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生创业故事

发布时间:2016-12-12 14:15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活跃起来。大学生作为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群体,也不甘落后。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武汉大学生创业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武汉大学生创业故事1:武汉科大在校大学生创业2年,资产已上千万

大学生“谈”来生意,批发新生用品赚16万

高高瘦瘦、戴副黑框眼镜的镇小龙,说话简洁干脆。

他随身携带的手提公文包里,一本16开记事本、4个手机是标配。“每天都有各种谈判,一天谈八九场是常态,手机不多带几个根本不够用。”镇小龙直言,目前团队里具体事务都已交给其他人去执行,他最主要的工作则是负责跟一些重要客户谈判。

一个团队,创始人是灵魂。经过近三年的积累,镇小龙俨然成了“谈判专家”。他的口才和经营管理能力,除了受经商家庭环境的影响外,更多得益于他从大三开始的创业经验。

2013年暑假,他打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取学费。像很多大学生创业者一样,他决定从棉被、床单、热水瓶等新生用品入手。别人摆小摊,他就搞批发。在七、八月里,他绕开汉正街商贩,直接找到江苏、浙江的200余个生产厂家,硬着头皮谈下最低价格,“除了口才外,人家最看重的是武汉百万学生市场”。

当时卖新生用品时,镇小龙还是“光杆司令”,所有员工都得临时请。“3辆4.2米长的卡车运货到湖北经济学院仓库,从下午4点卸货卸到凌晨4点。我只睡一个小时,凌晨5点又得起床配货。”镇小龙回忆,当时近20人卸货卸了12个小时,一直没吃饭,卸完货所有人都累瘫了,倒头就睡。今年,部分员工成了他的合伙人。

镇小龙说起生意经头头是道,一些生活用品价格并不贵,拼的就是薄利多销,要赚钱必须控制成本,进货渠道十分关键。一个蚊帐,从厂家直接进货,比从汉正街拿货要便宜近一半。床上三件套、蚊帐等商品直接从江苏南通那边厂家进货。棉衣架等小件才从汉正街进货,运输方便。

而宣传、销售、物流、记账等所有环节的工作,全部由他一个人承担,一个月下来,镇小龙瘦了20多斤。

好在,一炮打响。在新生开学的15天内,他做出了200多万元的营业额,净赚16万元。

创业路上也曾两次失败

初战告捷,让原本只打算小玩一把的镇小龙信心倍增,他感觉,“大学校园是一个无限大的市场,就像阿里巴巴的宝库”。

他决定大干一场,注册成立了公司。做大学生用品市场,最重要的是把控成本,“像T恤之类简单的服装,我们自己采购了设备,自己设计生产,成本更低。”镇小龙谈道,在今年的毕业季,他的公司几乎“垄断”了武汉高校的学士服租赁市场,利润相当可观。

不过,创业路上永远不可能无波无浪。镇小龙并不讳言他遇到的两次挫败:“去年10月,我看微信很火,也组织了一个40人的团队加入进去,我们是武汉第一家可以查课程表的校园微信。虽然在一个半月也做到了2万粉丝,但最后,发现很难用微信变现,于是放弃了;还有一次失败,是做校园周边卡,如果学生持卡消费,我公司里的产品一律成本价卖出,我还说服了周边100多家商铺参与,提供打折服务。我的想法是,黄家湖大学城有四所高校,10万大学生,我一张卡只赚10元,也是个可观的数目。但结果是,买卡虽然只需要20元,但学生并不愿意掏钱,他们持怀疑态度;此外,那么多商家难以管理。这个项目我亏了十几万元。”

武汉大学生创业故事2:武汉大学生演绎创业传奇

一场全国性的体育赛事今日在汉拉开帷幕。令人惊奇的是,承办比赛的是三位毕业不到一年大学生所创办的公司。

陈鹏翔、温帅锋、赵兢,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毕业生。他们操办的武汉赛区赛事,是全国首届业余网球争霸赛首战比赛。今年初,赛事组织者在全国40家竞标企业中选中了三人,并于4月29日签订了合作协议。参加竞标的全国40多家企业中不乏声名显赫的知名公司,这使得三位毛头小伙及他们创办的公司成了体育界一匹成色十足的黑马。

赛事组织者称,虽然他们的公司在竞标者中最"年轻",但他们对重在参与、被称为"草根网球赛"的赛事理解最为透彻,所做方案详实、更具娱乐性。

陈鹏翔、温帅锋、赵兢三人创办的"亿众体育"不到一岁,是武汉目前唯一的民营体育中介服务单位。"襁褓公司"一年来的经历,展示了一个大学生成功创业的精彩事例。

回忆一年前的创业经历,刚过完26岁生日的赵兢依然激动。去年3月,有家企业借武汉体育学院的场地开运动会。运动会上都是跳高、跳远之类的传统项目,组织者忙前忙后,参入者却站在一旁当看客,运动会既冷场又混乱。即将毕业的他和同学陈鹏翔、温帅锋看在眼里,悟出了"趣味运动"的商机。

