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心得体会3篇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雅各布通过非专业化的清晰语言,将人们与人们的活动、活动的场所交织起来,为我们展示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画面。本文是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心得体会一: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一本获得设计界胜赞的规划方面的参考书,还记得似乎被竭力宣传该书是“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最出色著作之一”。当时以为这是一本大部头的理论书籍,但是翻开书的序言就被他的第一句话吸引了。
“此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序”
作为一个社会学家, 雅各布并未面对当时美国城市现象中的所有重大问题,比如强烈的贫富差距,资本主义制度下巨大的阶级矛盾,甚至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但是雅各布作为一名非本专业作家则从的综合的社会学角度,针对当时美国盛行的存在严重问题的规划方式,提出了一些更具人性关怀、激发城市活力的规划原则。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论述是在多样化的自由发展存在一定的“真善美”的约束的条件下进行的,作者的原意也并非一次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划理论,或者执笔未来美国大城市的总体规划,而是希望在城市规划界引发一种对人,对丰富的城市生活的意义的关注,以及对当时战后美国的以大规模重建计划批判。她通过非专业化的清晰语言,将人们与人们的活动、活动的场所交织起来,为我们展示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画面,将她的"城市生态学"转化为我们身边真实而生动的"街道芭蕾"(street ballet)。可以说这本书的作用更多是给迷茫的专业规划设计者们一些思想的触动,希望以此唤起一场新的城市规划革命,而她热情同样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一 关于简.雅各布斯和他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简·雅各布斯(1916-2006),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她家族中几代女子都与男性一样拥有职业,而且大多数是教师。在她的家庭中女孩和男孩被同等对待,家族的这一传统塑造了她果敢而特立独行的性格。早年做过记者、速记员和自由撰稿人,1952年任《建筑论坛》助理编辑。1958年,雅各布为著名的《财富》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城市中心区的文章《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在这篇文章中,她充满激情地批判了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大规模旧城更新项目,同时赞美了曼哈顿现状环境中街道生活的欢乐与祥和。之后写作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1968年迁居多伦多,此后她在有关发展的问题上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并担任城市规划与居住政策改革的顾问。1974年成为加拿大公民。她的著作还有《城市经济学》、《集体失忆的黑暗世代》。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一名新闻记者,很显然,雅各布敏感的观察力,和作为一名大城市的生活的参与者。使她清楚地认识到政府对其街区以及她周围的街区原本祥和的生活所带来的大规模破坏。她用她的热情、悲悯和激昂向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开战,旗帜鲜明地与“现代城市规划”唱反调:人家呼吁清除贫民区,她却提出要增加城市人口的多样性,让人和各种活动聚集在一起;人家说应该建立现代化的城市开放空间,她却觉得要把城市变得更密,形成一种符合居住传统的适度的混乱。
这本当时被誉为妇人连篇累牍的唠叨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自1961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二 雅各布关于美国旧城更新问题的核心思想
1“街道眼” (streeteye)概念
通过大量事实的调研和作者的亲身体验得出的关于城市中人行道、街区公园、街区的特性。这里她提出了著名的“街道眼” (streeteye)概念。区别于“现代的”广场绿地和城市开放空间,这是一种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block)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她论述老社区是安全的,因为邻里有着正常的交往,对社区有着强烈的认同;她指出交通拥堵不是汽车多而引起的,而是城市规划将许多区域生硬地隔离开来,让人们不得不依赖汽车。
2 “街头芭蕾”
“街头芭蕾”描述的事很多专业建筑师看不到的东西,甚至是他们所感受不到的城市温度。只有甚或在这个街区的人才能感受那些琐碎武器的感动。比如老城南的煎饼店,比如小巷内擦肩而过的侧身,比如阳光投射在老房子屋檐投射的曲折的阴影,比如晚饭时间邻居端着饭碗的闲聊。这一切对于老城居民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3城市的多样性,
