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名校试题

发布时间:2017-02-27 11:01

在掌握好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理论知识时,同学们也要多做一些名校试题来练习,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名校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名校试题:

一、基础知识(16分)

1.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3分)

,弃之可惜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请你改用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句古诗,使上下联完整。

2.不得改变句子原意,扩展下面的句子。(扩展后的句子连标点不能少于25个字) (4分)

原句:妈妈回来了。

扩展后的句子:

3.把下列句子组成连贯的一段话。(在横线上写出正确语序的序号)(5分)

①这在江南古镇的私家花园中是创意独具的。②退思园的建筑格局可以归结为西宅东园。③如此巧妙的布局,④西边的厅堂楼馆皆坐北朝南,从而造成横逸的形势。⑤一是可使家居生活充分享受阳光,⑥东园的亭桥廊榭皆错落有致地环池而列,诸般景物贴水成园、园水成趣。⑦二是置身园中随处都可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到全景。

顺序:

4.阅读下面三段文字,选出与文段意思相符的一项(4分) ( )

记者昨天从有关方面获悉,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工地从7月30日起已暂停施工,原因是等待方案的调整。待调整完成后,“鸟巢”将重新开工。

——《京华时报》2004年8月3日

计划投资约35亿人民币的“鸟巢”工程近日停工。建筑界资深人士认为:新材料的运用使人类的想像力在建筑上得到近乎无限的拓展,建筑工程中刻意追求灵怪的外部视觉效果,就成为一些行政主导性建筑“独特的时代风景线”。人类求新、求异、求美的思想无可非议,但是,建筑乃千百年大业,且建筑之为建筑,追求安全、实用的结构之躯,永远是建筑的灵魂所在。一旦造型的翅膀逸出了结构之躯,则建筑带给人类的,不仅是奢靡和浪费之风的盛行,更有安全与使用不便的隐患。

——《中国青年报》2004年8月5日

目前,奥运场馆建设方案正面临调整。北京市政府表示,北京奥组委及其他相关部门要树立“节俭办奥运”的观念,尽最大努力降低工程造价。调整的目的,绝不是单纯为了省钱,而是通过调整投入结构,追求平实而非奢华的筹办过程,调整后节省下来的资金将用于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好地实现“新北京、新奥运”和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京华时报》2004年8月6日

A.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已于7月30日提前竣工。

B.建筑界资深人士认为在建筑设计中求新、求异、求美的思想并不值得提倡。

C.政府调整“鸟巢”工程建设方案的原因不止是因为工程造价过高。

D.调整奥运场馆建设方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新北京、新奥运”和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17分)

礼 物

李淑云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踌躇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

1.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故事的梗概。(3分)

2.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9分)

(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2)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小山似地”这个词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愠怒?

3.填空。(2分)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 而流泪。第二次因为 而流泪。

4.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情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二)(9分)

“旮旯”一词探源

“旮旯”是北方居民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近年,北京艺人演出了话剧《旮旯胡同》,说的就是北京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发生的故事。

“旮旯”这个词应该是阿尔泰语系的语言音译过来的,它的原意是表示居住地。今天的蒙古族居住地还有很多这样的地名,它们是与旮旯一词发音类似的词,像锡林格勒盟、霍林格勒市等。旮旯、格勒发音相似,写法不同,语源应该是相同的。汉语中使用“旮旯”一词的地区,正是我国长城沿线及华北、东北地区,是汉族与阿勒泰语系诸族长期相伴生活的地区,他们的语言影响了汉语是可想而知的。现在的北京方言中就有大量的蒙、满语词,如“窟窿”,即借用蒙古族语“库伦”(蒙语语意为围起来的地方)一词,都表示小的空间,汉语在词意上有所变化。

那么,汉族是怎样借用“旮旯”这个词的呢?又怎样把它由表示重要的居住地的词,演变成一个表示边远小地方以至角落的呢?我想从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些词汇演化过程,推测出过去演化的情况。例如,我们原本郑重地称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为国际友人、外宾、外国人,后来,外国人越来越多,民间就称他们为“老外”了。“旮旯”一词的演变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开始,阿勒泰语系某族人来到汉地,问他们从何处来,他们自然说某某格勒。后来,来的人多了,都说是来自某某格勒。时间长了,就演化为不发达的鲜为人知的边远、偏僻的地方,语音也打趣地变为“旮旯”。

