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科技论文范文
随着牧业生产和信息科技不断的进步,畜牧科技档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畜牧科技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畜牧科技论文范文篇一
华池县畜牧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在调查分析华池县畜牧业科技创新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改进对策是:确定畜牧业科技创新思路,强化科普宣传培训; 建立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切实抓好畜牧业从业人员再教育。
[关键词] 畜牧业科技创新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273-02
近年来,我县围绕肉绒羊、林苗、全膜玉米、蔬菜生产等特色主导产业,以全县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基层干部、农民青年骨干等为重点培训对象,采取集中培训与场区指导、分散培训与现场示范、专家把脉与技术服务、印制手册与资料发放等相结合的办法,扎实开展了科技入户培训工作,为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全县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然而,为了加快畜牧业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新形势的变化,本文主要讲述华池县畜牧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一、华池县畜牧业现状
该县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肉羊产业建设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标准化规模养羊场建设力度。新规划建设的养羊场达到65个,已建成投入生产的32个,正在建设20个。在规范羊场建设中,按照“五化”(即: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标准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要求全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羊场。截至6月底,全县累计已建成1000只羊场5个,存栏量500只以上的羊场11个,300只以上的羊场68个。建成了山庄乡白沟养羊小区,入驻羊场2个,养羊大户5户,小区羊只总存栏量达3000多只。截止2014年6月底,全县羊只饲养量总数为46.68万只,其中:存栏32.86万只,出栏13.82万只。比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6%。全县上半年新增养羊户2951户,养羊户累计达到8293户,占总农户的32.04%;建成养羊合作社20个。全县养羊总产值达到1.31亿元,养羊户人均收入1160元。
二、华池县畜牧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从创新投资来看,表现为投入不足和技术落后
由于人均科技经费列支不足0.1元,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开支龙头企业几乎没有,特别是广大农民对科技投入有限,财政情况十分困难,即使华池县畜牧业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但还是没有形成企业、社会、群众、政府多方面的科技投入机制。今年,县财政拿出108万元为各乡镇配备了15台青贮粉碎打包分装机和55台粉碎机,但由于电网改造进行滞后等因素,大部分农户没有动力电,畜牧业机械不能正常使用,人力、畜力, 生产力为畜牧业生产的主要依靠,但其水平很低。所以,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对农民来说极为突出,科技发展水平明显滞后。
2.从创新体系来看,表现为服务网络不完善和功能弱化
尽管近年来华池县初步建立了领导、服务、培训、示范4大体系,农业科技流向千家万户的渠道基本被疏通。但网络服务功能的局限性一直都存在,乡镇兽医站作用职能发挥不够,人员年龄结构普遍出现断层,村一级服务体系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所以说,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是制约着全县畜牧业科技创新水平没有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
3.从创新能力来看,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缓慢和产业化程度低下
以自然配种、粗放养殖等低技术含量项目为主的是畜牧业科技应用方面的传统方法。导致大量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生产效益比较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人工授精”、“同期发情”技术在高科技中也无体现;连机械粉碎饲料、定期防疫与驱虫等常规技术也不能落实;在培育、引进、推广新品种方面也明显落后。全县畜牧业龙头企业不到10户(家), 全县没有畜产品屠宰加工企业,对畜产品的开发处于饲喂、贩运等低级加工阶段,增值能力不强且科技含量低。
4.从创新体制来看,表现为管理模式滞后和行政命令干预
长期困扰全县畜牧业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是由于机制不灵活,创新体制不适应导致的。即使华池县在畜牧业科技创新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模式和体制的束缚还为完全摆脱掉,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旧管理体制,主要依靠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度不高,科技创新与生产经营相融合的组织体系不成熟,农户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引领上作用发挥不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政命令干预严重。如:近年来在老促会的扶持下,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大范围推广绒山羊养殖,为每户投放5只绒山羊,但由于对绒山羊生产性能的真实考察不完整,在加上农民养殖技能素质不高,从而导致各种技术都达不到要求,致使华池县羊产业发展多年未能显现突出成效。
