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01 08:11

地理教育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能在中小学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才。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地理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地理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篇1

中学地理素质教育及其实现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学校的教育方式也日益关注。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被提上教育模式改革的议程并加以实施。要实施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是基础。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加强学习,认识到位,明确责任。本文据此分析了中学地理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并提出素质教育的若干方法。

【关键词】中学地理素质教育应试教育

一、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目前中学地理教育还是实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高分和较高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略大多数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心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大大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教育模式,不利于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也不利于教育为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服务。

实施素质教育,正是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全体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而且还强调全面性。

二、 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概述

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地理学科也不例外。

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要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和应用。在地理教学中,要培训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思维,是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三、 中学地理素质教育实现途径

1、思想转变。

作为教育者――老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师生观、人才观。这一改变需要老师勇于突破传统观念、敢于实践。认识到学生地理考“高分”并不是最终目的,培养和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技能、基本观念和整体素质,使学生主动、活泼、和谐地发展,这才是我们最终教育的目的。如,提高老师的文化,丰厚的文化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不仅要求老师融会贯通中学地理教材、地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还要加强学习,扩展知识领域,充实内容,了解信息,适应对老师的要求。要加强老师的教学能力,在教研工作、教学常规中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多形式、多渠道的争取继续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和任务。提高教师的师德,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老师的形象对学生影响极其深远。作为地理老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讲正气、讲学习、讲政治”,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育好人。

2、培养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根据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使“要我学”意识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是培养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如,让学生跟老师通过互动方式进行学习,巧设疑问,借疑生趣。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跟老师一起找答案。

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学习自主学习。

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学习与参与,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使教学更好的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如,采取联想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先预习课文,从文章中找习题问题的答案,利用这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

4、进行学法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如同一把开锁的钥匙,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地理科目的学习方法:其一是预习方法;其二是读图的方法和技巧;其三是探究问题和总结归纳的方法。如,预习课文,讨论学习目标;交流学生自我认识和观点;归纳总结;进行测试补充。

5、加强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

知识和智力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发展的密切关系。进行素质教育就是为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和智慧进行有利的发挥和挖掘。如,通过地理观察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和科学的观察方法;运用心理原理,指导记忆的最佳方法,增强记忆力;提高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6、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最符合中学生们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特别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如,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野外观察、气象观察、播放地理录像、地理图片展览、地理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巩固学生地理知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之一。

7、教师主导,抓好能力练习。

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要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的地图、地理图标的技能,培养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如,读图训练,其一是注意读图技能要一步一步的学习,先看图例,认识地理事物的符号,学会思考,以寻求规律方便记忆。其二,通过读图,把地理知识空间化、系统化,把所读到的图与所学习的地理知识相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其三,通过读图,联想旧知识,引导学生联想和思考,回忆旧知识,启发新的知识,并注意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8、增强学生国防意识。

在讲授中国地理时,指导学生认识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质及有利的自然条件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在讲授世界地理时,引领学生认识和熟悉人类生存的环境,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渗透环保意识。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森林资源,认识生态作用及意义。同时要在世界地理教学中渗透热爱地球,友爱世界人民,维护和平,反战争和侵略,加强世界人民的友好往来的意识。

结论

教育的一个关键作用是帮助学生树立更高境界的信念、理想和社会责任感,要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主动与国际教育接轨,是对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而改革的。

地理是中学基础教育学科之一,它拥有完善知识体系以及价值培养目标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

参考文献

[1]岳有平;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新课程,2007年09期

[2]苏东;中学地理教学的认识,吉林教育,2010年26期

[3]李健;吴秀秋;王玲;中学地理教学与提高中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2期

[4]赵燕;开放地理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是主角,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2期

地理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篇2

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在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教学中具有的统摄作用正日益引起教育界的关注[1]。2011年,我国修订了义务教育阶段多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核心概念、重要概念及学科基本思想,并且部分学科已围绕核心概念开展了课堂教学实践。

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有关核心概念定义的表述众多,地理学相关文献中有“Key concepts”、“Central concepts”、“关键概念”、“主要概念”等[2][3][4][5],虽然表述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其代表的意义相近。本文认为核心概念是指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基本理解和解释。核心概念构成学科的骨架,呈现学科发展的图景,对学科核心内容具有统摄作用[6]。因此,凡具有此种功能的概念性知识,无论其表述为关键概念或主要概念等,皆等同于本文所探讨的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对于地理教育的意义,早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就被提及过。《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是指引全球地理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地理学习的核心概念(Central concepts),为地理教育的实施指明了方向。本文收集了有关地理学核心概念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国内外地理教育界有关核心概念的教育教学状况,为探讨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建立围绕核心概念的地理课程提供了相关的参考。

一、地理学核心概念

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和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并没有发展出一个位居专业核心、可鉴定的清晰概念,而是出现了多个概念,其中最为核心的有空间、地方、景观、环境、系统、尺度和时间等,这些核心概念凸显了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有助于认识地球表层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7][8]。我国许多学者也针对某一核心概念进行了有关研究,并通过核心概念内涵的演化过程阐明了核心概念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这也与地理学的发展图景一致[9][10]。地理学核心概念的内涵表达了地理学最重要的思想,在认识地理学思想传统和基本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1]。

在地理教育中,《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最先提出了地理学核心概念,指出地理教育共存在5个核心概念,即“位置与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相互作用”及“区域”。对于为什么提出地理教育的核心概念,《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认为地理学的学习范围广阔,研究方法多样,有着自然和人文各学科内容的高度综合性,并十分重视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地理学的六大问题是“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要想较好地回答这些问题,人们就需要认识地球的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相互作用和人地关系等内容,这本身就构成了地理学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因此,从核心概念出发进行地理教学,人们能够从整体层面把握地理学的核心知识与学科特点[12]。