汉语里借用“旮旯”一词,可以单称旮旯,也可以和汉语里原来的词结合,叫犄角旮旯。从字形上看,能推测其音译自外族语。两个字不能拆开,这是很多外来语词的共同特点,如葡萄、唢呐、珐琅等。

在阿勒泰语系中,“旮旯”表示宏大、雄伟、神圣的地方,从当初造字的字形上也能看出来。两个字都有日字。汉语中“旮旯”的本意是太阳的故乡或太阳神的住地,保持了阿勒泰语的原意。阿勒泰语系诸族,普遍有崇拜太阳神的信仰。但“旮旯”这个词译过来后,又经过演变,词意由神圣变为世俗,所指的地方也由大变小,但字形却没有变。

1.作者推测“旮旯”一词译自外来语,其主要根据是(3分) ( )

A.从字义上看,两个字不能拆开/从字音上看,两个字韵母一样

B.两个字有相同的表意的部分/从字义上看,两个字不能拆开

C.与阿尔泰语系“格勒”音近/从字义上看,两个字不能拆开

D.两个字有相同的表意部分/从字音上看,两个字韵母一样

2.对“旮旯”一词的用法和演变,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原词为褒义,汉语借用之后含有贬义,现仍含贬义

B.原词含神圣之意,汉语借用时为戏称,现并非戏称

C.汉语原无表此意的词,汉语借用,补充丰富了汉语

D.原词为阿勒泰语系通用语词,现为汉语的方言语词

3.已知:汉语中的“旭”,表示初升的太阳。由此所作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按汉字构字法,“旮”是表示太阳落山的意思

B.按汉字构字法,“旯”是表示太阳当空的意思

C.按汉字构字法,“旮旯”字形上保留了原词意

D.原用词与原词意有关,今用词却与原意无关

(三)(18分)

“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这是唐代诗人王干《元日》诗中的名句。这两句诗,写的正是新春来临的气象和心境,特别是其中的“调”字“舞”字,有形有声,描绘传神,情意鲜活,使人想见春日晴明、鸟语呢喃的新春景色。

应当说,春天是生活在冬天里的人最渴盼的一个季节。俄国著名作家冈察洛夫说过:“冬天是一位冷静的、难以亲近的美人;它的严寒,历来折磨人。”而当春日来临,软软的风把云片吹成雨丝,落在树枝花枝上,让新绿的叶子长出来,随即而来的阳光照耀大地,一时柔和垂散,翠蔓伸延,处处鸟语花香,多么引人入胜。新春的气象,新春的风光,给人带来了多少新鲜的希望。正惟如此,当新春即将来临时,世上的人,又总是怀着急切而又敏感的心情,迎候她的到来。

迎春,确是一种别样的心情。当屋外风雪迷漫,屋内炉火正红时,若有故知新友,围坐一起,纵论天下,把盏放歌,末了,都会在心里问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而耐不住寂寞的人,也许会在心中涌出“ 甲 ”的诗句,在冰天雪地烈风中,跳上马鞍,抖缰冲天飞驰而去,洒下一路豪气,塑一身冰莹透亮的自我。这种迎春的情怀,不可不谓之火爆、热烈。总之,不同的人,迎候新春来临的言行举止各有爱好和不同,但就其真对春天以及对春天的渴望来说,其实是一样的。

是的,春天总是会来临的。到那时,残雪会在梅花中溶尽,春风会从柳条上归来。而今,处于新世纪中的人,正是怀着对春天的一种美好的渴盼,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积极作出自己的奉献,并且在迎接大好春天来临的时刻,不忘世上还需要温暖的地方和需要温暖的人,向他们伸出友爱的手,送去关怀,送去情意,送去春天的希望。

这就是我们需要同唱的一首迎春的歌。这样的歌,要唱给你,要唱给我,唱给正要返乡过年的打工妹,唱给急待就业的下岗人,唱给支援西部的员工,唱给戍守边疆的官兵……唱给中华众多的民族,唱给幅员辽阔的祖国!

