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邵逸夫的从影之路

发布时间:2016-11-11 21:54

在简陋的廉租房里,邵逸夫和其他几个兄弟在昏暗的灯光下,整理片子,制作海报。白天,他们?在一辆租来的马车上,车上还放着放映机、影片以及其他需要的东西,浩浩荡荡地向各市镇,甚至乡村、园林、矿场进发,一路饱受颠簸之苦。

夜晚,他们就顶着星星、冒着露水露天放映电影。这便是邵氏兄弟刚到新加坡时艰苦生活的缩影。邵逸夫出生在上海,在这个富商家庭中有兄弟8人,他排行老六。早在上中学的时候,邵逸夫就对戏剧和电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1924年,邵逸夫的大哥在上海创办了“天一电影公司”,3个弟弟都在公司从事电影工作,其中邵逸夫负责摄影。1926年,邵逸夫中学毕业,他决定跟着三哥南下新加坡,去开拓南洋电影市常这可以?是邵逸夫通往电影事业的路途上迈出的第一步。可是,出乎邵逸夫的意料,第一步走得如此艰辛,如此困难。

在20 世纪20 年代的东南亚,人们很少能看到电影,因为只有大城市才有戏院,加上交通不便,人们很少有机会能够进城。当时电影发行工作之艰难可见一斑。出生在富裕家庭,成长在大都市,哪儿受过这样的苦,邵氏兄弟很多时候都会产生“不干了”的念头。

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南洋的华侨十分喜爱来自祖国的电影,当他们看到观众的兴奋与满足时,便忘掉了白天长途跋涉的辛劳,继续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他们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度待了4 年,结识了很多华侨朋友,也看到了南洋广阔的市场前景。后来在新加坡,邵逸夫和他的哥哥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建造了很多游艺场和电影院。

随着邵氏兄弟事业的蒸蒸日上,原有的设备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他们决定淘汰无声放映机,去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然而从他们作出决定的那一刻起,磨难就悄悄降临到了他们身上。

1931 年的一天,邵逸夫乘坐一艘轮船漂洋过海,可他万万没想到,他们的轮船竟然触礁沉没了,游客纷纷落水,邵逸夫也未能幸免。他死死地抱着一小块木板,在茫茫大海中漂泊了一天一夜,最终获救。经过这一次死里逃生,邵逸夫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悟,并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事业。

邵逸夫最终从美国好莱坞买回了有声电影机,之后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在香港拍摄完成,自此中国电影从无声进入有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经过努力奋斗,到抗日战争前夕,邵氏兄弟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开办了110 多家电影院和9 家游乐场,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雄踞东南亚影业市常

“天一”与邵氏兄弟分居上海和南洋,相互呼应,共同为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努力奋斗。就在他们的事业如日中天时,灾难又一次降临了。1931年秋天,一场无情的大火吞噬了香港天一制片厂所有的厂房和影片拷贝,多年的奋斗付之一炬。

然而邵逸夫一点也没有灰心丧气,他重新在废墟上搭起了事业的舞台,以图东山再起。10 年之后,经过不懈努力,他又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和婆罗洲等地建起了139 家电影院,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再次成为东南亚影业市场的龙头老大。

不久,随着“二战”的爆发,厄运再一次降临到邵逸夫的头上。1941 年,日本侵略者攻陷香港地区和新加坡,邵氏兄弟100 多家电影院在战火中化为灰烬,而邵逸夫本人也被投入地牢,扣上了“拍摄反日电影”的帽子。抗日战争胜利后,邵逸夫兄弟一边制作新电影,一边在南洋各地重建游艺场和电影院。经过整整10年的努力,冲破重重困难,邵氏兄弟创造了又一个辉煌。

励志:邵逸夫的从影之路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