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精选:门钉与历史

发布时间:2016-11-16 14:04

摘要:门钉,古代俗称“浮沤钉”,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最初是由于门的构造所需要,在木板和穿带部位钉上铁钉来防止门板散。

放暑假了,周日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去天安门玩,在经过门洞时,听到有的导游让游客去摸门钉,说是可以去病得子,很灵验,很多游客都这样摸着城门的门钉走进去,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回家后,就查了查关于门钉的历史。查阅后才知道,原来这些漂亮的门钉也有那么多的讲究。

这门上的门钉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摸过之后真的可以去病得子吗?快来听我说一说吧。

门钉,古代俗称“浮沤钉”,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最初是由于门的构造所需要,在木板和穿带部位钉上铁钉来防止门板散。但由于铁钉钉帽露在门表面很不美观,为了美观,将钉帽作成泡头形状,由结构而变为装饰之物。门钉竖成行,圆圆的凸起起,和厚重的大门相称很壮观。

说明文精选:门钉与历史

门钉

最初,关于门钉的数量没有太多规定。关于门钉制度最早见于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书中载“魏灵太后起永宁浮屠,有四面,面有三户六窗,户皆朱漆,扉上有五行金钉,其十二门十四扇,合五千四百枚,复不金环铺首。”关于宋代门钉制度记载,见于《营造法式》“每径一寸,即高七分五厘。 每径三寸,每二十枚一功。每增减五分,各加减二枚。”到清代,对于门钉的数量有了十分严格的规定。清乾隆《大清会典》载“宫殿门庑皆崇基,上覆黄琉璃,门设金钉。坛庙圜丘(土遣)外内垣门四,皆朱扉金钉,纵横各九。 亲王府制正门五间,门钉纵九横七。世子府制正门五间,金钉减亲王七之二。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与世子府同。公门钉纵横皆七。侯以下至男递减至五五,均以铁。”除此之外,据《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中记载“顺治九年,定亲王府制,每门金钉六十有三。世子府制减亲王七之二。郡王府制及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同。”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清朝门钉规定等极森严,制度繁复。

九为最大阳数,故宫门钉除东华门例,都为纵横九路门钉,每扇门为九九八十一颗门钉。东华门为纵八横九七十二颗门钉。对于东华门少一排门钉有很多种方法,有的说是太子住的地方离东华门近,太子出入走东华门,因还不是皇帝,所以少一排,以降身份地位,也有说是皇帝死去梓宫由东华门出入,因送殡迎灵都由东华门出进,所以东华门俗称“鬼门”。因此门钉数用阴数,为纵九横八七十二颗,为偶数。其实这有东华门所在五行方位有关。故宫中东西轴线是木克土、土生金的关系,即外克内、 内生外,这样,克进生出则呈凶宅,而凶象中尤以木克土为甚。为了避凶化吉,我国古代建筑师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将门钉数变为纵八横九七十二颗,即把木化为阴木(偶数为阴),因为木能克土,然而阴木未必能克阳土。而横行还是九路,又不失帝王之尊。聪明的建筑师就这样巧妙地解决了这个不小的难题。

门钉不仅有其建筑上的功用、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还有着民俗文化的内涵。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为正月十六摸门钉,摸一摸门钉,可去病得子。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载:“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咎,……暗中举手摸城门钉,一摸中者,以为吉兆。”可以想见,一群妇女在欢乐笑语中摸门钉,极富生活情趣。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中记,正月十五前后摸钉儿,妇女们“至城各门,手暗触钉,谓男子祥,曰摸钉儿”。摸门灯的习俗,隐含着生殖崇拜的遗风,无子的妇女们争相摸着门钉,希望生个大胖儿子。

小小的门钉,原为固定门板的铁钉,经过装饰后慢慢成为等级的象征,经妇人一摸,又摸出了民俗信仰的光环来,像一条潺潺的细流,流入门文化的主流中。

说明文精选:门钉与历史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