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训练

发布时间:2017-04-09 07:06

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要及时进行课后训练,这样才能学好语文。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人教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训练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训练及解析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载货 登载 刊载 转载

B.落伍 落选 落枕 落枕

C.直角 角逐 角斗 角色

D.喷壶 喷泉 喷射 喷嚏

【解析】 D项,“喷”都读pēn。A项,“载货”中的“载”读zài,其余都读zǎi 。B项,前两组中的“落”都读luò,后两组中的“落”都读lào。C项,第一个“角”读jiǎo,后三组中的“角”都读jué。

【答案】 D

2.依次填入下面语句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在全山________了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掀起了全民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热潮。

(2)北约各成员国领导人于当地时间19日聚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为期两天的北约峰会,________了新战略,并对北约未来十年发展提出新构想,重申2014年撤军阿富汗计划。

(3)目前近地空间有上千个报废的航天器在绕地球“打转”,如何________清除这些太空垃圾一直让专家们感到棘手。

A.树立 制订 逐步

B.竖立 制定 逐渐

C.树立 制定 逐渐

D.竖立 制订 逐步

【解析】 树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竖立:侧重指在地上或物体上把一些物体直立起来,使用对象多是具体的。制订:多指协商创制拟定,只说动作本身,不指动作完成,常有“起草拟定”之意。制定:指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强调动作已完成,常有“制定妥当”之意,其使用对象为纲领、方针、政策、路线、规程、章程等。逐步:一步一步地,重在强调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层次性。逐渐:着重指渐渐地、一点一点地,没有明显的阶段性,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人们有意识的、过程较长的活动,也可用于各种自然事物的变化。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你幸福吗?这个红遍大江南北的问题对于“上过太空”的航天员会是什么答案?昨天,“神舟”九号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来到上海科技馆参加以“涅槃神舟,逐梦天宫”为主题的活动,与上海青年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

B.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C.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D.“知道我为什么不厌其烦地说吗?”韩德云自问自答,“因为我想铺垫更多的群众基础、舆论基础。达成共识的社会基础越厚实、认可度越高,越有利于推动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的进行。”

【解析】 C项,应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从有新闻那天起,它便裹挟着虚假的音符扑向人类,混淆视听,摧毁新闻的本质,严重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新闻乱象。

B.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所、不同的交际对象,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力争做到准确、得体。

C.经过医生连续几天的治疗,小李的高烧终于减轻,今天是不瘟不火,神志也清醒了。

D.二战初期,德军大规模使用机械化部队,曾运用闪电战出奇制胜前苏联,俘虏苏红军近250万。

【解析】 A项,“裹挟”①指(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伴随着移动;②指(形势、潮流等)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用某种态度。使用正确。B项,“场所”指活动的处所。而句中语意范围要大,应包括时间、地点、情况等,应改为“场合”。C项,“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不能用来描写人的身体状况。D项,“出奇制胜”指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在句子中只能作谓语,不能带宾语。

【答案】 A

5.(2012•大纲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作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解析】 本题从搭配不当的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项,“掌握……应用”,动宾搭配不当。B项,“对……纳入监督的范围”,用错介词,应把“对”改为“把”。C项,“带给了……工作中去”,动词不当,“带给”改为“带到”。

【答案】 D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 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1957年10月4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一枚顶端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

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6.文章第一段,除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外,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关于这段文字的作用,可以从描述的场景和渲染的气氛角度思考。

【答案】 写“辉映的朝阳”“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飞船”和“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的航天员——杨利伟”,寥寥数语,勾勒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渲染了发射前紧张而激动的场面,引人联想。

7.第四段中画线的语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课文前三段是新闻的导语,这是一个过渡性语段,是为了写下文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历程的。围绕“过渡”分析作用即可。

【答案】 过渡(承上启下),说明下文要写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探索努力的过程。

8.文章描写火箭发射时的情景用了一连串动词,找出这些动词,简要说明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文章描写火箭发射情景的文字集中在第二段,这些动词非常明显,可以从写景抒情的角度思考这些文字的作用。

【答案】 这些动词有“喷射”“托举”“拔地而起”“直刺九霄”等。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神舟”五号发射时惊心动魄的瞬间,表达了作为中国人看到“神舟”五号顺利升空的自豪感。

9.请以节选的部分文字为例,谈谈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讯的语言相对于散文来说,不易抒情,但是本文的语言却饱含激情,理解时注意结合“神舟”五号在中国航天史上的意义体会。

【答案】 作者的语言饱含激情,等待时气氛的安静,要描写自然景物时有着一种必胜的信心。升空刹那,“惊天动地的巨响”“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是飞船发射的特写镜头,作者怀着崇敬和必胜的信心写出了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语言优美,极有力量。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

冯春梅 刘 程

“神舟”五号飞船起飞九分多钟后,进入地球椭圆轨道。杨利伟立刻处于失重状态。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全身感觉很难受。他意识到,这样时间长了,会导致“空间运动病”,给执行任务带来可怕的后果。于是,他调动自己的意志力,克服着失重带来的不适,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几分钟后,他的状态恢复了正常。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历,杨利伟回忆时用了三句话:“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

