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控制课堂气氛的小方法
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课讲得好,而且还要善于调控课堂气氛,关于幼师控制课堂气氛的方法有什么呢?下面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幼师控制课堂气氛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师控制课堂气氛的方法篇一
1、修饰姓名学生的姓氏和名字,本来都是很平常的。但是,如果老师细心的话,在需要点到学生的姓名时,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来修饰、点缀,往往就能引出一种幽默的效果。红学家、教育家吴宓教授,有一年他上课的班级上有一个女生名叫金丽珠,吴教授上课点名点到她的名字时,故意拖长声音说:“金——丽——珠!”接着他又用英语说:“Very beautiful,very romantic,isn`t it?”(多么美丽、多么浪漫的名字!)他笑了,同学们也笑了。
2、故设悬念
学生有很强的探求欲,老师先设置一个悬念,引导学生思考,然后不失时机地点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果,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就会获得松驰后的愉悦。有一位新调来的年轻老师面对陌生的学生说道:“同学们,我们班新来了一位成员,他姓李,男性公民,希望大家以后多多关照他。”学生们一下子懵了,相互张望。老师接着说:“告诉大家,他就是我。”
3、转俗为雅
上课时,老师针对学生的一些世俗偏见、陋见,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审美观念等巧妙地和学生交流,转俗为雅,也能达到幽默的效果。有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师,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时遭到嘲笑,这位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我能博得大家开心一笑,证明我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取你们之长来弥补我之短,提高提高自己!”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在这位老师的轻松点拨之下,巧妙地应付过去了。
4、意大言外
这种方法就是指教师不言明说话的真正意思,而是以一种曲径通幽的方式表达出来。有一位老师走进教室上课,但学生们喧哗不止,便问:“请问大家一个问题,辛弃疾的词‘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下句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听取蛙声一片。”随即明白了老师的意图,便在开心地笑后,马上安静下来。
5、创设联系
老师在上课时,结合有关知识,通过联系设置一个悬念,然后再“顺理成章”地说出理由,就能造成一种“出其不意”的幽默感。有一位老师在讲家蚕的有关内容时,对学生们说:“蚕是伟大的‘爱国者’,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它自身,它以不辞辛苦的默默劳作,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争了光、添了彩!”看着学生们疑惑不解,老师接着说:“不是吗?我们的祖先最早养蚕织绸,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世界声誉。这能不说蚕是伟大的爱国者吗?”
幼师控制课堂气氛的方法篇二
一、让孩子动起来——贴近幼儿
爱说爱笑爱闹、好奇心强是学龄前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老师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思考,充分发挥孩子这些特点,教育内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
在活动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如开小火车、对话表演、猜谜语、我是小老师,这些都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并且尽可能地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二、让孩子动起来——动手操作
为幼儿提供丰富充足的活动材料,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新奇的东西所吸引。
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欲望,并从中获得丰富的经验。
例如,在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的教学中,可以为孩子准备塑料口袋、塑料管、吹气玩具、气球、塑料瓶、玻璃杯等材料。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通过操作材料,在操作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得出结论。
因此,教师在选用材料时就要考虑材料本身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意义与价值,能否为幼儿的探索提供机会。
三、让孩子动起来——幼儿为主体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比如向幼儿提出问题后,并不急于告诉回答,而是引导孩子思考、讨论。
动手操作类的活动更是如此,如果老师直接告诉孩子操作方法,显然失去了此类活动的意义。让孩子亲自去操作、去体验,而老师此时的角色应该是协助者、引导者。
让他们通过探索自己去寻找答案,亲身经历发现的过程,并不断加以肯定和鼓励,让孩子充分体会到成功与快乐。
但是有很多老师依然对孩子放不开手,怕孩子不会、怕孩子做错了、怕孩子闯祸,其实这些都是老师的害怕和担心。
基于孩子年龄小,我们也理解老师的这种想法和行为,但也请老师试着放开手,没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呢。
四、让孩子动起来——老师的魅力
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有着丰富的情感,教师不同情感的表现很容易波及每个幼儿的心理。
都说现在是一个“看脸”的时代,那么,一张严肃古板的脸和一张微笑亲切的脸,孩子更喜欢哪个呢?
