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毕业论文范文
校园体育文化对学校体育教育具有重大的影响,对学校的体育运动开展的情况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 高校体育文化中武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武术文化的特征和内涵,然后阐述了对武术文化的深刻理解,最后探讨了建设武术文化的途径,以期进一步促进国内高校武术文化的发展,提升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为构建和谐校园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武术文化;构建;发展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和氛围,更代表了学校的灵魂,发挥着展示学校精神文明、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作为校园文化中重要的一份子,武术文化建设备受瞩目,它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分支,在培养学生精神潜质、提高学生体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积极、向上的武术文化在学生养成良好品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视野的开阔、传承古老的中华武术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1高校校园武术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学生和老师依托体育的行为规范养成了校园武术文化。它是群体性竞技活动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总和。武术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形态,在高校等教育校园中根植,具有突出的校园色彩特征。武术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上述各要素的改变而转变,形成具有多元化、动态化的文化形态,其不仅具有鲜明的体育文化特色,有独具个性色彩。由此可知,对校园武术文化这一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亚文化进行科学的培育并积极地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武术文化的精髓
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同时它也是独具中华特色的一项体育竞技项目,深入地研究武术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它和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相吻合,在中国道家哲学中占据独特的地位,富有深刻的哲理。武术锻炼是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集锻身养神、调生养性于一体,以创造统一和谐的价值观、社会观、道德观为目标。由此可知,有很多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优秀民族精神、品德。
3校园体育文化中武术文化的作用及意义
3.1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高校校园并非天生就具有鲜明主题的武术文化氛围,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培养、共同营造、尽心维护,唯有此,才有望形成集鲜明特色、丰富内涵、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体育文化。事实上,培养并营造校园武术文化的过程就是积极传播和发展武术文化的过程。通过凝聚武术文化的精神,在高校校园中形成武术文化市场,造就校园武术文化的氛围,培养其灵魂、强化其凝聚力、吸引力。文化热点的增加,其市场就会越大。连点成线、线动成面,促进高校武术文化氛围进一步丰富,越来越多的学生会被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并积极投入其中,感受博大精深的武术魅力,在武术锻炼的熏陶下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长此以往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最终树立终生体育的意识。
3.2丰富课外群体活动氛围
最近几年,国内在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在深化体育改革,不断提高学校中体育教学的地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对健康的渴望日趋强烈,这让学校体育教学具有广阔的市场,越发显现活力,这无疑是一股强大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促使其快速发展、壮大。作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有利手段和工具,武术理所当然在有知识和文化最高殿堂的高校中占据重要并积极的地位。所以,深入地培养和建设校园武术文化,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是促使学校养成健康、积极武术文化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3.3构推动校园武术活动中单项的建设
在不同形式的体育项目中深入的挖掘集趣味性、参与性、民族性为一体的项目,充分地发挥其文化内涵,是营造并培养校园体育文化的关键。武术作为中国古老的健身形式,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更独具中华文化,挖掘并创造新颖形式并具丰富内涵的武术活动形式,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便更容易,树立武术文化的“品牌”,丰富武术活动的兴趣性和参与性,有利地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壮大。
4校园体育文化中武术文化的引导和培育
4.1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作为社会科学,校园武术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大方向,坚持理论和实际并重。要想在发展道路上更健康,必须确立正取的政治方向。不仅如此,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现象,武术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体育教育思想作为指导,保证武术文化活动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和展现新的体育气象。