关于城市的关键词:多样性、混合、高密度。在雅各布斯的书中最为推崇城市的多样性,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城市的主要特征就是人的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的功用5的多样性 ,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这里城市的多样性在老城区获得集中的体现。老城区的多样性通常在改建保护之后就完全失去了原本的氛围。对于城市而言正是这种看似带来混乱与对立的多样性才使城市能够成为了在适应了原始的混乱的后新的因素的孵化器,成为了一种能够区别于其他的有历史发展的地方。
针对衰败的大城市中心,她又进一步提出,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在这一点上,《生与死》中还提出了著名的四点补救措施:保留老房子从而为传统的中小企业提供场所;保持较高的居住密度从而产生复杂的需求;增加沿街的小店铺从而增加街道的活动;减小街块的尺度从而增加居民的接触。针对我国旧城改造的现状,这四点建议至今还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4城市活力论
内部活力是大城市最重要的生长源泉。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和无机体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其“内力”,大城市更新、发展、健康的源泉都应该主要的来源于经过了良好的合理的制度组织从而生发的内部力量,而不应该是另外的外部力量成为其动因。健康的内部结构对于大城市来说非常重要。
5 强烈反对美国城市中的大规模计划
雅各布的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对对1950-1960年代美国城市中的大规模计划(主要指公共住房建设、城市更新、高速路计划等)进行批判。雅各布指出,大规模改造计划缺少弹性和选择性,排斥中小商业,必然会对城市的多样性产生破坏,是一种"天生浪费的方式"①耗费巨资却贡献不大;②并未真正减少贫民窟,而仅仅是将贫民窟移动到别处,在更大的范围里造就新的贫民窟;③使资金更多更容易地流失到投机市场中,给城市经济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大规模计划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澎湃,使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而广大普通居民则总是成为牺牲品" 。
三 简氏理论在南京门西旧城改造中的探讨
通过上学期郭老师的一个项目,我对门西老城区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开始关注旧城改造这个复杂的问题。而简氏的书给我我很多的启示,我国政府在旧城改造问题上往往投入大量资金,但是最终资金的受益人永远是住宅开发商之类,而非居民本身,而改造也往往好大喜功,一整顿就是很大一个片区,而旧城改造计划往往缺乏全局思考,甚至在旧城拆光殆尽的时候反过来再搞保护搞恢复。以南京为例,老城南原本门西、门东、颜料坊牛市三块一片,形成了一条很完整的老秦淮风貌带,门东驻军官府衙门较多,门西重商,多为机户机房或者帐房,颜料坊则以织染作坊为特色,牛市则是集中的贸易场所。然而我上大学4年来,牛市完全拆成平地,颜料坊也只剩下几座所谓的历史建筑孤立在那里,门东重建了一个沈万三故居后几经反复最终也拆光殆尽,登上中华门,东望是秦淮旧梦,回首却是满目疮痍。
历史的消逝让怀旧的南京人意识旧城改造不这样来,40平方公里的南京老城内,未改造的旧城区剩下不足十分之一。难道除了以新代旧,一拆了之,我们没有更聪明的办法?在各界的呼声中,有关部门紧急喊停,对门西这块最后的记忆进行了慎重的考虑,甚至重新对完全拆光的门东进行保护性规划。市政府也定下了“三个集中、一个疏散”的发展方针,目标将老城人口由每平方公里将近3万人降到2.5万人以下,严格控制老城高层建筑的新增、老城的住宅开发总量;提升老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环境风貌,提升老城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
雅各布书中始终强调的是大城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 “多样性”,必须支持多样性,不论在哪一个层面上。因为多样性大城市才真正成为一个复杂系统,其生命性来源于其各个多样的因素之间的网状的联系,使其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尽管政府正在为仅存的门东地区建立更为合理的详细规划,但是仍然难以逃脱“现代规划方法”的思路。
政府将老城人口由每平方公里将近3万人降到2.5万人以下目的是为了缓解老城压力,提高老城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是迁出的过程是否能维持原本的人口多样性比例呢?人口的多样性包括陌生人和原住民,穷人和富人,老人和孩子等。维系一个城市的文脉的重要因素在于能够维持一定比例的常住人口来形成的对于街区的主人公感情。而一个真正健康的社区则同时必须有着足够比例的”陌生人”,他们给街区带了来新鲜、带来了新的机会、带来了发展的可能,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陌生人和原住民成为了一种互补,一种缺一不可的东西,是一种”基础”和”发展”之间的关系。首要功能和辅助功能
同时,街区的构成还可以从产业角度考虑,”首要功能”和”辅助功能”,应该充分合理的具有着混合的多样性。这两种功能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东西。老城区是否只适合发展居住和旅游两项功能并非定论。城区功能的完整才会形成所谓的内在活力,而不是作为整个城市中功能单一的附属区域。内在的活力将会带动老城区自主发展,避免老城区走向病态的被动发展,最终成为整个城市发展的拖油瓶。
