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1力的分解知识点归纳

发布时间:2017-06-02 13:52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Ⅰ中的《力的分解》一节,对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物理必修1力的分解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必修1力的分解知识点

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以这个力F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无附加条件限制时可作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这说明两个力的合力可惟一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不是惟一的。要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时,一定要有定解条件。

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定解条件。对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常有下面几种情况:

1.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两个分力的方向,则两分力有确定值。

2.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则另一个分力有确定值。

3.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两个分力的大小,则两分力大小有确定值(方向不定)。

4.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及一个分力的方向,则另一分力无确定值,且当两分力垂直时有最小值。例如设与F的夹角为,则当时无解;当时有一组解;当时有两组解;当时有一组解。

对力进行分解时,首先弄清定解条件,根据定解条件做出平行四边形图或三角形图,再依据几何知识求解。

总结升华:

1.力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力最小的规律:

(1)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的最小条件是:两个分力垂直,如图(甲),最小的分力。

(2)当已知合力F的方向及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最小的条件是:另一个分力与合力垂直,如图(乙),所求分力。

(3)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及一个分力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最小的条件是:已知大小的分力与合力F同方向,最小的分力。

2.当物体受三个力而平衡,所受三力必构成一个闭合矢量三角形,如果矢量三角形的角度已知或可求,可用正弦定理求解。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一、要善于观察,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

物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大多是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因而,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绪言课中,我们演示了小铁球的碰撞现象,有的同学不仅单纯地观察到了一个球碰撞另一个球的现象,而且提出如果两个球碰撞两个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三个球碰撞两个球又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勤于观察,善于提出问题必将使自己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自己去看书,去研究,去探索。这样才能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

当我们学习了摩擦力之后,就应在平时观察生活中接触物体接触面的情况(物质的材料、粗糙程度等),以及赛车与平常汽车的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有什么不同,使平时生活中的现象与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学习了惯性后,当看到汽车启动或刹车时,车上的人向后或向前倾倒,或者汽车转弯时,车上的人向弯外倾斜,看到这一现象就应当与惯性联系起来,这样观察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大脑中必然存储了大量的物理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物理知识。

二、要勤于思考,培养物理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逻辑性,联系实际多,灵活性强,学好物理单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规律。做物理题目首先要弄清它的物理过程,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情景,分析它满足的条件,从而正确地选用物理规律,不能把物理题简单当作数学题去解。

在高一刚开始的阶段,我们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较多,每学过一个概念,要弄清楚:这个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如何定义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和其他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学过一个公式,要力图搞清:这个公式是如何得来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和其他公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做一道习题,首先审题要清晰,研究对象是谁?物理情景是什么?选取哪个物理过程进行研究?该选用哪个公式去解题?将物理规律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就一定会不断提高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想象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

三、要重视实验,提高动手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是从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课标中,有不少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高一新生,注重把这两种实验做好,对于演示实验,在老师演示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老师的引导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仪器的性能与使用。对于学生实验一定要强调人人动手,不能做“听众”;做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明确实验步骤,认真做实验,仔细记录数据,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课后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的小实验(如“悬挂法”找重心)或“做一做:测定反应时间”主动积极地去动手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物理必修1力的分解知识点归纳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