4.2坚持结合武术课堂教学和课外群体活动
在校园武术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3个方面:家庭、学生个体以及社会,校园武术文化是以校园教育为环境的文化现象,因此必须适应学校教书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服务于学校的体育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武术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应该和高校武术课程以及课外活动相适应,丰富其血肉,提升其灵魂。
4.3紧密结合学校的体育人群特质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体的文化倾向性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特质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对高校校园武术文化进行发掘并培育的同时,对这一点要充分地考虑并加以利用。不仅如此,还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充分发挥学校的软、硬件,打造活动的空间、营造活动的氛围,提升高校校园武术文化的建设水平。
5校园体育文化中武术文化的创新
5.1武术文化要和融合校园文化
武术之所以在国内经久不衰,从古流传至今和其文化特性具有很大的关系,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和教育密不可分,要想扩大武术的影响力,必须在国内正式教育体系中将其纳入,建立新中国后,为了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很多高校体育教学体系都把武术纳入专选课。进入新世纪后,国内武术运动获得深入的发展,很多学校不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还成立专门的协会、社团等,在高校从事武术教学的人员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认清高校中武术文化的着手点,使用校园媒体深入地宣传,利用诸如晚会表演、武术竞技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把武术的文化价值以及健身价值向全校的师生展示;在武术协会、武术教学的辅助下,致力于武术文化传播骨干的培养,扩容校园的传播团队;充分利用早操课余时间,组建不同形式、风格迥异的武术锻炼和表演活动,扩大武术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其中,打造独具本校特色的武术项目,邀请武术界知名人士进驻校园,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指导,不仅让教师和学生吸收优秀的武术文化,更发扬武术文化。
5.2拓展武术文化的自新渠道和途径
一种文化如果没有了追求“新”的动力,那么其很可能就此没落。事物要想向前方发展,就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事物发展的正道只有一种——求新。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于社以及校园中,显然也无法摆脱这种准则。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学校中存在,如今却有发展成为纯粹技术的趋势,在演练套路和赛手比赛中,他们确实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然而武术所独具的文化内涵却日渐萎缩,和我们渐行渐远,致使套路在仅仅追求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殊不知武术中“武”的内涵还能保留几许。面对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我们不仅仅把武术保留在技术层面。因此,要想促进武术的发展,必须深入其文化层面,对武术文化进行深入的思考,上文中论述的求新也就意味着文化的求新。作为高校中从事武术教育教学的教师,以及武术教育教学的受众——学生,要强化武术文化的创新渠道,扩展其途径,以便于更好地在高校中营造武术文化氛围。
5.3把握历史机遇
进入新世纪后,武术文化的发展既有挑战又有机遇。国内顺利举办国际性赛事为武术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平台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全民健身热潮,所以我们要以此为突破口,让高校在校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对其优秀的内涵充分的挖掘,努力发挥自身具有的和谐功能。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繁荣,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努力完善自身。
6结语
文化是一种力量、影响更是一种情怀,在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是各国政治斗争以及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这就要求国内高等教育以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课程之一,体育教育应该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学习让其一生受益的知识,这和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密不可分。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应该致力于求实、创新,让古老的武术文化散发迷人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史海燕.和谐校园文化中武术文化的作用及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9(4).
[2]陆晶.不同的武术教学内容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与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5).
[3]陈威.近现代武术文化传承流变——基于一个武术之乡的考察[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1).