迎春,迎得“ 乙 ”。让我们在迎春的时候,像一位诗人描述的那样:“待谷禾以土的温暖,待秧苗以水的潮润;关注百姓门外的泥沙,关注牛羊干渴的嘴唇。”如此,我们就能无愧地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1.根据文中的语言环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呢喃:

(2)引人入胜:

(3)幅员辽阔:

2.与“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两句诗所写时令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为文中甲、乙两处填入恰当的诗句。(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A.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B.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C.为嫌诗少幽燕气,故向冰天跃马行

D.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E.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F.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4.文中列举了哪几种迎候新春来临的言行举止?(3分)

5.本文的“迎春”有什么含义?谈谈你的理解。(4分)

6.根据自身感受,结合本文,谈谈人们为什么渴望春天?(3分)

三、写作训练(40分)

一名沉迷网络游戏的南昌高三学生,于2002年4月17日在网吧上网玩游戏时,因心理过度紧张、激动而猝死。

成都张世鹃的儿子张晨,上初中以后就迷上电子游戏,经常泡在网吧里,以后竟然发展到旷课、整夜不归,甚至失踪数日的地步。

在哈尔滨,一些青少年因沉溺于网吧玩游戏而连续多日不回家,父母苦寻不获,只得求助于私人侦探帮忙。私人侦探说:“来找我们的大多数是与一些网吧、游戏厅争夺孩子失败的家长,因为他们已经走投无路了。”并说,“孩子出了问题,其中一大半都是网吧惹的祸。”

我们为上面三则事例中的同龄人感到万分惋惜!你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例子?如果你想伸出援助之手,就请以《从我做起,远离网吧》为题,写一份500字左右的倡议书,帮助那些沉溺于虚拟网络世界中的同龄人早日回到教室里来。要求:至少引用两则素材;在议论和抒情时,情感流露要真挚;书写要工整,标点要准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名校试题答案:

一、1.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略。 3.②④⑥③⑤⑦①或②④⑥①③⑤⑦ 4.C

二、(一)1.女儿送给母亲礼物,不被母亲接受(理解),雕像破碎。 2.(1)表现女儿既盼望上学,又担心家里生活困难,凑不够学费的那种复杂、矛盾的心情。(2)1万元来之不易,凝聚着母亲的心血。(3)嫌女儿浪费钱,认为女儿所送礼物不健康。 3.感激 委屈 4.母亲对女儿不理解,女儿伤心失望。理解略。

(二)1.C(本题设计涉及词的音、形、意。从意义的角度,不能拆开单独使用,是大多数外来词的共同特点;从字音的角度,不能根据韵母相同与否判断其是否为外来词。故A、D判断错误。根据两个字的表意推断不符合外来词的特点,多数外来词并不表意,故B为错误项。C从读音相近和构词特点判断,符合外来词特点。) 2.C(汉语中表示此意的词语原来也很多,如角、窝、弯儿…… 任何一个事物,特别是具体的事物,都有与其对应的词语。故借用该词不存在补充汉语的问题。A旮旯一词现仍含一定的贬义,程度稍轻一些。B旮旯一词虽含有轻度贬义,但并非戏称,如话剧《旮旯胡同》。D文中已写明其为方言,即某局部地区使用,并非汉民族共同语。东北地区的方言"嘎瘩"或"疙瘩"恐怕也是"旮旯"一词演变而来的。) 3.D(原用词是否与原造词的词意有关,本文没有说明;今用词已与原词意相反--原词有太阳朗照、神圣等意思,今词意为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且为世俗用语。汉字构字是形意结合的,故不难判断A、B、C为正确的选项。)

(三)1.(1)形容小鸟的叫声。(2)引人进入佳境。(文中指美妙的春景)(3)领土面积辽远广阔;宽广空旷。 2.C 3.甲:C 乙:F 4.两种。一种是约故知新友围炉而坐,纵论天下,把盏放歌,心里默念春天不会远了;一种是在冰天雪地烈风中骑马飞驰。

5.答案要点:我们迎接的春天不单单指季节上的春天,还指新世纪中我们祖国的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我们应该在各自的岗位上,团结奉献,把温暖送到祖国的各个角落,共建美好家园。 6.因为冬天寒冷,肃杀、折磨人,而春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引人入胜,所以人们渴望春天。

三、略。(提示:格式正确、感情充沛、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名校试题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