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创业的故事汇精选

发布时间:2017-06-02 13:04

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都一定是时势造英雄,千万不要英雄造时势。顺流而上,这是手法。形势好了,大家才有机会成为英雄。只有成为英雄后,才有可能去适应时势、改造时势。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名人创业的故事汇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名人创业的故事汇精选篇一:马云生意场上的剑法

“风清扬”一身武侠古装打扮,步履轻灵,走上舞台,几句简短致辞后,他为大家即兴打起了太极拳。这是马云2009年5月l7日在广州“淘宝大会”上的亮相。

这已经不是马云第一次公开演练太极拳了。人们习惯性地将之视为“作秀”,而很少有人知道,他练“杨式太极拳”已有十几年了。

2000年,中央电视台要拍《笑傲江湖》。马云听到后非常激动,到处打探消息、找关系.想出演“风清扬”,那个时候,这个角色已经自了人选,而且人家会武功。马云建议比武决胜负。“约好两人都从一个桥上经过,谁先被打到桥下,谁就输了。谁赢,准上。”

后来,马云没有被选上。回到公司,马云把办公室的名字统统换成金庸武侠小说中武林圣地的名字,甚至用金庸小说里的武功秘籍来命名阿里巴巴的价值观。

2001年,用来概括阿里巴巴9条价值观的“独孤九剑”,来自金庸的《笑做江湖》。2004年,阿里巴巴的价值观被精炼成“六脉神剑”,来自金庸的《天龙八部》。

后来,创办淘宝网的时候,每个人都用一个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角色来当自己的花名。马云为自己选的花名是“风清扬”:“我最喜欢风清扬,风清扬出手无招,这是我最向往的境界。”

在《笑傲江湖》里,风清扬的绝学是“独孤九剑”。独孤九剑分九式,讲求料敌先机,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虽只剑一式,却变化无穷,学到后来,前后式融会贯通,威力大增。独孤求败就是凭借这套剑法。“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六脉神剑”是《天龙八部》里大理段氏的祖传武功绝学。六脉神剑并非真剑,乃是以一阳指的指力及浑厚内力,独辟蹊径,化成剑气,有质无形,犀利无比,有如真剑,故谓之神剑。一阳指是习得“六脉神剑”的基础。

二者的区别是,“九剑”依仗有形之剑,讲求速度,在敌人出手的一刹那察觉敌人的破绽,依靠速度克敌制胜。而“六脉”主真气,根本不用剑,真气从指尖流出,有质无形,所指即剑,克敌于无形。更重要的是,“九剑”主胜败,而“六脉”主济世。“九剑”到后来是“天下无敌,求一败而不能”,“六脉”从一开始就是“救人之术而非杀人之功”。按照中医阴阳思想,阳气为人身之大宝,故一阳指可使人一阳初生,如春之万物生发。小说中,一灯大师就是用“一阳指”点穴,让黄蓉内伤痊愈的。

这种区别也反映在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上,九剑主运营,“创新、激情、开放、教学相长、群策群力、质量、专注、服务与尊重、简易”,这九条原则形成“独孤九剑”,成为阿里巴巴创业时期飞速成长的秘诀;而“六脉”主精神,“六脉神剑”里二剑说做人——诚信、激情和敬业:两剑说做事——团队合作、拥抱变化;一剑是阿罩精髓——客户第—。

马云将“独孤九剑”变化到“六脉神剑”,其精神实质是:阿里巴巴讲求的已不再是“速度”和“攻守”,而是“目的”和“价值”;阿里巴巴从探求“如何”正确地做事,到明白应该做“正确的事”,以及为什么要做正确的事。四十岁之前凭借“重剑无锋”横行天下的马云,如今,要从“一阳指”开始修炼。

剑法最高境界是“从有招到无招,无招胜有招”。马云告诉他的高管们“忘记手中的剑”,不要整天盯着报表、利润、股票等数字看,而是要看“你为客户做了多少事情,创造了多少价值,多少人因为你做的事情,成为了公司的客户”。

做过马云的秘书的周岚说,马云经常以杭州张生记的服务为例,“做销售的关键,是不要盯着客户口袋里面的钱。如果你仅仅盯着他的钱,是不可能把客户服务好的。你可能会赚他一时的钱,但是,客户终究有一天会逃走”。

