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17-03-18 12:21

知识点的总结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掌握每一个课文内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一)

1.战后初期国际力量的对比

世界格局,即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是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这是雅尔塔体系得以确立的条件、基础和背景。

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①法西斯德国被彻底摧毁,国土被盟军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和海外投资全部丧失。

②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尽了财富,黄金储备几乎枯竭,昔日的威风一扫而光。

③法国更是元气大伤。战争使法国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贝当政府的卖国投降,更使法国的国际威望急剧下降。总之,旧的欧洲衰落了,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美国独占鳌头:

①在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成为头号军事强国。

②在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成立又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从而实际上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③在政治上,美国一度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的工具;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唯美国马首是瞻。

苏联空前强大:①经过二战,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②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二战中苏军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在战争中苏联扩展了疆土,解放了东欧大片领土;战后初期苏军驻扎在东欧、南欧、中国的东北和朝鲜北部等广大地区。总之,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西欧的衰落,美苏战时军事实力的均势,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极格局的形成

①奠定基础: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衰落,美苏势均力敌。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阵营的出现。

②初步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构成雅尔塔体系。

③最终确立:到1947年美国开始实施全面冷战政策,美苏盟友关系彻底结束,转变为敌对关系。1949年、1955年先后建立了北约、华约两大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二)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地理位置: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它的地域范围比今天希腊共和国的版图大一些:除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征: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全盛的简况: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1)是在广大平民与氏族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2)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3)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4)全盛时期是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伯里克利连续当选为雅典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

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影响及其时代局限性:历史影响:1)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2)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时代局限性:1)它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2)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三)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种姓制度的特征: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

佛教是世界性宗教: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臻于鼎盛,开始向域外,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成世界性宗教。

佛教创立和传播的时代背景:1)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政局动荡,社会关系急剧变化;2)随着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和种姓特权日益不满,各种新教派、新学说广为流传,佛教是其中影响最大者之一;3)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因此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传播迅速。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四)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罗马共和国的开始: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平民与贵族斗争及其结果:从罗马共和国建立初期开始,罗马平民为了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与氏族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结果,平民相继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力,罗马共和国的社会基础逐渐扩大,贵族特权逐步被废止,贵族寡头政治走向衰落。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的环地中海大帝国: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罗马帝国分裂:公元395年,在危机的冲击下罗马帝国分裂成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这一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也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标志。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