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汇总

发布时间:2017-06-05 11:28

《寡人之于国也》是大学语文的传统篇目,它具有多种艺术美因素,这篇文言文赏析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一)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因此提出疑问。先试从梁惠王自己标榜的尽心于国的表现赈灾救民人手分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然等灾害面前赈灾救民的实际上光赈灾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等灾害的发生,从根本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足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使其乐其所为,这当然是仁政的具体表现。梁惠王自己也许确实是尽心于赈灾救民,但这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已。而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也许邻国之政真的没有梁惠王用心,也许是邻国采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运气的作用没有发生太多的自然灾害,因而也就没有太多的赈灾救民的举动,不管如何,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通过分析,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因此孟子小试牛刀就解决了问题。

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所谓“引君入瓮”,就是论辩中常用比喻说理,且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孟子面对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问,不直接回答原因,却又设个圈套。总体上用刚打仗来比喻治理国家,用战败一方弃甲曳兵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然后提出问题;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这也是逃跑。这样,梁惠王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

第三部分;论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径——实行仁政。这部分分三个层次论述了推行王道实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径、根本途径及应持的正确态度。基本途径: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吃穿问题。在这个层次里,孟子运用了“连锁推理”形式。就是用前边推出来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又用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如是往复。孟子首先从“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推出“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沦。又用“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个结论作前提,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又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王道之始”。这种“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人手。

论述时,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增强说服力量,显示了孟子雄辩的艺术。这也许就是孟子的文章为后世称道效仿的原因之一吧。根本途径: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解决精神文明问题。在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丝织业,让五十岁的人就穿上丝绸衣服;发展畜牧业,让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教育事业,让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而推而广之。

这样一个老有所养、民风淳朴、其乐融融的社会不就是一方净土、一方乐土吗?势必会“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而何愁民不加多!应持的正确态度:梁惠王的愿望是“使民加多”,而国家的情况究竟如何呢?下面孟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人的饭食,路上饿殍遍地,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出现这种情况,可梁惠王也不打开粮仓赈民,人饿死了,却说“非我也,岁也”,这和拿着武器杀死人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自己是而兵器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孟子又是运用比喻批评了梁惠王推卸责任。

最后,语重心长地指出“使民加多”的正确态度:不要归罪年成,要有具体的措施实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到你这里来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二)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它批评了梁惠王只满足于搞“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而未从根本上改变百姓处境的错误,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阶级对立和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孟子极力提倡实行王道,推广仁政,表现出对当权者残暴统治的不满和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该文不仅具有美的内容,而且具有美的形式。它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抑扬兼施,引导有方。文章开头,梁惠王自夸“尽心”于国事,叙述“移民”、“移粟”的情况后,称“邻国之政”不如自己“用心”,对“邻国之民不加少”,梁国“之民不加多”感到不理解。针对梁惠王的这一心理状态,孟子用抑扬兼施的方法进行引导。梁惠王加小恩小惠给民众而沾沾自喜,自以为“尽心”而矜功的情绪,孟子通过打仗的比喻,给以辛辣的讽刺,使梁惠王认识到自己与邻国的当权者在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未尽心于国事,都未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逃五十步与逃一百步,都是倒行逆施,不可能获得民众的拥戴,因此无功可矜。这样,孟子让惠王消除了盲目自大的想法,克服了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思想障碍。这可以说是一种“抑”的方法。

梁惠王的望民“加多”,既是好大喜功的流露,但从他渴望能够得到拥戴这一点上看,又是孟子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一种潜在的有利因素。因此,在打消了他的矜骄情绪之后,孟子就注意勉励他行王道,施仁政,实现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认为,王道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可以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于是,他从种田、捕鱼、伐木谈起,指出使百姓做到“养生丧死无憾”,就是实行王道的开始。然后,他又以“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等论述,向惠王展示了行王道后将会出现的鼓舞人心的美好前景。这里,孟子显然运用了“扬”的手法。

末段是作者抑中寓扬的有力之笔。在声色俱厉的抨击了统治者造成百姓的不幸、却又狡猾地推卸责任的可耻行经之后,孟子说:“王无罪岁,天下之民至焉”。不要归罪于年成不好,这对于国君来说,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倘能如此,“天下之民”就会争向归附。这是对梁惠王极有吸引力的景象,他是不能不动心的。可见,抑扬兼施是孟子攻心的一种极有用的手段。

其次是比喻生动,说理形象。孟子善于用比,通过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和深刻。本文中,孟子以战为喻的描写,绘声绘色,简短而有魅力。“填然鼓之”,交代了发起冲锋时的情况。“兵刃既接”,展现了双方短兵相接的景象。“弃甲曳兵而走”是一方战败的场面。这一番描写,暴露了逃跑者的丑态,突出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极度愚蠢,强调“五十步”与“百步”仅有量的不同,而无质的差别,把梁惠王在跟“邻国”相比后所自诩的“尽心”贬的一钱不值,说服他警醒过来,改弦更张是非常必要的。至于统治者把“涂有饿殍”归罪于年成不好的十分荒谬的观点,孟子用“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比喻加以抨击,一针见血地戳穿了统治者推卸责任的把戏,揭露了“苛政猛于虎”的罪行,不给梁惠王留下一点辩解的余地。

再次是连锁推理,新意迭出。在阐述行王道的初步措施时,孟子运用了连锁推理的方法,从“不违农时”入手,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直说到“王道之始”为止。这对梁惠王来说,足以起到引之入彀的作用。孟子先以“不违农时”、“数罟不如�池”、“斧斤以时如山林”为前提,推出“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论;然后以此结论为前提,又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王道”已有了开端的更新的结论。连锁推理的运用,使文章逻辑严密,承接自然,新意迭出,具有势如破竹的气概和引人入胜的魅力。

最后是善用排偶,气势奔放。为了使说理更加透彻有力完密严谨,该文善于运用整齐而含有对称特点的排偶句式。排比的特点使行文纵横驰骋,具有所向披靡不可阻挡的气势;对称的特点使相关的意思联系紧密,行文严整,悦人眼目。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如�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三组排偶句,从“食”和“用”两方面分三层阐述遵循自然规律的必要,并通过“不可胜”三个字的重复,强调遵循规律的效果,说明“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是不难推行的,可以说是推理周全,气势充沛。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接连运用了均由三句构成的四组排偶,由生产说到教育,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描绘出理想社会的蓝图,雄辩地说明推行王道是除弊兴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其表意之完密,气势之充沛,使人不能不佩服作者组织语言的功力和技巧。

总之,《寡人之于国也》有多种艺术美的特征,它不愧为《孟子》中优美的篇章。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汇总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