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规范言行自觉看齐做讲规矩发言稿

发布时间:2017-06-08 19:55

要自觉强化看齐意识,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教育全体党员锤炼党性修养、规范自身言行、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做到“三个看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党员规范言行自觉看齐做讲规矩发言稿,欢迎大家阅读。

党员规范言行自觉看齐做讲规矩发言稿

党员规范言行自觉看齐做讲规矩发言稿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各级党委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不守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如何做一名守纪律、讲规矩的合格共产党员?

一、思想上要坚信不惑

守纪律、讲规矩,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古训。老百姓还要讲乡规民约,公序良俗,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员,怎么可以不守纪律、不讲规矩?

任何人任何事,一旦突破自己的极限,将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犹如气球,虽然可以越吹越大,但一旦突破极限的底线,气球必破。做人也是这样,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如果不加以控制、不自我约束,就会渐行渐远直至走上不归路。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思想上的清醒。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首先要弄懂什么是政治纪律?什么是政治规矩?

在中国共产党内,党章、党规就是最大的纪律和规矩,“中央八项规定”等等则是具体的纪律和规矩,这些都是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的。

规矩是底线,纪律是红线。对于一个党员干部来说,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来说,纪律则是生命线。

在营造政治新生态的今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首先明了纪律的红线、掌握规矩的底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诱惑面前失方寸、乱阵脚、犯错误。

二、行动上要坚持不懈

纪律关乎作风,规矩影响形象。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守纪律、讲规矩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能有片刻的放松和懈怠。

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7.7万余起,其中违反工作纪律问题3.5万起,占查处案件总数的45.75%,遥居榜首。这一方面说明“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问题相当严重,另一方面说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守纪律、讲规矩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方能取得成效。

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时刻审视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不越轨、不越底线。

三、意志上要坚定不移

守纪律、讲规矩是思想道德范畴的事情,必须注重自我修养。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党员干部,有没有纪律规矩意识,有没有守纪律和讲规矩的自觉性,不仅决定你能不能做好工作,而且决定了你会有什么样的道德形象和人生价值。

守纪律、讲规矩,说易行难。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而言,自觉做到遵奉党内纪律和规矩为人生戒律,把纪律和规矩真正记在心里、融化在血液中、体现在行动中,需要极大的意志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要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从问题根源入手,在治本上不断加码,而守纪律、讲规矩,正是治本之策。要进一步强化刚性执纪,加大对违反党的规矩和纪律行为的惩戒力度,使纪律的“高压线”真正通上“高压电”,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同时,要清醒地知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等等规矩,恰恰是对党员干部的最好保护措施。

因此,党员干部要从“守纪律,讲规矩”做起,不断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意识、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努力做一名守纪律、讲规矩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党员规范言行自觉看齐做讲规矩发言稿篇2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不断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三市”建设的强大合力,以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实现中国梦、建设“三个陕西”作出更大贡献。

一、勤学善思、正心修身,在思想上自觉看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自觉看齐,是向中央和省委基准看齐的前提和基础。常常喊看齐,常抓学习是关键、把牢方向是根本、党性修养是保证。一要勤于学习,紧盯基准。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统一思想认识、保持步调一致的“帅旗”,作为一项长期的学习任务,抓住核心要义,理解基本观点,掌握科学方法,通过学习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前进方向。把中央和省委的基准内化为坚定信念,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瞄准“三个陕西”建设蓝图,自觉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找准位置、自我加压、推动发展。二要结合实践,把牢方向。对中央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传达领会、研究部署,做到贯彻不走样、落实不变通。注重调查研究,吃透市情特点,结合汉中实际,谋划发展措施,切实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汉中发展的有力实践,把中央和省委的基准外化为自觉行动。三要锤炼党性,凝心聚力。教育党员干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品格陶冶,时刻以“三严三实”为标尺,对照检查、规范言行,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为党尽心尽力。引导党员干部倍加珍惜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倍加珍惜多年努力形成的好态势,倍加珍惜心齐气顺劲足的好局面,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勇担当,以钉钉子的精神朝着既定目标接续奋斗、持续发力。

二、坚定信仰、矢志不渝,在政治上自觉看齐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向中央和省委基准看齐,必须始终以从严从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对党忠诚、站稳立场。一要保持政治定力不动摇。只有信仰的“绿洲”常青、理想的灯塔高擎,才会增强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政治底气。要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思想和行动,善于从全局和大局观察思考问题,复杂形势面前头脑清醒,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切实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二要履行党员义务不懈怠。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经常对照《党章》和入党誓词检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作风,坚持“四个服从”,遵守组织生活制度,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对党忠诚老实、表里如一。三要严守纪律红线不越轨。把党的纪律作为悬在头顶的“利剑”、握在手中的“戒尺”,时时心存敬畏,处处如履薄冰,筑牢守纪律的防线,严守受约束的底线,敢于同一切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真正使党的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严防“破窗效应”。

三、敢于担当、务实肯干,在行动上自觉看齐

向中央和省委基准看齐,必须始终把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宜居富裕城市,作为中国梦和“三个陕西”在汉中的具体实践,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闯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韧劲,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要以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的定位推动科学发展。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总要求,以循环的思路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以循环的方法延伸链条、转型升级,在减量化、再利用中“吃干榨尽”有限资源,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围绕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品、旅游文化和高科技五大产业,策划包装、争跑实施项目,努力打造汉中经济升级版。

