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随笔

发布时间:2017-02-10 10:13

又是一年高考时,你或许又在感慨感慨高考了。那么先去欣赏学习高考散文随笔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高考散文随笔,希望你喜欢。

高考散文随笔篇一

又是一年高考,我不由得回忆起38年前的高考,幕幕情景,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那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喜讯似春风吹进了街头巷尾,又象甘霖沁进了人们的心田,一时间大家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那年我20岁,在无锡县西漳公社(今惠山区堰桥镇西漳小区)任团委书记代兼文化站站长,由于工作很忙,又要下乡去村里秋忙蹲点,住在西漳三五馆蚕种场,白天和队里的社员一起割稻种麦,晚上还点灯开夜工。

我离开校园已两年,如果要参加高考那一定要抽出时间认真复习,父母亲劝我别去高考了,留在公社里做团委书记还能兼顾家里,可是我很想去参加高考,一是梦寐以求进高校深造,二是想考核一下自已的文化底子究竟如何?决定之后立刻就去办了报考手续。

那段时间白天和村里社员一起“战天斗地、辛苦劳作”,晚上就抽时间复习功课,记得我在三五馆蚕种场用养蚕的匾搭了一个严严实实的鸟巢般的复习场所!里面装了个灯泡,每天夜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带两个面粉馒头和一瓶开水,独自在蚕种场看书复习。晚上10点以后常常会犯困,然后就去水龙头冲凉水清醒头脑,坚持1小时后又困极了,再去水龙头冲凉水,过了十分钟又去冲凉水,到后来实在熬不住了,干脆伏案和衣而睡,天亮后又下地干活,日复一日,十天以后参加高考。第一次是预考,只考数学和语文,成绩出来了,语文96分(全县名列第一),数学差不多70分,初战告捷取得了复考资格。

复考是在邻近的前洲中学,乡里包了一只船组织考生带了生活用品走水路去的前洲。记得第一天上午考数学,有两道‘对数’内容的应用题共40分,这个题型除了“老三届”考生曾在高中学过,我们这些低年龄的连见都没见过,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想破脑袋都没办法做出来,这下把年轻考生都考晕……中午饭桌上很多剩饭剩菜,是因为有的小后生对自己失望,干脆带着生活用品连饭也没吃就打道回府了,好在我除了两道应用题没做出来,其他题目都完成了,就坚持着考下去。历史地理是我的强项,虽然高中几乎不教这些内容,好在平时课外书看得多,了解的知识比较全面,考的还挺有感觉。第二天上午考语文,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洋洋得意,正高兴之时,觉得不对劲,为什么考语文没有作文呢?正在纳闷之时,忽然发现试卷的反面有一道作文题:《苦战》!还有一段文言文翻译,霎时急得尿都要憋出来了,急急乎15分钟完成了作文,文言文的翻译只能放弃了。事后才知道,好多考生考卷反面的题目都没看到,于是,第二轮下来考完语文又有不少同学放弃了。第二天下午考政治,真是老天帮忙,试卷上几乎都是党的十一大内容,真巧考试之前乡里连续办的几期党员培训班就是学的十一大内容,而我是负责整理这些培训资料的,所以考起来得心应手,几乎都做出来了!

考试后不久,天一中学的程宝琦校长把我叫去,告知了我的高考成绩:政治96,史地88,语文76,数学59,并称赞我为天一争了光,居然在文革以后十一年的高中毕业生中(除了个别老三届)我得了无锡县文科状元!为此,我心里感觉特别自豪!

接下来是在全县校长会议上,程校长以我为鲜明的例子,义正辞严地回击天一中学“开门办学”的反对者们,接下来的结果是天一中学被命名为江苏省重点中学!再接下来是高考录取,我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二志愿是中山大学中文系。可是录取的消息迟迟未来,第一批全国重点大学没我的名字,等到大部分高校都录取完毕,还不见我的名字,我心里的焦急等待就不用说了,焦虑、害怕、悲哀各种心情交织着……终于录取的名单下来了:我被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扩招班录取。我心一下子凉了,泪水哗哗流了下来,夜里我关上房门哭了整整一夜,三哥担心地对妈妈说:小弟不要发了“神经”!后来,我知道了没有录取北大的原委:是因为我的身体条件。我右眼在8岁那年受了意外伤害,由于家里穷(妈妈生了13个小孩养大了8个),以及家住农村的缘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患上眼疾。我叹命运之苦!为什么这样对我不公平!要不是这些原因,若当年录取了北大,我和李克强总理就是同学!