二是畜牧业科技项目实行计划管理。每年实施畜牧业科技项目,大部分由政府部门根据各项目实施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全县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敲定一个项目计划盘子,作为工作任务下达给农口各单位实施。其弊端一方面政府部门忙于组织开展月检查、季督促、年考核,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项目实施单位疲于应付各种检查,常常以点代面,导致畜牧业科技项目推动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三、推进华池县畜牧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1.确定畜牧业科技创新思路
应在战略思路上对华池县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做出重大调整,根据县情实际和形势的发展。重点在以下三方面求突破。一是在畜牧业关键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应用推广上求突破。要围绕农村产业机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注重将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用于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研究与生产,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无公害有机畜产品,努力在设施养殖、人工授精和配套设施应用技术以及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二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上求突破。以改善人类生存发展环境为目标,结合“退耕还林(草)”、“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切实保护和治理农业生态环境,重点在营林种草、水土流失、疫情防治的监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创新上实现新的突破,三是在龙头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上求突破。重视省级种羊场等规模化养殖场的装备技术的更新换代,切实加强传统饲喂方式的技术改造,在解决一批在全县范围内带有关键性、共性和基础性的技术问题上实现新的突破。 2.强化科普宣传培训
广大农民始终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主体。要利用各类宣传工具,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法,特别要用县域内外的科技致富典型进行现身说法,教育群众,增强科技意识,把学科学、用科学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在此基础上,农业科技部门要配合乡(镇),结合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依靠现有技术力量,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骨干培训与普及培训相结合、室内讲授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加强对广大农民的科技培训。并要充分发挥县职业中专、大学生创业基地等阵地作用,选送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农民进行中长期系统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努力适应现代畜牧业科技创新的需要。
3.建立完善科技服务网络
华池县现有的畜牧业科技中介组织还没有形成体系,如:华池县养羊协会等的服务功能还很薄弱,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应重点从开发农村技术市场入手,要积极发展畜牧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立足高起点、高附加值,利用临近陕西和宁夏市场的有利条件,发展以活禽贩运和畜产品深加工、储藏、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格局,另一方面是重点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技术服务队、农产品购销服务队、 科技咨询服务队、畜禽疫病防治协会等各类民办科技服务组织建设,开拓业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从简单的饲草料供应、疫病防治向技术培训、人工授精、订单销售等综合业务发展, 使中介服务朝着“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服务产业化”方向发展。
4.切实抓好畜牧业从业人员再教育
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的联合,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代培、委培一批畜牧业技术创新所急需的专门人才,并有计划地对现有畜牧业科技人员进行轮训再教育,特别是对获取专业职称的农民技术员,应尽快做出规划,强化再教育,不断更新和提高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较高的畜牧业科技人员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结成对子,引导示范,带动提高,培养出新的乡土人才,不断壮大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逐步解决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养不起、留不住的问题。同时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大力实施“引智工程”,吸引省内外优秀人才参与华池县的经济开发建设,缓解人才紧缺的矛盾,推动全县畜牧业科技创新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秋霞,王风,高崇岳;重视草料产品质量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J];甘肃农业;2004年11期
[2]夏素银;严学兵;王成章;李海艳;;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2010年07期
[3]刘克胜,刘志军,李向东;华池县推广合同养羊效益高[J];甘肃畜牧兽医;1995年06期
[4]王子劭;优良牧草──紫花苜蓿[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8年02期
[5]张富涛;杨晓春;田力;禄永峰;华池畜产强县的崛起之路[J];中国老区建设;2009年03期
[6]孙德收;禹城加大力度向畜牧强市跨越[J];牧业通讯;1995年03期
[7]徐忠;启东高效规模畜牧业迈上新台阶[J];江苏农村经济;2006年12期
[8]葛翔,刘少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1996年05期
[9]冯天太;正宁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年21期
[10]李向东;华池县黄牛改良工作出现新局面[J];甘肃畜牧兽医;1987年03期
