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7-02-14 16:10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社会行业需求稳定、技术实力雄厚、就业范围广泛的特点,所以一直以来其都是高校中一个重要的基础专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汉语言学科学转型

摘要:随着客体的变化,语文学的目的和任务都发生了变化,描写现代汉语的结构和功能成为主要任务。所有这一切引起了中国民族语文传统的彻底改变。问题的实质在于,汉语言学中发生了科学体系的变更。

关键词:汉语言学;科学

近几十年来俄罗斯汉学界对汉语结构及其发展方向的看法可分为两派。前者确认汉语的“词汇性”,即“以词为主”的发展方向。这个概念框架体系意味着,如果说其他体系的语言通过语法手段来表现一切,汉语及其他的孤立语则是借助于词(或是类似于词的物质单位)来表现。后者的观点则恰恰相反,认为汉语在远古的某个时期失去了旧形态并获得了另一些特征,在此基础上汉语开始被界定为单音节的、词根的、无形态语(这里须指出,此种说法从来就不符合事实),汉语在最近几十年来开始发展新形态,并走上了一条深入语法化,语法手段不断加强和复杂之路。在东南亚的孤立语中汉语属于语法较为复杂的(主要指的是新形态),这种复杂还在日益增长着。我们认为,新形态相对的年轻性是前者赖以存在的基础。

这种年轻性决定了许多(尽管不是全部)语法成分起源上的明晰性(例如,法语中相对来讲出现较晚的由动词avoir’‘有”构成的起源上很明晰的简单将来时形式),以及许多语法标志在使用上的任选性,(我们顺便指出,尽管许多人认为任选性证明相应标志的非语法性,但我们认为,任选的只是那些表达派生的,而非基本意义的语法标志。省略掉任何一个有实质意义的成分都会导致意义的改变。而可以省略掉的语法标志所表达的意义总可以通过其他手段,甚至通过上下文表达出来。)后者是以语言中存在着确定的标志及其确定的功能,以及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将那些词的原有的涵义赋予功能标志这样一个事实出发的。尽管标志的起源有时影响到其使用,但并无直接的联系。换言之,起源归起源,而功能归功能。对汉语及其他孤立语“无语法”的看法也从对汉民族语文传统的反思中得到了支持,这种传统无独立的语法学说,不能用词、词干、词根、词缀、语法成分、语法范畴等概念。我们认为尽管不能完全否认汉民族语文学传统中存在“语法性”因素(详见下述),但上述大多数概念在汉民族语文学传统中的确是缺乏的。

应该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汉语(这里指的是文言及其变体)顾及到业己形成的语文学传统这一种状况决定的。但关键并不只是在于形成了汉民族语文学传统的汉语的这种情况。古汉语可以没形态,但是有句法。(众所周知,可以存在没有形态的语言,但不存在没有句法的语言。)在汉民族语文学传统中句法学说同样是完全缺乏的。到本世纪当汉民族语文学传统发生变化时,才出现了句法,并对汉语句法进行了许多论述。根据以上所述,我们确认,汉民族语文学传统的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汉语的特点,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即对古文的注疏。这是由中国社会的历史传统决定的。在这种传统下,博古及通晓古文被认为是最高价值之一。众所周知,中国一直被这样一种观念所左右,即古时的国家体制是治国典范,所有的诗书和哲学道德论述实际上都是为其而做。权力统治机关为此而实行一种专门的考试制度(考的是经典的确切涵义,根据经典所出题目的解题与作文能力),给通过考试的人以官职。因此,热衷于仕途的人须受到良好的语文教育,语文和权力之间建立起了联系。结果形成了不仅是语文“统治”,而且是语文学本身的权力。因此,汉民族语文学传统注重的不是语言的结构而是文本的注疏。尽管在这种传统下,还是形成了对所有语言单位的“虚”、“实”之分。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对语言的语法观点。据19世纪英国汉学家3江K日HC证实,古汉语语法文学就使用了“活的”与“死的”概念(或“动的”和“不动的”单位),相当于“实词”的单位,并且出现了对实词单位细分的萌芽。

