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论文范文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护理专业大学生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护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护士论文范文一: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探析
【摘要】目的:探析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儿科的患儿,随机性质的把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静脉穿刺护理的方法,然后通过观察来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现象。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无论是在操作技能和并发症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差异。观察组的应用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要好,有着很强的护理效果,能够更好的促进儿科的患儿的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儿科护理;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
静脉留置针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护理中,尤其是对于儿科的护理,静脉留置针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静脉留置针是让患者实现静脉输液的目的,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大多部分是需要实施长期治疗的、静脉补液、静脉穿刺比较困难的现象,能够有效的改善此类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更好的痊愈。静脉留置针相对于静脉穿刺有着多项的优势,包括操作流程简单、不容易穿破血管、套管较为柔软、在静脉中留置的实践较长等优势。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我院儿科患儿50例,其中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儿,其中男患儿有26例,女患儿有24例,年龄在5到11岁之间,患儿的住院时间都是在10到20天之间,两组患儿在性别、住院时间、年龄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对比的对象,完全符合规定。两组患者在进行穿刺治疗之前都要做好消毒工作,充分的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
1.2方法
观察组的患儿在治理过程中采用的是静脉留置针,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静脉穿刺治疗,常规静脉穿刺护理中首先是对患者实施皮试和体征的检测,最后在完成输液后进行拔针,而观察组的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的时候要充分的观察患者的药物皮试、静脉穿刺和体征检测等,两组的患者都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治疗,这样充分的保证患儿能够实现无菌的操作,减少发生感染的频率,防止发生并发症的现象出现。护理的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巡视工作,如果发现患儿出现不良的反映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做好预防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做好交接班和护理记录工作,按照三查七对的方法实施工作,最大程度的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在两组的患儿完成护理工作之后,要采用病情记录和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治疗效果,让两组患儿家属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做出评价。
2儿科护理中留置针的具体应用
在进行留置针工作中,首先要以穿刺点消毒常规消毒皮肤,范围是在穿刺点为中心直径6-8厘米,然后在按照标准来实施穿刺工作,用食指与拇指把留置针的针柄握紧,让针柄和患者静脉之间的角度设置为十五度和三十度之间,然后把针刺入,在回血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后退针芯1-2mm再将外套管送入血管中,通过左手把留置针外套管固定住,在用右手把针心拔出来,最后用透明的敷贴规定留置针的时间,采用正确的封管操作能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封管工作中首先要注意一定是采用正压封管,将封管液3-5ml从肝素帽的处的输液针头内缓慢推注2-3ml,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管腔呈现一个充满的状态。最后留置针保留的时间是4d左右。在留置针工作结束后,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关系着患儿是否会引起并发症和感染的现象发生,所以在护理工作中要使用无菌操作,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发生红肿、干燥、渗出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3结果
经过对比发现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较好,最后通过患儿家属对两种护理方式进行评分,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得到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实验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节省成本,减少患儿的疼痛,并且穿刺的成功率较高,所以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4讨论
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的穿刺要好的,但是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要加强预防和消毒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防止出现感染、堵管的现象发生,发生堵管的现象多数是因为血液把留置针堵塞了,最终药物没有办法进入到体内中,静脉炎很容以导致患者的血管脆弱,所以密切的观察和护理对患儿的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静脉留置针护理工作中,要选择和患儿符合的穿刺部位和型号,工作人员的手法尽量要熟练,这样能够充分的减少患儿的痛苦,在穿刺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保证针头无菌和对皮肤的消毒,在留置工作结束后要观察患者的病情现象,充分的预防并发症现象的发生,只有把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做好,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价值。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这就导致家长对医院的要求更高,在穿刺治疗中多数要求一次性穿刺的成功,所以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能够实现穿刺成功率较高,并且比较容易固定,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患儿的疼痛,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工作人员除了做好巡视工作,还要加大和患儿的沟通交流,减少患儿的心理压力。
5总结
总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是非常理想的,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成本的支出,但是在静脉留置针护理工作中要做好消毒工作,采取无菌的操作流程,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现象的发生。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有着十分理想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盛敬伊,史囯晶,苏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