雅各布书中指出交通拥堵不是汽车多而引起的,而是城市规划将许多区域生硬地隔离开来,让人们不得不依赖汽车。南京城墙就是一个目前看来生硬的阻隔,但是目前门西地区解决这一生硬阻隔的确是另外一条生硬的双向3车道的大马路。原本城墙阻隔的是城内外的生活,而现在道路阻隔的确是原本老城区生活的流线和秩序。原本一个完整街区的一部分功能被高速通行车辆覆盖。街区在人行层面上被孤立为两块,各自独立面对各自的问题,历史的痕迹被打断,扭曲最终完全改变。和秦淮河畔拆除危房后新建的很多 “现代的”小游园空间相比之下“街道眼”概念式的城市公共空间更适合小尺度的历史街区。现代的绿地勉强插入,不但认同度利用低 ,而且还会破坏街区原本的节奏。
四 结语
牛市、颜料坊和门东地区是南京市大规模旧城改造计划的牺牲品,当年40年前深刻影响美国的书,终于在最近进入了中国人的眼前。 它是否能够挽救门西这最后的记忆之地。
“有人说,它来得太晚了;更多的人说,它来得很及时。”当我们此刻咀嚼着这位妇人的唠叨时,会发现我们的很多城市今天所面临的很多问题,也如同美国当年所经历的一样:
每一个现代小区, 都配备训练有素的24小时保安监管,小区城堡里面是绝对的安全,原本居民对于街区的责任感被每月按时缴纳的物业费买断。而小区间的街道少了两边公寓中守护的眼睛,往往成为最不安全的地方。
汽车霸占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为自行车、行人预留的空间则越来越少,每个人都被禁锢在接到中小小的铁盒子中,交流只是鸣笛或转向灯。
几乎每个城市都建设了宏大壮观的广场,但因缺少供人休息的椅子,只能冷冰冰地供人远远地瞻仰。
全国183座城市以建设国际大都市为目标,一幢幢缺乏创意、失去传统的标志性建筑迫不及待地拔地而起,以为这样就可以摇身一变为国际大都市。
“缺乏研究,缺乏尊重,城市成为了牺牲品。”40年前的声音,仿佛是对我们不堪现状的针砭。
“设计一个梦幻城市很容易,然而建造一个活生生的城市则煞费思量。” 四十年前的忠告今日听来不知要用多少年来领悟城市规划不再只是单纯的自然科学,城市是由建筑和人组成的,人才是城市的主角。关注规划设计其背后的社会精神,人文主义关怀才真正使城市有了生命,有了感情。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心得体会二:
在全世界范围内,旧城更新仍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而言。虽然人们有必要适当调整视角以寻求新问题的新答案,但在有关旧城更新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死与生》中的许多观点仍然有无可替代的启发作用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以下简称《死与生》)虽出自城市规划的“外行”之手,却是“关于美国城市的权威论述:城市安全从何而来?怎样使城市良性运转?为什么这么多由政府领导的挽救城市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归纳起来,雅各布写作《生与死》的主要成就有以下三点:①唤起人们对城市复杂多样生活的热爱;②对“街道眼”(Street Eye)的发现;③反对大规模计划。
在书中,雅各布通过非专业化的清晰语言,将人们与人们的活动、活动的场所交织起来,为我们展示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画面。为了阐明她的“城市生态学”,雅各布以其生动活泼的笔触勾画了人们之间各种复杂的交互活动:孩子们在公共空间中嬉戏玩耍、邻居们在街边店铺前散步聊天,街坊们在上班途中会意地点头问候……等等。她将这些活动称为“街道芭蕾”(Street Ballet),而这与芒福德的“城市戏剧”(Urban Drama)观念、W·怀特强调公共广场的重要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雅各布推崇城市的多样性。她认为,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的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Diversity is nature to big cities)。她犀利地指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将田园城市运动与勒·柯布西耶倡导的国际主义学说杂糅在一起,在推崇区划(Zoning)的同时,贬低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而所谓功能纯化的地区如中心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文化密集区,实际都是机能不良的地区。针对衰败的大城市中心,她又进一步提出,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在这一点上,她与后来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如:L·克里尔、A·文丘里等不谋而合,遥相呼应。《死与生》中还提出了著名的四点补救措施:保留老房子从而为传统的中小企业提供场所;保持较高的居住密度从而产生复杂的需求;增加沿街的小店铺从而增加街道的活动;减小街块的尺度从而增加居民的接触。
同时,雅各布还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街道空间的安全感。她观察到,传统街坊有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邻居(包括孩子)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从而获得安全感,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则会感到来自邻居的目光监督。雅各布据此发展了所谓“街道眼”的概念,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Block)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 “街道眼”一经出现,就引起了美国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人士的注意。一些人乐此不疲地试图将之引为实践标准,甚至还产生了一个专门的产业和专业领域。O·纽曼的经典著作《可防卫空间:通过城市设计预防犯罪》(1972)正是受其启发并将“街道眼”概念拓展到“领域所有权”和由此产生的防卫责任感。