动的(“活的”)单位相当于动词,而不动的(“死的”)相当于名词。运用反切注音,发展出了(非常精密的)汉语传统音韵学,并且编著了韵典和音表,帮助巩固古文知识和通过考试。大量的各种类型的词典(工具书)编纂导致了词典学和词汇学的发展。早在古代汉民族语文学传统形成之际,就研制出了对文本中出现的各种单位进行描写和定性的手段与方法,这是分析文本单位(实际上就是文本中的词)的特有方式,类似于我们当代理论词汇学中的释义分析。古代词典(尔雅、方言、说文等)解释词的单位时使用了相应的词和表达方式,这些词也可以称之为“操作词”,例如“犹”,用于对比同义或近义词,“草犹皮也”(毛诗注);“谓”,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事物来解释;“之为言”(或“之言”),用于解释同音词,“德之为言得”(朱熹注)等。总之,不能不看到注释手段与释义分析手段的相似。我们认为上述材料证明了汉民族语文传统中在多大程度上区分了单位的声音与意义,也就在多大程度上区分了单位,而将构成文本的词理解为具有两方面的属性,这从实质上看是语言和语言学观点的萌芽。在古汉民族语文传统中就存在着对多音节词的概念,将双音节的简单词称为“联绵字”。

这些词被收进《联绵字典》,计36卷,运用反切注音,并对多义词的每一个意义都分别注释。这一切都证明不仅有关于词的,而且还有关于它的可能的多义性的概念。“联绵字”中的“字”不能理解成单音节的、或象形的“字”,而是类似于词的一种单位,有时可以用来表示词。古代的辞典就已因编纂的目的和任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并意味着语言学概念的萌芽。例如“尔雅”、“方言”等。在词典“说文”中许慎对象形字及其书写规则进行了区分,甚至给出了许多意义较窄的词与意义较宽的词构成的同义词。实际上,词的这种分类法类似于现代语言学中在主要的词义一致的场的框架内进行的研究。因为在“说文”中意义较宽的词用于解释意义较窄的词。上述可见,所有这些词典都是一定的“语法”分析和对收人到词典中的单位进行评价的结果。如果没有类似的对单位及其系统关系的预先分析,不可能有任何辞典学著作。

然而,尽管在汉民族语文传统中广泛地反映出类似的辞典学,却不曾有对词的特别的语法分析手段。这种传统也是以下所说的新传统的基础。数个世纪后新白话取代了20世纪前一直用于书面交际的文言文,白话不只成为口头交际语,而且成为书面语。白话的推广引起对其进行描写与研究的需求。用旧的汉民族语文的传统手段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据以上所述,在这个传统下的确没有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需要一种全新的,适合于描写新语言的语法体系。中国学者在开始创建新语法体系时从欧洲语言学中引进了许多东西。但在此应强调,新语法体系在汉语文科学中不是处女地,而是在有了一定的语言学基础的土壤上形成的,就像我们上文中试图指出的那样。

由此也可以解释新语言学体系较快的建构起来的原因。但是新的、现在已不只是语文学的,而是语言学的传统的形成与建立的过程是复杂的。同样的,在欧洲汉学研究中也能看到一方面是将印欧语的概念机械地搬到汉语中并因此将汉语所不具备的范畴强加于它,另一方面因为汉语的许多现象不同或不完全等同于欧洲的语言现象,因此在描写汉语时出现了弊端。随着客体的变化,语文学的目的和任务都发生了变化,描写现代汉语的结构和功能成为主要任务。所有这一切引起了中国民族语文传统的彻底改变。问题的实质在于,汉语言学中发生了科学体系的变更。

参考文献

1、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丁晓原;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06-1529

2、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陈吉猛;中国电力教育2008-09-2027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二: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 国学经典是经过历史检验,沉淀着丰厚人文积淀和民族内蕴的艺术瑰宝,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凝结,阅读体验是与智者的心灵对话,在高校课堂,要有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

一、现状思考

(一)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不足

笔者通过对绥化学院近三年毕业生走访调研,发现他们目前的工作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文化培训机构、企业文职、宣传销售和网络编辑等行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传媒公司、产品营销网站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有着大量的需求,汉语言文学运用能力是用人单位比较重视的。近三年我们却发现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明显欠缺,阅读量越来越少,网络资源成为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主要来源。学生写请假条、在校生证明等常用应用文错误甚多,毕业论文撰写质量令人堪忧。我们反思,专业课程已几乎覆盖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主体,可是学生汉语言的鉴赏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怎么与教学愿景相差甚远呢?当我们埋怨智能手机普及、信息搜索便捷的时候,我们教育工作者是不是更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是不是出现了问题,是不是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呢。如何提高学生的经典阅读兴趣,将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说写的综合能力?