在武汉体院老师周清的支持下,3人凑了2万多元本钱,自己动手做器材、到企业揽业务,很多人听了他们"花样百出,办生动活泼运动会"的主意后,都觉得新鲜。

半年后,他们有了第一笔业务。武汉中信银行职工运动会,当天"财源滚滚"、"毛毛虫"、"袋鼠跳接力"等各种新颖又搞笑的娱乐节目,让"金融白领"们乐翻了天。并接连为汉口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单位承办了职工趣味运动会。去年底,在成功举办交通银行1700人参加的大型职工运动会之后,亿众的名声一炮打响。

如今,该公司建立了拥有60多种趣味运动的项目库。"当今社会,全民健身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趣味运动才是大众娱乐。"三位年轻人信心百倍。

武汉人力资源市场专家李永洪以三位毛头小伙的经历为例,鼓励大学生更应积极走进市场去创业、就业,只要眼光敏锐,就能寻找到成功之路。

武汉大学生创业故事3:武汉3名在校大学生合伙创业,半年赚6万

“寝室卧谈会”敲定创业

谈起创业初衷,来自湖北郧西、今年20岁的张文说,进入大学后,发现武汉各高校周边的生意很旺,一到课余时间,餐馆、理发店、KTV就人满为患。不少商家为了招揽客源,在门口宣传自己的各种折扣和优惠。

“有一次在学校附近的一家理发店理发时,我发现一位顾客在结账的时候从钱包里翻出了好几张会员卡,结果这家的卡没有带,最后也没有享受折扣。我就萌发了整合这些商家的折扣,做一张‘通用会员卡’的想法。”他对学校里的300多名学生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学生乐于接受一张集多家商户的“会员一卡通”。

在去年11月的一次“寝室卧谈会”上,张文提出了创业的想法,得到室友聂欣宇与王明玥的认同,大家决定一起创业。

“扫楼”“扫街”扫出市场

去年11月底,在家人的支持下,三人获得了4万元的启动资金,并向班主任报告了自己的创业打算。

“大一学生创业,我一开始不是很支持,认为创业时间尚早。但他们三人创业热情非常高,不但拿出了一套经营计划和方案,还保证不旷课,所以我勉强同意了。”该班班主任李庭洋说。

去年12月初,三人到工商局注册了一家公司,在网上开通了“商盟”网站,并印制了1000张银行卡大小的“商盟卡”。同时进行了分工,王明玥负责到学校的宿舍楼“扫楼”推销“商盟卡”,张文和聂欣宇负责游说校园周边的商户加入“商盟”。

“为了宣传,我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背着十多斤重的传单,到每间寝室挨个敲门。”王明玥说,有几次刚进宿舍楼还没开始发,就被宿管阿姨赶了出来,自己拿出学生证解释了好半天她才勉强同意。面对同学们开门后充满怀疑的打量眼光,自己还要厚着脸皮解释。虽然时值冬季,但每天“扫楼”结束后,自己不但口干舌燥,连内衣都被汗水浸透了。

与王明玥相比,张文和聂欣宇不但要与商家“斗智斗勇”,而且还要“斗耐心”。为说服马湖商业街内的一家药店加入“商盟”,他们一周之内去了三次,软磨硬泡终于打动了对方。“一个月下来,我们与校园周边商业区80多家商户成功签约,他们同意将我们的‘商盟卡’视为会员卡,享受五至八折的会员折扣。”张文说。

为了让定价32元一张的“商盟卡”在学生中打开销路,三人决定先在校内的同学中免费试用,只要留下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号码,就可以免费试用十天。十天后,只有3名同学找他们退卡。不到一个月,首批制作的1000张商盟卡在校园内销售一空。

商户加入“商盟”后,由于各种原因商家突然退出了怎么办?张文说,在吸纳新的商户加入前,都会与商家签订一份注明合作期限的协议,万一商家单方面退出,则需要赔偿违约金。学生在持“商盟卡”消费时,商家如果没有提供相应的优惠,可以拨打卡上的电话联系他们,并由他们赔付差价。

“商盟卡”在母校大获成功后,张文和他的合伙人开始向周边高校推广。“今年四月,我们通过网络,在华农、湖工大、武理工等周边高校推广我们的‘商盟卡’。”聂欣宇说,眼下正是毕业季,不少大学生在校外聚餐、K歌,截至6月底,“商盟卡”总共售出了2000多张,盈利6万多元。

“未来两年内,我们希望能把武汉市所有高校周边的商户都吸纳进我们的‘商盟网’,让我们的‘商盟卡’像‘武汉通’一样,成为大学生们出门时的必带品。”张文说。

对大学生合伙创业,全国就业先进工作者,武汉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北平建议,“合伙创业”的人员不宜过多,分工和权责要明晰合理,遇到问题要勤于沟通,碰到挫折要相互宽容。

武汉大学生创业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