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怎么标页码
论文是我们学术及科研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小编整理论文怎么标页码的方法,欢迎阅读!
论文标页码的方法
1、打开需要编辑的论文,点击“显示/隐藏编辑标记”,为了显示下边的分页符标志。
2、将摘要、前言、大标题设置成标题1,小标题依照次序设置成标题2、标题3以此类推。
3、在首页和摘要中间,目录和正文中间插入分页符。
4、双击摘要的底端,插入页码,设置格式,注意首页、摘要目录部分和正文部分分别单独设置页码(在设置时取消“链接到前一条页眉”)。
5、回到目录页,插入目录。
6、设置完成后,目录页码就设置好了。
关于未来的论文范文
未来组织的发展初探
摘 要:组织是个人发展的载体,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集团,都不可能没有组织的存在。在了解什么是组织、现存社会主要有哪些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在科技进步和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出现的当今社会的变化趋势,探讨了未来组织的特点。
关键词:组织;形式;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D0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274-02
一、什么是组织
从词源学上来考证,组织一词来源于希腊文“organon”,是 “工具”、“手段”“之意。从中文来看,组织一词是“编织”的意思。后来组织一词被引申为将一种物体的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组织”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也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从广义上讲,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组织作为人的集合不是简单的毫无关联的个人的加总,它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协同劳动而产生的群体。弗莱蒙特・E・卡斯特和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认为,组织指的是结构性和整体性的活动,即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人们共同工作或协作。相互关联性的观念表明的是社会系统。组织是(1)有目标的,即怀有某种目的的人群;(2)有心理系统的,即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3)有技术系统的,即运用知识和技能的人群;(4)有结构的活动的整体,即在特定关系模式中一起工作的人群。在狭义上看,不同领域和学界对组织的具体定义不一,如在管理学中,组织被看做是反映一些职位和一些个人之间的关系的网络式结构;按照传统的被大多数行政管理学者所承认的定义,组织即指和传统的官僚制结构相联系,为了完成某种目的而聚集起来的一群人,通过指挥许多人的活动,以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这种指挥活动是通过一系列上下级相互作用的权威关系得以贯彻实施的,其特点是在这种上下级的互动关系中,权威是自上而下的,也有人从结构体系或者层级制定等方面来定义官僚组织,这种定义是分工和明确的权威关系(每个人只有一个上司)的反映。
组织,也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静态方面,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动态方面,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组织被作为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二、现存的组织形态
1873年,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将组织一词引进了社会科学,他在提出“社会有机体”这一概念时,将组织堪称是已经组合的系统或社会。从管理学的角度,常见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矩阵式、事业部、现对其进行概要介绍.
直线式组织是指一切管理工作,均由管理者直接指挥和管理,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的优点是管理机构简单、管理费用低、命令统一、决策迅速、指挥灵活、上下级关系清楚、维护纪律和秩序比较容易。但也有缺点,如管理者精力有限,难以深入细致考虑问题;管理工作简单粗放;成员之间和组织之间横向联系差等。
职能式组织的特点是专业分工的管理者代替直线制的全能管理者;设立职能部门,直接指挥组织的各项活动;下级服从上级行政部门和职能部门的指挥。
这种组织的优点是:具有专业分工优势,能发挥专家的作用;专业管理工作做得较细,对下级工作指导具体;可以弥补各级行政领导人管理能力的不足;主管易于控制和规划。但是,这种组织容易形成多头指挥,削弱统一指挥;相互沟通不灵,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直线职能式组织是在直线制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只有各级行政负责人才具有指挥和命令的权力;职能部门只有经过授权才有一定的指挥权力。这种组织综合了直线制和职能部门的优点,但是,由于各职能部门自成体系,不重视信息的横向沟通;工作容易重复,增加费用;职能单位之间可能出现矛盾和不协调,造成效率不高;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对环境反映迟钝。
矩阵式组织是在直线职能式垂直形态基础上,在增加横向的领导系统。它是一种临时性,非长期固定性组织。这种组织加强了横向联系,克服职能部门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现象;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具有较大的机动性,资源利用率高。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成员有临时观念,责任性不够强;双重领导,有问题难分清责任;需要有善于调解人事关系的管理人员