二、围绕核心概念的国际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自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组织起草并通过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以来,许多国家围绕地理学核心概念进行了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建设,说明了地理教育工作者逐渐加大对地理学核心概念的重视力度。

表1列举了一些围绕核心概念而形成的国家(地方)地理课程标准。尽管许多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将核心概念表述为“主题”、“基本因素”等,但其实质都是地理学核心概念的其他表述方式。从各国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尽管他们对地理学核心概念的理解有所差别,但都是围绕核心概念来建立国家地理课程体系,这也表明核心概念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各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均提及用空间(包括空间分布与空间相互作用)来显示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这也源自地理学的空间传统。多个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及地方(地区)和区域,这说明了地理学具有区域性特点。此外,人地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出现在多个课程标准当中。因此,从各个国家课程标准中提及的核心概念来看,尽管核心概念的选择并不一致,但对地理学最核心内容的认识却是趋同的。

总体来说,《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提出的地理教育核心概念,被纳入国家地理课程体系中,成为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核心概念来统摄地理学科内容,人们可以明确清晰地把握地理学的主要问题。

三、渗透地理学核心概念的中学地理教育

地理学核心概念对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已经逐渐地被地理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由于地理学核心概念涵盖了中学地理教学的观念和思想方法[18],其被渗透在诸多地理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

1.地理学核心概念与地理学思想方法

中学地理教育界已经开始重视思想方法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学者明确地提出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需要基于地理思想方法来实施,其提及的如空间尺度、空间定位、将世界组织定为区域加以认识、时空关联、空间相互作用思想等[19],均是对“空间”这一核心概念内涵的表述。“人地关系”这一核心概念,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贯穿于地理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中。一些学者提到自然地理教学的重要思想是“系统的思想”[20],这与“系统”这个核心概念及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关联。由此,核心概念与地理思想方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要求是一致的。

2.地理学核心概念与地理素养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及地理课程要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21],这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地理素养具有综合性、空间性、终身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其中最为重要的综合性、空间性与地理学核心概念中的系统、空间等核心概念的内涵相吻合。地理学核心概念对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地理素养中有地理思维的成分,地理思维具有综合、区域、空间、联系、批判、追求新结论等基本品质[22],这也直接体现了系统、区域、空间等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让学生认清人地关系,具备空间思维与综合思维,这些也体现在核心概念方面。 3.地理教育界对核心概念内容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

围绕核心概念的具体内容,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展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例如,一些学者对“空间”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教育教学研究。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关空间的教学内容包括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组合、空间联系等,这些都可整合为空间要素,促进学生形成空间思维,这是对“空间”这一核心概念在地理教学运用中的具体阐释。

对于“人地关系”这一核心概念,许多教育工作者也进行了实践研究。人地关系思想是地理学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地理教育重要的核心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因此,无论是自然地理模块,还是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模块,都会涉及人地关系思想。

“区域”是在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实践中有诸多研究成果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也与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有关系。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性,“区域”作为地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产生了众多研究成果。从区域特征的分析、区域地理学习思路的归纳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都是“区域”这一核心概念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此外,北京教育学院地理学科团队也提出了以《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所给出的核心概念为基础的初中地理教学核心概念,分别是“位置与分布”、“地理环境”、“人地关系”、“空间差异与空间联系”及“区域”。以这5个核心概念统摄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赋予了核心概念更多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价值。

四、地理学核心概念对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的启示

自《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提出地理核心概念以来,大部分地理教育工作者已经围绕核心概念来实施地理教学,这在许多国家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均有所体现,反映出地理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然而,我国地理教育主要是以内容主题的形式来表现的,主题众多,不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学的核心内容,所以我国地理教育应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提炼出适当的核心概念,围绕这些核心概念开展地理教学,提高地理学科内容的概括性。

地理教学要体现地理学科思想,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这已经获得许多学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实践仍处于探讨阶段。核心概念对地理学科教学具有很好的统摄性,地理教学核心概念是贯彻地理学科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符合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要求。因此,地理教育要加强基于核心概念的地理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地理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此外,从各国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来看,由于地理学科性质的缘故,各国对地理学核心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因此,我国的地理教育要针对我国的国情,结合我国地理学发展状况,提炼出适合我国地理教育的核心概念,建立基于核心概念的国家地理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3][6]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2010(1):57-61.

[2][7]萨拉·L.霍洛韦,斯蒂芬·P.赖斯,吉尔·瓦伦丁.当代地理学要义:概念、思维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12][13]冯以浤.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地理学报,1993(4):289-296.

[5][8]蔡运龙.高校地理教育的国际态势[J].中国大学教育,2010(7):6-12.

[9]石崧,宁越敏.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J].地理科学,2005(3):340-345.

[10]周尚意,唐顺英,戴俊骋.“地方”概念对人文地理学各分支意义的辨识[J].人文地理,2011(6):10-13.

[11]苏珊·汉森.改变世界的10大地理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4]毕超.美国《国家地理标准》[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3):64-67.

[15]曾玮.英国KS3国家新地理课程标准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9(11):92-96.

[16]张家辉,徐志梅.芬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评介[J].地理教学,2011(24):6-8.

[17]张胜前,李家清.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地理分支标准的特点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0(4):107-112.

[18]张素娟.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基于核心概念的地理知识解析及案例分析[J].中国教师,2012(7):66-68.

[19]袁孝亭.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0(7):82-87.

[20]庞艳辉,徐宝芳.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8):117-120.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2]张亚南.高考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价值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0(4):84-88.

地理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