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科技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17 18:34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使得城市道路交通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安全问题严重,交通事故多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通安全科技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交通安全科技论文篇一

交通安全的浅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前进,而公路交通安全也成了一个让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交通安全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交通安全;规律;保障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way is also in constant forward, and highway traffic safety has become a let person deserves research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raffic safety view.

Keywords: traffic safety; The rule;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U4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也在突飞猛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每年都以20%的速度递增,截止目前为止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随着高速公路的增加,交通安全事故也逐年递增。我们有责任认真总结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分析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原因,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管理上的紧迫课题。

1 研究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明确提出了“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交通部曾强调,在交通发展的新理念上,勘察设计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第一个即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可见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到首要重要地位了。因此,在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完善的道路设计,来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2 我国交通工程的现状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从古代我国就发明了马车,而且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长的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干线。所以,我国古代的交通工程是闻名于世的。但是随着种种的原因我国的交通工程落后于西方发达的国家,交通工程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美国成立交通工程师协会,标志着交通工程学科的诞生。初期主要探讨有关减少交通阻塞、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等问题,而交通工程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1980年上海市才率先在国内成立了交通工程学会,1981年中国交通工程学会成立。

虽然我国对公路交通工程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对交通工程的规划、管理、设计、工程、制造、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具有了一定的实力:交通安全设施方面已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制造、施工规范;在高速公路监控、通信、收费系统与实施方面,对控制方式、收费制式、设备的布置、管理的软件及少量硬件设备的开发等已经达到了实用阶段,但是我国的交通工程还存在许多的不走之处,主要表现在:

2.1 由于我国的交通工程相对起步晚,在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上没有相对严格的标准。

在交通工程的设计初始就未对现场地势进行认真勘测,易出现设计脱离现场实际的现象。 在按设计图纸施工完成后,才发现其弊端,而必须对其重新变更施工,就会相应的增加工程量而且在部分工程中发现,交通工程的设计标准完全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直接影响到将来的交通工程的使用价值。

2.2 在交通工程的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不科学的弊端。

交通工程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它的使用状况是关系到所有人的安全的,但是我国的交通工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交通工程的经营部门与管理部门不能协作统一,致使交通不能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例如,高速公路经营部门目前正在建设一套主要用于收费、养护、路政工作的电子监控设备,但是由于归属部门不统一,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设施的重复建设也会造成国家资金的浪费。

2.3 交通工程设施没有与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

交通设施是保证交通畅通安全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只要具有了良好的交通设施就会保证交通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交通设施建设相结合,但是我国的交通设施就没有与科学技术很好的相联系,其主要表现在:首先,交通设施没有充分利用视频监控设施。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就会对交通情况进行时时检测、快速控制、排障、诱导等措施来减少交通的违法行为。其次,子共享资源在交通设施中应用较少。电子信息共享功能可以避免因有雾、雪、冰、雨等恶劣天气或发生交通堵塞排队等情况时,不知前方多少公里发生什么情况及如何应对的弊端,为交通的参与者及时提供正确的信息来保证交通的畅通。最后,交通设施缺少与不规范。虽然我国近几年的交通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交通的通行能力也提高了,种类也扩大了,但是我国的交通设施的设计及使用还有许多的不足,一是限速标志少且不规范。二是限速标志缺乏针对性,例如,在大型桥梁、陡坡、弯道等复杂路况下,缺少警告性限速或禁令性限速标志,形成安全隐患节点。

3 交通安全道路线形的设计与规划

公路的线形最终是以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和横断面形式组合而成的立体线形映入驾驶员眼帘的。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所选定的实际行驶速度,是由他对三维立体线形的判断做出的。公路的立体线形除必须满足驾驶动力学要求的最小值外,还应满足驾驶员视觉心理方面连续、舒适的要求,反映公路线形好坏的关键是速度的连续性,它直接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麦克康纳尔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后认为:虽然当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它的6个自由度都处在变化之中,但人体的感觉器官并不是对所有的运动自由度的变化都能感知,而是只有当这些自由度的变化大到一定的程度后,驾驶员和乘客才会感觉得到,并逐渐大到影响人体舒适性;使各个运动自由度的特性值控制在感觉极限值以内,则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好,乘员将难以凭感觉器官感觉到弯道的存在,从而达到车辆在水平直路段上行驶时的舒适程度。

通过对大量线形实例及事故多发地段的分析对比,确定组合曲线多发交通事故的症结之一是:组合曲线中线形元素的起点和终点衔接不畅,其曲率变化不连续,出现陡变点。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引入布劳斯关于汽车行驶规律的研究成果,考虑我国道路现状和国情,基于交通安全的角度对布劳斯曲线的研究成果进行改进和完善。

道路曲线实际上不是一条简单的平曲线或竖曲线,而应该是一条自由舒展的空间曲线,它既能够满足行车的力学性能,又能满足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等要求。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存在一条曲率连续变化的轨迹,无论车速高低,这一轨迹线都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形式和长度则随行驶速度、曲率半径和司机转动方向盘的快慢而定。

4 结语

总之,要实现我国公路交通环保发展,必须提高交通的技术含量,转变交通供给方式,建立节约型交通行业,实现洁净运输和绿色交通,必须改善服务,增进安全,实现一体化运输,建设适应交通现代化要求和符合交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创新体系,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布局合理、资源共享、配置优化的交通科研基地和信息共享平台,形成一支高水平的交通科技队伍,全面提升公路交通的科技含量,为实现和谐社会公路交通发展目标提供科技后盾,为公路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JTGB012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2]JTJ074294,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S]