雅各布对1950-1960年代美国城市中的大规模计划(主要指公共住房建设、城市更新、高速路计划等)深恶痛绝,《死与生》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对这些计划进行批判。雅各布指出,大规模改造计划缺少弹性和选择性,排斥中小商业,必然会对城市的多样性产生破坏,是一种“天生浪费的方式” ——①耗费巨资却贡献不大;②并未真正减少贫民窟,而仅仅是将贫民窟移动到别处,在更大的范围里造就新的贫民窟;③使资金更多更容易地流失到投机市场中,给城市经济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大规模计划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澎湃,使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而广大普通居民则总是成为牺牲品”。她主张“必须改变城市建设中资金的使用方式”, “从追求洪水般的剧烈变化到追求连续的、逐渐的、复杂的和精致的变化” 。
60年代初正是美国大规模旧城更新计划甚嚣尘上的时期,雅各布的这部作品无疑是对当时规划界主流理论思想的强有力批驳。此后,对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旧城更新的反抗与批评声逐渐增多,如:C·亚历山大《城市不是一棵树》(1965)、《俄勒冈实验》(1975)、P·达维多夫的《倡导规划与多元社会》(1965)以及A·雅各布与D·阿普尔亚德的《城市设计宣言》(1987)等等。可以说,《死与生》在整个欧美开创了一个对现代城市规划进行反思的时代。需要指出的是,《死与生》不仅是一部理论著作,还具有惊人的实践意义:雅各布在书中为曼哈顿南端所提出的全面规划设想后来就被当局采用并加以实施。
当然,雅各布并未能够勇敢地面对城市现象中的所有重大问题。今天再读《死与生》这本书,有必要指出其中明显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雅各布对小型商业企业,尤其是小规模、街道层次的零售商业的偏爱,使她几乎全然忽略甚至排斥大型企业(诸如房地产业和财产管理产业,金融部门,建筑产业等)对城市的作用。事实上,城市的发展早已说明,这些大型企业无一不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与“小”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辨证关系,城市的多样性本身就意味着大企业的不可或缺。雅各布虽然提出了“小并不等于多样性,但在当时小企业普遍遭到大企业排挤而面临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她的感情因素占了上风。
《死与生》中也缺乏对社会分层现象和贫穷问题的深刻认识,对于美国城市严重的种族问题更是避而远之。在她所描绘的城市图景中,没有劳资对抗;“街道芭蕾”所宣扬的也是无阶级的“多样性”。在她眼中,人们会自发地组织生活,毋需领导便会过得很好;而一切规划师都是专横古怪的清教徒和乌托邦梦想家。她心目中的理想城市里生产、商业与消费自然运转,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而又令人兴奋……但是,《死与生》鼓励人们返回城市中心带来的却是低收入街区的中产阶级化(Gentrification),贫民们仍然遭到驱赶,并在城市边缘滋生新的贫民窟。今天,已有学者感叹,纽约已被中产阶级化和旅游业改变为两个世界:一个富人的纽约和一个穷人与移民者的纽约。此外,雅各布虽然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现象洞察秋毫,但她却没有提出私有企业和公共供给之间的平衡概念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当她倡导以“多样化的区划”取代同一化时,她觉察到两者之间需要某种调节手段,但却只字不提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对大城市规划中的这个关键问题展开必要的思考。
今天冷静地来看《死与生》及其创作过程,我们会发现,雅各布酣畅淋漓的抨击,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对城市规划的简单的彻底否定,实际上她反对的是以大规模重建计划为基本手段的所谓“现代城市规划”。雅各布也并非故意选择城市规划作为攻击目标,作为职业记者的一种雄辩技巧,她需要为城市问题找到一个替罪羊,而较之推动大规模开发项目背后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力量而言,城市规划无疑是一个更为安全的靶子。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出现了新的雄心勃勃的投资者,大规模计划开始“死灰复燃”。一些自称是“新城市主义”者(New Urbanism)的规划师们试图以新的方式重建城市中心和郊区。前几年引起轰动的Seaside和Celebration计划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尽管设计师杜安尼(A. Duany)经常不断地引用《生与死》中的词句来阐释其设计,但研究者却发现:这两个工程都是在开阔的未开发土地上建成的,而这正是雅各布认为最不可能产生城市多样性的方式;设计者提出的20~40户/英亩的密度,也与雅各布坚持的产生多样性所需要的100户/英亩相去甚远。实际上,Seaside和Celebration计划仍然使用了现代主义的线性的、统一控制的设计概念,庞大的社区在同一时间内迅速设计建造而成,而这与雅各布提出的产生城市多样性的四个必要条件(其中要求有不同时代的老房子共存)是背道而驰的。
由此可见,虽然《死与生》的影响如此巨大而深远,并且许多规划师都奉其为圣典,但其真谛至今尚未完全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有些甚至被曲解或错误地使用。曾经指导雅各布写作《死与生》的UC Berkeley大学蒙哥马利教授风趣地说,如果"新城市主义"者们实现了其设想的巨大尺度的城市设计,是否将会有一个新的雅各布站出来,写一本新的关于大城市生与死的书呢?
