尊重事实坚持真相,对投资商和上司不留情面,其实是留住了良心、留住了对真理的敬畏。

在处世中,那些美好的、光明的、正义的东西,我们必须要坚守。这样的坚守,不仅仅是对他人负责、对良知的交代,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

名人轶事励志经典故事:一场车祸成就的影帝

1991年,电影《周恩来》上映后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区区2元一张的票价,却取得了两亿七千万的票房。饰演周恩来的王铁成凭借在这部电影中出神入化的表演,夺得了1992年金鸡、百花两项影帝桂冠。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很少有人知道,王铁成能走上成功之路,最感谢的竟是一次车祸。

原来,在1990年时,著名导演丁荫楠特邀王铁成出演《周恩来》,这对一生只演周恩来这一个角色的王铁成来说,无异于一次圆梦之旅。怀着对周恩来总理无比的崇敬和热爱,王铁成全身心地投入到拍摄中,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形为先,神韵超乎其表”。

从外形上看,王铁成的身高体重都与周总理相仿,基本上符合标准,导演没有让他减肥。可是为了接近总理逝世前的体型,已经55岁的王铁成主动要求减肥,而且是在拍摄过程中进行的。由于他是主角,拍摄任务相当重,每天都要连续拍摄20个小时,这么超常的工作量,加强营养还不够呢,他却一点主食也不吃,每顿饭都是以黄瓜、西红柿或柿子椒充饥,常常饿得胃痉挛,整整8个月,他瘦得都快脱相了。妻子心疼地劝他:“别再减了,你也得为这个家着想呀!”化妆师王希钟看他那饿得抓狂的样子,也劝他:“从化妆的角度来说没必要,我给你弄点颜色,找一找就行了。”可王铁成说不行,因为他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

缺什么呢?王铁成也说不清。就在电影拍摄到周恩来晚年的当口,一场车祸从天而降,王铁成右侧肋骨被撞断6根,整天捆着塑料绷带,一动也不敢动,穿不了衬衫,起不了床,有一段时间连话都不能说,一说就疼。这下可成全了王铁成减肥的愿望,几天下来,他的体重从136斤骤减到了115斤。作为核心演员,王铁成的状况牵动着摄制组每一个人的心,他们纷纷为“人有旦夕祸福”而慨叹。而王铁成呢,虽然肉体上备受煎熬,心里却喜出望外,他觉得缺少的东西找到了。

王铁成伤成这个样子,没有人相信电影还能继续拍摄下去,包括导演丁荫楠在内。那天,丁导去看望王铁成,叮嘱他好好养伤,顺便告知拍摄暂停。看着导演满脸的心疼和无奈,王铁成却笑眯眯地对他说:“这是好事儿,快回北京拍总理最后主持国庆招待会的戏。”

拍摄现场,时光倒流17年,定格在1974年的25周年国庆招待会上。在欢快的迎宾曲中,王铁成用数米长的绷带固定好肋骨,穿着中山装,步入宴会厅。已是癌症晚期的周总理,每一次举步,每一次拍手,每讲一句话都伴随着刻骨的疼痛,而此时的王铁成不用表演就把总理重病缠身、极度虚弱憔悴的神态再现出来了,浑然天成。用导演的话说,“那个疼痛劲,是化妆都化不出来的,他那感觉都是因为真疼,上台讲话什么的,都是处于病的那种状态下”。一样的消瘦、一样的病容、一样的坚定……剧组的所有在场人员已经忘记了这是在拍戏,他们起立欢呼,眼含热泪,仿佛周总理又回来了。

电影拍摄完毕,在中南海的首映式上,满场哭声不断,一直到影片结束。细心的组织者特地在剧场门口准备了救护车,因为观看的有很多都是中央委员、老同志,怕他们因情绪激动而出现意外。邓颖超

名人轶事励志经典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