二要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既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又权衡利弊、稳步推进,敢于攻坚克难,舍得向自己开刀,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切实把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三要以为民的情怀保障改善民生。加大民生投入,重点做好收入在社会平均水平线下群众的民生工作,扩大就业、鼓励创业,使经济增长与群众生活质量同步提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陕南移民搬迁、扶贫开发和保障房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和服务,努力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四要以负责的态度建设美丽汉中。坚持生态立市,狠抓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深入实施绿水、蓝天、青山、宁静四大工程,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供西安。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下功夫解决垃圾、污水处理和农村面源污染等问题,守护好、建设好汉中这方青山绿水。五要以从严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严格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设好汉中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严格落实一把手“七带头”承诺制,自觉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聚民心、促发展。

党员规范言行自觉看齐做讲规矩发言稿篇3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抓手在哪里?就在我们党的重要法宝——党规党纪。不把党规党纪落到实处,从严治党就是一句空话。拥有一套完整的党内法规是我们党的一套政治优势。而其中,起着核心作用的就是党内法规中的“宪法”——党章。在四中全会《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定》的说明,习近平指出,从严治党是一个永恒课题,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要坚持标本兼治,加大治本的工作力度,严格按照纪律和法律的尺度,把执法和执纪贯通起来。对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属于能力不足的,就要加强培训,加强实践锻炼,加强总结提高;属于担当精神缺乏的,就要明确责任、加强督查;属于不作为的,就要严肃批评教育,认真执纪问责。要从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入手,使每个岗位都职责和分工清晰、每项工作都程序和目标清晰、每项奖惩都认定和执行清晰,促使广大干部勤奋敬业、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既巩固和扩大从严治党成果,又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王岐山同志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上讲话中,都反复强调遵守和维护党章的重要性:“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靠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以执政党纲领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王岐山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靠党章党规党纪。"党纪"与"国法"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同。党纪严于国法。党是政治组织,党规党纪保证着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底线;法律体现国家意志,是全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底线。党章规定,党员必须自觉遵守纪律、模范遵守法律。全面从严治党,就要抓全党的纪律,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

追根溯源,党章为党的建设和活动确立了最基本的原则和最根本的行为规范,是其他党内法规的依据。今朝出发,新的时期要依规从严管党治党,首要任务就是遵守和维护党章。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维护党章、贯彻执行党章上,中央纪委和各级纪委的作用突出、作为明显。党章规定,纪委要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因此,十八同中央纪委着力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一中心任务,努力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在向党章回归中找准了履职尽责的法宝、思路和依据。党章规定,纪委要维护党的章程和党内其他法规。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铁面执纪,严明政治、组织等各项纪律,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严打“老虎”、勤拍“苍蝇”,形成持续有力震慑,在党内、也在社会上树起党规党纪的威信。 党章规定,纪委要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所以,围绕中央关于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的重大部署,纪检监察机关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强化扫纪监督,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推动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实践证明:当党章等到遵守和维护时,党章的权威得以牢固树立和彰显时,也正是党的纪律得到加强时。

党章居于核心,而党内其他法规制度,也是我们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经过94年实践探索,我们党已经形成了包括党章、准则、条例、规则在内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然而,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品质,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统筹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确保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事实上,四中全会之前,我们党对“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相关工作已有所布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步伐更是明显加快;《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发布,中国共产党首次拥有党内“立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条例》相继印发实施。

人们发现;法规制度的效力,逐渐在生活中显现。最近,不少领导干部在摇号买车。细问之下,原来随着《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公车私用受到严格禁止。领导干部摇号买车这一细微变化,反映和正是制度对于干部行为的约束和作风的转变。 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并不止于公车改革这一个领域。人们欣喜地看到,从中央层面不断出台各类规章制度,到陆续制定作风方面的多项禁令,中央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进行了更加明确的部署。

可以说,从严治党的过程,也是构建法规制度体系的过程;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党的纪律不断加强的过程。没有什么比法规制度的力量更富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更能长久、刚性地约束党员干部的言行。党规党纪是治党管党建设党的法宝,不仅体现在它的硬性约束上,也体现在它的价值引导上。例如,党务公开种种规定的形成,何尝不是在鼓励人民群众加强监督?月饼腐败被精准打击,何尝不是在回归传统节日沟通情感的本义?公款吃喝被捆住手脚,何尝不是在塑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价值理念? 从这个角度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过程,也是价值观、权力观、是非观正本清源的过程;依靠党内法规制度管党治党的过程,也是党员干部形成行为习惯、重塑价值观念的过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章立制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这也是党规党纪是法宝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政党的成熟,不仅体现在思想理论上,也体现在法规制度建设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破立并举,成效显著。新的历史起点上,重任在肩,仍需竭力前行。四中全会把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内容,这将更好地为我们管党治党、执政治国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1.规范党员日常言行发言稿

2.严守党章党规规范党员日常言行发言材料

3.讲规矩有纪律做知敬畏守底线的党员发言稿

4.讲规矩,守纪律,做合格共产党员+心得体会

5.严守党章党规规范党员日常言行主题优秀发言稿

6.讲规矩守纪律做知敬畏守底线的党员演讲稿

党员规范言行自觉看齐做讲规矩发言稿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