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雷锋在1959年观后感3篇
观雷锋在1959年观后感1
为响应省委的号召,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12月5日,星桥社区组织部分党员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观看影片《雷锋1959》。
影片讲述了雷锋由农民到工人再到人民子弟兵的成长历程,重温这位半个世纪的精神偶像那段鲜为人知的青葱岁月。雷锋在焦化厂做了大量好事,并且在日记中写下了许多具有人生启迪意义的话语。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在弓长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最富情感,最为辉煌的142天。
通过观看影片,党员们从雷锋由农民到工人再到共产主义战士的成长历程中,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期生活的艰辛和那个时代人们积极热情的工作精神,感受到了雷锋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所绽放的耀眼光芒,领悟到作为一名党员如何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把握坚定的政治方向,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体会到了今天富足的生活来之不易,受益非浅,引人深思。
观雷锋在1959年观后感2
昨天下午,在学校的组织与带领下,学校全体教师到电影院共同观看了一部让我震撼和感动的电影《雷锋在1959》。
“雷锋”这个名字,从小就陪伴在我耳边,雷锋的故事陪伴我的成长,今天我通过电影再一次去了解雷锋,去了解他所生活的年代,他所生活的环境,让我又有这样一次机会去向这样一位优秀的同志去学习。
我认为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雷锋依然是那个敬业、奉献、好学、肯钻研、有爱心的雷锋,但在他身上,显然又增加了一些以前雷锋形象中被有意过滤掉的东西。初到焦化厂,看到师傅因自己身材矮小不喜欢自己,雷锋也会委屈,也会有情绪;身边的工友忍受不了条件的艰苦要当“逃兵”,雷锋赌气喊出的话是“以后你永远不要说你是毛主席家乡的人”;甚至在这一个雷锋身上,偶尔还会玩点小伎俩,耍点小聪明:到焦化厂报道、征兵动员会,为了掩饰自己身材矮小,竟偷偷在自己脚下踩个箱子,在屁股下塞个行李包。所有这些细节,不仅没有损害雷锋在精神上的高大,而且迅速拉近了他与观众的情感距离,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
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大雨抢救水泥的场景,当时,高标号水泥相当珍贵,半夜的一场大雨差点把这些珍贵的水泥浇湿了,他带领大家积极抢救,冒着大雨把能遮盖的东西都给这些珍贵的水泥盖好,雷锋甚至把自己睡觉的辈子都拿出来盖到水泥上,因此雷锋病倒了。这就是雷锋,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公为国的好工人。
虽然时代已变,但是雷锋的精神不断相传,他是一个道德的符号,精神的象征,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磨灭,相反他已经化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标杆,我们要把这种雷锋精神落到实处,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尽其能、倾其力,一砖一瓦地奉献,必将撑起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的大厦。
观雷锋在1959年观后感3
今天马桥子街道组织社区党员居民观看了《雷锋在1959》的电影,影片讲述了雷锋由农民到工人再到人民子弟兵的成长历程,重温这位半个世纪的精神偶像那段鲜为人知的青葱岁月。1959年8月20日雷锋响应号召,离开鞍山,来到条件艰苦的辽阳弓长岭,参加焦化厂的建设。雷锋在焦化厂做了大量好事,并且在日记中写下了许多具有人生启迪意义的话语。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在弓长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最富情感,最为辉煌的142天。
雷锋牺牲后,《中国青年》杂志社准备做一期宣传雷锋的专刊,并萌生了让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的想法。通过这些照片以及雷锋日记,毛主席感受到了这个普通士兵的伟大,挥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精神”遍洒祖国大地,雷锋的微笑温暖中国半个世纪。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染下,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的浪潮,从九十年代的李素丽,到二十一世纪的郭明义,都是新时期雷锋精神的代表。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雷锋精神到新时期的志愿者活动,都是雷锋精神的延续,正是由于一代代人对雷锋精神的延续,把雷锋精神延续到现在。也正是这种延续,雷锋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延续。
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这样一个人,他被称为“雷锋传人”;他每天都提前两个小时上班;他20年献血6万毫升;他在2002年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他2006年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他就是辽宁鞍山人--郭明义。郭明义从1994年以来,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他总是看别人需要什么,总是想自己能给什么。
央视每年都会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实感动中国的岂止十人。很多人都说现在的社会很多人都不见义勇为了,很多人都只是自扫门前雪了,但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有很多人伸出援手,他们是相识的,甚至是不相识的。
我们身边处处有“雷锋”,我们常常感受得到“雷锋精神”的存在,在每一次灾难中,总有解放军战士在一线战斗着,他们或许只是一些刚满十八岁的年轻小伙子,但他们会为了救群众而不惜牺牲自己,在那个时候,他们只知道自己要保护群众。人们常常说现在军人的素质不高,总是对军人批评,但在危难的时候常常是他们帮助我们,帮助我们度过一次又一次的危难。但他们却不求回报。虽然他们没有说“向雷锋同志学习”,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雷锋一直都在。
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群人,或者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会在需要的时候毫无怨言的奔赴西部去支援西部,建设西部;会去偏远的学校支教;会在汶川、玉树、需要他们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前往帮助;会利用自己的节假日参与保护环境拾捡白色垃圾;他们的名字就叫“志愿者”,他们或许只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或许只是农民,只是小商贩,但他们却又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们之前互不相识,但因为共同的志愿精神走到了一起,他们坚信并坚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或者说是我们,就是在实践着“雷锋精神”,就是在告诉全世界,中国的雷锋一直都在,中国的传统一直都在。
我们不一定要干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才有价值,我们不一定要在做了好事的时候得到表扬,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平凡,我们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活的不平凡,只要你想,你就是雷锋。
观雷锋在1959年观后感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