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旧城更新仍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而言。虽然人们有必要适当调整视角以寻求新问题的新答案,但在有关旧城更新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死与生》中的许多观点仍然有无可替代的启发作用。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心得体会三: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这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曾经引发了许多人对人生的感叹和思索。但是,生与死的拷问,并不仅仅局限于人。1961年,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问世,在西方规划界掀起了一场“大地震”,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制度、方法、原则及其强烈作用下的城市被推到质疑和拷问的境地,并由此萌生了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种子。尽管雅各布斯并非城市规划专业人士,在书中对城市规划界一直奉行的一些金科玉律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其言辞也十分犀利甚至几近刻薄,但却引发了规划界对社会公正、城市多样性、复杂性、人性化等全方位价值判断的深刻反思。此后,城市规划开始由工程技术转向关注社会问题,人本主义在规划中逐渐张扬。可以说,雅各布斯的观点深深地影响了城市规划的走向,也启发了人们对城市及其生活的重新认识。
记得多年以前,有个同事说起他学生时代的一次课程设计。那是一条老街道,两侧的建筑有些破旧,环境也比较凌乱,但却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街边的铺面、摊点人头攒动,也有主妇闲聊、小孩玩耍、路人过往,这一切跟雅各布斯所描绘的街道生活十分相似。设计的目标是将它改造为一条交通方便、分区清晰、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新街道。在当时来说,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一次课程设计了,但刚好有个外籍教师在该校访问交流,他觉得题目不对,会误导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原来的街道生动、真实,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着活力和温馨,为何要改造它呢?同事说他当时很不理解外籍教师的观点,因为教科书上早就列举了破旧、混乱、复杂、无序的种种弊端,应该以崭新、整齐、简洁、清晰取而代之,那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空间秩序并带来视觉美。这个外籍教师连基本的城市规划原则都不遵循,不是幼稚,就是猎奇。同事当时怀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因为那时,我们正在接受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洗礼,还没有了悟“生活本身就是目的”的真谛。
许多年过去了,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多,雅各布斯的观点早就连同其他各种观点被引介进来了,但并未在规划界引起多大的反响。为何时至今日,当《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的中译本出版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呢?答案可能跟时代背景有关。但凡一石能击起千层浪的著述,大都直面现实,切中时弊,方能引发共鸣。雅各布斯撰写该书之际,正是西方战后大规模重建之时。从思想领域来说,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从城市规划领域来说,现代主义大行其道,规划师们普遍相信:他们在描绘美好的物质空间的同时,也在设计着美好的社会和美好的生活。他们注重了空间的物质属性,却忽略了空间的社会属性,似乎只要用新环境来替代旧环境,各种社会问题就能自动解决。事实并非如此,现代主义创造了许多钢筋混凝土森林,使城市容纳了更多的人口,但却没能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园,反而造成了各种消极后果,社会结构被肢解,人际关系被割裂,种族隔离、贫富差异、犯罪率上升、小汽车肆虐、社会动荡等问题越来越尖锐。现实与愿望相去这么远,对现代主义的质疑自然会引起强烈反响,这或许是当时该书引发“地震”的时代背景原因。从国内情况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西方存在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先是解决各种短缺问题,其次是解决改善和拓展问题,时至今日,各种累积的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出来,成为城市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可能是该书在国内能引起强烈反响的时代背景原因。当然,国内人文意识的觉醒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当人们用社会学的视角来观察我们的城市及其城市规划时,就发现半个世纪前美国发生的一些故事,似乎在我们身边上演,并且很容易拿书中的事例相互印证。因为雅各布斯不是城市规划专业人士,无须高屋建瓴地去构筑宏大、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她涉足城市规划领域的方式是批评当时流行的做法,其依据也非主要依赖于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而是从自身生活体验出发、从一个空间的使用者角度去感知、从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中去思考、从实地调查中去总结。在眼睛和心灵面前,所谓的专业知识变得无力招架了,因为说到底,城市不是建来看的,而是要为使用者服务的,使用者有没有专业知识,并不妨碍他的真实感受。同样的,国内各界人士从自身生活经历出发,也很容易诟病当下的城市规划,特别是所谓的旧城改造,因为后者已经带来并且会继续引发成堆的社会问题。