(二)单向度传授知识的理念落伍

互联网时代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任何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学到想学的任何知识,这就是当下的互联网带给传统教育的冲击。在这个颠覆传统思维的时代,在某一细微领域,教师掌握的信息资源不一定比学生多,学生可能比教师提前知道某些信息。那么,问题就来了,简单的传授理论知识,学生还会买单吗?根据我们的数据调查,社会对汉语言文学能力强的人才有大量的需求,但是所需的汉语言能力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有基于汉语言文学底蕴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显然,按照这样的人才需求标准,以理论性、学术性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发展。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产品,其质量要让社会需要认可。信息获取便捷的互联网、慕课教育资源的闯入,改变着时代的认知理念。手机入袋、大屏幕照片点名等种种高校点名走红网络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高校课堂吸引力缺失,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途径狭窄。

(三)阅读兴趣弱化

国际阅读学会曾经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阅读,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篇的时候,学生看的是智能手机上的电子书。新媒体使阅读变得更加的便捷,大量的信息源充斥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放弃了经典阅读的乐趣。互联网上的信息具有及时性、便捷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但同时也具有极端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切性,从阅读的角度来说,文字、文献的准确性是难以得到保证的。在碎片化的读图时代,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回归文字本身的经典阅读,我们责无旁贷。

二、基本路径

(一)学贵有疑: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

长期以来,将知识讲授清楚,给学生讲得没有问题了,是教学成功的标准。在这种心理的驱导下,学生渐渐不会提问质疑了,突发奇想、富有创意的思维被严重破坏。事实上,教师向学生提问,远远不如学生向教师提问。问题的关键,不是学生提问正确与否,而是学生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思维方式。教师掌握话语权威的课堂,直接将导向性的文学史、语言现象结论性地发布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对于知识如何转化成能力,则是一头雾水。成功的教学流程,教师应该先听取学生对文学语言现象的想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或学界的结论,鼓励学生通过原典阅读,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教学评价上引导学生将汉语言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不要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要进行发现学生优点的富于启发意义的个性评价,正确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发展自己的个性。学生带着种种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教师答疑解惑后,在汉语言文学领域具有了更加宽广的视野,产生更高层次的问题,这是汉语言运用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

(二)创设交互式课堂和融合式课程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是孔子留给我们的宝贵教学财富,在互联网教育的当下,我们尝试创设具有参与感和存在感的交互式新课堂,真正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这样的现象,教师讲得很精彩,但学生不感兴趣,在学生座谈会上,我们问及这个问题,学生坦言,他们听不听课、回不回答问题,结果都是一样的。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的关键是没有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找不到存在感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基于这种思考,我们尝试建立交互式课堂体系,让学生体会到学在其中的价值。首先,转变教师交互式课堂,要求教师的角色身份是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自己发现问题。教师预先设计整个教学环节,布置阅读或者学习任务,学生需要通过课前自学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老师的责任是解答学生的困惑和引导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学理论解决问题,而课堂则变成了师生互动的空间,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把传统教学思维逆转,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这不仅能挖掘出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动力,在学生的发问质疑中,教师也得到发展和锻炼。成功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相长的,优质教学管理不仅要培养学生,更要培养教师。其次,实行融合能力培养。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方向,有的放矢地设置课程,教师主要开设教学能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书法、教师语言技巧、语文教学艺术、教师礼仪表达、教学技能实训、普通话实训和朗诵艺术等课程。文案宣传则以文字表达能力培养为重点,开设以实践演练为主的应用文写作、文秘与公关、口语表达、办公自动化、文字编辑处理和电子书设计等课程,将汉语言知识与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策划、社区文化管理及广告文案等行业融合。新闻媒体、网络编辑则以互联网行业所需要的文字能力提升、网站内容策划及电子项目包装为目标设置课程。

(三)倡导国学经典阅读

国学经典是经过历史检验,沉淀着丰厚人文积淀和民族内蕴的艺术瑰宝,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凝结,阅读体验是与智者的心灵对话,在高校课堂,要有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首先是教师层面,教师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著作是保证学生有效持续阅读的前提,而教师合理监督评价阅读结果是提升学生阅读效果和能力的重点。其次是学院层面,鼓励学生成立读书社、书友会和国学会等学生社团,借助汉语言文学专业优势定期组织经典诵读、经典书法、名剧演出以及读书报告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热情,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在中国彰显文化大国魅力语境中,社会需要大量具有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具有较高人文修养和现代职业需要的通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动机和创造力,唤起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国学大师章太炎曾说“:今夫血气心知之类,惟人能合群。群之大者,在建国家,辨种族。其条列所系,曰语言、风俗、历史。三者丧一,其萌不植。”(《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文化底蕴和精神涵养是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深情,以及文字的鉴赏力、表达力、书写力和创造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邓齐平;怀化学院学报2007-07-1516

2、论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黄践;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9-20

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关于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2.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3.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4.有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5.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6.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