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 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构建思考 》
摘要: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体育教学等工作的开展质量,关系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构建为研究的对象,结合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的开展现状,就如何构建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展开了实践与理论层面的探讨。通过本研究,以期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构建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体育文化体系;构建
引言
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民办高校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之一。民办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作为包括体育场地设施、体育课程、体育精神文化的客观存在体,先进的休闲体育文化,能够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等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加大对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以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构建为研究的对象,结合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的开展现状,就如何构建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展开了实践与理论层面的探讨。
一、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休闲体育的发展是伴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的,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休闲体育意识与休闲体育活动参与特征来看,之所以能够在校园范围内容被认同,是因为休闲体育能够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有效的娱乐与消遣的载体。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民办高校休闲体育的多样化,即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活动内容、组织方式、参与时间的多样化。多样化的休闲体育有效的丰富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闲暇生活。第二个特征是河南省民办高校参与对象的广泛性,表现在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活动的参与既有教师、也有学生。第三个特征是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的文化性,通过休闲体育活动项目为载体,逐渐形成个性化的休闲体育文化环境、文化体系。第四个特征是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构建的动态性。表现为休闲体育参与群体的动态变化、休闲体育活动项目的动态丰富与调整等。
二、强化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的规划
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是以大学里面的学生、教职工为主体,借助体育教学、体育比赛等方式,组织与构建起的有效体育活动载体。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是社会文化、校园德育、智育、体育的总称。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首先,要做好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构建目标的设置,以目标来引领休闲体育文化体系建设的实践。其次,要加大对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的构建,以此为基础丰盈民办高校师生的休闲体育项目。再次,要做好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指标的设置,通过合理的设置休闲体育体系的指标,来提升体系建设的系统性与针对性。第四,要加大对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休闲体育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三、加大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设施的建设
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场地设施、体育器材等物质资源。高校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加大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以此来为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师生参与休闲体育提供充足的锻炼场地与器材。首先,要加大民办高校休闲体育器材的补充力度,休闲体育项目多,器材特殊性强,为了更好的开展休闲体育工作,需要做好休闲体育器材的补充与管理。其次,要加强对现有场地设施的整合,休闲体育活动场地的整合效果,关系到师生参与休闲体育的效果。再次,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社区的合力来保障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效果。第四,要细化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通过规划、整合、创新等策略保证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全面性、多样化与有效性。
四、建立健全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工作的制度
在民办高校的休闲体育教学、休闲体育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低、组织形式不新颖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水平、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性。目前河南省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相对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所以,将休闲体育教学纳入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工作,对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促进大学生体育教学实践与意识的发展,满足不同大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与选择,促进大学生健康行为与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切实转变与创新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在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的休闲体育知识与技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具体制度落实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掘休闲体育教学的健身潜能,实现体育教学与休闲体育的联动提升。随着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实施,创新体育教学路径,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成为提升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效益,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锻炼的持续开展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休闲体育作为一种闲暇时间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缓解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休闲体育是顺应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求,以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行为习惯为目标的体育教学方式。通过优化高校休闲体育的组织方式、内容设置、评价方式等,来促进高校休闲体育开展的效果,为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加大民办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构建与优化
民办高校的休闲体育文化蕴含的体育精神文化,对激励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提升大学生拼搏精神与自信心有着重要的意义。精神文化作为休闲体育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构建的效果将会受其主要的影响。从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建设的效果来看,体育精神文化虽然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是对体育精神文化的挖掘、外显路径的实践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精神文化的引领价值,需要加大对休闲体育蕴含的健康文化、培养积极生活态度的精神等进行深入的挖掘,并通过创新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方式、组织形式等,来更好的培育河南省民办高校的休闲体育精神文化氛围。通过休闲体育精神文化的引领,帮助大学生在学校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与健康习惯。同时,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精神文化的培育离不开体育文化的层次性与主体性构建。
六、结语
综上所述,休闲体育是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放松身心、提升健康水平的一个有效路径,受到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喜爱。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体系建设具有多元化、主体性与动态性等特征,为了实现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需要从休闲体育活动内容、休闲体育师资、休闲体育教学制度、休闲体育评价等几个方面着手。在全面体现大学生休闲体育教学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创新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加大对本土化休闲体育运动的开发等措施,来实现河南省民办高校休闲体育文化建设的系统性与实效性。为培养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休闲体育技能、休闲体育参与意识、休闲体育价值观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金昌.谈休闲体育对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9).
[2]黄伊聪.从休闲体育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5).
[3]曾芊.论休闲体育的心理健康价值[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03).
[4]朱玉芳,徐奕宏.探讨休闲体育在高校体育发展中的作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05).