也许人们会问,既然雅各布斯早已把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作了颠覆性的批判,并且从事实看来很有道理,为何还不放弃这些教条呢?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任何学说和理论,都是针对当时当地的问题而提出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说十分罕见。雅各布斯对现代主义规划的两位大师霍华德和勒柯布西埃都给予了无情的批判,并且言之成理,但并不能因此得出她比那两位大师正确或者高明的结论,因为他们当时面对的城市问题完全不同于雅各布斯时代的城市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自然不会相同。即使这两位大师之间,观点也大相径庭,要想去伪存真,还得厘清城市规划发展演变的脉络,才能准确把握住不同时期、不同学说之中的精髓,不至于滑到“非此即彼”的陷阱中去。
18世纪下半叶,产业革命席卷欧洲。到了19世纪,西方基本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迎来机器大生产时代。工业成为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随着工业生产的集中而迅速扩张,原有的城市形态难以适应工业化时代的各种要求,使得城市在组织制度、社会结构、空间布局、生活形态等方面都遭遇强烈冲击,到了霍华德时代,社会矛盾极度激化,城市环境十分恶劣,交通拥堵、住房短缺、地价飞涨、疾病流行、道德沦丧、人口爆炸等“城市病”可谓病入膏肓。人本主义思想家们认为,大城市是罪恶的渊薮,是违背人性的,是不人道的,必须加以控制和消灭。霍华德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人之一,出于对人性和自然的热爱,在对土地所有制、税收、城市膨胀、城市贫困、环境恶化等种种社会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田园城市”理论,由此奠定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石。诚然,霍华德最擅长的并非形体规划,其理论的精髓也不是田园城市的总平面,而应该是他的社会改革主张。之所以将他推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奠基人,是因为他首次突破了以往城市规划要么炫耀统治者权威、要么彰显规划师个人审美情趣的巢臼,提出了关心公众利益的宗旨,这一点成为了城市规划百年不变的职业信条。
真正构建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是稍后的柯布西埃,他坚决反对霍华德用空间分散的手法来解决“城市病”的“田园城市”模式,认为那是“麻醉剂”,认为应该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借助新技术手段来解决城市问题。他反对传统的街道和广场,认为那是旧城市所有弊端产生的根源,他自信已经创造出现代城市最终并且通用的形式,如功能分区、道路分级、街区的土地尽可能空旷并用作绿地、城市格局简洁严谨蕴含秩序、建筑按照群体灵活自由布置、大型公共建筑富有雕塑感并体现几何形体之间的协调与均衡等等。伴随着现代建筑运动,柯布西埃的规划思想也影响到世界范围,此后的大规模重建和新建,基本按此模式展开。新建的典型城市如昌迪加尔和巴西利亚,都是按照图纸建造出来的,并在一段时期得到广泛赞誉,后来却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改建的地区则如雅各布斯所描绘的那样,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所以,到了1970年代,西方对现代主义的批评越来越多,直至“后现代”学者干脆宣告它的终结。不过,用历史眼光来看,他简洁明晰、追求效率的思想对战后急需重建家园起到积极影响,也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另外,他的思想被许多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因为其设计思想中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色彩,其低成本、高效率的建造模式也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其高度理性也容易受到发展中国家决策者的青睐,其作品的形式美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所以,尽管1970年代以后在西方开始出现后现代思潮,但在发展中国家,现代主义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说,现代主义解决了一些城市问题,却又带来了另一些新的城市问题。当带来的新问题上升到主要问题时,就是它遭遇拷问、走向终结或者变革、新生之际。
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矛盾凸现期,大城市的一些痼疾也愈演愈烈,困扰着市民的生活,对效率的过分追逐使得我们放弃了其它许多目标。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反倒失去了一些传统魅力地区,城市被切割成一个个孤岛,汽车仿佛成了城市的主角,空间变得单调乏味,可望而不可及,或者专注表面文章,街道生活渐趋式微,人际关系也逐渐淡漠,一句话,“现代城市病 ”的若干症状开始凸现。当此际,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给我们的感觉已经不再是他山之石可攻玉,而是有切肤之痛了。我们的确应该深刻反思城市规划的习惯做法,校准我们观察现象、分析情况、解决问题的坐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改进规划方法和决策程序,使规划真正起到维护公众利益的作用。
