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随笔,中学生物教师教学随笔

发布时间:2017-02-24 15:44

中学生物很多知识其实与其他的学科之间都是相通的。那中学生物教学随笔都有哪些呢?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中学生物教学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中学生物教学随笔,中学生物教师教学随笔

中学生物教学随笔篇一

第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高中生物学科易混淆名词之辨析》 。文章作者陆新 华辨析了高中生物学科中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名词,如:蛋白质与蛋白,着丝点与着丝粒,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逆转录和反转录等,看完这些名词辨析,我们会发现在平时的学习 中我们也经常会忽略对那些概念比较接近的名词的辨析, 有些名词虽然我们知道两者之间有 所不同,但要我们仔细辨析我们一时之间会说不出来,甚至有时会把两者混为一谈。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 我一直认为着丝点和着丝粒是同一个概念。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讲解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用“着丝点” ,而在细胞生物学教材中讲解染色体结构或细胞分裂 时,又常出现“着丝粒” ,我一直以为两者为同一结构,之前也没有仔细去探究两者是否不 同, 但看了这篇文章后才分辨清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染色体主缢痕处的特殊分化区域由富含 重复碱基序列的 DNA 异染色质区组成,称为着丝粒,将染色体分成二臂。在细胞分裂前期 和中期,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着丝粒是一种 高度有序的整合结构,在结构和组成上都是非均一的,包括三种不同的结构域。着丝点就位 于着丝粒的其中一个结构域—着丝点结构域中, 是着丝粒两侧各有一个蛋白质构成的三层的 盘状或球状结构。着丝点与染色体的移动有关,在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纺锤体忽的纺 锤丝(或星射线)直接附着在着丝点上而不是附着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上,没有着丝点,染色 体不能由纺锤丝牵引移动。因此,着丝点和着丝粒并非同一结构,它们的动能也不同,但它 们的位置关系是固定。

由于着丝点与着丝粒联系密切, 结构成分互穿插, 功能方面联系紧密, 两者常合称为着丝粒-动粒复合体。

生物学科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专有名词很多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及范围。但在平时 我们常把相近的名词混为一谈,甚至有人完全分辨不清,曲解其意,如果教师的教学中出现 这些问题将会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会带来相当大的阻碍。这篇文章也给我们敲了个警钟, 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师范生,不能很好的分辨这些名词,甚至有时把两个名词混为一谈,说 明我们的专业知识学得不扎实, 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时候就多注意这些意思相近的名词之间的 辨析,只有我们把专业知识学扎实,注意把我们学过的知识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分辨清,在 以后的教学中才不会误导学生, 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讲解, 而且我们应注意在以后为学生讲解 到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时我们应特别强调。

对自己的学生负责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必须具备的 素质。

另外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让前概念为生物教学服务—“细胞的能量‘通 货’—ATP”一节教学的思考》 。该文章中提到一个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有 些知识明明在课堂上已经强调多次了,可是还是有部分学生记不清楚,经常弄错。这里面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原因往往会被教师忽略的,就是学生的前概念在作祟。文章结合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这节课的教学从前概念的产生,如何发现学生的前概念及如何 正确处理学生的前概念等方面讲述如何让前概念为生物教学服务。

看了这篇文章有利于我们现在学习的教学设计, 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如何 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记住新知识外, 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前概念, 对重点的新 概念要重点的与之前学生可能接触过的错误的前概念区分, 这也是我们这是以后真正去给学 生上课应该注意的问题之一。

这篇文章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的前概念我们避免不了, 学生在进入 高中的时候,已经在小学的科学课、初中的生物课接触、学习到了许多生物学科的知识,而 且学生也会从互联网,平时生活学习到相关的生物知识,这些知识数量很多,有部分学过的 知识是因为当时知识水平不够而没有深入学习,只学习浅表,而有一些信息是错误的,这就 使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生物的时候会有这些前概念的干扰。