事业部组织是指总公司下面按产品或地区划分事业部或分公司。事业部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利润中心,总公司只保留部分决策权,部分权力下放;事业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处理日常经营活动。其优点是统一管理、多种经营和专业分工的良好结合;责、权、利分明,易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保证公司获得稳定的利润。缺点是需要许多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管理机构和人员较多,管理费用大;对事业部经理要求高;分权易产生架空公司领导的现象;各事业部争夺资源,易发生内耗,不易协调。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行的组织模式有学习型组织、无边界组织、虚拟组织等。学习型组织是指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教授――位杰出的技术专家,他是20世纪50年代早期世界第一部通用电脑“旋风”创制小组的领导者。无边界组织是指其横向的、纵向的或外部的边界不由某种预先设定的结构所限定或定义的这样一种组织设计。在今天的环境中要最有效地运营,就必须保持灵活性和非结构化。无边界组织力图取缔指挥链,保持合适的管理跨度,以授权的团队取代部门。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开始再造GE时,提出了“无边界”的理念。虚拟组织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组织的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人机一体化组织。其特征以现代通讯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机器智能产品为依托,实现传统组织结构、职能及目标。在形式上,没有固定的地理空间,也没有时间限制。组织成员通过高度自律和高度的价值取向共同实现在团队共同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根据自己生产、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对产品的品种与规格、花色式样等提出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此,现代企业向组织结构简单化、扁平化方向发展,于是就产生了能将知识、技术、资金、原材料、市场和管理等资源联合起来的虚拟企业,进而出现了虚拟组织。
三、未来组织的特点
在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推动下,人类社会出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另一波新的变迁,其主要特征是信息传播和信息交流方式的变革,在生产、管理、生活、形态、工作性质、公司组织、政治体系、经济制度、社会风气、文化等方面出现了分权化、分散化、规模化、多样化、异质化等五大趋势。
一个组织的发展受组织环境、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工作能力等因素的影响。环境变化必然带来组织形式或组织结构的变革。未来组织的发展必然和科技进步、全球化、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考虑到以上组织环境和相关促进因素,预计未来组织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组织日趋分化和复杂,日趋相互依赖与合作。由于技术剧变和市场的因素,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比过去更高。同时,生产这些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组织也趋向分化,并变得复杂起来。技术与环境的变化,组织间的联系更为密切,随着复杂性和不确定的增长,组织摇要建立更多的合作与协作关系。
第二,专业化和复杂性越来越强。全球化进程使得专业分工权力正在变得更加依赖于信息,而不是正式职位,权力变得更加分散。
第三,组织的扁平化。传统的组织表现为一种等级鲜明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组织内部信息和壁垒将被打破。内部网使组织成员在平等的基础上收集信息并进行对话和交流。随着组织中间层次的减少,命令下达、信息传翰速度加快,决策与管理得到有效执行,组织变得灵活、敏捷。这种扁平化的组织形式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约管理费用,并提高组织效率和效能。
第四,组织权力下放。随着环境迅猛变化,大组织将尽可能地分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较小组织,并将决策权力下放,使基层组织充满活力,以应对各种突变和适应各种变化。随着组织的扁平化,管理人员将减少,管理幅度将增大,决策更多地依赖成员自己作出,因而组织必然要下放权力。
第五,弹性化的组织结构。传统的组织,规模愈大,组织行为愈僵硬,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就愈迟钝。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产品将不断问世,产品寿命也将缩短。组织必须灵活敏捷地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组织结构作出调整,重新配里人员。弹性化已成为必然。这也使组织在形式上更具多样性。
第六,虚拟组织增多。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出现一种虚拟化的组织。这种组织无总部、无规章、无等级,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把许多人联合在一起,它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保持彼此联系。在这种组织形式里,成员相互信任、彼此依赖,往往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协同“作战”。这种组织并不长久,为完成组织目标可“集中兵力”,“战斗”结束就分开。这种组织形式灵活性强,并能作出快捷反应。
第七,组织的无边界化。组织更多的不是表现为一种有形的障碍,其界限越来越趋向于无形。企业再也不会用许多界限将人员、任务、工艺及地点分开,而是将精力集中于如何影响这些界限,以尽快地将信息、人才奖励及行动落实到最需要的地方。“无边界”并不是说企业就不需要边界了,而是不需要僵硬的边界,是使企业具有可渗透性和灵活性的边界组织结构模式替代刚性模式,以柔性组织、以可持续变化的结构代替原先那种相对固定的组织结构。
第八,组织的多元化。企业不再被认为只有一种合适的组织结构,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地域的组织结构不再是统一的模式,而是根据具体环境及组织目标来构建不同的组织结构。
结语
虽然我们只能初探未来组织的一些发展特点,而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组织的具体结构和形式,但我们相信,随着现代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未来的组织肯定会更加适应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变得更加有效、更加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成福.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J].中国行政管理,2000,(5).
[2] 江历明.未来组织的变化与应对[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
[3]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 臧雷振.“大部制”改革:概念界说、现实考察与未来走势[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9,(1).
[5] 张成福.变革时代的中国政府改革与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5).
论文怎么标页码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