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学期政治期中考试卷

发布时间:2016-12-26 12:22

你想要提前预知你的考试成绩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测验一下吧!下面是有小编为你整理的高二第二学期政治期中考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高二第二学期政治期中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至清朝中期,共修成二十四部有“正史”之称的纪传体史书。延续不断的历朝正史,使得中华文明能够五千年一脉相承。修史这有利于中华文化( )

A.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 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D.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2、由于电脑、手机的广泛使用,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越来越差,针对这一情况,2011年8月26日教育部下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在中小学校语文、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设置书法课程。开展汉字书写教育活动的原因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③汉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④可以增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历史悠久的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然而在千百年的传承中,中秋节不仅习俗很多,许多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等等。这表明 ( )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 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④中华文化有共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2011年8月9日,第四届海峡两岸“三祖文化”交流周在河北张家口举行。来自海峡两岸近万名中华儿女一同祭拜中华始祖,弘扬中华文化。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B.两岸交流使两岸文化逐渐趋同

C.海峡两岸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D.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必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如今,在x藏,已有500多年历史的藏戏得到保护和发扬;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壮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得到大力传承和弘扬。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 )

①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民族根基 ②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

③面向世界,博釆众长,为我所用 ④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2011高考广东卷3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 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2011高考海南卷15)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 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 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关于诚信问题,孔子曰:民无信 不立。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程颐说:诚者,实理也。我们今天中国人倡导诚信原则,不能不到儒家那里寻找资源,可见儒家的诚信观念犹如我们的黄皮肤、黑头发一样,是我们不可摆脱的民族精神基因。这说明( )

A.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B.只有传承儒家思想,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C.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D.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9、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五千年沧海桑田的历史,始终坚守着、积存着、传承着一种百折不挠、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始终体现着、印证着、 弘扬着一种强大的民族战斗力,始终贯穿着一根压不弯的民族脊梁。

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 )

① 在各个时期的民族精神是完全一样的

②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 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促进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0、在迎接党的90华诞之际,在各地掀起的创先争优活动中,一大批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身上 所体现出来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 )

①是对党的宗旨的新诠释

②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③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精神,不具有普遍意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11年7月22日,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总结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18年来吸引了6亿人次青少年参加并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之所以要开展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沂蒙精神是山东人民革命精神的集中概括,具有强烈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培育出的沂蒙精神,同样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脉相承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主要表明( )

A.中华民族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创造的精神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创造的

C.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使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13、百善孝为先。“父亲节”刚过,2011年8月29日,台湾人又迎来“祖父母节”。自2010年起,台湾教育部门将每年8月份的第4个星期日定为“祖父母节”,希望通过这个节日,让祖孙间多些互动,推广重视孝道伦理的观念。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

A.发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

B.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D.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14、(2011高考福建卷27)“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15、(2011高考北京卷2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① ④ C. ②③ D. ③④

近些年来,我国的文化事业出现了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态势,文艺的各个门类都出现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但在文艺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过度娱乐化”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电视节目中,为了赢得视听效果,大都从感官出发。这种“娱乐”低俗如果不加以遏制,败坏人们的审美趣味,对社会尤其是未成年人造成严重的伤害。据此回答1~2题。

16、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B.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C.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人 们文化选择的多样性

17、针对当前文艺 “过度娱乐化”倾向,政府应( )

A.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B.应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C.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要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18、《中国达人秀》在上海体育场上演“梦想之夜”,收视率全国第一,获得了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该档节目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积极的人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人民,为促进社会和谐营造导向正确、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这主要说明,为人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应当( )

A.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主,又要兼顾社会效益

B.要迎合群众的欣赏口味

C.满足人们多样性的娱乐的需求

D.发展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的健康的有益的文化

19、2011年6月29日,2011(重庆)中华红歌会在重庆奥体中心开幕,场内外超过10万名演员和观众共同演唱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而又广为流传的歌曲。中华红歌会的举办有利于( )

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障基本文化权益

②引领社会风尚,杜绝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③打造良好文化环境,陶冶个人情操

④立足群众需求,推动大众文化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④ D.①②④

20、2011年8月25日,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在北京国家体育馆举行。历届飞天奖评选始终以正确引导电视剧创作为己任,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评选标准,同时兼顾大众的关注度和美誉度,引领电视剧创新方向。作为主流媒体应该( )

①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体现多样性 ②发挥着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的的导向和示范作 用

③坚持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④要大力发展经典文化,提高文化的层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高二第二学期政治期中考试卷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