作为老师应利用各种方法, 如课 堂提问,及时了解及发现学生是否有错误的前概念,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受到干扰、误导,影 响学习效果。

生物学科中的很多知识其实与其他的学科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如文章作者举例说明的细 胞的能量“通货”—ATP,在其中涉及的化学键在化学学科中有学习到,而在政治学科中也 有对 “通货” 的学习, 老师可以利用学科交叉, 以及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帮助学生辨析前概念。

中学生物教学随笔篇二

十年的粉笔人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也学会了在课堂中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传递给每位学生,把和谐的微笑送给每位学生。因为有位教育专家说过:让学生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我想:

把激励带进课堂,上好开学第一课。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怎样施展自己的魅力,让学生信服你,从而喜欢你的课。开学第一课,总是向学生阐述生物学习的意义,列举几年来自己所任班级的中考成绩(优异),鼓励学生认真听从我的指导,严格遵守生物课上的四点要求,就能取得好成绩,让学生感觉在我手下是很荣幸的事,应好好珍惜。

把微笑带进课堂,生动幽默进课堂。利用合适的办法提高学生注意力,适时的玩笑更可提神,营造气氛。对于上课睡觉的现象,开学第一课有严格的要求,但偶尔也有打盹的,不集中注意的现象,此时我会突然停顿,或干脆停止一分钟讲课,条件是一分钟后不得再有走神的,顺便也让刚才溜号的学生看看黑板上的板书,再次理清思路后,上课的效果就好了许多。有时,我会把与生物知识相关联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展示给学生,如“大树底下好乘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 ”,这些不仅使学生一下胃口大开,气氛异常活跃,课后学生还有反复的哼唱。

把竞争带进课堂,特别的爱给“差生”。生物可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学科,有一门优势学科,可以让“差生”看到希望。每次作业批改后,考试成绩下来,这些“差生”成了我办公室的常客,在他们身上狠下一番功夫,鼓励好点的要领先,差的不要相信这就是自己的水平,下次我也会成为更好的!让他们心中憋足了一口气,每次都会有一进步。

中学生物教学随笔篇三

1. 新版初中生物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新版初中生物学就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根除“灌输式”这一过分偏重讲授,偏重分析,偏重演绎,偏重推理,轻视综合、归纳、渗透的教学方法体系。在这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课讲得很精彩,头头是道,分析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但由于忽视了综合、归纳、渗透,结果造成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就尽可能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表现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时空。例如“种子萌芽需要的外界条件”一节的教学,通过分组做发豆芽的实验,再分组讲出由学生自己归纳的关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温度。在做发豆芽的实验的同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你发的豆子有多少发了芽,又有多少不发芽,同时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通过探究实验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培养了操作技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版初中生物学,要求我们精心组织,注重知识发生过程的分析,把握知识系统内部的关联和转化,促进知识、技能、思维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新版初中生物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生物学教学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程序式、研究式教学,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积极采用计算机等先进媒体,使生物学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现行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体现了上述的精神。

3. 新版初中生物学大力提倡“开放式”教学。

作为主要经济,资源的知识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知识的共享性,即指知识不具有排它性,可供许多人同时共享,较少受时空的限制。加之,计算机网络作为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知识经济的这些特点呼唤“开放式”教育,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广博知识,有较强摄取知识的能力和具有开放思想的人才。新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就是适当引进了合作式教学,加大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力度,实现了生物学课堂的开放性。例如,实验教材每三节探究生命的方法中探究“蚯蚓的刚毛运动中的作用”的实验,课前老师讲明本节课的任务和学习方式后,学生就相互协作,分小组学习,学生们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热烈地议论,相互帮助着操作、学习,课堂的知识信息多向传递,热点区域此起彼伏,学生学得轻松、活泼。在这种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协作,学会了在和他人交流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学生物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1.中学生物教育随笔

2.初中生物教学随笔心得

3.初中生物教学随笔

4.初中生物教学随笔与反思

5.八年级生物随笔

中学生物教学随笔,中学生物教师教学随笔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