[3]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建设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交通安全科技论文篇二

城市交通安全问题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使得城市道路交通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安全问题严重,交通事故多发。本文在分析影响城市交通安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城市交通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交通安全;城市道路;综合治理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持续高强度投资,城市道路面积快速增加,机动车拥有量高速增长,其中汽车数量增长速度惊人。截止2013年底,我国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百万辆,其中北京、天津、成都、深圳、上海、广州、苏州、杭州等8个城市汽车数量超过二百万辆,北京市超过五百万辆,已经进入汽车社会。但交通参与者整体交通安全观念和交通文明意识仍比较滞后,交通违法行为常见多发,城市交通安全问题突出。

1 城市交通安全问题现状

1.1 出行总量快速增加,拥堵问题突出

不管是特大型、大型城市,还是中小市,普遍存在城区面积快速扩大,人口迅速增加,机动车特别是汽车数量增长速度惊人的现象。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城市人口分布和功能定位,不能满足交通畅通的需要。一般地,新城区交通状况好于老城区,但都不同程度呈现拥堵状况。

1.2 交通出行方式多样,事故点多

在交通流中,地铁、轻轨、快速公交、普通公交、小客车等公共交通方式约占总出行量的一半,其余私家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和步行等也占一半。除了轨道交通委封闭式专用道路、城市快速道路为部分封闭式机动车专用道路外,其余道路大部分为混合型道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之间事故点众多,常引发交通事故。

1.3 道路设施和安全设施不完善、不平衡

道路交通设施和安全设施的硬件条件、交通标线、交通组织和应急救援等方面,部分城市的部分地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大部分道路设施和安全设施不完善。总体而言,大城市的道路设施和安全设施优于小城市,新城区的道路设施和安全设施优于老城区。

2 影响城市交通安全的因素分析

2.1 人的交通安全特性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在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中,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为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居多。人不仅包括行人,而且包括驾驶人和乘客等所有的道路使用者。

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中,最突出的是机动车驾驶员的不正常驾驶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机动车驾驶员数量急剧增多,出现大量新驾驶员,驾驶技术不能完全符合要求,而且由于部分驾驶员违章驾驶、驾驶适应性差,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行人的一些违章现象也导致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交通安全法规倾向于保护行人,无形中使行人产生了一种优越感,与机动车争道抢行,普遍存在着行人无视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示牌、不走人行横道和天桥而翻越护栏等不安全行为,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违规现象突出。电动车具有美观、快捷、价廉、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在近几年得到广泛普及。由于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缺乏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安全意识, 95%以上的电动自行车不同程度超速,时速最高超过50公里。在道路上不按规定的路线行驶、随意变更车道、调头、逆行、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违法进入机动车道行驶,与机动车和行人争抢道路,常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2.2 车辆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我国机动车的种类多,工作性能和安全性差别大,许多车辆带着安全隐患行驶。特别是一些车辆,明显改装,车辆技术状况差,却依然行驶在道路上。部分经营性车主为了谋取利润,采用多拉快跑、只用不修等驾驶方式,导致车辆的技术状况严重不满足行车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城市道路交通安全。

2.3 环境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城市道路环境对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一个城市的地形和自然天气等因素,在雨雪天气中,路面湿滑,驾驶员驾驶车辆特别是在坡道和上下立交桥处,容易发生车辆打滑和追尾等事故;在大雾天气中,能见度低,容易导致追尾等事故的发生。社会环境是指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交通信号、交通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是否完善,道路设计是否合理。在没有完善的交通设施的城市道路上行驶,容易导致交通事故。除此之外,交通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各部门协调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

3 提高城市交通安全的对策

3.1 适度超前设计,优化路网规划设计,提高工程质量

改善城市交通安全状况,首先要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度超前道路设计,能够满足以后一定时期城市道路发展要求。以城市的空间结构与生产力布局为前提,优化城市路网规划,从各个方面综合衡量、论证,实现路网密度和网络结构的合理配置。通过调研,制定适应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要求和天气状况的路网工程方案,并考虑实际提出应急解决措施。在路网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国家相关标准,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3.2 实施交通综合治理

强化行人与非机动车辆驾驶员交通安全的意识,提高现有道路的最大利用率和通行能力。按照《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文件的要求,通过提高运输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公共交通竞争力和吸引力,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交通意识和交通安全的教育和宣传工作,采取播放宣传片、悬挂宣传标语、图片展览、开展专题活动等形式,营造强化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严格执法,对占道行驶、超速行驶、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驾驶带有安全隐患机动车等影响交通运行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加大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驾驶员在交通安全事故中的责任追究力度。

3.3 加强交通安全科研投入,推广交通安全新技术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交通参与者的行为研究、城市道路的适应性研究、对车辆驾驶员的驾驶疲劳和环境适应性、交通事故有效干预等方面的研究,但投入力度还偏小,不能满足科研需要,应进一步加大力度,结合我国城市实际展开研究。

ITS 系统,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实用阶段,我国部分城市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城市重要路口均布置有监控系统,但这些系统注重驾驶违章,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监控系统的效能,为交通安全服务。有利于交通安全的驾驶员状态监测仪、车辆导航系统、路面凹凸曲度测试仪、称重仪等技术装备,应从提高交通安全的角度,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侯心一.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隐患特征及管理对策:以上海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4(5):52-57.

[2]贺椿秦.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2):158-159.

[3]王文涛,张启.加大行人和非机对城市交通安全畅通问题的几点思考[J].交通标准化,2006(1):79-81.

交通安全科技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