作者简介:王兴亮,男, 汉族,(1985.4.10-) 甘肃省农业大学2014级在职研究生,人文学院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现任华池县大学生创业园区副主任、绿野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
畜牧科技论文范文篇二
加强畜牧科技期刊的引领作用 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
[摘 要] 结合《草食家畜》办刊实践探讨畜牧科技期刊在促进畜牧业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引领 科技创新能力
畜牧科技期刊是传播畜牧业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是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展示我区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的一个窗口。随着新疆新一轮大开发机遇的来临,新疆畜牧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步伐将不断加速,在这种新形势下,畜牧科技期刊要想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和全面振兴新疆农村经济服务,必须努力提升期刊的引领作用,为促进我区畜牧业科技创新发挥作用。
1、正确认识科技期刊的引领作用
1.1导向作用
一种先进的思想或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一旦被记载、出版和传播,就能产生推动人类历史文明进步的巨大作用。这种巨大的难以估量的作用,往往依赖于科技期刊的导向作用。科技期刊有选择、有预见、有目的地传播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展示世界前沿科技水平、及时介绍本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就是对科学技术创造活动的正确导向。
1.2助推作用
科技期刊承载科研手段、方法、试验数据、科研成果等数据资料,为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及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了信息平台,可加快新技术在科研领域的应用,互相借鉴可减少重复性工作,缩短研发进程。
1.3提升作用
科技期刊通过交流学术思想、示范创新方法、传播知识创新成果,为科技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取长补短的平台,提供了自身发展、潜能发挥和激发创新激情的阵地。高水平科技文献是科技创新的精华,信息的交流不仅使科技创新工作起到互补和拾遗的作用,而且可以借鉴他人创新经验和方法,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1.4传播作用
科技创新的效果取决于成果转化应用的速度,而成果转化的实践又促进了科技创新向更广阔的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发展。科技期刊作为承载高水平学术文章和科技成果的信息源,为领导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科学依据。科技成果的推介和传播,对加快科学技术推广普及的速度,特别是促进弱势地区科学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普及,提升我区畜牧业科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充分发挥畜牧科技期刊的引领作用,提高我区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
2.1以促进畜牧业科技创新为己任,及时报道创新性的畜牧业科技成果
畜牧科技期刊将创造性成果作为第一报道重点,要求编辑人员密切关注自己分管专业的科技前沿进展情况,并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建立联系,一旦发现学术水平高、有创新性的阶段性成果,便及时组稿,及时报道。近几年《草食家畜》发表具有创新性成果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占全年发表论文总数的40%左右,对我区重大畜牧业科技成果的报道率达80%,确保了期刊的学术质量,期刊影响因子不断提高,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出版社文献检索分析中心统计分析《草食家畜》2007年度影响因子0.213,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0.250,2009年度为0.281,逐年在提高。2007年至今,《草食家畜》参评年度内刊物中国家、省部级等基金支持项目的论文数为81篇,占论文总数的40.6%。如我国畜牧界著名学者刘守仁、郭志勤、雒秋江、陈静波等都在本刊发表了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科研水准的综述、研究和生产推广性论文,提高了本刊的科技学术含量,增强了本刊的科学性、创新性、导向性和预见性。
2.2密切联系新疆畜牧业科研和生成实际,推动畜牧业科技进步
密切联系新疆畜牧业科研和生产实际,为我区畜牧业科技发展贡献力量是历届编委会对《草食家畜》提出的共同要求。《草食家畜》秉承这一社会职责,直接直面我区畜牧业发展,所刊登的文章都是来自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总结,代表着特定时期,特定学科、专业和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介绍具有实效性的现代畜牧业科技推广新技术,帮助基层专业畜牧工作者实际操作应用;展示畜牧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帮助科研人员选准研究方向,在高起点上进行再创新,提高科技资源的效能。2007-2009年《草食家畜》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十五个卫星标记在超细型细毛羊上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自治区科技攻关和重点科技项目“不同杂交组合与世代5月龄羔羊肉品质分析”等7个项目进行跟踪报道,共发表研究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篇,三等奖6篇,为新疆畜牧业科技发展进步发挥了推动作用。
2.3为我区畜牧业科技工作者提供科研成果展示的舞台
畜牧科技期刊在推动我区畜牧业科研发展方面发挥着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作用。它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还具有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直接推动经济效益的功能;不仅为畜牧业科研工作者提供了科研成果转移的渠道,而且提供了获取农业科研创新成果的园地。广大畜牧业科技人员以期刊为平台,发表研究成果,展示了自我,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科学精神,从而在其后的畜牧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3、加强科技期刊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期刊承载着科技创新的重任,科技期刊自身也需要科技创新。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确立质量至上、诚信服务、高效运作为基本原则的办刊理念,突出地方特色、专业特色。