“我们决定一个业务要不要做时,不是问这个业务可以赚多少钱,这个业务竞争对手怎样,而是看这个业务是给谁做,客户到底需要不需要这个业务。”支付宝副总裁邱昌恒说。

因此,马云取消了阿里巴巴各个了公司总裁的绩效考核和盈利限制,甚至对淘宝网总裁陆兆喜提出,今年每季度不能超过盈利的上限,而是以“满意”还是“不满意”来看待自己工作的效果。“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这是太极推手的智慧。金庸说过:“练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今天,崇拜金庸的马云,分享给我们的已不仅仅是钱包,而是心灵。

名人创业的故事汇精选篇二:一个人的豆瓣

一年前,北京朝阳门丰联广场的星巴克咖啡店多了一位常客。这个30多岁、衣着休闲的年轻人是“豆瓣”网创始人杨勃,网名“阿北”,每天都会在这里饮着今日咖啡工作到下午4点多。据杨勃讲,“豆瓣”网几乎就是在北京和上海的几家星巴克写成的。

从2005年3月至今,由一个人开发、运营的书评、影评、乐评网站“豆瓣”网,已经有5万多注册用户,成了Web2.0们的明星。这对于曾经把物理作为事业,“计算机不过是工具和兴趣”的杨勃来说是“玩”出点名堂。

从“驴宗”到“豆瓣”

2004年7月中旬,辞去一家物流咨询企业CTO职位的杨勃跑到美国求职。“面试官是个华人,他说很羡慕我,有在大陆创业的经验。”杨勃说,跑了一圈之后,觉得还是应该回来创业。

“我选择项目的方法就是和朋友聊天”杨勃说,“很多朋友是MBA,他们点子很多,提出了很多建议,直到一天说起旅游”。2004年9月,杨勃为自己的旅行网站制作了商业计划书,并命名为“驴宗”,但后来他又觉得,自助旅游的人群还是太少了,于是,杨勃将目光投向了“书”。

如今,杨勃将“豆瓣”的核心思想总结为,“可以找到不同的东西,并且适合自己”,他解释说,朋友的推荐往往对购买某种产品非常关键,现在“豆瓣”扩大了推荐的群体,你会相信特定陌生人的推荐,这“可以理解为一种以书等具体物体为媒介的人脉关系网”。

在确定以“书”为主要方向前,有人曾建议用时髦的数码产品、汽车等,但是杨勃认为手机的新品也就那么几十种,很容易研究透。对每个手机的评价虽然具有价值,但是让大众参与,“让每个人都点评的价值不大”。这种产品更适合由几个工程师完成评论,采用类似硬件网站目前的模式。“书就不同了,每年出版的书大约数十万种,没有人知道全部的种类,因此需求是最为旺盛的,价值也是最大的。”杨称。

名人创业的故事汇精选篇三:戴尔的电脑直销理念

戴尔在少年时期就想象力丰富,奇思妙想迭出。读高三时,戴尔经常听到同学们谈论想买电脑,但由于售价太高,许多人买不起。戴尔心想:“经销商的经营成本并不高,为什么要让他们赚那么丰厚的利润?”一般人想到这儿,大都会停留在诅咒经销商上,而不再深入下去了,但戴尔继续想到:“为什么不由制造商把电脑直接卖给用户呢?我如果把制造商的电脑比以商场上便宜的价格直接卖给用户,肯定会受欢迎。”

戴尔知道:IBM公司规定,经销商每月必须提取一定数额的个人电脑,而多数经销商都无法把这些货全部卖掉;而如果存货积压太多,经销商会损失很大。于是他找到经销商,他们为了周转资金,当然是求之不得,于是按成本价把积压的电脑卖给了戴尔。戴尔把电脑拉回宿舍,加装配件,改进性能。这些经过改装的电脑,价格便宜,性能先进,很受欢迎。戴尔见到市场需求巨大,于是在当地刊登广告,以市场零售价的八五折推出他那些改装过的电脑。不久,许多商业机构,医生诊所和律师事务所都成了他的顾客。

由于市场需求量大,戴尔每月已能赚5万美元。在学业与创业之间,戴尔陷入了两难境地。戴尔不愿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他决定退学。经过和父母协商,父母同意戴尔在暑假试办一家电脑公司,如果办得不成功,到9月就要继续回学校读书。得到父亲的应允后,戴尔拿出全部积蓄创办了戴尔电脑公司。戴尔仍然专门直销经他改装的IBM个人电脑,第一个月营业额便达18万美元。高中毕业的时候,戴尔公司每年营业额已达7000万美元。后来,戴尔停止出售改装电脑,转为自行设计、生产和销售自己的电脑。

名人创业的故事汇精选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