尽管如此,我是天一中学75届高中毕业生中恢复高考第一年考上大学唯一的考生!

没进北大,是我一直以来心中的遗憾!之后我把上北大的心愿埋在心底,今生今世也许我没有这个机会了,但我寄希望于女儿。记得女儿小时候我给她讲了爸爸的愿望,懂事的女儿安慰我说:“爸爸!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考取北大。要是我考不上,我再让我的女儿考,一定能考上!”我心中不禁暗想:我家考北大就如“愚公移山”啊!

高考散文随笔篇二

还记得三年前的今夜,晚自习早下了一节课,我像往常一样一个人快步走回家,走到小区门口看到悠然踱步的爸爸。

进家门以后,一切都像往常一样,电视里放着非诚勿扰,妈妈在厨房准备第二天早上的早餐,我坐在沙发上快速地喝完温好的牛奶,吃两口点心。

然后在爸妈的催促下偷懒一样地洗漱,一边泡脚一边想,明天要带的东西准备好了没。想着想着就神游太虚,泡脚水凉了又热,热了又凉。

然后比平时稍早一点爬到了床上,戴上耳机听点纯音乐加快入眠,逼迫自己不去想明天要发生什么,却把所有可能发生的都臆想了一遍。

音乐开了整整一夜,也没有让我睡着。

这是人生第一次失眠,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

我无比期待着黎明的到来,却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人生的一个朝代即将在眼前灭亡。

我明明知道今日跟之前的无数的日子都是机械的重复,却也明白这是最后一次重复了。这个钟摆再摇一下,就再也不动了。

那夜,从未彻夜未眠过的我甚至幻想,如果一直睁眼看着时间,它也许就会无法跳到明天。

那时我怎么会想到,未来有那么多黎明让我生生从黑夜看过来。

但是记忆是会骗人的,那个漫长的6月6号的夜晚,我真正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甚至悲伤,甚至憧憬,我统统记不太清了。

也许后来我混沌地睡去,在母亲的柔声呼唤下醒来,披甲上阵。

一切命运都不是命中注定,

一切生活都不是苟且偷生。

即使今日我为了生存奔波,

往日明日我仍有英雄梦想。

勇敢地战斗吧,

昨日的少年啊今日的你。

哪惧他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高考散文随笔篇三

高中三年,我最大的困惑就是偏科,最先掉队的是物理和化学,接着是数学,这倒也好办,选学文科就是了,高考就可以避开理化。可谁知道后来英语也慢慢掉队了,掉得比数学还厉害,尽管有语文、政治、历史支撑着,可总成绩依然难有起色。按照“木桶理论”,英语那块短板漏光了我辛苦贮存起来的可怜的一汪水。高考前最后一次家长会上,父亲向班主任询问我的情况,班主任非常慎重地回答“如果保持住目前的水平,走个专科应该不是问题”。周末回家,父亲把这话透给了我,我心里反倒是很平静,因为自己的情况自己早已清楚,竟然有了一种向死而生的悲壮感。终于捱到了高考,那时的高考还是在七月份举行,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我骑着自行车,从一中赶到三公里外的二中考点,已经是浑身大汗,接着就上了考场。当年的考场里既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我就在脖子上搭了一条毛巾,用来擦汗,怕汗水滴到试卷上弄污了卷面。答题的空隙,忽然想起装文具的塑料兜里还有一块巧克力,那还是前一天听了同学的建议,据说吃块巧克力可以提神。想到这里就把手伸进文具兜里,糟糕!由于天太热,巧克力已经融化了,我摸了一手巧克力酱出来,慌忙拽过脖子上的毛巾擦干净继续答题。过一会额头上又涌出汗来,再拽过毛巾擦脸,毛巾上的巧克力酱涂了一脸竟也浑然不觉,直到散场后被同学提醒才知道,自己脸上已经画了一张京剧脸谱。