尽管该书讨论的是40多年前美国大城市的问题,但对于我国当前仍极具借鉴意义。书中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无论是从认识论还是方法论的角度上来讲,亦不无启发。
启迪之一是对于城市的理解。我们在建设和使用城市,对这种使用的经历都有着亲身体验,因此可以说我们拥有一个很好地认识和理解城市的基础。跳出职业规划师的角色,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观察,也许会有更多的体会和收获,正如本书作者以一个普通公众或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去观察城市中的生活一样。城市是一个极富动态和多样化的地方,书中所提到的那些成功的城市区域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作者用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文字对大量城市生活进行了生动地描述(如作者将某一街道上从早至晚的生活场景描绘成“芭蕾”),这能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最为真实、最为鲜活的生命。因此,当我们面对和处理城市问题时,必须抱着一种敬重的心情和谨慎的态度,去仔细观察和辨析城市生活中的细节以及隐藏在背后的秩序和原则。
城市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其中包容了动态的、丰富的生活。城市不会是一件凝固的艺术品。艺术是生活的抽象,与真实总有一定差距,而城市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则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理解和认识到城市的这种多样化、复杂性甚至是矛盾性。那些“大师”、“天才”笔下描绘的非凡的城市蓝图、乌托邦式的城市理想,是试图把城市当作一件终极的完美的艺术品去创造,也许在“天赋神权”或“天赋皇权”的时代这种理想有可能实现,但在今天这种人权、民主的时代,永远只能是也仅仅是一张美丽的蓝图。对于城市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学者曾这样描述:人们为了生存,来到了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人们留在了城市。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也是城市的生命。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多样性,各种互为联系、互相支持、错综复杂的多样性,基于此,城市生活才可以进入良性和建设性的运转,城市中的人也因此可以保持并推进社会和文明的进程,才能“生活得更好”。有了这种对城市本质(生活)的理解和对城市天性(多样性)的认识,也就能确定我们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终极目的。目标瞄准了,当面对复杂的城市问题和各种有关城市的理论、理想时,才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启迪之二是对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及实践的质疑和反思。经受过传统规划教育,从事这个行业的规划师,常常沉迷于一种宏伟的、激动人心的、终极目标式的规划设计成果,而又为其实施所困扰。“墙上挂挂、纸上画画”,常常是规划师所面对的无奈。而有些时候,规划的实施又真的能带来图板上的蓝图所描绘的那种美好场景吗?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些时候某些规划的实施恰恰不亚于一场灾难。作者在书中通过美国大城市的实例对此有过描述和分析。不幸的是,40余年前发生在美国的有些场景今天在我们的国家却正在上演,尽管时代背景、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有所不同。而在我们今天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下,在强有力的调控下,规划的实施似乎还更加轻而易举。值得质疑和反思的是,那些美丽的蓝图跟城市当中天天发生的生活或事件是不是真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些传统的思想和做法(作者认为如霍华德)想做的就是把权力、人口、用途和资金的增加等等都“冻结”起来,然后将其安排在一个处于静态的形式中,控制起来。本书作者将这种思想视为“封建思想”。这种思想也许在具有强力计划控制的背景下还有一定意义(其真正实施也不见得就是好事)。但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时处于动态变化的背景下,这种静态的思想、宏伟蓝图似的结果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本书几乎完全是从过程和动态的角度来谈论城市及其组成部分的。生活不会是静止的,城市也不可能是一天建成的。对城市而言,过程是本质的东西,这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形成过程中(在“神权”或“皇权”时代,也许有的城市出现不需要过程,但那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这种意义上的“城市”)。城市日常的运行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更进一步说,一旦我们从过程的角度考虑城市问题,那么我们也就必然会考虑到产生这些过程的因素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也是本质的东西。发生在城市里的过程并不晦涩难懂,并不只是专家才能弄懂。在城市中生活的任何人都可以看懂和理解这种过程,但我们有时候往往一不小心就沉迷于一个梦幻般的结果中,却忽视了这种过程。