其实,孩子也会观察老师的情绪变化,如果你板着面孔,严肃地给他们上一节课,结果肯定是整堂课孩子一个个表情麻木,没有一个人举手回答问题,整堂活动进行的死气沉沉,更无法从孩子那里反馈出次活动的教学效果。
因为孩子们都说怕答错了挨老师的批评。所以,良好的情绪也会使幼儿内心感到愉悦,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幼师控制课堂13个嘘
第1个“嘘”
活动一开始,教师说:“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好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呀?”教师边说边从背后拿出一个大大的、彩色的棒棒糖。幼儿立刻兴奋起来,有拍手的,有跺脚的,大声说:“棒棒糖,棒棒糖。”教师说:“嘘!”幼儿立刻安静下来。
第2个“嘘”
教师提出第1个问题:“你们看看,老师的棒棒糖和你见过的棒棒糖有什么不一样啊?”教师的问题刚一提出,就有一个女孩子说“颜……”,没等“色”字出来,教师将食指放在嘴边说:“嘘!举手告诉我。”然后请了这个女孩子。
第3个“嘘”
幼儿回答:“颜色不一样。”老师问:“颜色怎么不一样了?”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食指再次放在嘴边,但没有发出“嘘”的声音。教师听到两个小朋友的答案是她想要的,于是大声说:“我刚才听见悠悠和琪琪说‘我的棒棒糖是彩色的’。”教师的话说了一半,发现虽然自己的声音很大,但幼儿仍旧在自说自话,于是教师说:“嘘!”幼儿安静下来,教师说:“我的棒棒糖有很多颜色,你们猜猜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第4个、第5个“嘘”
教师提出问题后,立刻有幼儿说:“甜甜的。”随即其他幼儿也开始重复这个小朋友的答案。看到有的小朋友没举手就说,还有的边举手边说,教师马上说:“嘘!我请举手的小朋友说。”于是,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始举手,但还是有一名幼儿边举手边说:“甜甜的。”教师再次说:“嘘!”
第6个“嘘”
一个幼儿说:“是苹果味的,因为上面有苹果的颜色。”教师接着问:“其他小朋友还有觉得是别的味道吗?”幼儿纷纷举起小手,有的幼儿又要边说边举手,教师听到了一点声音,立刻说:“嘘!”
第7个“嘘”
教师开始讲述故事,幼儿听得十分投入,讲到“小熊正要吃手里的棒棒糖,游来了一只小乌龟”。有一名幼儿说:“我们班的小乌龟……”教师赶快说:“嘘!”然后接着讲故事。
第8个“嘘”
故事讲完了,老师问:“小熊为什么难过呢?请你举手告诉我。”有的幼儿在思考,有的举起了小手,老师正要请人回答,有两个小朋友挤了起来,其中一个发出了不愿意的声音。教师赶快将食指放在嘴边并说了一个“嘘”。
第9个“嘘”
教师请两名幼儿回答问题,说的都是小熊没有好朋友所以难过。教师问:“那小熊没有好朋友了,它一个人拿着棒棒糖吃高兴吗?”小朋友一起回答:“不高兴。”老师想继续讲述故事,有一名幼儿说:“它生气了。”还有一名幼儿说:“小熊生气后就会哭。”教师说“嘘”,可是幼儿没停止回答,把自己的想法说完了。教师看见说“嘘”也没能阻止他,于是就听他把话说完了。
第10个“嘘”
老师问:“想一想,小熊怎样才能和好朋友分享棒棒糖?你帮他想想办法。”幼儿脱口而出:“掰一半。”教师边示意幼儿举手,边说:“嘘!”
第11个“嘘”
有几名幼儿说:“小熊要学会游泳,跳到水里把好朋友找回来。”教师说:“哦,小熊游泳把好朋友找回来。”这时候,一名幼儿说:“小熊游泳,得小心水里有鲨鱼。”教师立刻说:“嘘!”这名幼儿没有再继续往下说。
第12个“嘘”
老师要组织幼儿玩一个游戏,教师扮演小熊,然后问幼儿:“你们是谁呀?”幼儿说:“小鱼、小乌龟、小螃蟹。”有一名幼儿说:“我是小螃蟹。我是小螃蟹。”教师赶快说:“嘘!”然后继续说游戏玩法。
第13个“嘘”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然后戴上小熊的头饰,其中一名幼儿见老师戴上头饰,哈哈地笑起来,边笑边说:“嘻嘻,老师变成小熊了。”教师又说“嘘”,然后开始玩游戏。
幼师控制课堂气氛的小方法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