3.1提高科技期刊的专业水准
科技期刊是学科最新科学理论和学术成果的载体,发表的文章必须具有较高的水准。科技期刊的专业水准,集中体现在刊载学术文章的学术性上面。一篇好的科技论文在学术性上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科学的预见性。学术观点要体现对所述学术发展方向的预见和前瞻学术的创新性;严谨的逻辑性。学术观点要经得起各理论环节的推敲,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明确的实效性。理论观点要有可信度,有操作性,有指导意义;鲜明的可读性。文章要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表述流畅,简明扼要。无论是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还是专题综述,都应符合学术性标准,注重内容的创新性、理论的先导性和观点的前瞻性。
3.2扩大科技期刊的信息量
3.2.1加强与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的合作与交流。深入了解本学科领域科技发展状况,可借助科技期刊这一平台,开展相关学科的学术讨论或组织相关的学术会议,并及时或最快地发表优秀论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从根本上是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科技期刊自身的发展吸引了丰富的稿源。
3.2.2向有成就的一流的科学家约稿是科技期刊内容质量的保证。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科学家的科研进展及其需求,最好聘请本专业领域的优秀的科学家作为本刊的学术指导、编委和审稿专家。向这些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编委和审稿人约稿,请他们为本刊撰稿或为本刊推荐优质稿件,争取优先发表最优质的稿件。使优秀科学家通过科技期刊这个平台真正发挥其对学科的引领作用,也成为科技期刊的当家人。
3.2.3紧密关注本学科热点及追踪科技前沿的选题是科技期刊生命力长久的保证。要密切关注国内外本学科研究的动态,紧密追踪并积极反映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如“863”、“973”等,因这些项目的研究成果代表了国家甚至国际科研的最高水平。密切关注项目研究进展并及时将最新成果吸纳和发表,将有利于推动本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也形成了科技期刊与科学研究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3.3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创新能力
审稿是一个动态过程,编辑在策划、选题、审稿时应具有前瞻性,尤其在审稿时应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佳”的创新意识。
3.3.1要具有敏锐地识别文稿中的新信息的能力。这种直接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拥有一定学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术前沿信息的不断积累,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对学科宏观知识的理解力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见能力而得来的。
3.3.2要具有运用网络检索辨别真伪的能力。编辑需熟悉信息资源,如用网络数据库、二次文献或其他相关专业信息等多种检索手段对论文进行查新,从中辨认创新信息的真伪。
3.3.3要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意识。编辑审稿时不应按照某个固定的思维模式,而应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敢于将那些传统理论和传统观念所不能接受却又无法加以否定的新发现发表在自己的期刊上,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3.3.4 要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一是认真分析稿件的观点是否正确。虽然学术论文与政治的关系并不密切,但审稿时要注意稿件是否符合宪法、符合各种法律法规、符合各种政策,审稿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掉以轻心;二是正确判断稿件的学术价值。要搞清楚文章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在整个学科发展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哪些方面有新的贡献,是否提出了前人、他人未提出过的见解,并且有理有据,具有什么意义。三是研究文章的结构与文法。编辑对来稿进行初审后,经送专家审稿通过,编辑应对稿件中各类病句和错别字负完全责任;应及时更正论文中一些计量单位的错误表述;编辑应对刊出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的标准化、各种编辑体例、刊物编排要求等专业范畴的内容负完全责任。
3.3.5要善于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和编辑方法。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要加强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技术提升科技期刊的质量,通过先进的网络化编辑管理和出版技术平台建设,提高审稿能力,缩短发表周期,促进资源共享。
参 考 文 献
[1] 王葳,李长复.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导向功能[J].科研管理1997,(06):51-53.
[2] 赵文祥,黎香兰等.办好农业科技期刊,促进农业科技创新[J].编辑学报2006,(04):18-19.
[3] 岱青,对提高编辑水平与科技期刊质量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01):54-55.
[4] 尹航,李万良.提升科技期刊引领功能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J].农村经济管理,2008,224(10):4-5.
畜牧科技论文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