五科全部考完以后,回到宿舍,发现已是一片狼藉,很多同学早已把课本和资料撕得粉碎,扔了一地,我扒拉了一下自己的书,没舍得撕,装进了一个胶丝袋子里,和铺盖卷一块捆到自行车后架上,和同学告了个别就回家了。回到家里不愿说话,倒下头就睡觉,父母也不敢问考得如何。实际上自己心里已经无数次翻腾过了,十几年寒窗,为的就是这最后一搏。对于一个农村孩子而言,高考是唯一能让自己跃出“农门”、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榜上无名,就要回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不但自己十几年辛苦付诸东流,更愧对父母的殷殷期盼。有了这样的心情,出分数前的那段日子,对我而言成了一种异常痛苦的煎熬。

就这样煎熬了很久,突然有一天,同村的一个同学跑到我家来告诉我:可以查成绩了。我问:去哪查?他说:用电话查。我说:俺家没有电话。他说:俺叔家有,咱俩一块去。我一骨碌爬起来,翻出自己的准考证就跟他去了。到了他叔家,盯着那部红色的电话机,我有点胆怯了,对他说:先查你的吧!于是先查他的,先报单科成绩,再报总成绩,报完以后,他垂着头叹了口气:不行,没过线,查你的吧。我知道他说的“没过线”是没过本科录取分数线,因为分数线已经提前在电视上公布过了。他平时的成绩比我好,竟也没过线,所以此时我也抱定了不会过线的心理准备。查我的成绩的时候,每报一门分数,我就拿笔在纸上记一个,心里也随着扑通一声,当报到最后总分625分的时候,我突然扔掉笔,激动得几乎要哭出声来,居然过线了!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我回家把分数告诉父母时,他们那种仿佛喜从天降的表情。尽管是齐着分数线,但是毕竟过线了,这意味着在这场“成王败寇”的考试前,我踉踉跄跄成功了。因为此前已经不再抱有考本科的希望,所以“过线”成了一家人意外的惊喜。回头仔细分析成绩,原来是政治这门课有了“超常发挥”,把总成绩提到了之前多次模拟考试没有过的高度。随着时间的流逝,具体到每一门的分数,慢慢已经记不清了。所幸的是,就在不久前,组织上审查档案发现我缺少大学报考登记表,于是我又回到大学去查阅复印这项材料,时隔十六年,我又看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语文673,数学527,英语459,政治744,历史569,应届生加10分,总分625,从成绩单可以明显地看到我偏科偏得相当厉害!

接下来的程序便是填报志愿,其实这个成绩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在和父母商量以后,我填报了本省的一家二本高校,因为这家学校每年的提档线都是最低的,这样对我更保险一些。填报志愿之后便是等录取通知书,听说别人的录取通知书有收到的了,父亲坐不住了,没等邮递员送,就骑自行车跑到镇上的邮电所,把我的录取通知书领了回来,果然被第一志愿录中,到此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算落了地。消息很快在村子里传了开了,毕竟那时候在农村能考上本科还是件比较稀罕的事情,亲友邻居纷纷前来道喜,那情景竟像《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的故事一样。有位高邻跟我父母说:你家大孩小时候到俺家串门玩,俺家正好请了风水先生看宅子,人家先生一搭眼就看出来他以后能做个秀才!其他人也就跟着附和:真准,这不是中秀才了嘛!

直到后来大学毕业,通过了公务员招考,我又回想起“中秀才”的旧话来,不禁讪然一笑。高考其实和过去的科举考试无法类比,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包分配”政策成为历史以后,高考的含金量也大不如从前。而科举考试对一个人影响则是巨大的,过去有诗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说的就是科举,那时的科举考试如果硬要和现在类比一下,大概相当于高考加公务员招考再加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尽管如此,现在的高考依然是寒门子弟赖以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如今不是有句很励志的流行语嘛: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高考,祝愿每一个辛苦付出的学子都能得到满意的回报。

回忆高考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1.关于描写母校回忆散文

2.关于美好回忆的散文

3.有关高考回忆的散文3篇

4.回忆高中散文

5.回忆高中毕业的散文

6.高中优美回忆散文校园

高考散文随笔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