启迪之三是对城市问题及方法论的认识。本书中,作者引用了沃伦?韦弗(洛克菲勒基金会自然和医学委员会前副主席)的观点,科学思想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处理以下三个问题的能力发展的过程:
⑴简单性问题,包括几个有着直接联系(通常可以用公式来表达)的变数(因素)问题,如古典力学,声、光、热、电学等;
⑵无序复杂性问题,各个变数(因素)处在杂乱或不可预知的状态中,但从整体上来看系统又拥有一种可以分析的平均特性,如现代的统计学、概率论等;
⑶有序复杂性问题,各个变数(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以致可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质上是有序的,如生命科学。
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常常把城市看成是简单性问题或无序复杂性问题,也一直试图从这个方面来分析和对待城市问题。早期的规划理论和实践中,规划概念中的变数,如人口、用地规模,以及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开敞空间等等,它们往往被认为是简单的、又相互关联的简单的变数,被置于一种封闭的、静态的体系中。当然,许多规划理论家和实践者早已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20世纪,城市规划理论开始汲取统计、概率理论这些新思想,一不小心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似乎城市问题就是无序复杂性问题,只有通过纯粹的统计分析才能理解城市。有了这种认识和概率统计方法,也就有了可能对城市进行的声势浩大的调查,也就有了很多可以炫耀的统计数据和各种图表。此外,从统计方面勾画出城市规划图也就有了可能,而人们往往对这种图还深信不疑。这也恰恰是我们许多人在今天乐此不疲正从事的工作。新的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但城市中的问题真的是非理性、不可理解、不可预测的吗?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来说,概率和统计这种方法只能使得我们对所谓的城市问题进行“鸟瞰”式的分析,提供一个更广泛的分析范围而已。
作者认为,城市就像生命科学一样也是一种有序复杂性问题。城市中的各要素处于这样一种情形中:诸多的变数各不相同,但同时又通过一种微妙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因此,城市问题表现出来的往往也不会是单独的一个问题,我们只要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这些问题表现出很多变数,但并不是混乱不堪,毫无逻辑,相反,它们互为关联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有序复杂的机体充满着很多可能还没有检验过的关系,但显然这些关系不仅互为关联,而且完全可以被理解。对待这种问题的方式,是先确定一个变数(因素),从其存在和行为着手,然后想方设法弄清这个变数(因素)与其他变数(因素)的紧密关系,以此来达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从有序复杂性的角度来看待城市问题,需要通过显微镜式的细致观察的方式才能对这些活动有所理解,这种观察方式既不同于适用观察简单性问题的那种粗糙的、肉眼的方法,也不同于适用对待无序复杂性问题的那种鸟瞰似的观察方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处理简单性问题和无序复杂性问题的分析方法也会得到使用,但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策略。这一点,也许是本书从方法论上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多样性是城市的生命,因为城市中的生命和生活就是多样和复杂的,我们根本的目标就是提高城市的活力,营造丰富的生活。规划和设计城市,实际上就是在规划和设计生活。那么别人的生活可以被你规划和设计吗(尤其是当面对城市中成千上万人的时候)?也许很难,所以我们必须抛掉曾经罩在我们头上的光环,以一种谨小慎微的态度去面对和理解城市中的一切。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因而城市是复杂的,但是,它也是有序的。我们可以去感受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秩序,因而我们也就可以通过规划和设计去引导城市的生活,通过引发城市的多样性,而使城市富有活力,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尽管我们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但是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因为“一个城市有了活力,也就有了战胜困难的武器,而一个拥有活力的城市则本身就会拥有理解、交流、发现和创造这种武器的能力。……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即使有些问题和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那些问题和需求。”
绝妄去迷证真如――我愿意用本文标题与规划界同仁共勉。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心得体会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