[2]叶秋棠.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医学信息,2014,(24)
[3]张爱萍.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4)
[4]周凌芸.小儿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A].2012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
[5]黄长桂.大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
[6]闻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
护士论文范文二:促进儿科护理人才培养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从儿科护理现状、儿科发展前景以及儿科护理教学的改进三个方面来探讨儿科护理人才培养的发展,提升儿科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速度,有效地缓解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压力。
关键词:儿科;护理;人才培养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构成国家的细胞。因此,儿童的健康与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物质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强,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的护理服务也日渐增高,随着儿科医学的发展,儿科护理事业也在逐步发展。
1儿科护理现状
1.1儿科护理人才需求量大
综合性的医院中儿科对于医院整体经济增长作用不大,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某些综合性的医院中的儿科逐渐成为边缘科室,甚至有些医院取消了儿科病房,仅仅留下儿科门诊。在2000年后,很多医院的儿科发展都处于低谷状态,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儿科医护人员的大量流失和儿科床位的迅速缩减。低年资、高学历、合同制儿科护士流失较多。
1.2护理操作压力大
儿科护理操作较成人护理操作动作更精细,难度更高,如常规的静脉穿刺,头皮静脉输液等操作都对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暴力事件高发、收入与付出不相符以及儿科护士缺乏安全感和尊重,导致巨大的工作压力,也是出现儿科护理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1.3床护比不合理
目前儿科医院的床护比为1∶0.4,国内多项调查研究表明,此配置远不能满足患儿和临床实际护理操作的需求。中华护理学会的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马秀芝在2012年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会议上传达了目前儿童医院护理协作组达成的共识:目前儿童医院床位与护士的比例≥1:0.5,新生儿病房床护比≥1:0.6。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显示:实际开放的床位数与医院的护士总数比例不能低于1∶0.8,实际开放的床位数与病房的护士总数比不能低于1∶0.6。“十二五”期间将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
2儿科护理发展的前景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对我国儿科护理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出生率,儿童人口迅速减少,这段时期也是儿科发展的低谷萎靡时期。而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于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以及目前儿科医护人员极度短缺的现状,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儿科护理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2推广“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注重优质化的护理理念。同时护理服务领域已经从医院病房逐渐向家庭、社区、幼托机构延伸,由此突出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将家庭的因素考虑在内,让患儿的整个家庭参与到我们的护理工作当中,既能提高护理质量,也更容易让患儿接受,对于新生儿的护理、儿童保健、康复护理、慢性疾病的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方面都可以在儿科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融入“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儿享受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这种优质的护理服务既能促进患儿的身心健康,又能有效地缓解医疗资源的压力。
3儿科护理教学的改进
《儿科护理学》也是临床护理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在教学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采取传统的案例教学、情景教学、PBL教学、校院合作模式都取得一定的效果。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应用,例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以及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等多种辅助教学手段被应用于儿科护理的教学工作中,均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模式的改进对于培养儿科护理人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缩短了儿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时间。不能仅仅通过传统的教学来培养儿科护理人才,应通过多渠道逐步加强儿科专科护士知识和技能培训。目前医学界和教育界联合提出“医教结合”模式,将医疗、护理与学校负责学生健康的医护人员组成“联合体”,通过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共同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
4小结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医院和学校共同合作,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寻求契机,将儿童的生长发育与疾病的影响联系起来,将护理患儿的工作范畴由医院延伸至社区、学校甚至是家庭,创造医与教的无缝连接,填补儿童疾病治疗与康复中的空白。培养具有耐心、爱心、责任心和同理心的护理人员。作为现代的儿科护理人员,应熟悉国内外儿科护理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及相应需要改进的问题,积极制定对策,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儿科护理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很好的满足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少年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易永红,叶天惠,陈锦秀,朱慧云,余艮珍.我院儿科护士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1):821-822.
[2]郑显兰,郭荣.儿科护理人员配置现状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9-11.
护士论文范文的评论条评论