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先做人演讲稿3篇

发布时间:2016-12-08 13:11

为师者,必先学会做人。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AAA3篇,欢迎大家阅读。

AAA篇1

前不久,一位学者被邀请去讲课,讲课之前他向台下学员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今社会最缺乏的东西是什么?”台下学员异口同声喊成一片:“缺德!”,这位学者顿时痛心不已。

“德”是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个词,一个有威望的人称之为德高望重,做了损人利己的事称之为"缺德鬼"。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德,医师有医德,演员有艺德,教师有师德。据有关部门前不久进行的民意调查,教师在被调查的二十一个全民所有制的行业中,其职业形象是最佳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最佳”是否意味着没有问题呢?不,问题相当普遍,有的还相当严重,被称为之最后一片净土的教育界如今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见死不救”是医务工作者最大的缺德,“以权谋私”是国家干部最大的缺德,而“体罚学生,不尊重学生人格”是教师最大的缺德。面对一桩桩伤筋动骨、诲辱学生的事件,有位学者沉痛地说:“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老师,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却恰恰颠倒过来-站着的老师占据着至尊的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站着或跪着的灵魂。”也许这位学者的话有点过份,但也触到了教育的痛点。导致这种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多年以来,唯系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我们推崇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于是小小的课堂里,教师成了“天王老子”……,他们常常随心所欲地做事,随随便便地讲话。有一位青年教师为了教训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突然叫学生站起来,指着干干净净的黑板问学生:"你往前看,看见什么?"学生莫名其妙、抖抖数数的回答:“什么也没有看见”。这位老师把学生往黑板前推了推问:“你再给我仔细看看,你眼前到底是什么?”,这回学生疑疑惑惑的回答:“就一块黑板。”语音刚落,这位教师极其满足地说:“这就对了,在你眼前,确实是漆黑一片,暗淡无光”。还有一位教师请学生到办公室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你爸是干什么的?”“收破烂的”;“你妈呢”?“也是收破烂”。老师笑着说:“怎么,你爸你妈都是破烂”!

这是多么不负责任的评价,这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呀,这是多么严重的伤害,它无异于一把利剑直刺向孩子那扇小小的心灵。也许你会说这样的老师毕竟少数,假如我们的教师有千分之一是这种人,那他所教的学生将是百分之百不合格呀,这是多么巨大的影响,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在这万象更新的时代里,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呢?

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卡萨尔斯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听到这个故事时,我对老人话里所透露的含义还理解不深。前不久从《漫淡人生》这一本中知道学界泰斗、世纪老人季羡林先生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学子拜托老人看一下包,而自己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愉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尽职尽责地看守着,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我被震撼的大脑里却深深地烙上五个大字“为师先为人”。

这之后,我校发生了一件事,在一个早自修的时间里,九九财会(班的5位学生全部哭了,哭声惊动了整个学校。过一会儿,1个学生代表坐在政教处办公室,强烈要求周萱萱老师留任班主任,问他们为什么?说周老师会做人,也把我们当“人”看。我知道学生所谓的“人”就是指的是“人格”。我突然感觉到,这一张张哭脸多么美丽,这一声声哭声多么动听,这该是怎样漂亮的一幅画面,只是在学校中这样的画面还是太少。

以后的日子,我陆陆续续听到一些故事,于是我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再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

我知道,这条路很长,我将执着前行。

老师们,每一个孩子的姓名中都包含着庄严与神圣,每个孩子的个性中都蕴藏着创造与成功,每个孩子都是我们一生研究不完的课题,平凡的三尺讲台需要我们用人格来铸造——为师先为人。

AAA篇2

培养和教育学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孩童时代,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个人的人生经验、做人准则、处世观点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这指出了教师人格的重要性——身教比言传更具有说服力和教育力,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教育。所以,若为师,必先做人。

一、善良——为师之根

善良是做人之本。一颗善良温柔的心,是为师者的先决条件。古今中外,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首先具备了对学生无私无悔的挚爱,用善意的眼睛看待学生,用善良的心感动学生,才能成就其优秀。

而这样的善良对于学生来说是无条件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家境贫与富,个人聪敏与迟滞,长相是美或是丑……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应得到教师像父母一样善良心的爱抚。就如《难忘的八个字》故事里的伦纳德夫人。当她在先天唇裂的孩子耳边轻语:“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时,这八个字仿佛是束温暖的阳光直射孩子的心田,以至于改变了她对人生的看法。

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谁不犯错误。为师者只有坚信“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坚持从爱的角度出发,用善良的心帮助学生,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这样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二、公平——为师之道

公平,就是公正而不偏袒。公平是维护每一个集体秩序的必要条件。作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必须以一颗公正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一个公正的教师,看到的只是学生的本身,只是某件事的本身,既不是学生以往的所作所为,更不应该是学生身后的某种东西。

有个众所周知的笑话:一堂情境课上,教师看到两个学生持书而睡,于是指着学习较差的学生说:“你怎么一看书就睡觉?”而后又指着学习较好的学生说:“看人家,睡觉了还在看书!”在为这位教师的偏见哑然失笑的时候,我们会不禁深思,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听到这样的话会有怎样的心境?怎样看待人生的楷模?怎样看待这个社会的公平性?

尽管“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为师者面对的是懵懂的少年儿童,一次不公平的评价,或许会被一个孩子记一辈子,或许会改变他心中教师的美好形象,改变他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憧憬,更甚者,也许会为下一个因不公平而造成的丑恶打下基础。

为师者,唯有处事为公,才会赢得学生的信服,才会用自己的言行塑造一个个光明磊落的心灵。

三、宽容——为师之则

宽容,是这个世界减少仇、怨和恨的最好办法。在生活中宽容,会使一个人拥有更多的友谊、亲情。宽容别人,也是对自己心灵的释放,所以,宽容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

为师先做人演讲稿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