有资料记载,世界上50%的航天员都在太空发生过“空间运动病”。这种病严重时,会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设想。教练黄伟芬说:“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

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

杨利伟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自我锻炼。一天,妻子回家时发现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进行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每次做转椅训练时,他做的时间最长,别人做5到8分钟,他却做15分钟,头也摆到最大幅度。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严格的老专家曾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人生活在地球上,已习惯了地球对自己的吸引力。超重和失重的感觉,只能够想象。而杨利伟在地面上就必须先熬过离心机训练这一关。

离心机训练。坐进一个由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以100千米的时速旋转。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每次训练要做8个G(8倍于地球引力)的负载,持续时间40秒。“那真是一秒一秒地熬,脸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杨利伟说。

刚开始训练时,杨利伟的心率是每分钟140多次,经过训练,降到110次,并且在高负载的情况下,他不用很大的力量去对抗,还能观察别的东西。离心机里的面板上有3个灯,其中的警灯是坚持不住的时候按的,杨利伟从来没有按过。

“喜欢的东西,你不能去做;不喜欢的东西,你必须要做,还要常年坚持。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的事情。”战友翟志刚尤其佩服杨利伟这点。

水上应急训练对有些人可能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对杨利伟来说并不轻松,因为杨利伟每次跳水时都要呛水,半天缓不过劲来。但不管怎样,他都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每次都把自己呛得后脑勺疼。

杨利伟是一个喜欢吃肉的人,但为了控制体重,他从不多吃。晚上饿了,也没自己加过餐。“要保证训练,你不得不坚持这样做,尽管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杨利伟对记者说。

10月16日,杨利伟乘坐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返回地面。在穿越“黑障”时,他与地面失去了联系,飞船在疾速下降,外面是烧灼的火苗,通红一片,过载达到10个G,噪音冲击有160多分贝。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杨利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力量,同超重对抗。两分多钟后,飞船冲出黑障区,向着陆场奔去。

杨利伟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10.(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1题)仔细阅读全文,为这则新闻拟写一条导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用来点明新闻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拟写导语时,要抓住并全面概括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

【答案】 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成就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想,也书写了一名青年军人的特殊光荣。杨利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是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

11.文章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讲述了杨利伟的一些事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新闻的主体部分依次写了杨利伟艰苦训练的五件事,阅读该部分内容,依次概括出来。

【答案】 ①克服“空间运动病”;②地面训练;③水上训练;④控制体重;⑤与“黑障”对抗。

12.文章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把杨利伟这个英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请结合原文,就细节描写的手法举两个例子加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文在写杨利伟训练时,主要通过细节刻画来突出其顽强意志。

【答案】 示例一:做转椅训练时,“做的时间最长”“头也摆到最大幅度”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杨利伟的严于自律和顽强意志。

示例二:进行“离心机训练”时,在高负载的情况下顽强训练,从来没有按过警灯的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

13.杨利伟的成功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由杨利伟战胜艰险,战胜自己,走向成功的事例升华到人们争取成功的一般规律。

【答案】 (1)良好的素质为成功提供了可能,但不发展提升素质,就可能与成功失之交臂。

(2)成功的里程碑需要用汗水甚至热血浇铸。

(3)英雄不是天才,英雄一样有平常人的烦恼和困顿,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就是因为他们积极应对纷至沓来的困难甚至灾难,以平常心生活,以超常心工作。(言之成理即可)

四、语言表达

14.为下面的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新华社11月22日电 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机构立下了汗马功劳。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政府举行仪式,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为对接机构的研制单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颁发了首批15项专利证书。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究所所长高松涛介绍说:“在对接机构长达17年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确保了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成功,体现了我国空间对接技术的硬实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拟新闻标题,需要在导语中筛选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最本质的信息。本则新闻导语中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首批15项专利”都是重要的信息。我们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短语,就是大致的标题了。

【答案】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技术获得首批15项专利

15.将下面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上,使上下语意连贯。

你是否想到,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的设计灵感竟是来自小小的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据此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一种犹如蝴蝶鳞片的控温系统。

①当气温上升阳光直射时,鳞片自动张开,以减少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减少对阳光热能的吸收。

②而在阴影区域,卫星表面的温度会下降到零下200 ℃左右,这对卫星上的精密仪器仪表的危害极大。

③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自动闭合,紧贴体表,让阳光直射鳞片,从而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④当受到阳光强烈辐射时,卫星表面的温度会高达2 000 ℃。

⑤人们发现,蝴蝶身体表面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正确顺序为(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语境可知本语段是介绍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的设计灵感来源的,分析所给各句可知,②④是说卫星表面温差大会对卫星上的精密仪器仪表产生极大的危害,根据两句的句意判断②在④的后面;而①③⑤是说在蝴蝶身上所得到的控温启示的,先总说蝴蝶身上有调节体温的鳞片,再分说这些鳞片是如何调节体温的,依据认知规律应先介绍气温上升时再介绍气温下降时,那么,正确的语序应该是⑤①③。

【答案】 ④②⑤①③

人教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训练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