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 社会转型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动力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经济结构比重也进行了调整,传统的农业为主,工业为辅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的经济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依托传统经济结构而产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瑰宝的一部分,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情感,在新时代下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对此,笔者分析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民族体育文化面临的危机,并试图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寻找新的文化含义,帮助其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社会转型;民族体育文化;变迁动力
前言
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有着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效益占经济效益中的比重下降,加上外来体育文化活动的冲击,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少,许多珍贵的民族体育文化由于缺乏传承和宣传,正在面临消失的危险。
1.社会转型影响民族体育文化变迁的因素
在传统社会形态中,社会变迁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行为,一次大型的灾难或者战争都可能导致大规模的迁移,由此,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会发生改变。民族体育文化是基本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产生的,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改变而改变,因此社会变迁对民族体育文化有着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如果人们能够在社会变迁后及时改变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内涵,为其融入与新时代相符的精神特质,就能够使体育文化得以常新;另一方面,如果人们固守传统,不愿意汲取新时代和外来文化中的精华为自己所用,就容易使传统体育文化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最终因为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而被淘汰。
2.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和传承的动力
2.1丰富民族节日内涵。民族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每一个特定的民族节日都包含了人们浓厚的感情,传统的风俗习惯和特定的文化意义。例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中人们不管身在何处都要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圆月;而七夕节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而笼罩上了一层动人的爱情光辉,因此成了青年男女们谈情说爱的节日。由此可见,民族传统节日中包含着许多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了解了民族节日,就是了解了中华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不仅是汉族,许多少数民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歌节等等,这些节日中体现了各民族独特的风俗人情,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遗憾的是,当前社会由于受外来节日的冲击,许多民族节日正在消失。当代青年人更喜爱热闹而时尚的外国节日,却不屑于了解中国传统民族节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赋予传统民族节日新的含义,使其变得更加多元化和时尚,以此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比如国家可以在大型传统民族节日中举办相应的体育文化活动,如在七夕节举办单身男女相亲活动,在中秋节举办全国圆月摄影大赛等等,通过活动的影响力来宣传传统民族节日,使得更多的人了解民族节日背后的内涵和文化底蕴。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立传统民族节日研究部分,对民族节日涉及的文化背景,相关人物进行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帮助民族节日树立更加扎实的文化支撑。
2.2巧妙利用民族节日开展旅游业。这项措施对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发展尤为有利,不但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增进该民族节日的影响力,提高选宣度,还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下面笔者对于具体发展措施进行详述:首先,以少数民族旅游业为卖点的地区可以大力挖掘当地独一无二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资源,找出该节日最为传统和著名的活动,将其发扬光大,成为旅游活动的一部分。如内蒙古可在7,8月份开展草原赛马比赛,云南西双版纳可开展拨水相亲大赛,这类依据少数民族节日而形成的独特活动由于只能在当地感受,因此会受到游客的欢迎,同时主动宣传。其次,在民族节日传统活动演变成当地旅游项目的一部分后,一些时尚的元素就会主动融入传统民族节日中,甚至由于全国范围内游客的了解和参与,还会增添其他民族的一些活动元素。长期以往,民族传统节日就成为了兼容传统与时尚,具有民族性和开放性双重特点的特色民族体育文化。
2.3加快民族类高校建设。学校不仅是培养致力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人才的园地,更是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苑,当前我国专业的民族高校数量较少。发展势头不猛,导致民族体育文化类研究人才比较缺乏。为了改善目前的研究现状,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大力扶持民族类高校建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新的民族高校,在高考时对于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适度的优待。在民族类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着力体现我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兴趣;此外,应该设立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既注重传统体育项目的练习和继承,也在文化背景上进行深入了解。民族高校的教材编写应和普通高校区别开来,其首要任务是保证教材的民族特色和传统特点,鼓励学生开展以实用为目的的实地学习研究,增加教材中实践的比例。只有民族类高校改变了现在尴尬的发展现状,才能够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研究上提供足够的支持,才能为民族节日的变迁和革新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可以说民族类高校能否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节日未来的去向和命运。
3总结
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避免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两种极端的错误思想,既能够开放地汲取国外发展经验,实现取长补短,也要保留自己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其推陈出新。总观全文,在社会变迁的视角下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前景有着巨大的可行性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洪,李博.关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现代体育发展,2010(2).
有关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2.体育学院毕业论文范文
3.大学体育论文范文精选
4.大学体育教育论文范文
5.浅谈社会体育系毕业论文
6.小学体育毕业论文范文
7.有关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毕业论文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